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鼓山 水陸 法 會

◎《人生》雜誌一月專題──連結天上人間的慈悲──大悲心水陸法會

法會是佛教祝福的儀式之一,而水陸法會是漢傳佛教最盛大的一場佛事,內容涵蓋多種法會型態、各部大乘經典,結合僧俗四眾力量,普請四聖六凡參與法筵,普度六道群靈,冥陽兩利。進入2008年,在新的年度開始,透過水陸法會的介紹,帶領讀者瞭解水陸法會的殊勝力量,感受最廣大的祝福。

2007年12月15日為東初老人圓寂三十年,特別製作「東初老人員及三十週年紀念特輯」,讓讀者更加瞭解、認識東初老人的行誼。襄助聖嚴師父留日的恩人沈家楨老居士,2007年11月27日於美國往生,「當代關懷」介紹沈老的學佛經歷、對佛教界的貢獻,以及與師父之間的情誼。

人生雜誌293期 《目錄》

【人生導師】
06放下「自我」的幻覺 聖嚴法師

【本期專題】
10連結天上人間的慈悲──大悲心水陸法會

12大家來打水陸──利益三世眾生的水陸法會 張錦德

〈儀軌篇〉
16大標:水陸法會慈悲濟世的精神──內、外壇的介紹與意義 賴信川

〈法會主角篇〉
22人人都是正角──僧眾與會眾一起成就的法會 張錦德

25台灣水陸耆老戒德老和尚
27熱心教授梵唄的廣慈長老

〈未來展望篇〉
26水陸法會應發揮的教育意義──水陸空盛會與未來科學館 釋惠敏

〈法鼓山篇〉
34千年來的創新與突破──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的精神 張錦德

〈藝術篇〉
40新時代的法會藝術──法鼓山水陸法會中的環保、創意和人文關懷 林鍾妏

【東初老人特輯】
45東初老人圓寂三十週年紀念──佛教文化、教育與慈善的先鋒

46東初老人行世攝化印跡──深入經藏、遊化人間、作育農禪僧才風範 編輯室

〈對文化、教育、慈善的影響〉
50文化──弘布文字般若以續慧命 林純綾

51教育──佛教是佛陀的教化、教育 邱惠敏

52慈善──慈善、救濟是安定社會的基礎 張錦德

〈師徒之間的感恩懷念〉
53聖嚴法師──先當好自己個人的家 林純綾

54廣慈長老──從大陸延續至台灣的師生緣 張錦德

55方甯書──因路上巧遇而成師徒 張錦德

56鑑心法師──「作伴」而來的因緣 邱惠敏

〈特展篇〉
58環島推廣《大藏經》 珍貴史料一次盡覽 林鍾妏

【當代關懷】
60掌舵領航以護聖法──敬弔沈家楨老居士 林純綾

64隨緣行六度,海闊兮天空──與沈家楨居士的《金剛經》因緣 傅佩芳

【人生書摘】
68方外看紅塵 聖嚴法師/口述 梁玉芳/採訪整理

【素食養生家】
74蘿蔔栗子煲 李璧如

【佛教徒在德國】
76德國的冬天,人間好時節 葉勁廷

【數位弘法】
80網路衝浪的利器──Firefox火狐瀏覽器 李志強

【智慧之劍】(6)
84清淨的心 眼識清淨──第一天──六根清淨 文/聖嚴法師 中譯/莊國彬

【電影不散場】
88生命勇士之道──《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曾偉禎

【筆寫美國】
94尋訪梭羅的足跡(二) 單德興

【咒語解謎】
100讓人滿足歡喜的供養真言──普供養真言 林光明

124 人生新聞

※ 大覺智海-別冊

104>佛教神通
《般若經》中的神通──大乘佛教的神通觀(一) 丁敏

110>般若方程式
處理問題的利器:分分合合 林其賢

114>佛教文物
禮懺悔過 三十五佛(上)──略說藏文龍藏經三十五佛尊像 胡進杉

118>華嚴空間美學
五十三參的空間特色(下)──《華嚴經‧入法界品》高度藝術性的存在空間 陳琪瑛

跳转到主要内容

选单Toggle menu visibility

  • 关于我们
    • 宗旨理念
    • 法鼓山新加坡护法会
    • 董事会及理事会悦众
    • 财务信息
    • 活动及护持规划
    • 2022AGM
  • 佛法开示
    • 圣严法师开示
  • 活动讯息
    • 最新活动
    • 定期活动
    • 活动回顾
    • 报告与分享
    • 在家菩萨戒
  • 联络我们
    • 联络资讯|交通地图
    • 护持捐款
    • 招募义工
  • 社会关怀
    • 大事关怀
  • 行事历

  • English
  • 简体中文

当前位置

  1. 首页
  2. 法鼓山大悲心水陆法会

法鼓山大悲心水陆法会

线上共修

  • 因应新冠肺炎防疫措施,本届水陆法会仅开放台湾地区受理报名
  • 新加坡护法会因為需配合政府規定,無法设分处共修
  • 网路同步开放线上共修 shuilu.ddm.org.tw/practice_tw.php

云端祈福

  • 鼓励信众自行上网填写,为环保尽一分力
  • shuilu2.ddm.org.tw/blessing/
  • 需要协助的信众请联络专职 6735 5900

日期: 

星期六, 2020.11.21星期六, 2020.11.28

时间: 

8:30am - 11:00pm (请参阅每日流程表)

地点: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台湾新北市金山区

类型: 

法会

20201121_shuilu-web.jpg

法鼓山是觀音道場、禪修道場,更是一座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自2005年開山以來,始終鼓勵大眾發大悲心、行菩薩道。創辦人 聖嚴法師曾說:「大悲心就是菩提心,也是能夠讓我們徹悟成佛的心。」在「菩薩行」一文中,更明確開示:「如何成佛道?菩提心為先;何謂菩提心?利他為第一。」這也正是「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命名的核心精神,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期許大眾透過這場漢傳佛教最莊嚴盛大的佛事,傚法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救苦救難的精神,無論任何一地、任何一人遭受苦難,我們都要想辦法給予幫助;並以八天七夜精進用功所學習到的方法,消融自我的自私心、追求心;長養利他的慈悲心、智慧心;以利益眾生來利益自己,自利利他、冥陽兩利!

法鼓山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以兼具教育的功能和修行的作用為原則,以期達成淨化人心的目的。早在2004年籌辦之初,聖嚴法師便指示法鼓山的水陸法會,必須具有開創性、前瞻性,而且是21世紀的現代化法會。

在融合教育、環保、禪修、藝術四大特色的壇場中,以漢傳禪法的修持參與法會,如同年度進修、密集充電。回來用功,是為了提昇自己的品質;回到日常,是為了一點一滴建設人間淨土。

法會日期:

  • 11月21 ~ 28日(六)

法會地點:

  •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報名日期:

  1. 線上填表:10月10日(六)上午9時起
  2. 正式報名:線上填表完成後,請於10月24日早上9:00 起至11月8日前,持預約編號至國內各報名窗口,完成報名手續並取得報到單。

報名須知:

  1. 本屆水陸法會僅開放臺灣地區受理報名。
  2. 年長者、慢性疾病、免疫系統及抵抗力較弱者,宜自行評估健康狀態,建議參與分處共修或網路共修。
  3. 本次法會採「實名制」,無法開放隨喜參加。
  4. 為保持社交距離,名額有限,請確認能出席再報名。
  5. 報名後若不克參加,請務必取消;修改以一次為限。
  6. 法會需全程配戴口罩,請審慎評估個人適應與否。
  7. 法鼓山將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之即時疫情,調整因應措施及公告,敬請留意水陸法會專區網頁。

【報名壇位防疫須知】10/10線上填表,10/24正式報名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