酢 漿 草

酢漿草科


黃 花 酢 漿 草

黃 花 酢 漿 草

別名:酢醬草、鹽酸仔草、三角鹽酸

生長型態多年生匍伏性草本
花色
黃色
葉序
互生
照片中植物拍攝地點:
校園內遊戲場花圃

酢漿草為學區內常見的匍伏性植物,葉片為倒心形三片狀,蒴果為長圓錐狀,成熟後會自行爆裂,並將深褐色種子噴出,達到繁殖的目的。

俗稱的「幸運草」即是 指四片心型葉子的酢漿草


紫 花 酢 漿 草

紫 花 酢 漿 草

別名:紫酢漿草、大本鹽酸仔草

生長型態多年生匍伏性草本
花色
白紫色
葉序
根生
照片中植物拍攝地點:
校園內遊戲場花圃

紫花酢漿草的葉子及花柄均大或長於黃花酢漿草,叢聚出現的生長習性也不同於黃花酢漿草的大區域蔓延,兩者相同的部分則為葉片外觀,同為三片小倒心形狀,另外,這兩種酢漿草到了夜晚葉片都會下垂併合起來喔!

« 前一頁 | 下一頁 »

说起 #酢浆草‍ 这个名字,有人可能会觉得很陌生,但是只要看到图片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就是这个有3片心形叶子的小黄花,经常自己就出现在花盆里。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酢浆草。

这就是我们最常见的酢浆草-by-Dinesh Valke-Flickr

酢(cù)浆草的酢字并不常见,经常会有人念成酢(zuò)浆草,还有人恶搞念成酢(炸)酱草。其实“酢”是多音字,也可以读zuò,是客人用酒回敬主人的意思,多用于酬酢这个词。念cù时表示酸味,通醋,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一点:酢浆草就是有酸味汁液的草。不信你摘下一片酢浆草叶子,放到嘴里嚼一嚼,那酸爽只有亲自试过才知道。

酢浆草-by-Forest and Kim Starr-Flickr

小时候是不知道 #酢浆草‍ 的大名的,姥爷告诉我这种草叫酸溜溜(可以评论里说说看你们那里都管它叫啥),叶子可以吃,是酸的,那是我第一次尝酢浆草的味道。姥爷说他们小时候跟着家里人去种地,渴得不行了又没水喝就拽一把酢浆草的叶子放到嘴里嚼,酸得一下子腮帮子就泌出很多唾液。现在见到长在干净地方的酢浆草我还时常摘一片叶子,放在嘴里嚼一嚼,体验这种乐趣。那酸味其实也不神秘,是含有较多草酸的缘故,同样含较多草酸的还有 #酸模‍ 、 #食用大黄‍ 等,因此它们嚼起来都是酸酸的。虽然它们是酸的,但是喜酸的同学可不要多吃,因为过多的草酸会刺激肠胃,还会影响钙的吸收。

酢浆草-by-Joan Simon-Flickr

酢浆草是酢浆草科酢浆草属的。酢浆草科的植物大部分都是草本,但是有一个比较特殊,那就是杨桃(杨桃是酢浆草科的我刚知道时表示很震惊),它是酢浆草科鲜有的乔木。酢浆草属大约有300多种原生植物,并有非常多的杂交品种。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低矮的草本,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地下鳞茎,叶子通常是3小叶组成(很多都是心形),花都是喇叭形,花瓣有5片,花色很丰富,栽培品种可以非常美丽。生活中除了野生的酢浆草,还有一些酢浆草品种经常可以见到:

#红花酢浆草‍(四季) :野生比较多,也有用作地被的,叶子很大,花较小,花色较浅,是淡粉紫色。

红花酢浆草-by-Forest and Kim Starr-Flickr

红花酢浆草-by-Forest and Kim Starr-Flickr

#关节酢浆草‍ (四季):园林中大量应用作地被的“红花酢浆草”其实是这种关节酢浆草。它的花更大些,花色更深一些,是玫红色。

关节酢浆草-by-Zachi Evenor-Flickr

关节酢浆草-by-q_ilex-Flickr

#三角紫叶酢浆草‍ (四季):这种叶片比较大,叶色是美丽的深紫色,经常家庭盆栽种植。

紫叶酢浆草-by-Martin Burrow-Flickr

紫叶酢浆草-by-Klasse im Garten-Flickr

酢浆草的品种丰富多彩,花友们根据酢浆草的生长习性,把它们分为秋植酢、春植酢和四季酢几大类。秋植酢的种球秋季开始萌芽生长,冬季气温如果不低于5度可以保持生长,一直到来年的4、5月份开始枯萎(不耐热),最后留下休眠的种球度过夏天。春植酢的种球一般是春季4、5月份苏醒萌芽,然后整个夏季生长(不耐寒),秋天枯萎,种球休眠过冬。四季酢则是没有休眠的特性,气温只要不是特低,它们全年都在生长。

首先来看几个颜值高的酢浆草品种:

#桃之辉酢浆草‍ (秋植):这是一个要密植才能看到它爆盆有多美的品种。

桃之辉酢浆草-by-澎湖小雲雀-Flickr

粉白桃之辉-by-T. MA-Flickr

#双色酢浆草‍ (秋植):花友们更形象的叫它双色冰淇淋,看到它未放的花苞,你就会知道名字起得有多妙了。

双色冰淇淋-by-澎湖小雲雀-Flickr

双色冰淇淋-by-salchuiwt-Flickr

#钝叶酢浆草‍ (秋植):就是花友们所说的ob系,ob系开花晚,是现在这个时候的霸主,品种众多,花色丰富!

某品种钝叶酢浆草-by-T. MA-Flickr

某品种钝叶酢浆草-by-T. MA-Flickr

某品种钝叶酢浆草-by-T. MA-Flickr

酢浆草的多样性超乎我们想象,并不都是三片小叶的,接下来我们就看几个奇葩:

一片心(秋植):就一片叶子,像心形,也像马蹄形。

一片心酢浆草-by-澎湖小雲雀-Flickr

一片心酢浆草-by-澎湖小雲雀-Flickr

鸡毛菜(秋植):叶片就像常用来清炒或者打汤的鸡毛菜。

红花鸡毛酢-by-澎湖小雲雀-Flickr

#铁十字酢浆草‍ (春植):我偏要长出4片小叶,颜值高就是这么任性。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像欧洲的十字勋章。

铁十字酢浆草-by-Margrit-Flickr

铁十字酢浆草-by-peganum-Flickr

棒叶酢(秋植):酢浆草里出来的多肉奇葩。

棒叶酢浆草-by-James Gaither-Flickr

棒叶酢浆草-by-FarOutFlora-Flickr

爪叶酢(秋植):正式名字应该叫 #南非黄花酢浆草‍ ,小叶片5-9片,又细又长,像爪子。

黄爪子-by-澎湖小雲雀-Flickr

黄爪子-by-澎湖小雲雀-Flickr

棕榈酢(秋植):小叶片多的数不过来,排列整齐,像个蒲扇。

棕榈酢-by-澎湖小雲雀-Flickr

棕榈酢-by-澎湖小雲雀-Flickr

#块茎酢浆草‍ (春植):这个最奇葩,块茎可以吃,是南美人们的食粮,我觉得口感应该是像土豆或者山药(臆想,好想尝一下是啥滋味的)。

块茎酢浆草-by-Kristina D.C. Hoeppner-Flickr

块茎酢浆草-by-mpaola_andreoni-Flickr

草包酢(春植):正式名称应该叫腺叶酢浆草,种球外面被条状包片层层包裹,所以花友叫它草包酢,很是特殊,虽然小叶也很多,但是排列的不是很整齐。

腺叶酢浆草-by-Kruckeberg Botanic Garden-Flickr

草包酢的种球-在淘宝上找了一位顾客的晒图

看了那么多或美丽或奇葩的酢浆草,有想养一盆的冲动没?其实大多数酢浆草还是挺好养的,种植关键词有两个:颗粒土阳光。酢浆草大部分有球根,所以一定要在培养土中掺加一定比例透水透气的颗粒土来种植,草包酢甚至要用全颗粒土,这样种球才不会有问题,土壤太粘重的话球根非常容易烂掉。

另外一点就是尽可能晒太阳,晒太阳啊晒太阳,看到重复3遍应该也理解阳光的重要性了,酢浆草不怕晒,直接放大太阳底下长得会更好,如果光照不足的花,开花就会少很多,有的植株还会严重徒长。

最后为心动的花友简单说下,如果迫不及待想种酢浆草的话,现在可以买部分春植酢品种,多姿多彩的秋植酢可以先了解着,6月份基本就到卖球或者分享的季节了,到时候看到喜欢的就可以入手啦!

感谢看到此处,本文首发在XFlora.com(原文链接),是作者粗浅的总结,如有错漏之处,欢迎交流指正!

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专业的植物社群。在这里,我们欣赏植物摄影,交流养花故事和经验,研讨园艺技术。欢迎大家来分享自己的植物故事!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