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中文的参考文献?

我从我的普化实验助教那里得到过这样一篇文档,我一直不知道它的出处,所以也无从引用其来源,但是希望它能帮到你。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

专著 M

论文集 C

报纸文章 N

期刊文章 J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标准 S

专利 P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数据库 DB

计算机程序 CP

电子公告 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识: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二、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2-3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19.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21-23.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

b.期刊文章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如:

d.报纸文章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

e.国际、国家标准

[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例如:

f.专利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例如:

g.电子文献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例如: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英文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英文论文的形式发表,对学术推广、职称晋升和国际交流都有着深远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写英文论文时,很多地方需要引用国内的数据资料,如疾病在国内的发病率、产业的统计数据等等。这些资料都是以中文形式成文发表的,在英文论文写作中需要翻译成英文进行引用。如果没有英文引用格式,又该如何规范引用中文文献呢?

1. 现有摘要引用法

大部分的中文杂志社都要求发表文章时提供相应的题目、作者信息、摘要等内容的英文翻译。当需要将中文文献引用到英文论文中时,直接在网上搜索中文文献相应的英语摘要,导入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NoteExpress、医学文献王等)进行引用即可。

2. 自行翻译题录引用法

如果遇到十分古老或是足够冷门的没有英文摘要的中文文章,则采用自行翻译题录的方法进行引用。在文献管理软件中新建一个题录,按照中文文献的题录格式,在英文题录中依次翻译相应的条目,翻译完成后保存即可按一般题录进行引用。

首先,我们要清楚参考文献是面向读者的,是为了给他们传达文献的信息,从而能够准确、容易地找到这篇参考文献。所以,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应从这个角度出发。

以最被认可的写作格式规范之一的APA style(被很多期刊使用的文章格式规范标准)为例,APA格式比较建议在引用外文参考文献时,如果是拉丁外语,则保持原始信息,但要增加题目的翻译,比如德语参考文献[2]引用方式:

Janzen, G., & Hawlik, M. (2005). Orientierung im Raum: Befunde zu Entscheidungspunkten [Orientation in space: Findings about decision points]. Zeitschrift für Psychologie, 213(4),179–186.doi:10.1026/0044-34 09.213.4.179.

但是,如果是非拉丁语言的参考文献,比如中文,日语,韩语等,则要求按照发音翻译,题目需要英文翻译,以journal article为例:

华林甫, 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 (1999): 168–79.

APA格式下的引用将是:

Hua, L.F. (1999).Qingdai yilai Sanxia diqu shuihan zaihai de chubu yanjiu [A preliminary study of floods and droughts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since the Qing dynasty]. Zhongguo shehui kexue, 1, 168–79.

TIPS:

1. 如果中文文献自带英文引用信息,那么该怎么引用就怎么引用;

2. 如果没有英文引用信息的文献,那么首先要参考期刊的作者投稿指南里面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人家怎么要求,就怎么引;

3. 如果既没有英文引用信息,投稿的目标期刊也没明确要求,那么不妨看下这个期刊走的什么路线,是APA,还是Chicago, 还是MLA style?确定以后,按照不同style官方要求来引用即可。

4. 标题和姓名为中文、阿拉伯语、俄语等,引用前要翻译。不要把外文期刊标题译成英文。杂志名称一定要采用官方译名,杂志社官网查到的才是官方译名。

5. 再完美的文献管理软件也会出错,插入引文之后一定要仔细核对。

參考APA格式:
參考文獻(Reference List)

通例

參考文獻應在全文結末另開新頁,列出文章內所有曾引用的資料。本部分應以「參考文獻」四字置中為標題,此後各行左縮排1.5吋。如所引為期刊等文章,必須注明頁數,數字間用連接號「–」而非「至」為連結符號。

APA格式以斜體及引號區分書籍及文章,我們建議中文論文改用雙書名號「《》」和單書名號「〈〉」作區分。

排序方面,原格式按作者姓氏英文字母排列文獻,我們建議中文論文改以作者姓氏拼音或筆劃數為排序的依據。

專著

APA格式要求專著的出版資料按作者、出版年份、書名、出版地及出版機構的次序列出。如作者只有一人,其樣式當如下:

關傑才(1990)。《英譯廣東口語詞典》。香港:商務印書館。

作者有兩人,二人之間以「與」字相連,其樣式當如下:

馬嶽與蔡子強(2003)。《選舉制度的政治效果:港式比例代表制的經驗》。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作者有三至七人,除最末一人以「與」字相連外,其他應以頓號區分。如:

黑崎彰、張珂與杜松儒(2004)。《世界版畫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如作者超過七人,則列出首六名作者後,以省略號省去後續部分,然後只列最末一位作者即可。

若引用同一作者的多種專著,順序應按出版年份為序,以出版時間較早者列於前。如:

饒宗頤(2013)。《饒宗頤佛學文集》。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饒宗頤(2016)。《饒宗頤道學文集》。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不過,若引用同一作者的多種專著,其中包括獨著和合著,則應將獨著列於前。如:

汪涌豪(2016)。《中國游俠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汪涌豪與陳廣宏(2005)。《俠的人格與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兩部均為合著,則以第二名作者的拼音或筆劃數排序。如:

樊富珉、陳啟芳與何鏡煒(2001)。《香港高校學生輔導》。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樊富珉與費俊峰(2006)。《青年心理健康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假如專著屬編集性質,應於著者後以加注「(主編)」二字。如:

潘耀明(主編)(2002)。《非常中國》。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如所引專著為翻譯本,應於著者後加注「(譯)」字,然後在書名後加注原作者姓名,並在最末標示原作出版年份(如有)。其樣式當如下:

程章燦(譯)(2003)。《迷樓:詩與慾望的迷宮》(原作者:Stephen Owen)。北京:三聯書店。(原作出版年:1989)

假如專著經過修訂後再版,則只須在書名後標示版次,而不必注明原出版日期。如:

小思(2004)。《香港文學散步》(新訂版)。香港:商務印書館。

如引用的專著為多卷本或分冊本,須在書名後標明卷數或冊數。如:

漆俠(1988)。《宋代經濟史》(下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期刊

APA格式要求學術期刊的出版資料按作者、出版年份、文章名稱、期刊名稱、期數(或卷數)及頁數的次序列出。如該文章有數位物件識別號(DOI),則可於最末標識。其樣式如下:

祝新華(2006)。〈建構「促進學習」的華文評估的策略〉。《華文學刊》,2,78-86。

雜誌的標示方式與學術期刊相似,但出版年份須改為出版日期。如:

林水福(2017年4月1日)。〈太宰治的《津輕》──追尋自我根源之旅〉。《聯合文學》,390,32-35。

報紙與雜誌的要求相近,惟不必列出期數,而頁數則改作注明版別。如:

安裕(2016年10月27日)。〈日本的中國研究〉。《am730》,A4版。

其他印刷物

APA對其他印刷物有不同要求。假如徵引內容為字典、詞典或百科全書的條目,應在出版年份與書名之間,補入資料名稱。如:

毛信德(主編)(1993)。價值取向。《當代中國詞庫》。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

如果是書籍內的單篇文章,應先列文章著者與篇章名稱,然後再標示書籍編者與書名。如:

熊月之(2000)。〈晚清上海私園公用與公共活動空間的拓展〉。載於黃克武與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頁149-17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至於會議論文,則須列出發表年月,並在論文名稱後,標示會議名稱及舉行地點。如:

羅貴祥(2010年12月)。〈公民認同:香港的「亞洲」少數族裔政治〉。論文發表於「香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

學位論文的樣式則與專著相似,但須在論文題目後標注論文字樣,出版地及出版機構則以論文所在資料庫作替代。如:

何潤鋒(2004)。〈足球全球化和球迷本土認同〉(碩士論文)。取自//repository.lib.cuhk.edu.hk/en/collection/etd

政府刊物的樣式與專著完全相同,惟著者多非個人。如:

政府統計處(2006)。《2006中期人口統計簡要報告》。香港:政府統計處。

會議論文集的樣式則與編集式的專著相同,即以主編為著者。如:

蕭登福與林翠鳳(主編)(2013)。《關帝信仰與現代社會研究論文集》。台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電子資源

電子資源的標示方式與對應的印刷版基本一致,惟須於最末加上所在網址,以備查閱。以電子書為例,其樣式為:

尹國均(2008)。《後現代巨匠建築》。重慶:重慶出版社。取自//img.chinamaxx.net/n/abroad/hwbook/chinamaxx/ 12246234/902ed3f40c9c497 c8e0b52e93abc72d4/109d4f 7e77234472a5a384cc8e988b 06.shtml?tp= jpabroad&fe nlei=&pdgURL=book%3A%2F% 2Fread.chinamaxx.net%3A8 080%2Fss2path%2Fss2path. dll%3Fssid%3D12246234%26 a%3D2D30960AF65F491B1800 2D3A1CC1F5C76768686A6C68 696A3133353430353136%26b ed%3D2017-07-08%26ua%3D3 C073F2652AD86469B55F2D3F 276C4D2f1c64b8297ab42b1b 5551409a8fc2d27%26dun%3DCUHK%26pagenum%3D 1%26pagetype%3D6&t=1&username=CUHK

電子版期刊收錄的文章如未標明頁數,可省去相關部分,否則仍須保留。如:

胡少偉(2008)。〈香港考試制度的變革〉。《優質學校教育學報》,5,57-64。取自//www.hkpera.org/forum/viewthread.php?tid=187&extra=page%3D1

電子版雜誌的處理方式亦是如此,如未標明頁數,可省去相關部分,否則仍須保留。如:

沈旭暉(2017年7月)。〈史上最短命租界:淺談奧匈帝國佔領天津〉。《明報月刊》,619。取自//mingpaomonthly.com/%E5 %8F%B2%E4%B8%8A%E6%9C%80%E7%9F%AD%E5% 91%BD%E7%A7%9F%E7%95%8C%EF%BC%9A%E6%B 7%BA%E8%AB%87%E5%A5%A7%E5%8C%5%B88%E8 %9D%E5%9C%8B%E4%BD%94%E9%A0%98%E5%A4% A9%E6%B4%A5%E3%80%80%EF%BC%88%E6%B2%8 8%E6%97%AD/

電子版報紙不必注明版別,直接以網址替代。如:

梁文道(2016年1月3日)。〈那座圖書館,「是我的」〉。《蘋果日報》。取自//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6%A2% 81%E6%96%87%E9%81%93/art/20160103/19436703

至於網上影片,應列出作者、發佈日期、影片名稱及網址。如:

香港電台(2013年10月27日)。〈等待星光燦爛〉。取自//www.youtube.com/watch?v=6k1s_w8sVs4

其他資料:訪問

訪問紀錄可參照對應的媒體表現方式(如文字或影片)列入參考文獻。不過,若僅為私人訪談,則不必於參考文獻內列出,只需在正文加注括號說明。如:

陳先生指出,不少小業主對於法團的日常運作,還是抱着不聞不問的態度(私人訪談,2014年4月3日)。


其他資料:電影

電影不論以何種方式收錄,均應列出製作人(或監製)、導演、上映年份、電影名稱、影片類型、發行地及製作機構(或發行機構)。如:

劉德華(監製)、陳果(導演)(1997)。《香港製造》[DVD影片]。香港:天幕制作有限公司。


其他資料:電視節目

電視節目的徵引方式與電影相似,惟引用的如為指定集數,應同時列出節目名稱。如:

鍾嘉慧(監製)、王家兒(編導)(2016)。《宛在水中央》[紀錄片]。《山水傳奇》。香港:香港電台。


其他資料:歌曲

歌曲不論以何種方式收錄,均應列出創作者、發行年份、歌曲名稱、演出者、專輯名稱、媒體格式、發行地及發行機構。如:

顧嘉煇(作曲)、黃霑(填詞)(1986)。《獅子山下》[羅文主唱]。收錄於《獅子山下》[唱片]。香港:華星唱片。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