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介壽路三段

郵遞區號規則說明下列說明都是以介壽路三段為範例,解說新北市三峽區介壽路三段郵遞區號的判斷規則。

新北市三峽區介壽路三段的郵遞區號 : 237。
新北市三峽區介壽路三段的3+3郵遞區號 : 237132, 237008, 237618, 237134, 237133。
新北市三峽區介壽路三段的3+2郵遞區號 : 23743。

* 全號:代表該路段僅有一個郵遞區號,未再區分投遞段,只要是這個路名郵遞區號都一樣。

* 單全:代表該路段所有單數巷號及門牌號都屬於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307號(判斷門牌號碼的單雙即可)。
例2:介壽路三段109巷25弄11號(有巷號者應以巷號為判斷單雙之依據)。

* 雙全:代表該路段所有雙數巷號及門牌號都屬於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200號(判斷門牌號碼的單雙即可)。
例2:介壽路三段410巷19弄11號(有巷號者應以巷號為判斷單雙即可)。

* 連號區間:如連1~100號,代表介於該2個起迄號數字間的所有巷號及門牌號都屬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43號(判斷門牌號是否介於1~100間)。
例2:介壽路三段70巷101號(判斷巷號是否介於1~100間,不可用門牌號判斷)。

* 單數號區間:如單21~101號,即代表介於該2個起迄號數間的所有單數巷號及門牌號均屬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27號(判斷門牌號是否介於21~101間及單雙是否相符)。
例2:介壽路三段25巷22號(判斷巷號是否介於21~101間及單雙是否相符,無須再判斷門牌號)。

* 雙數號區間:如雙122~200號,即代表介於該2個起迄號數間的所有雙數巷號及門牌號均屬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160號(判斷門牌號是否介於122~200間及單雙是否相符)。
例2:介壽路三段168巷123號(判斷巷號是否介於122~200間及單雙是否相符,無須再判斷門牌號)。

* 起巷或迄巷區間:如雙12巷~100號,即代表介於該2個起巷及迄門牌號數間的所有雙數巷號及門牌號均屬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78號(判斷門牌號是否介於12~100間及單雙是否相符)。
例2:介壽路三段40巷123號(判斷巷號是否介於12~100間及單雙是否相符,無須再判斷門牌號)。
例3:介壽路三段24巷13號(有巷號者應以巷號判斷單雙及範圍)。
例4:介壽路三段12號(請注意:若其他投遞段中均無此號數之記錄,方可列入此一投遞段中,否則應以另一含有12號的投遞段記錄為判斷標準)。

* 單一巷號:如71巷,即代表該巷內所屬弄號及門牌號均屬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71巷100號(僅判斷巷號即可)。
例2:介壽路三段71巷10弄111號(僅判斷巷號即可)。

* 巷內含連號區間:如14巷連1~20號,即代表該14巷內1~20間的所有弄號及門牌號均屬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14巷7號(先判斷巷號再判斷門牌號是否相符)。
例2:介壽路三段14巷14弄115號(先判斷巷號再判斷弄號是否相符)。

* 巷內含單或雙號區間:如14巷單1~21號,即代表該14巷內1~21間的所有單數弄號及門牌號均屬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14巷5號(先判斷巷號,再判斷門牌號之單雙與範圍是否相符)。
例2:介壽路三段14巷11弄113號(先判斷巷號,再判斷弄號之單雙與範圍是否相符)。

* 巷內含單一弄號:如16巷1弄,即代表該16巷1弄內的所有門牌號均屬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16巷3弄13號(判斷巷弄號相符即可,無須判斷門牌號)。
例2:介壽路三段16巷3弄117號(判斷巷弄號相符即可,無須判斷門牌號)。

* 巷內含弄號區間:如17巷單1弄~7弄,即代表該17巷內1~7間的單數弄內的所有門牌號或該15巷內1~7間的單數門牌號均屬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17巷1弄12號(巷號相符後,再判斷弄號之單雙與範圍是否相符,無須判斷門牌號)。
例2:介壽路三段17巷3號(巷號相符後,再判斷門牌號之單雙與範圍是否相符)。

* 弄內含門牌號區間:如13巷1弄雙2~20號,即代表該13巷1弄內2~20間的所有雙數門牌號均屬同一郵遞區號。
例1:介壽路三段13巷1弄12號(巷弄號均相符後,再判斷門牌號之單雙與範圍是否相符)。

其餘未列判斷規則請依上例類推。

施工日期:107 年 10 月 09 日起  (遇雨順延)
​施工路段:三峽區介壽路三段
​管制路段:三峽區介壽路三段與佳興路口

親愛的市民朋友您好:
為配合三鶯線捷運工程施工,將進行捷運三鶯線工程施工作業

施工日期:107年10月09日起 (遇雨順延)
施工路段:三峽區介壽路三段與佳興路口。
​                    配合該路段進行施工圍籬架設、交維設施佈設、井式基礎工程及基樁工程等工程,施作圍籬圍設範圍詳配置圖
屆時周邊道路將配合進行交通導引措施,請用路人遵循指示行駛,倘後續道路動線若有調整時再予訊息告知。

施工期間民眾如有任何問題以及建議事項,或想瞭解最新施工動態,可隨時利用下列聯絡電話反映
施工廠商:義商安薩爾多交通號誌系統公司/榮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聯合承攬
​電  話:(02) 2670-8616、0939-948280 或 (02) 2670-8633 #121
將有專人竭誠為您服務與解說,施工造成暫時不便,敬請見諒。


  • 圍籬圍設範圍示意圖

  • 区划代码[19]区划名称闽南拼音面积[註 2][2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註 3][21]
    (2020年普查)政府驻地邮政编码乡级行政区划[22]街道
    办事处镇乡其中:
    民族乡350500泉州市Zuánziū Cî11,286.598,782,285丰泽区36200030108251350502鲤城区Lǐsniá Kū59.05428,361海滨街道3620008350503丰泽区Hōngdék Kū122.40698,557丰泽街道3620008350504洛江区Lókgāng Kū374.81247,172万安街道362000231350505泉港区Zuángǎng Kū340.79354,296山腰街道36200016350521惠安县Huîwnā Gnûi790.141,030,626螺城镇3621001511350524安溪县Ānkuē Gnûi2,993.781,003,599凤城镇3624001311350525永春县Yǐngcūn Gnûi1,455.43422,531桃城镇362600184350526德化县Dīkhuè Gnûi2,203.72332,148浔中镇362500126350527金门县Gīmbbńg Gnûi未实际管治(由中華民國福建省實際管治)350581石狮市Zióhsāi Cî177.69685,930湖滨街道36270027350582晋江市Zìn'gāng Cî744.282,061,551罗山街道362200613350583南安市Lámwnā Cî2,024.481,517,514溪美街道3623003212注:惠安县的数据中包含泉州台商投资区所辖3镇、1民族乡。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8128530人[23],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845490人,增长11.61%,年平均增长率为1.10%。其中,男性人口为4207544人,占51.76%;女性人口为3920986人,占48.2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7.31。0-14岁人口为1178882人,占14.50%;15-59岁人口为6237844人,占76.74%;60岁及以上人口为711804人,占8.7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6988人,占5.99%。

    2011年,全市总人口821万人(不含金门县),比上年末增加8.1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36%。人口出生率为11.9‰,死亡率为4.7‰,自然增长率为7.2‰。全市城镇化水平为59.3%。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7.3%。人口出生率为14.8%,死亡率为6.6%,自然增长率为8.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42.33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9.7%。[24]

    漢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居多。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僑鄉,祖辈來自泉州的海外華人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東南亞国家。

    城市道路[编辑]

    泉州市区在上世纪90年代大规模道路改造前,大部分街道(如:改造前的涂门街)宽度仅为3-5米,仅中山路、新华路、温陵路相对较为宽阔。

    90年代中后期,泉州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老城区主干道路进行拓宽,除中山路、西街外的众多老城区主干道的路面宽度由3-5米拓宽至10-24米,并逐渐形成今日泉州老城区的路网格局

    同时随着泉州实施向东、环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自1993年起至今逐步设立东海、城东、台商投资区、滨江等新区,新城区道路相较于老城区而言改善不少,例如如东海大街、台投区东西主干道、南北迎宾大道等等的道路格局为双向主车道8车道、辅道4车道,于国内主流道路水平持平。

    • 1997年建成的仕公岭立交桥为泉州市区第一座立交桥,2003年改造[25]2004年建成为现今的立交桥格局[26]
    • 2004年建成的西湖下穿道为泉州市区第一座下穿式城市隧道[27]
    • 2008年建成的坪山高架桥为泉州市区第一座高架桥[28]
    • 2017年,因泉州古城提升改造及城市双修的要求,分别于7月和9月对西街东段、中山路进行分时分段交通管制[29]

    泉州(老城区)的城市道路架构主要为以下结构

    四横:宝洲街、泉秀街、津淮街、丰泽街

    四纵:中山路、温陵路、田安路、刺桐路

    内环路[註 4]

    国省干线[编辑]

    泉州境内的国道为228国道、324国道、355国道、358国道,省道则有 306省道、 307省道、 308省道等等。

    而高速公路主要有福厦高速、泉南高速和福厦高速泉州段、秀永高速泉州段、南惠高速、晋长高速泉州段、甬莞高速泉州段、沙厦高速泉州段,政永高速泉州段。

    公共交通[编辑]

    公路[编辑]

    公路交通以城市公共汽车、短途道路客运为主

    铁路[编辑]

    2014年12月10日起,随着5217/5218次列车缩短至漳平终到。漳泉肖铁路正式停办客运业务。

    • 杭深铁路福厦段:杭深铁路福厦段于2010年开通。起泉州至上海一天有十余班次,让泉州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更紧密。

    2015年元旦起,泉州站开行3趟至深圳北的始发终到动车。

    泉州轨道交通[编辑]
    • 泉州原计划近期建设2條有軌電車,总体規劃数量为六條。2019年因财政部PPP项目审批收紧而暂缓实施,相关资料封存。
    • 地铁部分,近期规划中计划先行建设1号线(泉州火车站-石狮宝盖山)、2号线一期(临漳门-泉州东站)。首轮规划共6条地铁线路,目前报批财政条件已达标,但仍需待区划调整后满足报批所需人口条件。

    航空[编辑]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位于晋江市青阳街道,有多条国内及不定期往返香港及马尼拉、澳门、台北、仁川、济州的国际港澳台航线。国务院以国函[2009]46号《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泉州晋江机场对外开放的批复》,正式批准设立泉州晋江机场一类航空口岸。2014年11月起,正式更名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32]

    其它[编辑]

    • 本地居民多采取电动车或者摩托车为代步工具。2013年起泉州市区禁行摩托车。
    • 2016年7月1日起,泉州市区将禁止超(国家)标(准)电动车(即现有的黄色牌照电动车)于内环路内行驶。
    • 2016年6月30日起,泉州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一期第一轮涵盖古城区域及市行政中心片区等共50个站点,约1500辆自行车。并将于2017年3-4月间建成一期410个站点,投放13200辆自行车。

    海路方面,泉州有自己的港口泉州港,较大的港口有石湖港、后渚港、石井港等。2006年6月8日泉金客運碼頭啟用,开办泉州至金门航线后,泉州成为了第三个实行“小三通”的城市[33]。泉州港在2012年4月1日已合併於湄洲灣港,泉州市失去了泉州港的命名權和管理權,引起當地民眾、企業代表和各方名人的爭議[34]。

    泉州市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泉州统计年鉴2011》

    泉州市经济一直以来执福建牛耳,甚至超越福州市。[註 5]其中晋江,石狮两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著名本地品牌有安踏,特步,匹克,浔兴SBS,恒安集团等。

    泉州市各区(县、市)经济数据(2013年)区划名称国民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泉州市5218.0062679泉州市辖区1334.195971晋江市1363.9466917石狮市570.9186614南安市709.9849010惠安县440.8760406安溪县381.2238376永春县262.1657453德化县154.7357453
    • 注:泉州市辖区包含: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

    2011年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70.89亿元,商品零售额1269.62亿元,增长19.0%;餐饮收入额155.14亿元,增长14.0%。汽车57.42万辆,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350.06公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3元,比前年增长14.1%,增加3548元,支出18413元,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8元,比上年增长13.8%,增加约1282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01元。增长13.6%。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52.55平方米。接待国内外游客276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8.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826.1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74.46亿元,2011年,全市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9330万吨,比增10.35%;集装箱完成156万标箱,比增14.53%。

    县域经济特色[编辑]

    品牌之都晋江[编辑]

    晋江为福建省、泉州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常年居于中国百强县(市)第5-7位(2010年第7位),综合创新能力列全国县级市第6位,经济实力连续17年位居八闽县级之首。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名列县级市第一。2011年GDP1095.68亿元,财政总收入136.06亿元。

    品牌之都——截止目前,全市企业累计拥有123件“国字号”产品品牌、401件(项)省级产品品牌。其中,“中国名牌产品”97项、“中国驰名商标”24 枚、“中国出口名牌产品”2项、有25万多家品牌专营店遍布全国各地。24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17家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

    产业基地——国字号产业区域品牌14项,在2009年第三届中国品牌节上,荣获“品牌城市特别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先后荣获“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世界茄克之都”、“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伞都”、“中国陶瓷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织造名镇”、“中国包装印刷基地”等称誉。

    晋江板块——截至目前,全市上市企业达37家,募集股市资金约205亿元人民币,市值约1800亿元人民币。上市企业数排在全国各县(市、区)首位,形成证券市场的“晋江板块”。

    东方米兰石狮[编辑]

    石狮市为福建省、泉州综合实力第二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 21位。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人均汽车保有量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县市第一。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638.3亿元。

    石狮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以服装闻名于世,拥有纺织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1000多亿元,是中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之一。石狮服装50%出口,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都在石狮进行原料采购、定单生产。石狮是中国五大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之一,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和中国十大创新市场,是亚洲最重要的服装专业市场之一。从石狮走出去的中国时装名牌有很多,如七匹狼、利郎、卡宾、左岸、希尼亚、狼道、爱登堡、威兰西、金苑、赛琪等等。

    雕艺之乡惠安[编辑]

    惠安是中国著名的石雕之乡。素“雕艺之乡”、“建筑之乡”等美誉。惠安为极具实力的县市,其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第三位,201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9位。2009年,惠安县GDP总量344.52亿元(折合50.43亿美元),人均GDP为36,573元(合5,354美元)

    水暖之乡南安[编辑]

    南安是中国著名的水暖之乡,2014年全国百强县排行榜新鲜出炉,南安位列第33位。著名的水暖企业有九牧、中宇、辉煌、申鹭达等。2012年南安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61.5亿元人民币,石材、水暖厨卫、机械装备是南安市的三大支柱产业。

    中国茶都安溪[编辑]

    安溪是铁观音茶叶的故乡,是中国著名的茶乡之一。安溪经济活跃,发展迅猛。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安溪摆脱贫困,步入小康,持续发展,是中国百强县之一,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经济发展十佳县。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248.95亿元,工业总产值361.5亿元,财政总收入13.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1元。著名的茶叶企业有安溪铁观音集团、八马茶叶、日春茶叶等等。

    芦柑之乡永春[编辑]

    永春是中国首批开放县之一、中国香都、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全国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同时是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省绿化模范县、林业十佳县和环境保护先进县、生态示范区。曾五度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2004-2008年)。

    陶瓷之乡德化[编辑]

    德化是中国当代瓷器的著名产地,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2003年又被称评为“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获“中国瓷都·德化”之称。

    泉州文化生活丰富,并拥有大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南音、泉州北管、泉州拍胸舞、梨园戏、高甲戏(柯派)、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惠安石雕、泉州花灯、德化瓷烧制技艺、惠安女服饰、打城戏、五祖拳、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灵源万应茶、南安英都拔拔灯、蟳埔女习俗、泉州(李尧宝)刻纸、木偶头雕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安海嗦啰嗹习俗、安海抓鸭等。

    泉州由于历史悠久,文化交汇所以有着大量的美食。如面线糊、三合面、菜燕糕、余甘枝、蒜蓉枝、桔红糕、捆蹄、菜头酸、潤餅卷、牛肉羹、貢糖、雞卷、酥糕、猪油粕、蛎饼、洪濑鸡爪、金淘豆干、等美食[36][37][38]。

    泉州市最主要的方言为闽南语泉漳片泉州话(可细分为府城腔和海口腔),在泉州市绝大部分地方通行。如今由泉州话衍生出来的闽南语分支遍布各地,尤其是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

    此外,还有多种使用人数较少的方言分布:

    戏曲戏剧[编辑]

    泉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列表[编辑]

    泉州在宋元时极為繁荣,海外交流频繁。历史上,这里雲集了世界各地的商賈,隨之而來的是世界各地的宗教。世界各大宗教在此和平共处。聯合國考察團官員讚譽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館」。

    秦汉以來,泉州一带就存在原始教育。西晋以后至唐开始,私学开始在泉州形成并在唐和五代时期出现乡学。北宋时,泉州创办州学,之后各县相继设立县学并形成官学系统。宋王朝南迁后在泉州设立南外宗正司设于泉州,形成教育皇室子弟的宗学。朱熹在泉州讲学后,开始出现书院。元代泉州开始出现社学,同时新办金门浯州书院。由于通商的阿拉伯人增多,蒲寿庚曾申办蕃学。清乾隆年间,泉州的府学达到全盛。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废除,府州县学改办中、小学堂或孔庙,部分书院和私塾改为新学堂。

    民国初年,学堂改为学校。民国8年(1919年),出现新文化运动。民国期间,政府曾多次下令取缔私塾,但多数私塾仍存在。民国期间由于战乱,多数学校办学存在问题,一些学校时兴时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政府开始接办官立学校,并于1952年接办教会学校。至1955年,私塾全部消失。1958年,设立泉州大学(现泉州师范学院)。1990年,全市有全日制大专院校4所、大专班2所。

    泉州现有5所市直小学:市实小、师院附小、晋光小学、第二实小,第三实小(民办)。

    泉州现有34所一级达标高级中学:泉州一中、泉州五中、泉州七中、晋江养正中学、南安一中、南安国光中学、泉州培元中学、晋江季延中学、永春一中、晋江一中、安溪一中、惠安一中、德化一中、石狮石光中学、南安华侨中学、南安侨光中学、石狮一中、晋江侨声中学、永春三中、泉州城东中学、晋江毓英中学、晋江南侨中学、南安南星中学、惠安荷山中学、南安三中、惠安三中、惠安惠南中学、安溪铭选中学、安溪八中,晋江英林中学、晋江二中、泉州九中、泉州十一中[40]。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