大腸 癌 第 三 期 化療 副作用

  1. 首頁
  2. 精準治療
  3. 讀懂治療
  4. 讀懂大腸癌治療

大腸癌一定要做化學治療?副作用會不會很可怕?

2022.02.01 出處 / 癌症問康健 瀏覽數 / 16455

原則上零期、第 1 期及大部分的第 2 期大腸癌不需要化療。 第 2 期的高危險群與第 3 期、第 4 期的大腸直腸癌,必須接受化學藥物治療。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化學治療是中晚期大腸癌治療基本處方,臨床上會採取不同組合依序使用,以增加治療效果。北榮張世慶醫師表示,大腸癌治療單獨使用標靶藥物或化療沒有效果,一定要相互搭配使用才會有效。

第 2 期高危險群、第 3 期大腸直腸癌的化療藥物,以注射針劑的5-有利癌(5 - Fluorouracil,簡稱 5 - FU)、歐力普(Oxaliplatin),以及口服友復(Uracil-Tegafur ,UFUR)、截瘤達(Xeloda)藥物為主,醫師會根據病人狀況組合治療。【推薦閱讀:一次讀懂治療大小事》化學治療:癌友最害怕但又難以取代的治療】

化療 + 標靶的目的:讓病人盡可能手術切除腫瘤、延長存活期

如果病人是第 2 期、第 3 期低位直腸癌(腫瘤距離肛門口 7 ~ 8 公分),醫師會建議手術前做放射治療併用化學治療,縮小腫瘤,再開刀切除。

第 4 期大腸癌,因為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例如肝臟、肺臟、骨頭等,治療比較複雜。

如果有機會拼開刀切除,就盡量手術;或者先用藥物或放療,先縮小腫瘤,再開刀切除腫瘤。

如果不適合手術,則先採取化療加標靶藥物。若治療後腫瘤縮小,有機會開刀切除腫瘤及轉移出去的病灶,可採同時或分次手術,術後繼續治療。

如果原發或轉移部位的腫瘤無法開刀,則以化療加標靶藥物為主要治療方式,延長病人存活期。【推薦閱讀:大腸癌一定要做化學治療?副作用會不會很可怕?】

第 4 期大腸直腸癌藥物治療,多是化療藥物搭配標靶藥物。又可分為第一、第二及第三線用藥。

通常是第一線用藥效果不理想時,再採取第二線藥物治療。

沒有 KRAS 基因突變的病人:

  • 第一線:化療藥物組 + 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
  • 第二線:化療藥物 + 其他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
  • 第三線:化療藥物 + 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標靶藥物。

無論 KRAS 基因有無突變:

  • 第一線:化療藥物組+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
  • 第二線:化療藥物+其他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
  • 第三線:可單使用多重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劑標靶藥物,或者單獨使用化療藥物。

大腸癌化學治療藥物副作用 都有方式改善

化療藥物有兩大類,一是草酸鉑類藥物(Oxaliplatin),二是Irinotecan,這兩類都必須搭配 5-FU 的化療藥。第 3 期大腸癌只有 Oxaliplatin 為主的化學治療。第 4 期大腸癌 Oxaliplatin 或 Irinotecan 的都可用,也都可以搭配抑制血管新生標靶藥物(Bevacizumab)或抑制表皮生長因子藥物(Cetuximab)治療。

單用化學藥物腫瘤反應率大約是 5 成左右,如果加上標靶藥物則可達到六成、甚至七成的反應率。化學藥物夠殺死癌細胞就有可能傷害正常細胞。但跟其他癌症化療藥物相比,大腸癌的化療毒性相對比較緩和的。

副作用 1:手腳易麻木

Oxaliplatin 的毒性主要是神經毒性,可能用 6 ~ 8 個療程以後會發生周邊神經毒性,病人會感覺手跟腳麻木,手好像戴著手套、腳穿著襪子,甚至天氣冷一碰水就有觸電感。做完治療停藥,神經毒性會慢慢改善。

副作用 2:肝昏迷

另一個副作用是影響肝毒性,造成肝昏迷,有藥物能夠治療。此外,這個藥物還會影響造血系統包括白血球、紅血球數量,也有藥可用,例如白血球生成劑把數值拉上來。

副作用 3:腹瀉引起脫水、敗血症

Irinotecan 的主要副作用是腹瀉,還有些人會發生肝毒性和造血的問題。第一次使用的病人腹瀉太嚴重要盡快就醫,預防脫水,因為這時若白血球太低,有可能併發敗血性休克。【推薦閱讀:如何緩解、避免化療帶來的皮膚狀況?】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相信許多大腸癌(又稱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患者在得知要接受化療之後,都會感到不安,尤其害怕化療後產生的症狀,從很多戲劇作品中也可看到如沒食慾、嚴重嘔吐及變得瘦骨如柴等狀況,因此讓有些病人感到恐懼和排斥。但事實上,化療並沒有那麼恐怖,副作用也會隨治療結束漸漸消退。以下列出常見大腸癌化療副作用,以及針對大腸癌的飲食調整及生活的改善方式。

化療會破壞正常細胞造成副作用

要了解大腸癌化療後的飲食調整方法,首先需要先明白化療的功能與機制,簡單來說,化療是藉由注射或服用含細胞毒性的藥物,殺死癌細胞的方式。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的資料,因為化療藥物會視分裂速度快的細胞為敵,所以它也會攻擊和破壞身體其他分裂速度快的正常細胞,例如骨髓、胃腸黏膜、口腔黏膜、毛囊細胞等,進而引發一些副作用。

一般來說,大腸癌的化療副作用屬輕微,也只會持續幾天,醫師和醫療照護人員會針對患者的健康狀況,給予合適的緩解治療方法,再搭配飲食和生活型態調整,多數病人都能如期完成治療。

大腸癌化療副作用與改善方法

以下是五種常見的大腸癌化療副作用,及因應各症狀的改善方法,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醫師。

噁心、嘔吐

  • 避免太甜、太油膩或刺激性的食物。
  • 避免會造成噁心的食物。
  • 選擇較清淡的食物(如吐司、軟質蔬果、清流質食物)。
  • 選擇冰涼飲料或酸味食物(如酸梅、無花果)。
  • 少量多餐,避免空腹。
  • 細嚼慢曣,吃正餐時勿喝大量液體,以免因飽脹感造成噁心。
  • 勿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進食。
  • 化療前兩小時避免進食。
  • 起床或運動前吃較乾硬的食物。
  • 飯後一小時內避免激烈運動。
  • 飯後兩小時內避免平躺休息,以助消化。
  • 遠離不舒服的氣味。
  • 穿寬鬆的衣服。

(同場加映:4種食物~遠離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嘔吐)

腹瀉

  • 選擇清淡飲食。
  • 避免油膩、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避免茶和咖啡。
  • 避免乳製品,因為會造成暫時乳糖不耐症。
  • 多吃高鉀食物,像是香蕉、柑橘或茼蒿,幫助身體補充因腹瀉而流失的鉀離子。

(同場加映:腹瀉與消化不良時…請避開這些飲食)

食慾不振

  • 避免乾燥粗硬的食物,以及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包括酒、菸、檳榔、酸性飲料。
  • 選擇含維生素 C 的食物,或是高蛋白食物,如像魚、肉、蛋、奶;冰涼飲品則可選擇像奶昔、霜淇淋、布丁或果凍。
  • 選擇自己喜愛或高熱量、高蛋白飲食,並適量補充維生素。
  • 食物可用勾芡或拌湯方式進食。
  • 少量多餐。
  • 趁著化療前或兩次治療之間多進食,因為這期間身體處於較舒適狀況,而化療期間或結束後幾天是食慾較差的時候。
  • 與家人或朋友一起用餐,因為良好用餐情緒可促進食慾。
  • 餐前散步,以促進腸胃蠕動。

(推薦閱讀:吃得少食慾不振有解!11招補足熱量)

口乾、口腔發炎

  • 避免刺激性食物。
  • 選擇質地軟嫩、細碎的食物,以利咀嚼和吞嚥;若食物質地不利於吞嚥,可調整或傾斜頸背部,以利食物往下移動。
  • 小口喝水,有助於講話和吞嚥。
  • 將食物拌入湯汁或以芶芡方式烹調食物,有助於吞嚥。
  • 若有胃灼熱的問題,試著在飯後一小時內站著或坐著。
  • 用餐後 30 分鐘內,及睡前使用軟毛牙刷刷牙。
  • 選用非刺激性漱口水或鹽水漱口,若欲減輕進食時引起的疼痛,可詢問醫師能否使用麻醉性漱口藥水。
  • 用護唇膏保持嘴唇溼潤。

貧血、感染

  • 化療後 7~14 天,白血球量與免疫力會降到最低,要注意避免受感染,應於進食前和如廁後洗手乾淨,外出時也建議配戴口罩。
  • 避免吃生食或半熟食,包括生菜沙拉、生魚片等。
  • 隨著血小板和紅血球下降,應吃富含鐵質的食物,包括像牛肉、豬肉、深綠色蔬菜;同時也避免碰撞或外傷。
  • 吃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和蔬果。
  • 按照醫師指示補充維生素。

更詳細的大腸癌飲食指南,建議參考:大腸癌患者飲食指南!5個飲食原則與7種禁忌食物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