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 潰瘍 多久 會 好

痔瘡 新冠肺炎 大腸直腸癌(大腸癌) 經前症候群 糖尿病 肺炎 陰道炎 子宮外孕 陰道分泌物(白帶)

50歲陳伯伯喜歡喝酒,是多年痛風病友,日前痛風再次發作,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藥,結果又出現大便出血;緊急求診後,經檢查發現是十二指腸潰瘍合併出血,後接受藥物治療已無大礙。

看更多:胃潰瘍盛行率高!長庚發現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抗生素治癒高

臺安醫院內科部主任、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蘇志盛表示,十二指腸潰瘍主要是胃酸過多導致,若服用消炎止痛藥等藥物,會削弱黏膜保護力,讓胃酸增加,導致上消化道潰瘍,另外幽門桿菌感染,飲食及壓力刺激等也容易致病。

十二指腸潰瘍症狀主要在空腹時出現

蘇志盛指出,十二指腸潰瘍主要症狀是上腹不舒服,依潰瘍嚴重程度區分,從微痛、悶痛到絞痛都有。蘇志盛說,依照臨床經驗,病人多是悶痛較多。另外,十二指腸潰瘍有一特色是「空腹時出現」,發作時間通常是在吃午餐或晚餐前,相對空腹狀態;由於吃完東西胃酸大量分泌,大約1小時時間,胃酸會從胃流入十二指腸,當胃酸分泌較多,會讓十二指腸發炎出現症狀,也因此這個時間點差不多是在食物快要消化完畢階段。

看更多:胃癌兇手!醫:除掉它會減少50%罹癌機率,這個日常習慣很重要

心血管疾病、抽菸、喝酒等容易好發十二指腸潰瘍

蘇志盛說,若曾罹患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中風、高血壓等,因服用心臟相關藥物都是十二指腸潰瘍高危險族群,其他像是抽菸、喝酒者也是好發者,都要務必注意。

看更多:胃痛是胃癌還是胃潰瘍?「這種腹痛」小心胃癌!醫:常吃這些防癌

治療十二指腸潰瘍,以服用藥物為主,如制酸劑等,急性期發作時可選擇服用,以酸鹼中和方式立刻可降胃酸,但缺點是藥劑發揮後就沒有效,蘇志盛說,臨床治療上常會開立另一種有效持續性壓抑胃酸的藥物,兩者搭配使用。若是吸菸、喝酒或食用刺激性食物造成的十二指腸潰瘍,務必要戒除,才能有效根治。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蘇志盛主任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蔡育霖醫師 專業解答


好心肝門診中心肝膽腸胃科專任主治醫師
醫學專長:消化性疾病、胃鏡及大腸鏡檢查、內視鏡腸胃息肉切除


胃痛不舒服,自以為是胃潰瘍,但醫師檢查說是十二指腸潰瘍,這兩者有何差別?


A:一般人往往覺得上腹痛就是胃痛,其實上腹部只是一個統稱,實際上幅員廣大,加上人體是3D立體構造,隨便指一個點,從前面到後面就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器官和組織,像肝臟及胰臟也都在上腹部這個區塊裡,為了能夠更精確判斷,就需要抽絲剝繭去了解更多的細節,包含痛的頻率、位置、好發時間、絞痛還是悶痛、持續多久、有沒有特別的誘發因子或是緩解方式、是否有其他噁心或排便異常等相關症狀。 


以解剖學的位置來說,胃主要是在中腹,而十二指腸是偏右上腹,當食物進到胃裡,胃開始努力翻攪並分泌胃酸,對食物進行初步的消化和分解,因此胃潰瘍常是飯後痛,而十二指腸潰瘍多是空腹痛,這是不同之處,但建議腹痛時應就醫,由醫師檢查判斷。


有消化性潰瘍病史,是胃癌的高危險群嗎?


A:單純的消化性潰瘍是因為胃酸和胃黏膜之間的平衡失常所產生,並不等同於胃癌,不過胃癌也有可能以潰瘍性的面貌來呈現,因此不易一眼就做出判斷,所幸現今內視鏡影像設備隨著電子化的進步,以及國內外專業人員廣泛的研究和技術的提升,除了有更精細的畫質,還有更準確的判斷,將來內視鏡甚至可以搭配AI(人工智能)的輔助。


在消化性潰瘍的危險因子中,幽門桿菌是近年來常被關注的議題,雖然在二十世紀初就被發現存在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病人胃內,但只有大約15~20%的被感染者會引發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大部分時間被感染者都是無症狀,甚至有研究認為台灣高達五成的人都帶有這隻菌,只是沒有症狀未被檢查出。陸續有研究認為幽門桿菌不只會造成消化性潰瘍,也是胃癌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消化性潰瘍的患者都建議進一步接受幽門桿菌檢驗,及早發現及早殺菌,降低將來形成胃癌的風險,雖然感染幽門桿菌的人中只有1~3%的機率會得到胃癌,但是對於已經出現消化性潰瘍的病人來說,遇上了就是百分之百。


易緊張、壓力大的人,容易有消化性潰瘍嗎?


A:胃酸的分泌是受自律神經所控制,也會根據胃腸道內的環境而自主調控,所以除了緊張和壓力,如果再加上飲食失調和作息不正常,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食道逆流都是很常見的。 


診斷消化性潰瘍,一定要照胃鏡嗎?


A:臨床上會根據病史、症狀以及身體理學檢查做初步評估,除了腹痛的嚴重度、位置以及時間以外,對於近期服用的藥物也需要做完整的評估,舉凡因治療青春痘服用抗生素膠囊導致食道潰瘍,或是因關節酸痛服用消炎藥後,導致消化性潰瘍合併胃出血,都是在門診不時會遇到的。


從胃炎、糜爛到潰瘍形成,甚至演變到胃腸道出血或穿孔,疾病嚴重度隨著時間逐漸演進著,如果能夠及早調整並接受治療,就能阻止病程演進。
不過,疼痛的感覺是主觀的,耐受度也因人而異,有時病人痛得在地上打滾,胃鏡檢查卻只有看到一點點破皮,也有人潰瘍很大甚至都出血解黑便了,病人本身也不覺得有很大的不舒服,因此,安排胃鏡檢查會比較直接且客觀。


有消化性潰瘍者,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 


A:因為潰瘍的形成與胃酸和胃壁的保護力有關,一般會建議避免刺激性的食物以及均衡的營養攝取,以幫助潰瘍傷口的修復。


除了茶和咖啡以外,菸、酒的避免更加重要;比較硬的食物,像是炸物或高纖蘇打餅乾,可能對傷口產生物理性刺激而引起疼痛感,但重點是要細嚼慢嚥避免吃得太飽,就能減輕消化時的負擔;飲料及甜食會妨礙消化、增加胃酸,也要暫避。


水果的選擇就見仁見智,太酸的水果進到胃裡碰到潰瘍傷口,想當然爾會不太舒服,建議少量且多樣性的攝取,不貪多搭配細嚼慢嚥,對潰瘍的癒合影響不會太大,而且蔬果裡的酵素還能幫助胃腸道消化。

請掃描觀看
醫師解說影片

潰瘍治療多久?

質子幫浦抑制劑是目前治療消化性潰瘍最佳的藥物,治療的療程一般而言在1到4個月左右,有幽門桿菌感染需要接受7-14天的除菌治療,因消炎止痛藥引起的消化性潰瘍宜避免再使用這些藥物,若真的需要服用時,須由醫師開具適當之藥物,並給予預防消化性潰瘍的藥物(如質子幫浦抑制劑)。

十二指腸潰瘍是什麼引起的?

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性潰瘍,台灣盛行率約為10~15%,主因胃酸長期侵蝕十二指腸的黏膜,造成表面黏膜組織受損,進而形成潰瘍。 主要致病因子幽門螺旋桿菌,其他病因包括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吸菸及飲酒過量。

潰瘍如何治療?

如果有潰瘍出血的狀況,則會以注射止血藥物或電燒、止血夾等方式來止血。 很多病人會擔心內視鏡的侵入性和不適感,如果有這樣的疑慮,醫師也會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來決定是否可以在麻醉下操作,以減輕病人緊張和不舒服的感覺。 一旦診斷是消化性潰瘍,除了少數病人因為消化道已經穿孔或變形,需要施行手術之外,絕大部分都是給予藥物治療

十二指腸潰瘍嚴重嗎?

極少數的狀況下,潰瘍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如果感覺胃部有揮之不去的刺痛,或是有嘔血、血便、黑便等症狀,建議盡速就醫。 美國消化系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表示,H2阻斷劑(H2 blockers)是一種減少胃酸的藥物,有時被用於治療十二指腸潰瘍(非胃潰瘍)。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