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 銷魂 掌

黯然销魂掌,是杨过创始掌法,总共一十七招,其名由来于“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必须要有黯然的心境才能发挥威力。五绝之一的“东邪”黄药师称此掌刚猛之威力普天之下只有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方可匹敌。

中文名 黯然销魂掌 招    式 一十七招 创    始 杨过战    绩 战平老顽童,压落英掌 ,败金轮法王 出    场 《神雕侠侣》 定    名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目录

  1. 1 创作背景
  2. 2 掌法简介
  3. 3 名字由来
  1. 4 掌法招式
  2. 5 心法口诀
  3. 6 原文描写
  1. 7 详细介绍
  2. 8 武功评价

杨过黯然销魂掌

黯然销魂掌,是在杨过与小龙女离别后,认为今生再也见不到小龙女,悲从中来,由此创作了黯然销魂掌。黯然销魂掌和心情有关,此后杨过与小龙女重逢后,其心理愉悦,故使不出黯然销魂掌。

此掌法乃杨过所创,以《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定名。

杨过融会贯通多派武学后,因早年断去一臂,故意与传统武学原理相反,自创了这套掌法,厉害之处,全在内力与心情,共有一十七招。

黯然销魂掌

源自,杨过所学「天下五绝」(除「南僧」一灯外)及其它各大武林高手的绝世武学而大成,包括「中神通」王重阳的「全真教」武学和《九阴真经》之「重阳遗刻」;「北丐」洪七公的「打狗棒法」;「西毒」欧阳锋的「蛤蟆功」、「逆转经脉」和破解打狗棒法的杖法(灵蛇杖法);「东邪」黄药师的「弹指神通」和「玉箫剑法」;以及於「五绝」之外别创蹊径的「古墓派」开山祖师林朝英的《玉女心经》;与世所罕有并别创蹊径的剑魔独孤求败的宠物神雕,带领点化下在逆境中所积蓄内力练就出抗衡山洪巨浪的狂涛内劲,与各家各派之内功逆其道而行,愈积愈厚,进攻时真气挥洒自如,可谓“守一时风平浪静,攻一次天崩地裂,然又糅合狂气心性,霸道至极,实可谓“海涛之怒”。海之浩淼,万里无波,洪涛汹涌,白浪连山,极尽变幻,隐伏凶险”,时而澎湃汹涌,时而暗流湍急,临敌之时,变幻莫测,威同奔雷,冠绝四海,内力与广阔大海之能融成一体,能力激增速度奇快,海纳者,海御百川,汇于体内,以为己用,大乘之时能以内劲御物。杨过自与小龙女在「绝情谷」逼不得已分手,便闯荡江湖,游历四海,行侠仗义,于是潜心修练剑魔独孤求败的技击之术度日,从而武功日长,数年之后,除了内功循序渐进外,别的无可再练,心中思念小龙女,渐渐形销骨立。一日在海边悄立良久,百无聊赖之中随意拳打脚踢,轻轻一掌便将岩石打得粉碎。他由此深思,创出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与寻常武功大异,厉害之处,全在内力。他将这套掌法定名为「黯然销魂掌」,取的是江淹别赋中那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

「黯然销魂掌」共有十七式,即「六神不安」、「杞人忧天」、「无中生有」、「魂不守舍」、「徘徊空谷」、「力不从心」、「行尸走肉」、「拖泥带水」、「倒行逆施」、「废寝忘食」、「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心惊肉跳」、「穷途末路」、「面无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鸡」。

相思无用,唯别而已;别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销魂,何处柳暗花明。

杨过自和小龙女在绝情谷断肠崖前分手,不久便由神雕带着在海潮之中练功,数年之后,除内功循序渐进外,别的无可再练,心中整日价思念小龙女,渐渐的形销骨立,了无生趣。一日在海滨悄立良久,百无聊赖之中随意拳打脚踢,其时他内功火候已到,一出手竟具极大威力,轻轻一掌,将海滩上一块岩石打得粉碎。他由此深思,创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法,【出手与寻常武功大异,厉害之处,全在内力】,共有一十七招。他生平受过不少武学名家的指点,自全真教学得玄门正宗内功的口诀,自小龙女学得《玉女心经》,在古墓中见到《九阴真经》,欧阳锋授以蛤蟆功和逆转经脉,洪七公与黄蓉授以打狗棒法,黄药师授以弹指神通和玉箫剑法,除一阳指之外,东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的武学无所不窥,而古墓派的武学又于五大高人之外别创蹊径,此时融汇贯通,已卓然成家。只因他单剩一臂,【是以不于招数变化取胜,反而故意与武学道理相反】。他将这套掌法定名为「黯然销魂掌」,取的是江淹〈别赋〉中那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

黯然销魂掌

周伯通连连摇手道:「不对,不对,你没输,我也没赢,你要出这百花谷,除非把一十七路掌法使全了。」他自听到杨过叫出四路掌法,甚么「心惊肉跳」、「杞人忧天」、「无中生有」、「拖泥带水」,名目既趣,【掌法更怪】,即令常人也欲一穷究竟,何况周伯通一来好武,二来好奇,非得尽见全貌不可。忽听得台下周伯通大声叫道:“好一招‘拖泥带水’啊!”杨过一怔,这才醒觉,原来自己明知要死,失魂落魄,随手一招,恰好使出了“黯然销魂掌”中的“拖泥带水”。【这套掌法心使臂、臂使掌,全由心意主宰。】那日在万花谷中,周伯通只因无此心情,虽然武术精博,终是领悟不到其中的妙境。杨过既和小龙女重逢,这路掌法便已失却神效,直到此刻生死关头,心中想到便要和小龙女永诀,哀痛欲绝之际,这“黯然销魂掌”的大威力才又不知不觉的生了出来。 [1] 

杨过面临极大险境,数次要使出黯然销魂掌来摧败强敌,但【这路掌法身与心合】,他自与小龙女相会之后,喜悦欢乐,哪里有半分“黯然销魂”的心情?虽在危急之中,仍无昔日那一份相思之苦,因之一招一式,使出去总是差之厘毫,威力有限。 [1] 

眼见他手掌将及自己肩头,反手一搭,拍的一声,清清脆脆的打了他个耳光。黄药师【暗吃一惊】:“【这一掌打得好快】!”就只这么一掌,已瞧出杨过自创武功,已卓然而成大家。

黄药师回了数掌,只觉那三人冲过来的势头便似潮水一般,一个浪头方过,第二个更高的浪头又扑了过来,心想:“【这孩子的掌力一掌强似一掌】,确是武林中的奇才!”

黯然销魂掌

两人哈哈一笑,重行归座,斟酒再饮。黄药师道:“老弟这一路掌法,【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唯小婿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可以比拟】。老夫的落英神剑掌便却输一筹了。”伸指一弹,嗤的一声轻响,一股细细的劲力激射出去,登时将杨过拍出的掌力化解了。他连弹三下,但听得噗通、噗通、噗通三响,潇湘子等三人摔上楼板,晕了过去。【这「弹指神通」奇功与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斗了个旗鼓相当,谁也没能赢谁】。黄药师笑道:「杨老弟,你新创的这路掌法可高明得紧啊,老夫意欲一睹全豹,以饱眼福。」杨过道:「正要向前辈请教。」身形晃动,将那路「黯然销魂掌法」施展开来,长袖飘动,左掌飞扬,忽而一招「拖泥带水」,忽而一招「徘徊空谷」,将潇湘子、尹克西、和黑脸汉子一起【裹在掌风之中】。【那三人犹如身陷洪涛巨浪,跌跌撞撞】,随着杨过的掌风转动,别说挣扎,竟连站定脚步也有不能,到了全然身不由主的境地。黄药师举杯干酒,叹道:「古人以汉书下酒,老夫今日以小兄弟的掌法下酒,豪情远追古人矣。」 [2] 

黯然销魂掌

只见杨过单臂负后,凝目远眺,脚下虚浮,胸前门户洞开,全身姿式与武学中各项大忌无不吻合。他踏进一步,左手成掌,虚按一招,意存试探。杨过浑如不觉,理也不理。周伯通说道:“小心了!”发拳往他小腹击去。 他生怕伤了对方,这一拳只用了三成力,哪知拳头刚要触到杨过身上,突觉他小腹肌肉颤动,同时胸口向内一吸,倏地弹出。周怕通吃了一惊,忙向左跃开,心想内家高手吸胸凹腹以避敌招,原属寻常,【但这等以胸肌伤人】,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当下好奇之心大起,喝道:“你这是甚么武功?”杨过道:“这是‘黯然销魂掌’中的第十三招,叫作‘心惊肉跳’!”

挥平而上,仍是只用左臂。杨过抬头向天,浑若不见,呼的一掌向自己头顶空空拍出,手掌斜下,掌力化成弧形,四散落下。

【周伯通知道这一掌力似穹庐,圆转广被,实是无可躲闪】,当下举掌相迎,拍的一下,双掌相交,不由得身子一晃,都只为他过于托大,殊不知他武功虽然决不弱于对方,但一掌对一掌,却远不及杨过掌力的厚实雄浑。

周伯通吐出胸中一口浊气,喝彩道:“好!这是甚么名目?”杨过道,“这叫做‘杞人忧天’!小心了,下一招乃是‘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

周伯通嘻嘻一笑,心想“无中生有”这拳招之名,真是又古怪又有趣,亏这小子想得出来,于是猱身又上。杨过手臂下垂,绝无半点防御姿式,待得周伯通拳招攻到近肉寸许,突然间手足齐动,左掌右袖、双足头锤、连得胸背腰腹尽皆有招式发出,无一不足以伤敌。

周伯通虽然早防到他必有绝招,却万万料想不到他竟会【全身齐攻】,瞬息之间,【十余招数同时攻到】,说来“无中生有”只是一招,中间实蕴十余招变式后着,饶是周伯通武学深湛,也闹了个手忙脚乱。他右臂本来下垂不用,这时不得不举起招架,竭尽全力,才抵挡了这一路掌法,说到还招,竟是不能的了。总算一一挡过,急忙跃后丈许,以防杨过更有古怪后着。

黯然销魂掌

杨过见他将自己突起而攻的招式尽数化解,无一不是妙到巅毫,不禁暗暗叹服.叫道:”下一招叫做‘拖泥带水’!”周伯通和郭襄齐声发笑,喝彩道,“好名目!”杨过道:“且慢叫好!看招!”右手云袖飘动,宛若流水,左掌却重滞之极,便似带着几千斤泥沙一般。周伯通当年曾听师兄王重阳说起黄药师所擅的一路五行拳法,拳力之中暗合五行,此时杨过右袖是北方癸水之象,左拳“是中央戊土之象,【轻灵沉猛,兼而有之】,当下不敢怠慢,左手使“空明拳”中的一招,右手使一招“大伏魔拳”,以轻灵对轻灵,以浑厚对浑厚,两下冲击,两人同声呼喝,各自退出数步。

这一十三招名称说将出来,只把老顽童听得如痴如狂,隔了良久,才道:“想那‘面无人色’这一招,如何用以克敌制胜?”杨过道:“这虽是一招,其实中间变化多端.脸上喜怒哀乐,怪状百出,敌人一见,登时心神难以自制,我喜敌喜,我忧敌忧,终至听命于我。【此乃无声无影的胜敌之法】,比之长啸镇慑敌人又高出一筹。”周伯通道:”这是从九阴真经的慑心大法中变化出来的么?”杨过道:“正是!”

周伯通眉花眼笑,问道:“那么‘倒行逆施’呢?”杨过突然头下脚上,倒过身子,拍出一掌,说道:“这是‘倒行逆施’的【三十七般变化之一】。”

周伯通点头道:“那是源自西毒欧阳锋的武功了。”杨过站直身子,道:“不错,不过我这掌法逆中有正,正反相冲,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国师本已稳操胜券,突然间肩头中掌,只震得胸口剧痛,身子一晃,惊怒交集﹐立即和身扑上。杨过退步避开,跟着「六神不安」、「倒行逆施」、「穷途末路」,连出三招,跟着又是一招「行尸走肉」,踢出一脚。这一脚发出时【恍恍惚惚,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国师那里避得过了?砰的一响,正中胸口。

被遗忘的两招:

三联版:法王本已稳操胜券,突然间肩头中掌,身子一晃,惊怒交集,立即和身扑上。杨过退步避开,跟着“【魂不守舍】”、“倒行逆施”、“【若有所失】”,连出三招,跟着是一招“行尸走肉”,踢出一脚。

:「魂不守舍」「若有所失」未在周伯通面前演示,也不在17招之中,当是金庸先生疏忽,世纪新修版中已经改正。分别修正为「六神不安」和「穷途末路」。

黯然销魂掌展现(22张)

黯然销魂掌在武学招式的层次上属于较高层次的武学,它已经到了意境的层次上。不再是学会了招式就可以使用的武学,必须要心与意合才能发挥真正威力。这点从周伯通无法真正学会,和杨过在和小龙女会面后就无法真正发挥实力一点可以体现出来。从这一点来说,黯然销魂掌与金庸学派的其他武学并不相同,到更接近于古家武功学派,以体悟为第一要素。黯然销魂掌乃西狂杨过得意之作,它集九阴真经、弹指神通、玉女心经于一身,以无穷内力发出,源源不断,威力无比,与丐帮的镇帮之宝降龙十八掌比起来旗鼓相当、不分伯仲,由此可见其威。此掌是在神雕大侠心伤爱妻离己而去、悲痛欲绝的情况下创出来的,施展它时也只有在痛不欲生、身临绝境时才能收发自如、威力无穷,救命杀招频出,往往败中取胜,无往不利。在正常状态下,一旦心情开朗,这功夫就不好使了,则威力大减。中国有个成语叫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暗合老子的“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古人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都利用了这种哀兵必胜的信念,反而大获全胜,这里有着深遂的生生死死变换的奥义。

参考资料
  • 1    神雕侠侣:襄阳大战   .金庸网[引用日期2019-01-10]
  • 2    神雕侠侣:三世恩怨   .金庸网[引用日期2019-01-10]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