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 不 好 做 什么运动

2019年,最新的心血管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相关的疾病,目前已经高达2.9亿,其中高血压2.45亿,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心衰450万.....

有人说心脏静养好,有人说心脏坚持运动好,那么到底应该听谁的?

首先,对于单纯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三高人群肯定可以运动,而且必须运动,运动时有利于三高控制的。但对于有明确心脏病的人,心脏不好的人,还需要具体对待。

心脏不好,要看具体是什么情况,才能给出具体的建议,就拿心脏病来说,本身心脏病包括很多疾病,一些确实不建议运动,一些确实建议运动,还有一些已经无法运动。

不能运动的心脏病:

我们先说肯定无法运动的情况,任何原因导致的心衰,尤其心功能3级或4级,这种情况基本上已经无法运动,因为走路吃饭上厕所这些日常生活就会加重呼吸困难,更何况运动。

还有就是没有控制住的心绞痛,近期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这些心脏病都不建议运动,因为运动会加重病情,带来危险。

附:心功能分级

Ⅰ级 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

Ⅱ级 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

Ⅲ级 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

Ⅳ级 患者有心脏病,休息时也有心功能不全症状,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均使不适增加。

除了通过症状来评价心功能,客观的指标就是心脏彩超心脏扩大,EF值降低,这些都是心衰的表现,还有化验血液中的BNP,也是诊断心衰的客观指标。

可以运动的心脏病:

各种单纯的心律失常,经过射频消融手术后得到根治,可以运动;

先天性心脏病,经过早发现早手术,没有任何后遗症,可以运动;

轻度冠心病,没有心绞痛发作,或心绞痛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以运动;

只是少量的早搏,也没有心脏结构问题,也没有心血管问题,可以运动。

这些情况都鼓励运动,因为运动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运动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脏病加重,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

不运动的危害:

这是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 该研究纳入14.9万人,近10年随访得出的结论!每天坐≥8小时的人,相对于坐<4小时的人而言,死亡风险上升了52%, 久坐不动的人比运动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80%! 久坐的人比运动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了107%!

选择什么样的运动呢?

当然肯定不能剧烈运动,也不能超过自己的耐受,每个人的体力和基础不一样,尤其心脏不好,一定不能过度运动。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比如打羽毛球、慢跑、跳舞、骑车、游泳等等这些运动,一般建议每周3-5次,每次4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当然如果有冠心病的朋友,运动是一定别忘了带一瓶硝酸甘油。

心脏不好,不是说不能运动,要具体看心脏病的程度和性质,对于能运动的心脏病,还是要坚持适当运动,尤其轻度冠心病或控制好的冠心病,运动是有利于冠心病稳定的。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常发的疾病种类之一,由于不健康的饮食和失衡的日常作息,很多人到了中年之后,血管老化加剧,就会罹患上这类疾病,其中就以各种心脏病为代表。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心脏不好的人往往会缺乏活力,身体也会加速衰老。正因如此,才会有不少专家学者建议心脏病患者应该保持适度运动,来提升身体活力,延缓衰老。

但是也有很多人担心,心脏病患者要是运动了,是否会有突发病的风险。也有人好奇,心脏病患者做些什么运动更为合适。

请记住:这3类心脏病患者不适宜运动,但这3类运动更适合心脏调养,要多留心。

一、不适合运动的心脏病患者

1.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此类病症包括间歇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率异常等,此类病患心脏功能健康状况不稳定,可能会在运动时突然病发。

若缺少及时的救治和药物治疗的话,会有较为严重的后果,需要有人多加照顾,并且要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常备急救性药物。

2.心脏功能缺损病症患者


心脏功能缺损,一般是心脏病的后遗症之一,此类患者心脏功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缺失,如某个心房或心室功能不齐。

这类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不能过度用力或者激动,如果进行剧烈运动的话,可能会导致昏厥、休克甚至是运动性猝死。

3.经评估不适合运动的患者


心脏病人在经由医生治疗后,会给出详细的诊断报告,如果医生警示病患不要进行运动的话,那么这类患者就应当谨遵医嘱,减少运动。等到病情好转,医生允许之后再进行锻炼。

二、有助于心脏保养的运动

1.散步


正所谓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散步对心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心脏不太健康的中老年人群,散步可以说是低强度锻炼的首选,能够起到增强心肌柔韧度、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等作用。

据世卫组织建议,成年人每日步行10000-14000步为比较适合的运动量。

2.慢跑


相较于散步,慢跑的强度要稍微大一些,但将速度控制在8-10min/km的话,也是很好的有氧运动。

经常慢跑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帮助增加肺活量和氧气摄取量,继而维护心脏健康。

一般建议在晚间进行跑步,此时空气含氧量较高,并且气温也更适合运动。

3.太极、瑜伽


太极和瑜伽运动都是典型的慢动作有氧运动,保持一定的锻炼量有助于保持机体稳定,增强自身的平衡性和身体的协调性,并且这两种运动中的很多动作都可以起到改善心脏功能的效果,对于闲暇时间较多的中老年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成都双流区:倡议市民减少非必要网购

界面新闻

2022-09-13 14:47:17

女王灵车上竟出现了这个,哀悼者怒了

极目新闻

2022-09-14 02:01:50

“清纯女神”古力娜扎:人设崩塌,被质疑私生活混乱

扒圈818

2022-09-12 03:55:40

有心脏病能运动吗?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体健康的巨大隐患,心肌因阻塞而缺血,之后如果突然恢复供血,反而会加重损伤心肌组织,在临床上这被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发现,在发生再灌注损伤后,适度运动对受损的心脏有直接保护作用,可以提高心脏病再次发作时的存活率。 而且,长期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改善心肌和心脏功能。

什么运动能锻炼心脏?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2 每周至少五天,每天花至少30分钟用于中度有氧运动锻炼,比如跑步、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可以很有效地帮助你锻炼心脏,使你的心脏更加健康。

心悸能运动吗?

心悸的原因非常多,如果是精神因素引发的生理性心悸,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会有助于好转。 但如果属于病理性心悸,则要避免做运动。 如果平时精神状态不好,比如总是过度紧张、焦虑,可能会引发心悸。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积极调整精神状态,可以通过瑜伽、散步、打太极这种柔和的运动来缓解不良情绪,从而改善心悸

心脏喜欢什么?

心脏喜爱适度运动,厌恶久坐或过量运动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应进行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 或相等量的两种强度运动的组合( 如每周1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2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