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 社會 學 與 社會 工作 學 系

學系特色

本系於民國91年籌備處成立,民國92年正式招生。教學特色為兼重社會學、社會工作和社會福利等三個領域的專業知識訓練,善用學校教育資源及附設醫院醫療資源,培養「符合社會變遷趨勢,培養具有醫學人文素養與反思能力的社會工作者及社會服務人才」。

學科意涵

「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所指涉的學科意涵包含「醫學」、「社會學」以及「社會工作」。本系特色在於結合社會變遷趨勢,著重「健康」、「疾病」、「醫療」在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專業領域的變革。

學習方法


課堂講授法:透過多元教學方法以及課程設計,搭配數位化媒體的學習方式,協助同學即時回饋以及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圖解:課堂講授法

版權:專題演講

分組學習法:透過小組報告方式學習資料查詢、問題/假設確認以及問題解決。
例如團體方案規劃、執行以及評估可以協助學生人際溝通技巧、訊息的蒐集以及團體帶領的要訣。

圖解:小組討論課程

版權:社會工作實習課程

實務參訪:參訪活動所參觀之機構,是以符合學生課程學習領域之需求,除促進學生課堂學習外,亦能提升學生參與與體驗的學習;再者透過實務現場的參訪,學生可以更加瞭解自我與生涯探索,協助未來學習與工作生涯領域的選擇

圖解:校外實務參訪

版權:授課老師提供

實習訓練課程:為了協助學生專業實務能力,運用志工經驗學習進行校外機構實習,或透過校內實習訓練活動課程、考試,協助學生準備未來職場所需之實務職能。

圖解:校內自辦SW-OSCE考試

版權:醫社系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與其他綜合型大學社會學或社工系相較,醫社系的課程規劃優勢不但涵蓋一般綜合型大學社工系所需的社工師證照考科(例如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團體工作、社區組織與發展、社會福利概論等)、社會學鉅視觀訓練的相關科目(例如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社會學理論等),更因校務定位涵蓋醫學相關課程裡所需的醫學以及人文課程(例如醫療社會學、醫療社會工作、醫療福利政策、醫病關係與溝通等)。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普遍對本系畢業生出路的迷思多誤認薪水很低。社會工作與社會服務的工作皆依工作類型、機構類型、甚至是社工師證照有無而有明顯的差異。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1)社工專業並不是沒有領薪水的免費人力,不是志工,是需要透過跨專業領域的訓練而培養出來的工作者,社工是有薪水的。
(2) 誤解醫社系所訓練出來的學生只懂醫學,不懂社會工作,這是錯誤的迷思,本系不僅有完善的社會工作訓練以及紮實的社會學反思訓練,更強化學生的健康醫療相關專業知識。

補充提醒與說明

秉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系所經營理念,專注「專業稱職能力培力」的教學目標,於課程中導入實務工作者演講、分享或雙教師協同授課,增強實作與實務能力,引導學生反思性及反身性的思考能力。運用系統回饋機制設計,發揮定期檢視及自我持續改善的功能,以符合「以學生為主體」及符應社會脈動需求。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社會學
    • 社會工作概論
    • 心理學
    • 社會福利概論
    •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 大二必修
    • 社會個案工作
    • 社會團體工作
    • 醫療社會學
    • 醫療社會工作
  • 大三必修
    • 健康照護系統
    • 社區組織與發展
    • 社會學理論
    • 方案設計與評估
    • 組織社會學
    • 社會工作管理
    • 社會福利行政
    • 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 大四必修
    • 政治社會學
    • 經濟社會學

專業選修課程

  • 社工領域
    • 「會談與助人技巧」課程協助學生了解社會工作會談與溝通技巧之基本價值、原則、以及相關理論基礎,並藉由實際觀摩,演練進而增加會談技巧之能力,以達專業關係建立與互動之功效。
    • 「家庭暴力與保護」課程協助學生了解家庭暴力的成因、型態、防治、評估與處遇。
  • 醫療人文領域
    • 「醫療與文化」課程旨在介紹文化於醫療體系中的意義、特質,協助學生思考醫療場域如何因民俗等日積月累的習慣造就的就醫行為,潛意識地蘊含著社會文化的烙印。
    • 「醫病關係與溝通」課程讓學生從醫療與社會的關係,進而掌握醫病關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了解醫療關係實務的現況。
  • 福利領域
    • 「醫療福利政策」課程協助學生認識醫療福利制度的歷史發展、制度類型與問題、議題分析與批判以及現代國際醫療福利議題。
    • 「身心障礙者福利」課程從障礙歷史與文化、障礙的概念、理論及ICF新制、不同障別特性、教育、就業、社區照顧等需求與政策法規討論、社會工作者服務輸送等面向進行廣面的介紹。
  • 社工領域
    • 「會談與助人技巧」課程協助學生了解社會工作會談與溝通技巧之基本價值、原則、以及相關理論基礎,並藉由實際觀摩,演練進而增加會談技巧之能力,以達專業關係建立與互動之功效。
    • 「家庭暴力與保護」課程協助學生了解家庭暴力的成因、型態、防治、評估與處遇。
  • 醫療人文領域
    • 「醫療與文化」課程旨在介紹文化於醫療體系中的意義、特質,協助學生思考醫療場域如何因民俗等日積月累的習慣造就的就醫行為,潛意識地蘊含著社會文化的烙印。
    • 「醫病關係與溝通」課程讓學生從醫療與社會的關係,進而掌握醫病關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了解醫療關係實務的現況。
  • 福利領域
    • 「醫療福利政策」課程協助學生認識醫療福利制度的歷史發展、制度類型與問題、議題分析與批判以及現代國際醫療福利議題。
    • 「身心障礙者福利」課程從障礙歷史與文化、障礙的概念、理論及ICF新制、不同障別特性、教育、就業、社區照顧等需求與政策法規討論、社會工作者服務輸送等面向進行廣面的介紹。

特色課程

社會工作概論

透過不同觀點、方法,協助人們提高生活品質,使其功能有效發揮。社會工作著重在人與環境的互動,其基本價值觀在於激發人類潛能,追求社會正義,特別著重在增強及服務社會弱勢,維護其尊嚴為最終目標。

圖解:社會工作概論期末壁報展示課程

版權:授課老師

婚姻與家庭

1.反思過去生活經驗與理解自我在家庭與感情中的位置與關係脈絡。
2.培力社會工作者與家庭一起工作的專業能力。
3.提供一個包容性的學習架構,培力多元文化的工作能力。4.以社會工作者專業稱職能力為最終目標。

圖解:實務社工與授課老師的課堂對話

版權:授課老師

健康照護系統

健康照護服務是國家醫療制度進步的重要指標,本課程從社會學、社會工作與管理學的跨領域觀點,思考人、醫療組織及健康照護制度的整體架構,引導同學理解國內外健康照護體系,認識健康照護機構的組織運作及管理知能。

圖解:健康照護系統課程護理之家參訪

版權:授課老師提供

方案設計與評估

以實證為基礎的方案計畫與評估教學,期待學生具備相關知識與能力。
1.邏輯分析知識與能力:社會服務方案能成功地協助服務對象,造成其正向改變的程度,建立基本方案撰寫的基本能力,以利實務的運用。
2.以成效為導向:分析所要解決的問題服務對象接受服務前,所經驗到的問題程度評量所提供的處置(改變作法);

圖解:家扶中心專員報告機構目前所執行方案

版權:授課老師提供

適合從事工作


  • 各級政府社會行政與社會工作人員

    • 內政部社會司、各縣市社會局、科、課或室及其所屬之家庭教育服務中心、青少年暨兒童服務中心;兒童局及北中南兒童之家;各縣市政府單位之婦女團體、身心障礙機構、老人照護與安養中心、教養院與博愛之家;各級公立醫院醫務行政與社工單位 ;司法機構之觀護人室;職訓中心及就業輔導中心以及區公所社會行政課等。


  • 各級研究機構研究助理

    • 受聘參與及公私立大學及公私立福利機構之社會福利、社區發展、社會政策、社會立法等之研究計劃案。


  • 醫療院所之社會工作人員

    • 除公立醫院外,國內外(如:新加坡)私立綜合型之各大醫院醫務社會工作、精神科社會工作、醫務行政單位及公私立立案之療養與安養機構。


  • 公私立社會福利機構社工人員

    • 除公私立各級醫院之醫務社會工作外,針對服務兒童、青少年、老人、婦女與家庭、身心障礙及弱勢族群等各層面之公立或私立社會福利機構均為就業市場。


系友生涯發展


版權:陳彥伶系友提供

陳彥伶

記得踏進醫社系的第一天,全班坐在團體諮商室的木地板上圍成一圈,導師逐一了解同學們的背景、動機和期待,從那天起我充分感受到關懷、接納和尊重。醫社系的老師認真教學,系上辦理許多專題講座、提供實習和演練的機會,在忙碌的課業中,紮實提升專業素養,更培養具備社工人員的堅毅性格及工作態度,便能在求職路上無往不利

馬祖高級中學輔導主任,工作區分為特殊教育及學生輔導工作二大部份皆徹底運用醫社系所學,職業能力與專業素養密不可分。「學習」除了知識的增長,更重要是技能和經驗累積。進入職場後的每一個環節如同打怪增加經驗值一般,須定時更新專業知能、發展第二專長,增進社會適應的能力,方能在競爭的職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

版權:連穎系友提供

連穎

回顧大學四年的學習經驗,可說是物超所值,豐富的課程讓我修習!大學四年裡,除了訓練自己如何具備社會學者應有的批判性思考,同時也學習社會工作助人的技巧與實務的練習,特別的是,在這些社會科學領域當中亦增加以醫學角度觀點的切入,這是在一般大學較難有的經驗。多元的學習視角,奠定了之後在就業職場個人的優勢。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主任,「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是我在職場努力的目標。甫出職場的我,一直告訴自己,我具備良好條件與優勢,不屈就低於個人所設定的待遇中,但必須清楚自身能力,相對付出在工作,讓自己的工作成效被看見,工作期間要不斷增進本身技能,不要害怕犯錯肯學習,有這樣的信念,就可以享受工作樂趣。

版權:高藝洳系友提供

高藝洳

大一時選擇勵馨基金會擔任服務學習的機構,立定對於兒少及婦女領域的工作興趣,透過修習系上如『婦女福利』、『社會政策』等相關課程,增進自己在興趣領域上的專業知能與發展。

勵馨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社工督導,102年進入勵馨開始社工服務,主軸服務『受保護性兒少服務』及『未婚/未成年懷孕服務』,在服務的歷程裡,看到受性侵、家暴或非預期懷孕等青少女們,在家庭當中如何受傷、辜負或被忽略,讓我更了解,助人服務當中,創傷療癒和依附關係的重要性、並陪伴、帶領服務對象進行生命及生活得重建。

多元能力

文書處理:能快速地查找與記錄資料,妥善管理並檢核其是否精確。

助人能力:主動關懷需要幫助的人,並能諮詢、協助他人解決困擾或完成任務。

領導協調:能帶領大家執行任務或為相同目標而共同努力。

個人特質

樂群性:關心别人、對人友善、隨和、喜歡處在人群中、樂於參與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活動性:動作迅速敏捷,積極主動,容易付出行動,喜歡動態活動

自信心:自信自重,肯定自我,喜愛自我;有較高的能力感、勝任感及控制感,不易受他人表現影響

開朗性:樂觀開朗精神飽滿,心無掛礙輕鬆愉快,幸福滿足心理負擔低

客觀性:多元客觀,易於參考接納外部意見,願意接納意見並有彈性

親和性:熱心,溫和,和善,關懷同情他人,幫助他人,追求和諧,重視利他

社交性:活潑熱情、健談多言、善於交際、樂於與人群互動、人際層面廣泛

主導性:喜歡影響及領導他人、主導事物,樂於擔任指揮或帶頭角色

深思性:思考深入,審慎嚴謹,考慮周詳。要收集完整資訊再做決定,盡力面面俱到。考量若不周詳寧可延遲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