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實 小 實 孔雀 豆 的 差別

相思樹不長相思豆   相思豆的樹不叫相思樹   天呀!這繞口令說的是甚麼呀?

相思樹與孔雀豆是屬於同科不同屬的植物  相思樹是含羞草科的 Acacia(相思樹屬)

孔雀豆是含羞草科的 Adenanthera(孔雀豆屬)而孔雀豆又分2種

一是孔雀豆(上圖左:種子3角狀倒卵形  兩面凸起  徑7-9mm  厚4mm  )

一是小實孔雀豆(上圖右:種子殆圓形   兩面凸起   徑4-6mm  厚3mm)


這是小實孔雀豆  的種子及葉子 葉子是2回羽狀複葉 羽片3-4對  小葉7-10枚(上  )


但其實猛一看  不仔細分辨  還真是不清楚差異在哪裡? 下圖  小實孔雀豆(左) 孔雀豆(右)


你可瞧出端倪?小葉的間距其實不同  葉形略有差異 最大的不同點是葉柄葉脈顏色不一樣


孔雀豆(上) 葉子是    2回羽狀複葉    羽片4對    小葉9-13枚


小實孔雀豆(上)

 小實(左)孔雀豆(右)


孔雀豆(左)  小實孔雀豆(右)種子實際大小 


這是--------孔雀豆(上) 也不知是由哪裡學來的 我竟叫它大實孔雀豆 

就台灣樹木誌P200頁記錄  它僅單純叫孔雀豆而已喔   產於廣東 

世界孔雀豆屬植物約12種  分佈於  熱帶  亞熱帶  台灣栽培的有2種

由於它鮮豔的外表 可愛的酷似愛心的外型  因此又被稱為相思豆

早期的墾丁森林遊樂區  常有小販將它做成吊飾或單顆或瓶裝 兜售 

成為當地獨特的特色  相信也是許多人對墾丁強而濃烈的印象之一


這是--------小實孔雀豆(上)個頭小  產量少 目前正是開花的時期    原產地在爪哇

學名:Adenanthera microsperma Teijsm. & Binn. /Adenanthera pavonina L. var. microsperma (Teijsm. & Binn.) I. C. Nielsen

科名:豆科含羞草亞科(Leguminosae/Mimosoideae

原產地:斯里蘭卡、安達曼、尼古巴、中國南部、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半島、爪哇、小巽他群島

生育地:原始林或次生林

海拔高:0-900m

實孔雀豆是豆科含羞草亞科喬木,高可達30公尺。二回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全緣。花細小,黃色,頂生或腋生圓錐花序。莢果,成熟後豆莢會開裂並捲曲。種子鮮紅色,跟孔雀豆(Adenanthera pavonina)一樣也被稱為相思豆。種皮十分堅硬,栽培要先破殼。小實孔雀豆是1903年柳本通義引進台灣,它跟孔雀豆的自然分布重疊,而且都有鮮紅色堅硬的種子,常被搞混,或是把小實孔雀豆視為孔雀豆的變種。其實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除了小實孔雀豆種子直徑明顯比孔雀豆(Adenanthera pavonina)小了快一半,小實孔雀豆的豆莢會扭曲旋轉約一至兩圈,孔雀豆則不會。此外,小實孔雀豆小苗羽狀複葉的葉軸多半是紅褐色,而孔雀豆則是綠色;孔雀豆的小羽片基部,明顯左右不對稱,而且有一個凹口,小實孔雀豆則否;小實孔雀豆小羽片上的葉脈明顯,而孔雀豆則不明顯。掌握這些關鍵,兩種植物十分容易區分。此外,就胖胖樹的觀察,台灣中部、北部多半都是栽種小實孔雀豆。南部則可見到小實孔雀豆及孔雀豆

 
 

上小實孔雀豆,下孔雀豆


左小實孔雀豆,右孔雀豆

左小實孔雀豆,右孔雀豆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