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 月 子 十 全 大 補 湯

月子后期可以喝十全大补汤补气血吗

月子后期喝十全大补汤补气血(图)

快要重回职场了,坐月子的最后阶段该怎么补?中医师提醒,女性坐月子至少要坐满30天,从初期的排恶露和泌乳、中期补气血和丰胸,到晚期从第21天开始,要再加强补气血,建议饮食可加入十全大补汤和何首乌鸡汤,有助加速子宫修复、防老化和防掉发。

坐月子3阶段!最后10天十全大补汤补气血

女性生产大失气血,产后调理有阶段性,初期10天需以排除恶露和泌乳为原则,除了针对个人体质调配的药膳之外,猪肝汤能补血又能帮助排恶露脏血,适合所有体质且可天天喝。产后中期第11天至20天,则是丰胸和消水肿的好时机,天天喝半酒水烹煮的麻油腰子汤,有助补气养血,改善气血不顺。

黄慧娟中医师表示,女性回归职场前的10天,也就是坐月子的最终10天,更要加强补气养血,使生产期被撑大的子宫和松弛的韧带,透过营养补给的方式加速修复,逐渐恢复弹性和紧实,进而维持内分泌和肌肉骨骼系统的正常运作。此时,除了乳腺炎患者之外,建议产妇可天天饮用至少1餐的药膳鸡汤,或药膳排骨汤。

坐月子后期加强补气血的药膳以十全大补汤最为常见,可以取当归2钱、黄耆2两、红枣3至5钱、枸杞3钱、鸡块或排骨150公克,加水炖煮成药膳汤,每天至少吃1份。另外,同样药材也可煮成茶饮,于餐和餐中间饮用,加强补血。

抗老化和预防掉发,是坐月子后期的另一调理重点。传统中医认为女性生产造成气血大量流失,人体缺乏足够的能量就容易变老,因此坐月子期间的休养特别重要,除了补充足够的营养之外,充足的睡眠、足够的水分、适度的运动和愉悦的心灵,有助身体气血顺畅运行,都是防止皮肤和身体机能老化的不败秘诀。

预防产后大掉发!何首乌鸡汤防老有一套

对部分产妇而言,产后掉发也是一大困扰,天天担心掉发会变成秃头!黄慧娟中医师表示,“生产”是一瞬间的事情,人体会在短时间内气血大虚,出现大出血、畏寒等症状;但头发有一定的生长周期,通常需经一段时间才会慢慢发生掉发,因此防掉发的调理多在坐月子后期。

由于中医认为掉发与气血虚、肝血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调理宜偏重于补肝血,常用中药材例如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和芝麻。黄慧娟中医师建议,产妇坐月子后期可天天喝1碗何首乌鸡汤,滋补肝血,鸡只所含的蛋白质和胺基酸成分,也有助修复头发健康。

何首乌鸡汤的材料,包括何首乌3钱、枸杞2钱、熟地2钱、当归2钱、女贞子2钱、旱莲草2钱、鸡只150至200公克,加水或半酒水炖煮熟透即可。

更多推荐:

学龄期儿童要注意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一年中最佳受孕的是什么时候?

推拿的最佳年龄段是什么时候?

三优亲子网,倡导优生优育优教,更懂妈妈和宝宝!

扫码阅读原文

廣義的「月子」,通常是指生產後 1 至 3 個月,古書即有「彌月為期,百日為度」的說法。根據現代醫學所描述,生產者從胎盤娩出到生殖器官恢復舊貌,約需六至八周的時間,因此現在所指的「月子」,約為 42 至 56 天。在這段期間,產婦需要適當地休息調養,以期恢復至未生產前的身心狀況,俗稱「坐月子」。另有「做月子」一詞,指的是產婦與周遭協助其她們「坐月子」的人所作所為。

少吃酸性、鹽或較鹹的食物 -

酸梅、醋、檸檬等酸性食物較具收斂性,多吃會使惡露不易排盡。鹽或較鹹的食物會使水分較難代謝,進而可能增加心血管與泌尿系統的負擔。

不可喝水?米酒水代替 ?-

民俗觀點認為產後喝過多白開水會使身體的水分不易代謝,身材不易恢復,因此坊間多建議產婦不能喝純水,須代以米酒水或其他茶飲。其實本院二十多年來對數萬名產婦進行過產後調理,除非特定體質者(腎臟病、高血壓、嚴重水腫等),從不限制產婦喝水,理由是坐月子飲用的湯汁、藥液、茶飲或米酒水與白開水的水分子進入人體後,吸收或代謝路徑並沒有什麼不同。

身材難以恢復,問題在於體質異常,不應歸咎於喝白開水與否,因此我們認為,根據不同體質,以不同的藥物來協助代謝,才是雕塑身材的根本之道。

多吃炒麻油雞酒 ?-

麻油在中醫屬於溫潤的食材,營養學認為其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亞麻油酸、花生油酸與二十二碳烯酸(DHA),對於產後身體的修復與乳汁營養成份的提升有正面作用。但炒過的麻油較燥熱,應視傷口復原狀況使用,通常產後第 14 天前,麻油以不炒為原則,若須與食物共炒,建議以苦茶油代替。

適量的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與肉類共同烹煮更可促進其脂溶性成份的釋出,進而促進其消化與吸收,亦可增加食慾;但醫學上也發現,過量的酒精,會導致胰臟急性發炎,若嬰兒喝了高濃度酒精的母乳,更可能出現嗜睡、感覺異常甚至過度換氣的現象。所以,酒的添加,應依個人體質與酒精耐受程度,適量佐用即可,過多可能造成傷口惡化,不可不慎。

藥物調理 -

「台灣人喜歡自己當醫生」,加上一些常見中藥如人參、黃耆、當歸、川芎,在一般中藥房、菜市場垂手可得,「自己當醫生補自己」已如家常便飯,月經來吃四物湯補血,產後吃生化湯幫助子宮收縮,手術前後吃些八珍湯或人參、黃耆,寒流時來個十全大補湯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然而,這樣進補的結果,並未達成人們冀求的健康狀況;我們在臨床上發現,這些喜用中藥進補的人,反而成為醫院的常客,殊不知既然是藥物就有其適應症與副作用。

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生產後要吃生化湯來幫助子宮收縮,卻不曉得自古以來象生化湯因藥物組成與劑量的不同,就有數十甚至上百種。中醫一向強調「辨症論治」,大意是指「調理不同體況的人,會用不同的藥物」,換句話說,吃同一帖藥,因每個人體質不同,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因此,我們強調,產後坐月子,不應草率行之,尊重醫師的專業,方為上策。

生產前或剖腹產前先進補 -

這是個錯誤的觀念,所謂「補藥」,通常是溫熱性質的中藥如黃耆、人參、當歸等;這些藥都有其特殊用法,甚至不宜於生產前或手術前單獨服用。

有研究報告指出 - 黃耆、人參因為是補氣藥,剖腹產前獨用有可能因為氣血循環過於旺盛而造成產程大量出血;自然產前單用,則有可能因為補氣升提的效果,而造成陣痛暫停、甚至產程遲滯。 建議這些藥物應於醫師指示下服用,切勿自作主張

產後一定要吃生化湯、十全大補湯?

一般體質的產婦,產後吃生化湯,可以補血並幫助子宮收縮以排除惡露;但如上述,每個人的體質與狀況不同,因此適合吃的生化湯也需經醫師診斷、處方再行服用,通常從第一天到第三天開始,約需吃 5 至 10 帖。至於十全大補湯,因為可以大補氣血,多在坐月子的第 4 週後才開始服用,而藥物組成與劑量也會因人而異,一般吃 3 至 5 帖,甚至更多。

有的人體質特殊,或生產前後有特殊狀況(如產後大出血、妊娠糖尿病、子癇症等),並不見得會給予這些處方。總之,經醫師診斷後,處以適合個人體況的方藥後,再行服用,是確保身體順利復原的不二法門

中醫部婦科 主治醫師 曹榮穎

女性的身體從懷孕到生產會產生十分巨大的轉變,如果能夠結合飲食、藥膳、作息各方面的照顧,即可有效改善體質。產後飲食調養應該怎麼做呢?首先來聽聽中醫怎麼說:

產後應該怎麼吃、怎麼補?

第一週

產後前兩週過度進補會影響傷口癒合,最好把握「先排惡露、後補氣血」的原則。產後第一週三餐以清淡的米粥、軟飯為主,搭配適量蔬菜與雞湯、魚湯、排骨湯(記得去掉上層油脂)。餐後水果可以選擇開胃的蘋果、番茄或芭樂。

這一週的補品為生化湯,中醫婦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李湘萍表示,生化湯有化瘀生新、利水通乳的功效,可幫助子宮收縮、排出惡露。自然產隔天即可開始服用7天的生化湯;剖腹產惡露較少,服用5天即可。若出現不正常出血、腹痛、便秘、腹瀉、發燒、發炎、感冒或惡露異常,應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暫停或調整劑量。

第二週

產後第2週進入養血補氣的階段,以八珍湯為主。八珍湯可幫助身體修復子宮內膜、預防腰酸背痛。燉煮時將藥材與排骨或烏骨雞一起放入電鍋,內鍋添加5~6碗水,外鍋加入1~2杯水,煮好悶1小時,加入少許調味料即可服用,另外像是魚湯、麻油豬肝、花生燉豬腳都很適合在傷口復原後食用。

延伸閱讀:坐月子也能動起來,找回產前好身材 產後做運動,還能瘦更快

第三週

這週的飲食重點在於促進代謝、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每天最好補充2,000~2,500cc溫水。若傷口癒合順利,可以增加料理中麻油的比例,並開始使用米酒,例如麻油雞酒、麻油腰子、麻油魚等。

此時藥補以四神湯為主。四神湯有補氣、健脾、利濕及促進代謝的功能,可有效預防產後子宮下垂、陰道鬆弛與漏尿。燉煮時任選豬肚、豬小腸、排骨、粉腸(任一種食材)放入鍋中,加入7~8碗水及2碗米酒,煮至7分熟後放入藥材,繼續煮至全熟即可服用。不愛吃肉的媽咪也可以改取100克薏仁、50克蓮子、10克芡實洗淨後浸泡4~6小時,與50克新鮮山藥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與白米熬煮成粥。

第四週

最後一週是進補的最佳時機,很適合吃麻油紅蟳湯、八珍雞湯、十全排骨湯等藥膳。蝦蟹、鱸鰻等補腎的海鮮也可以搭配食用。

藥補為十全大補湯。十全大補湯具有補氣、養血、益腎的功效,可幫助修護卵巢機能、骨盆復位、強化筋骨、預防掉髮。燉煮時分兩次取汁,初煎將藥材放入鍋中加入兩碗米酒及8~10碗水,以大火煮滾過濾取藥汁;二煎將藥材放入鍋中加入1碗米酒及7~8碗水,大火煮滾過濾取藥汁,初煎及二煎藥汁混合後與雞肉、鱸魚、鰻魚或鱔魚任一種食材一起烹調即可服用。

產後飲食6大原則

產後坐月子是女性生命中第2次的「轉骨期」。要成功扭轉體質,選擇正確的飲食是一大關鍵。最後替媽咪整理產後飲食的6大重點:

少碰生冷、寒涼食物

產後復原的關鍵要素之一是將惡露徹底排乾淨。「溫」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惡露排除,月子期間最好吃溫熱、煮熟的食物,少碰生魚片、涼麵、手搖飲料等寒涼食物。

少量多餐

生產會損傷氣血使腸胃蠕動變慢、消化能力變差,產後應該把握少量多餐的原則,促進消化吸收。

補充湯水小口慢慢喝

湯湯水水一次喝太多、太急容易引發頭暈、水腫,補充湯水最好小口小口慢慢喝。

飲食清淡、用天然調味料

產後吃重鹹重甜或燒、烤、炸、辣的食物容易造成腸胃負擔,飲食應該以清淡為原則,利用天然調味料蔥、薑、蒜調味。

傷口恢復前不要吃太補

傷口未完全恢復前食用補性太強的藥膳會影響癒合。若罹患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婦科疾病,或有妊娠癢疹、乳腺不通等問題,可諮詢中醫師,請醫師根據症狀設計適合的進補藥膳。

多吃蔬果促進營養均衡

傳統坐月子飲食多認為蔬果寒涼容易傷胃,產後應該少吃,其實蔬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素,可有效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是產後非常好的營養來源。平時除了補充蛋、豆、魚、肉類,也應該攝取蔬菜與水果,讓飲食達到均衡。

延伸閱讀:傷口護理、沖惡露、溫水坐浴,快速看懂產後照顧重點

精彩完整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4月號】雜誌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