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 上 噪音

大家好,我是Frank,在贴吧微博看过很多朋友写的噪音经历,每个故事背后,都是一个被邻里噪音困扰的家庭。我也是一名楼上噪音受害者,我对大家的遭遇感同身受,今天我来讲讲我个人对楼上噪音改善的经历,以及我走上研究噪音之路的缘由,为大家在处理噪音问题上提供一些参考,希望可以给正在痛苦中的你带来安慰与信心。(长文无图,耐心阅读,原文来源公众号:安静之家)

01.魔鬼的脚步声

我家楼上原本住着一对老夫妻,子女都是公务员,不与老人同住,全家素养很高,老人生活习惯很好,喜欢安静,我们共处了六年时光,楼上从未有过噪音,饭点时偶有拖拉桌椅声,那时并不在意。2018年春,楼上老人被接去子女家住,我楼上的房子就被卖给了一家六口人,两个老人,两个中年,两个孩子。

新邻居搬来没几天,就打破了邻里安静,先是周末白天砸墙,上楼看了在装修,没去计较。几天后,晚上十点还在敲敲打打,我联系了物业,告诉我是楼上在装衣柜,物业上楼及时阻止,他们就消停了。好景不长,就在那段时间,我开始听到了楼上的脚步声和孩子跑跳声,声音带着振动,甚至将我从睡梦中惊醒,可见脚步声的威力。

我本来不是一个注重细枝末节的人,从小睡眠质量就很好,刮风下雨打雷我都能正常睡觉,但是头顶的噪音让我惊慌失措。被吵醒的那天晚上,我就上楼敲门了,开门的是孩子的奶奶,我把听到的噪音跟她沟通后,她一脸无辜地说自家没闹腾,孩子早就睡了,可我明明还能听到屋里有孩子的打闹声,后来孩子的父母出来,对我说孩子顽皮不肯睡,让我能理解,他们以后会注意的。

很多人在沟通时都遇到过这种问题,对方不主动承认噪音,把责任推卸给孩子,表面说以后会改,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变化。

02.噪音敏感症

第一次沟通后,我对楼上噪音产生了敏感反应,一开始只有晚上睡觉时对脚步声会敏感,随着噪音种类的增加,对脚步声、跑跳声、拖拉桌椅声、物品掉落地板声、讲话声、开关门声、下水道声、甚至是楼上关窗的声音,我都能听的一清二楚。最严重的时候,不管白天晚上,我都全神贯注地在听楼上动静,有时候明明自己戴着耳机,突然感受到楼上有脚步声,就会迅速得把耳机摘下,去听脚步声,我感觉自己快疯了。原本早睡的我,开始熬夜,等着楼上彻底没声音了,才开始准备睡觉,我的生活节奏彻底被打乱。

伴随着敏感反应,我开始出现神经衰弱,脾气变得易怒,身体出现乏力,胸口总是隐隐的疼痛,精神涣散,注意力无法集中。听到楼上脚步声时,明显感觉血压在升高,心脏跳动加快,心情变得暴躁起来。

敏感症的导火索是楼上噪音,但是随着后来我深入研究噪音心理学后发现,这世界存在一部分人,是天生带有敏感体质的。如果你也出现了像我这样的敏感反应,说明你就是一位敏感体质者。这世界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拥有不同种类体质,不同的敏感源触发的敏感反应各不相同,我们是声音敏感,还有嗅觉敏感、味觉敏感、社交敏感等。

对声音的敏感,源于我们本身对环境的高感知度,比常人更早更快的察觉身边环境发生的变化。楼上噪音的发生,是激发了我们的敏感神经,让我们放大了对楼上噪音的关注,耳朵会刻意寻找楼上噪音,常常会引发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这种敏感反应无法自行恢复,不存在产生抗体一说,要想脱敏,先要加强自身情绪调节,短期内没有办法搬家的情况下,可以暂时在附近租房生活一段时间,远离噪音,斩断敏感源,其次是寻找噪音问题改善办法,通过自己沟通、物业社区协作、甚至是报警等手段。如果有能力可以换顶楼或者买别墅,效果更好,但是能这样做的人肯定不多。

所有这些,在我经历噪音困扰时,并不知晓,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感觉自己废了,工作提不起精神,每天下班后躲在车里不敢上楼,不敢与家人沟通,害怕他们知道后也对噪音敏感(实际上并不会),导致家人对我行为的不理解,家庭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03.我的沟通记录

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部分,我与楼上前前后后沟通了七八次,但并非每次都围绕噪音问题。在第一次上门沟通收效甚微后,我一方面采取了保守的容忍态度,前期不打算打草惊蛇,另外是与物业搞好关系,为我提供一些线索。(沟通噪音不宜太过频繁,对方产生反感情绪不利于沟通开展)

于是我开始像侦探一样对楼上住户展开调查,包括家庭成员结构、孩子情况、孩子父母工作、车牌号、老家哪里、在本市有没有其他房产等等。据我所知,他家平时由爷爷奶奶带孩子,大的上小学一年级,小的才上幼儿园,孩子的妈妈每天早上八点骑自行车到地铁站,晚上六点多原路返回,初步判断有固定工作。孩子的爸爸早上9-10点间才下楼,开一辆黑色轿车(车型车牌我都知道)出门,晚上回家时间不固定,但是通常9点左右才到家,推测是自己开店或是做生意。

在物业处了解到,他家搬来没多久就因为车位问题与保安发生过矛盾,应该是刚来新环境不熟悉规矩,后来因为晚上装修被我和其他邻居投诉了,物业上门处理,他家里人对物业有不满情绪,他家的理由是房子是他们买的,想什么时候装修都可以。基本可以排除有在城市高楼生活的经历,因此,肯定也就可以大概率的推测他家在本市没有其他房产的。

过了半年,是2018年的国庆节,楼上孩子在家跑跳震动声很大,因为是白天,我忍了没去沟通,到了晚上噪音依旧,孩子跑跳声,玩具掉落地板声,拖拉桌椅声,一直持续到了晚上九点,我忍无可忍,又上楼沟通了,这次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我的目的只有一个,我要告诉对方我家晚上九点就保持安静准备休息了。我并没有打算要求他们具体怎么做,因为我知道一次沟通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每个沟通都要言简意赅,争取有效沟通)

对方表示,今天孩子过生日,家里有朋友来,所以孩子比较兴奋。好的,我接受这个理由,孩子顽皮可以理解。但是我再三说明,我家孩子睡的早,明天还要早起上辅导班,大家都有孩子,要相互理想和尊重。

那天后来楼上就安静了,通过这次沟通,我发现他家大人和孩子在家都没有换拖鞋的习惯,就穿着球鞋和皮鞋踩在木地板上,那动静可想而知了。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我家噪音是特别严重的。

不换拖鞋,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发现,那么肯定可以有新突破,让他们换拖鞋,可能会起到改善效果。同时,我展开了对房屋结构的研究,早些年买房子的时候,根本不懂房子结构,隔不隔音。遇到了楼上噪音后,我对建筑结构和建筑声学做了大量的学习和研究。所以得出来很多切实可靠的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以往公众号上的文章。

房子楼板不隔音,不换拖鞋走路,脚步声咚咚咚传到楼下是很大声的。问题回到最初,如何让楼上进屋换拖鞋?我想了一个办法,在网上买了两双大人的静音拖鞋(他家主要是孩子的父母脚步声比较重),具体哪种拖鞋大家可以私信我,在此不打广告。

国庆后,我把鞋子送了上去,并且附带了两套儿童水彩笔,包装盒十分精美,总共花了我两百多块钱,放在他家门口,并且留了一封亲笔信,内容是前几日晚上不知道你家孩子生日,作为邻居,表示祝贺,顺便提了一下拖鞋与脚步声的关系,希望对方可以接受,最后留了我的手机微信号。

送完之后的第二天,楼上主动加了我微信,一通道歉,并且表示礼物和鞋子不能收,于是给我退了回来。但是他们也没提及自己会买拖鞋,我当时心里还是很担忧这个办法不管用,因为我是打算让他们知道进屋换拖鞋是常识,而且我更偏向于当面沟通,可以更好的掌握对方的表情和语气,以此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文字表达虽然是道歉,却不能读到对方内心的真实意图。

拖鞋的问题,直到2019年春节,趁着物业上门送福字的机会,让物业上楼看了,是换上了,虽然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我感觉脚步声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我不敢保证,收到物业反馈后,我的心情马上就好了起来,我的策略终于起作用了。

脚步声有所改善后,我又制定了孩子跑跳声的整改方案。他家孩子白天都要上学,主要的跑跳声集中在早上7点起床时间,和晚上8点到10点之间,主要的区域集中在卧室和客厅,因为我们户型相同,我测算了面积,如果要进行铺设隔音垫,需要大概10个平方。我买了各式各样的隔音垫小样,做了减震测试,其中最有效的是健身房的2公分的隔音减振垫,最普通的拼接泡沫垫效果最差。我首选的肯定是效果最好的,但是我不能确定他们会收下。

在我送垫子之前,我做了很多提前工作,我知道楼上的孩子平时会在楼下的健身区玩,我花了几个周末的时间,带着遥控玩具车在楼下守株待兔,假意装作不认识(其实我早就认识他们家孩子,但是孩子不认识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把玩具分享给他们,他们非常开心,我看到他们爷爷奶奶跟在后面,于是主动打招呼,并且提出让孩子跟我玩一会,爷爷奶奶很欢迎我。

重头戏来了,这个年纪的小男孩,对玩具车是没有抵抗力的,我必须送给他们,才能促进礼尚往来,孩子不懂拒绝,老人也根本不知道我的意图,送完了玩具车,两个孩子乐坏了,但是我怕孩子父母会拒绝,所以临走时候特地嘱咐了孩子一句,说如果爸爸妈妈不让你们拿叔叔的礼物,叔叔就住你家楼下,你们可以随时下来玩。(孩子天真,肯定会当真)

孩子拿了我的东西,他们父母肯定会觉得事出有因,果不其然,在微信上又是一通感谢,并且表示要转账给我,我说孩子喜欢玩就让他们去玩吧,而且我家孩子最近学习任务重,我们也不许他玩玩具。他们表示可以接受,虽然后来还是转了100块红包给我。但是我的目的就是礼尚往来,初步达成。

不久后,我的隔音垫到了,还是老规矩,写了纸条放在他家门口,微信上提前也说了一声,我的说辞是,我给自己家里铺了,买多了剩下的给你们送了,这个垫子小孩在上面玩摔倒都不会疼。对方微信表示接受。(但是实际上没有铺,他们收下了我的垫子,觉得太厚,而且不方便打理,于是买了1公分的泡沫拼接垫)

整个2019年度,我家的噪音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大人的脚步声和孩子跑跳声少了很多,桌椅上也贴了防滑垫,只有在晚饭期间能听到偶尔的拖拉桌椅声,但是这个噪音属于生活噪音,我几乎可以忽略。时间就到了2020年,疫情爆发后,楼上小孩又开始活跃了,振动声又开始频繁。于是我就开始利用停工期间学习了隔音技术,隔音吸音材料,我打算在家里做隔音改造(目前隔音吊顶已经完工,对空气声传播噪音有效,对振动类噪音效果不佳)

04.与邻里噪音死磕到底

对于改善楼上噪音,可以说是费尽千辛万苦,期间除了自己沟通,我也用过很多其他办法,让物业去沟通,联系社区协调,但是根本没有效果,在业主群里也抱怨过,但是楼上根本没有回应。我没有使用任何反击报复的手段,虽然我知道那样自己心理会痛苦点,但是我更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去改善。

我的楼上并不算无赖,虽然一开始很不配合,对此我也恨之入骨,但是随着两年来对噪音的跟踪处理,对方能够理解当初我的痛苦,也许只是表示客气,但是他们能够做出改善已经难能可贵,即便这种改善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可是能有多少楼上愿意做呢?

我知道整个改善的结果来之不易,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我这么幸运,所以我对每位噪音受害者都十分同情和理解,已经用上震楼器和音响的朋友,我也不会劝你们收手,但是自己需要把握分寸。对于不擅于沟通的朋友,可以联合物业或者社区甚至民警,一起想办法,实在解决不了,大不了就是自己换个地方住,千万不要做出过激行为,让自己有理变没理了。

有人说我快成噪音治理专家了,我说不是的,我只是一名受害者,对每个受害者能感同身受,我知道那种被噪音折磨到精神崩溃的痛苦,所以我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调查,我希望可以帮助到痛苦中的大家,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给大家照亮一段前进的道路,给大家带来信心与希望。

我要与邻里噪音死磕到底,我不会就此放弃,在我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受害者。我的初衷就是呼吁全社区关注邻里噪音,重视噪音治理,将邻里噪音规范化体系化,甚至未来可以法制化,学校与社会共同宣传,让大人和孩子都养成良好的居家隔音习惯,尊重邻里关系,营造一个温馨安宁的幸福家庭。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