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洛 英

维基百科中的醫療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相關的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醫學聲明

海洛因臨床資料其他名稱AHFS/Drugs.com依賴性成癮性给药途径ATC碼法律規範狀態法律規範藥物動力學數據生物利用度血漿蛋白結合率药物代谢藥效起始時間生物半衰期作用時間排泄途徑识别信息CAS号PubChem CIDDrugBankChemSpiderUNIIChEBIChEMBLCompTox Dashboard (EPA)ECHA InfoCard化学信息化学式摩尔质量3D model (JSmol)
Diamorphine, Diacetylmorphine, Acetomorphine, (Dual) Acetylated morphine, Morphine diacetate
heroin
生理依賴:極高
心理依賴:極高
極高
吸入,经粘膜,静脉注射,口服,鼻内,直肠内,肌肉注射

  • N07BC06 (WHO)

  • 澳: 禁止使用 S9
  • 加: 第一級管制藥品Schedule I
  • 新: 第一級管制藥品 Class A
  • 英: 第一級管制藥品 Class A
  • 美: 第一級管制藥品 Schedule I
  • UN: Narcotic Schedules I and IV

<35% (口服), 44–61% (吸入)[1]
0% (吗啡代谢产物35%)
肝脏
几分钟内[2]
2–3 分钟[3]
4 至 5 小时[4]
90%肾脏作为葡萄糖醛酸苷,其余为胆汁

IUPAC命名法

  • (5α,6α)-7,8-didehydro-4,5-epoxy-17-methylmorphinan-3,6-diol diacetate

561-27-3  

  • 5462328

  • DB01452 

  • 4575379 

  • 8H672SHT8E

  • CHEBI:27808 

  • ChEMBL459324 

  • DTXSID6046761

100.008.380
C21H23NO5
369.41 g/mol

  • Interactive image

SMILES

  • CC(OC1=C(O[C@@H]2[C@]34CCN(C)[C@@H]([C@@H]4C=C[C@@H]2OC(C)=O)C5)C3=C5C=C1)=O

InChI

  • InChI=1S/C21H23NO5/c1-11(23)25-16-6-4-13-10-15-14-5-7-17(26-12(2)24)20-21(14,8-9-22(15)3)18(13)19(16)27-20/h4-7,14-15,17,20H,8-10H2,1-3H3/t14-,15+,17-,20-,21-/m0/s1 

  • Key:GVGLGOZIDCSQPN-PVHGPHFFSA-N 

  (verify)
Heroin」的各地常用譯名中国大陸臺灣港澳
海洛因
海洛因
海洛英

海洛因(英語:heroin)即二乙酰吗啡diacetylmorphine),俗稱白粉[5],是一種鴉片類藥物。因其能帶來欣快感,而被當作娛樂性用藥使用[6]。某些國家將其作為醫療用藥,用來緩解疼痛或鴉片類藥物替代療法[7][8][9]。常見的給藥方式為靜脈注射,但也可以經口或鼻吸入海洛因的煙[6][10][11]。起效通常很快而藥效可持續數小時[6]。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呼吸減少)、口乾、嗜睡、神經功能受損、便秘和成癮[10]。注射的可能副作用則有膿瘍、心內膜炎、血源性感染和肺炎[10]。若有長期用藥史,鴉片類藥物戒斷症狀最快會在最近一次使用後的數小時內出現[10]。若藉由靜脈注射給藥,海洛因的藥效是同劑量嗎啡的兩到三倍[6];海洛因通常是白色或棕色粉末[10]。

通常海洛因成癮的治療方式包括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10],採用藥物為丁丙諾啡、美沙酮或納曲酮[10]。海洛因過量可用納洛酮治療[10]。據估計,截至2015年,有1,700萬人使用鴉片製劑,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海洛因[12][13];鴉片類用藥致死高達12.2萬例[14]。2000-2015年,據信不論是在非洲、美洲或是亞洲,全世界總用藥人數都在增長[15]。在美國,人生不特定階段使用海洛因者約佔1.6%,在前一年就有高達95萬人使用過海洛因[10][16]。如有藥物過量致死病例出現,該藥物往往是鴉片類藥物,常常就是海洛因[12][17]。

1874年,最初的海洛因是C. R. Alder Wright利用罌粟的天然產物——嗎啡所製成[18]。在國際上,海洛因受麻醉品單一公約附表一和附表四管制[19],未經許可生產、持有或出售通常屬違法[20]。2016年,海洛因的產量高達448噸[15],2015年,世界上約66%的鴉片出產於阿富汗[12]。非法的海洛因經常混合其他物質,像是糖、澱粉、奎寧或士的寧(番木鱉鹼)[6]。

起源[编辑]

在19世纪分析发现鸦片的药效主要来源于其中的生物碱、可待因和吗啡。1874年,任職英國聖瑪莉醫院的化學家偉特(C.R Wright)第一次合成海洛因。他把嗎啡与醋酸酐加热,得到二乙酰吗啡。該化合物之後送到曼城歐文斯學院研究。該學院把海洛英注射到犬隻及白兔体内,牠們當時出現驚恐、渴睡、瞳孔放大、流大量口水及欲吐的跡象,呼吸最先加速然後紓緩,心跳減弱而不正常等。[21]偉特并未继续研究该药物。

1897年,德國拜耳公司化學家菲力克斯·霍夫曼再次合成二乙酰吗啡(11日前,他剛成功將阿斯匹林製成藥物)。他本希望合成可待因——药效和成瘾性都较小的咳藥水。海洛英(Heroin)的名字由拜耳藥廠註冊,該字或源自德文heroisch一字,意指英雄,因为海洛因會帶给服用者一种英雄般的感觉。1898年至1910年,海洛因作为一种止咳处方药出售,拜耳公司以「不會上癮的嗎啡」作招徠。當時海洛因極為暢銷,不過由於其處方只是口服極低劑量,故使用者確實沒有發生嚴重成癮問題。但後來發現該藥會在肝臟中代謝成嗎啡(口服海洛因危害較低、與口服嗎啡相同),而且嗎啡成癮者也改用海洛英,加上拜耳公司曾嘗試隱瞞其危害,令拜耳公司名譽扫地。

代谢[编辑]

口服后,海洛因经过首过代谢,脱去乙酰基,转化为吗啡,效果及風險與口服嗎啡相同。[22]如果通过注射,海洛因就可免去首过效应,因为它比吗啡有更强的亲油性,因此可以迅速越过血脑屏障,[23]在大脑之中,它会转化为3-单乙酰吗啡和6-单乙酰吗啡,后者会转化为吗啡,与大脑中的μ-鸦片受体结合,发挥药效。海洛因自身和该受体的结合力弱。[24]

服用[编辑]

海洛因一般處於白色粉末狀態,故俗稱白粉,味苦,吸食者一般將注射入體內,亦有人會口服、直接用鼻吸入粉末以及煙霧等。以吸入煙霧來攝取海洛英俗稱為「追龍」,直接注入血管內稱為「走水路」。吸食者会事先备好锡箔纸和中空吸管,然后把碾压成粉末状的海洛因放在锡箔纸上,下面用打火机的火焰炙烤,吸食者嘴含吸管强吸炙烤后产生的白色烟雾,并通过呼吸通道进入肺部被吸收。这种方法占吸毒者中近六成的比例。一般吸食者會將白粉混入其他雜質,如粉筆的粉或葡萄糖,亦有人混入安非他命或巴比妥酸鹽,部分人會因此吸食過量致死,部分注射食者會共用針筒,因同時使用相同針頭,一旦暴露於頻繁的體液交換,容易感染經由體液交換的病毒,如HIV或B型肝炎病毒,致使患病風險增高。[25][26]

影響[编辑]

毒性比較[编辑]

資料來自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關於常見管制藥品其傷害性及成癮性比較,包括菸、酒。

生理反應及成癮[编辑]

使用初有感觉愉快安静,无法集中精神,会产生梦幻现象(幻覺)。吸食之后的12小时,身体由于得不到麻醉剂而不能正常运作,即时出现紧张、无法入睡、出汗、肠胃不适、四肢疼痛及痉挛等断瘾症状。这症状持续三到五天。滥用越久,断瘾症状越长。过量使用造成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昏睡、呼吸抑制、低血压、瞳孔变小。具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赖性,上瘾的人因身体对它有适应性,会不断增加份量以得到相同的效果。长期使用后停药会发生渴求药物、不安、流泪、流汗、流鼻水、易怒、发抖、恶寒、打冷颤、厌食、腹泻、身体卷曲、抽筋等禁断症,所以成瘾后极难戒治。

分級[编辑]

海洛英按照純度而分成4級,其中1號至3號海洛英一般在較落後的地區出售,純度最高的4號海洛英,大多售予富庶地區,故臺灣、香港都稱海洛英為「四號仔」。以香港為例,4號海洛英已完全取代3號海洛英,但自1990年以來,四號海洛英的純度不斷下降,現時的純度是44.97%。[27]

一号和二号海洛因实际指吗啡或吗啡盐类,三号海洛因是将盐酸吗啡制成二乙酰吗啡后,再添加大量的稀释剂而制成的,二乙酰吗啡和单乙酰吗啡总含量一般为25%至45%。四号海洛因是在盐酸吗啡经乙酰化反应后不稀释,而是提纯,沉淀,干燥。最终产品为白色,无味,透明粉末,非常细腻甚至擦在皮肤上会消失。其二乙酰吗啡含量一般在80%以上,最高可达99%。

治療[编辑]

  • 美沙酮替代療法
  • 针灸疗法[28]
  • 生活輔導(協助成癮者脫離痛苦高壓環境)
  • 由政府提供海洛因給無法戒除的成癮者,以免他們犯罪、染上血液傳染病、過量施打及販毒

社會及文化[编辑]

法律[编辑]

各国家或地区对于海洛因的管制情况:

参考文献[编辑]

  1. ^ Rook EJ, van Ree JM, van den Brink W, Hillebrand MJ, Huitema AD, Hendriks VM, Beijnen JH.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high doses of pharmaceutically prepared heroin, by intravenous or by inhalation route in opioid-dependent patients. 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 2006, 98 (1): 86–96. PMID 16433897. doi:10.1111/j.1742-7843.2006.pto_233.x.
  2. ^ Riviello, Ralph J. Manual of forensic emergency medicine : a guide for clinicians. Sudbury, Mass.: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2010: 41 [2015-09-03]. ISBN 9780763744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3. ^ Diamorph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30 mg –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electronic Medicines Compendium. ViroPharma Limited. 2013-09-24 [2014-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30).
  4. ^ Field, John. The Textbook of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and CPR.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2: 447 [2015-09-03]. ISBN 9781469801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 ^ Rang HP, Ritter JM, Flower RJ, Henderson G. Rang & Dale's Pharmacology 8th.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4: 515 [2016-04-12]. ISBN 97807020549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While 'diamorphine' is the recommended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 (rINN), this drug is widely known as heroin.
  6. ^ 6.0 6.1 6.2 6.3 6.4 Heroin. Drugs.com. 2014-05-18 [2016-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7. ^ Friedrichsdorf, SJ; Postier, A. Management of breakthrough pain in children with cancer. Journal of Pain Research. 2014, 7: 117–23. PMC 3953108
    . PMID 24639603. doi:10.2147/JPR.S58862.
  8. ^ National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Cancer, (UK). Opioids in Palliative Care: Safe and Effective Prescribing of Strong Opioids for Pain in Palliative Care of Adults. May 2012. PMID 23285502.
  9. ^ Uchtenhagen AA. Heroin maintenance treatment: from idea to research to practice (PDF). Drug and Alcohol Review. March 2011, 30 (2): 130–7 [2018-07-21]. PMID 21375613. doi:10.1111/j.1465-3362.2010.00266.x.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28).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DrugFacts—Heroin.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October 2014 [2016-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11. ^ National Institutes on Drug Abuse. Research Report Series: Heroin (PDF). National Institutes on Drug Abuse. 2014: 1 [2018-07-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2-30). Highly pure heroin can be snorted or smoked and may be more appealing to new users because it eliminates the stigma associated with injection drug use…. Impure heroin is usually dissolved, diluted, and injected into veins, muscles, or under the skin.
  12. ^ 12.0 12.1 12.2 Crime,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Statistical tables (PDF). World Drug Report 2016. Vienna, Austria. May 2016: xii, 18, 32 [2016-08-01]. ISBN 978-92-1-05786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8-09).
  13. ^ Information sheet on opioid overdose. WHO. August 2018 [2018-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1).
  14. ^ GBD 2015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ife expectancy,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9 causes of death, 198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Lancet. 2016-10-08, 388 (10053): 1459–1544. PMC 5388903
    . PMID 27733281. doi:10.1016/s0140-6736(16)31012-1.
  15. ^ 15.0 15.1 World Drug Report 2017 Part 3 (PDF). United Nations. May 2017: 14, 24 [2018-12-10]. ISBN 978-92-1-148294-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27).
  16. ^ What is the scope of heroin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2018-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0) (英语).
  17. ^ Valencia, Marie. Record 29 million people drug-dependent worldwide; heroin use up sharply – UN report.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6-06-23 [2018-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4).
  18. ^ A Century of International Drug Control.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10: 49 [2019-08-03]. ISBN 97892114824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英语).
  19. ^ Yellow List: List of Narcotic Drugs Under International Control (PDF). 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ard. December 2004 [2006-05-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5-10). Referring URL = Archived copy. [2006-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1).
  20. ^ Lyman, Michael D. Drugs in Society: Causes, Concepts, and Control. Routledge. 2013: 45 [2019-08-03]. ISBN 978012407167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英语).
  21. ^ eureka.... dilaudid.net. [2006-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6-06).
  22. ^ Sawynok J. The therapeutic use of heroin: a review of the pharmacological literature. Can. J. Physiol. Pharmacol. January 1986, 64 (1): 1–6. PMID 2420426. doi:10.1139/y86-001.
  23. ^ Klous, M; Brink, W; Ree, J; Beijnen, J.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heroin 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co-prescription to opioid dependent patients.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2005, 80 (3): 283–95. PMID 15916865. doi:10.1016/j.drugalcdep.2005.04.008.
  24. ^ Inturrisi, C; Schultz, M; Shin, S; Umans, JG; Angel, L; Simon, EJ. Evidence from opiate binding studies that heroin acts through its metabolites. Life Sciences. 1983, 33: 773–6. PMID 6319928. doi:10.1016/0024-3205(83)90616-1.
  25. ^ 香港生活教育活動計劃( LEAP ). [2006-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2).
  26. ^ 羅一鈞. 心之谷. heartvalley.blogspot.tw. [2014-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6).
  27. ^ 《深圳走向世界》文庫. [2008-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06).
  28. ^ Hou XR; Zhang RJ, Lv H, Cai XH, Xie GC, Song XG. Acupuncture at Baihui and Dazhui reduces brain cell apoptosis in heroin readdicts. Neural Regen Res. 2014, 9 (2): 164–170 [2014-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参见[编辑]

  • 杜冷丁
  •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
  • 雙獅地球牌

镇痛药 (N02A, N02B)

阿片类药物
参见:鸦片类药物模板吡唑啉酮类大麻素苯胺非甾族
抗炎药
参见:NSAIDs模板非典型, 辅料和增效剂,
代谢代理和其他

阿片及其生物碱

半合成的阿片
衍生物

合成阿片类药物

  • 可待因#
  • 嗎啡#
  • 阿片
  • 鴉片酊
  • 樟脑酊

  • 醋氢可待因
  • 苄吗啡
  • 丁丙諾啡 (+納洛酮)
  • 地索吗啡
  • 双氢可待因
  • 双氢吗啡
  • 乙基吗啡
  • 二醋吗啡
  • 氢可酮
  • 氢吗啡醇
  • 二氢吗啡酮
  • 烟酰可待因
  • 烟酰二氢可待因
  • 尼可吗啡
  • 羟考酮
  • 羟吗啡酮

  • 阿法罗定
  • 氨苄哌替啶
  • 布托啡诺
  • 右吗拉胺
  • 右丙氧芬
  • 地佐辛
  • 芬太尼
  • 凯托米酮
  • 左啡诺
  • 美沙酮
  • 美普他酚
  • 纳布啡
  • 喷他佐辛
  • 丙氧芬
  • 丙吡兰
  • 哌替啶
  • 喷他佐辛
  • 匹密诺汀
  • 哌腈米特
  • 他喷他多
  • 替利定
  • 曲马多

  • 4—氨基安替比林/氨基比林
  • 安乃近
  • 安替比林
  • 异丙安替比林

  • Ajulemic acid
  • AM404
  • 大麻二酚
  • 大麻属
  • 大麻隆
  • Nabiximols
  • 四氢大麻酚

  • 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
  • 非那西汀
  • 丙帕他莫

丙酸类

昔康类

乙酸类

环氧合酶-2抑制剂

邻氨基苯甲酸
(芬那酯) 类

水楊酸

  • 非诺洛芬
  • 氟比洛芬
  • 布洛芬#
  • 酮基布洛芬
  • 萘普生
  • 奥沙普秦

  • 美洛昔康
  • 吡罗昔康

  • 双氯芬酸钠
  • 吲哚美辛
  • 酮咯酸
  • 萘丁美酮
  • 舒林酸
  • 苯酰吡啶乙酸

  • 塞来昔布
  • 罗非昔布
  • 伐地昔布
  • 帕瑞昔布
  • 罗美昔布

  • 甲氯芬那酸
  • 甲芬那酸

  •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 扑炎痛
  • 二氟尼柳
  • 乙水杨胺
  • 水杨酸镁
  • 水杨苷
  • 水杨酰胺
  • 双水杨酯
  • Trisalate
  • 鹿蹄草 (水杨酸甲酯)

  • 阿米替林
  • 贝非拉醇
  • 比西发定
  • 异丙基甲丁双脲
  • 樟脑
  • 西咪替丁
  • 可乐定
  • 氯唑沙宗
  • 环苯扎林
  • 度洛西汀
  • 恶泼西汀
  • 氟吡汀
  • 加巴喷丁
  • 格拉非宁
  • 羟嗪
  • 氯胺酮
  • 薄荷醇
  • 美芬诺酮
  • 美索巴莫
  • 奈福泮
  • 奥芬那君
  • 普瑞巴林
  • 丙谷胺
  • 东莨菪碱
  • Tebanicline
  • 曲唑酮
  • 加巴喷丁缓释片
  • 齐考诺肽

  • #世卫基本药物(WHO-EM)
  • ‡从市场撤回
  • †臨床試驗第三階段
  • §臨床試驗未到第三階段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描述疾病治療

  • 解剖
    • 腦膜
    • 皮质
      • 聯絡纖維
      • 連合纖維
    • 侧脑室
    • 基底核
    • 間腦
    • 中腦
    • 橋腦
    • 小腦
    • 髓質
    • 脊髓
      • 管道
  • 生理
    • 神经传递
      • 酵素
      • 中間物
  • 發育

  • 腦性癱瘓
  • 腦膜炎
  • 脫髓鞘疾病
  • 癲癇
  • 頭痛
  • 中風
  • 睡眠
  • 先天性
  • 損傷
  • 腫瘤
  • 其他
    • 癱瘓疾病
    • ALS
  • 症狀
    • 頭頸部
    • 齊名
    • 病灶
  • 測試
    • CSF

  • 程序
  • 藥物
    • 全身麻醉药
    • 镇痛药
    • 抗成癮
    • 抗癲癇藥
    • 膽鹼類
    • 抗偏头痛
    • 抗帕金森氏症
    • 抗暈眩
    • 其他

娛樂性用藥

主要娛樂性
藥物用藥文化製藥與交易用藥議題用藥合法性依各國
排列列表

中樞神經
抑制劑

鴉片類
藥物

中樞神經
興奮劑

放心藥

致幻剂

  • 巴比妥类药物
  • 苯二氮䓬类
  • 氨基甲酸酯
  • 乙醇
    • 啤酒
    • 葡萄酒
  • 加巴喷丁
  • Γ-羟基丁酸(GHB)
  • 吸入劑
    • 醫療
      • 一氧化二氮
    • 危險溶剂
      • 黏合剂
      • 汽油
      • 指甲油
      • 稀釋液
    • 其他
      • 氟利昂
  • 卡瓦胡椒
  • Nonbenzodiazepine
  • 喹唑啉酮

  • 丁基原啡因
  • 可待因
  • 二氫去氧嗎啡
  • 右丙氧芬
  • 芬太尼
  • 海洛因
  • 氢可酮
  • 氫嗎啡酮
  • 美沙酮
  • 美麗帽柱木
  • 嗎啡
    • 鸦片
  • 可待因酮
    • /对乙酰氨基酚

  • 苯丙胺
  • 檳榔鹼
    • 槟榔属
  • 蒌叶
  • 咖啡因
    • 咖啡
    • 能量饮料
  • 卡西酮
    • 巧茶
  • 可卡因
    • 古柯
    • 霹雳可卡因
  • 麻黃鹼
    • 麻黄
  • 亞甲基二氧吡咯戊酮(MDPV)
  • 甲氧麻黄酮
  • 甲基苯丙胺
  • 甲基培尼皮質醇
  • 哌甲酯
  • 莫达非尼
  • 尼古丁
    • 煙草
  • 可可碱
    • 可可豆
    • 巧克力

  • MDA
  • MDMA
  • 2C-* 類藥物
  • 阿法-甲基色胺
  • 6-APB

迷幻药物

游离药品

致谵妄药

大麻素

增夢劑

  • 蟾毒色胺
    • Psychoactive蟾蜍
    • Vilca
    • Yopo
  • 二甲基色胺(DMT)
    • 死藤水
  • LSA
  • 麥角酸二乙酰胺(LSD-25)
  • 麦司卡林
    • Echinopsis peruviana
    • 烏羽玉
    • 聖佩德羅仙人掌
  • 裸盖菇素 / 脱磷酸裸盖菇素
    • 迷幻蘑菇

  • 右美沙芬(DXM)
  • 海罂粟碱
  • 吸入劑
    • 一氧化二氮
    • 亚硝酸酯
    • Rush Poppers
    • 亚硝酸异戊酯
  • 氯胺酮
  • MXE
  • 蠅蕈素
    • 毒蠅傘
  • 苯環己哌啶(PCP)
  • 丹酚A
    • 墨西哥鼠尾草

  • 阿托品及東莨菪鹼
    • 颠茄
    • 曼陀罗属
    • 天仙子
    • 茄参
  • 茶苯海明
  • 苯海拉明

  • JWH-018
  • 四氢大麻酚
    • 大麻
    • 哈希什
    • 大麻脂

  • Calea zacatechichi
  • Silene capensis

大麻文化

咖啡文化

飲酒文化

迷幻文化

吸煙文化

其他

  • 420
  • 大麻栽培
  • 吸食大麻
  • 麻醉毒品店
  • 美國大麻合法史
  • 大麻合法化
  • 大麻政策計畫
  • 医用大麻
  • 全國大麻法律改革組織
  • 宗教或精神用大麻
  • Stoner電影

  • 咖啡時間
  • 咖啡店
  • 拿鐵藝術
  • 茶馆

  • 調酒師
  • 啤酒
  • 啤酒节
  • 暴飲
  • 乙醚
  • 酒令
  • 祝酒歌
  • 歡樂時光
  • 酒壺
  • 夜總會
  • 英式酒吧
  • Pub crawl
  • 侍酒師
  • 酒吧
  • 車尾趴
  • 品酒

  • Psychonautics
  • 迷幻藝術
  • 迷幻药物
  • 迷幻時期
  • 迷幻經驗
  • 迷幻文學
  • 迷幻音乐
  • 迷幻療法

  • 香煙卡片
  • 吸煙時尚
  • Cloud-chasing
  • Loosie
  • Smokeasy
  • 戀菸癖
  • 吸菸

  • 俱樂部藥物
    • 可卡因
    • 安眠酮
    • MDMA
    • 一氧化二氮
    • Poppers
  • 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
  • 舞蹈派對
  • 藥物用具
  • 藥物旅遊
  • 宗教致幻劑
  • 嬉皮士
  • 益智药
  • Party and play
  • 多重藥物使用
  • 銳舞
  • 宗教與藥物
  • 自我用藥
  • 性與藥物
  • Whoonga

製藥

藥物交易

  • 哥倫比亞古柯生產
  • 藥物前體
  • 阿富汗鴉片生產
  • 滾動實驗室

  • 非法藥物交易
  • 哥倫比亞非法藥物交易
  • 黑暗市場

  • 物質濫用
  • 約會強暴藥物
  • 醉酒駕駛
  • 大麻的影響
  • 成瘾
  • 物質依賴
    • 物質濫用防治
    • 鴉片替代治療
    • 戒毒
    • 負責任的藥物使用
  • 藥物相關犯罪
  • 胎兒酒精譜系障礙
  • 大麻的長期影響
  • 神經毒性
  • 藥物過量
  • 二手煙
    • 香煙或其他物質

國際

國家

各國用藥
政策

其他

  • 《麻醉品单一公约》
  • 《精神药物公约》
  •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 歐洲聯盟狡詐家藥物決策委員會

  • 毒品禁制政策
    • 除罪化
    • 毒品
    • 減少藥物供應
  • 藥物政策改革
    • 減少藥物需求
    • 藥物政策聯盟
    • 減少傷害
    • 執法者反禁令
    • 執法者行動夥伴
    • 用藥自由化
      • 拉丁美洲
    • 學生理性用藥政策
    • 藥物改革政策基金會

  • 澳洲
  • 加拿大
  • 歐洲
    • 德國
    • 荷蘭
    • 葡萄牙
    • 斯洛伐克
    • 瑞典
    • 瑞士
  • 印度
  • 蘇聯
  • 美國
    • 向毒品說不
    • 國家毒品管制政策辦公室
    • 校園藥物政策
    • 各州
      • 加州
      • 科羅拉多州
      • 馬里蘭州
      • 維吉尼亞州

  • 贊成及反對藥物禁止的論述
  • 販毒死刑
  • 認知自由
  • 狡詐家藥物
  • 藥物法庭
  • 軟性毒品
  • 藥物所有權
  • 藥物有害程度
  • 藥物所有權
  • 興奮劑檢查
  • 藥物測試
  • 墨西哥毒品戰爭
  • 菲律賓毒品戰爭
  • 舉報人
  • 藥物濫用政治
  • 毒品戰爭
  • 零容忍政策

  • 酒精合法性
    • 各国人均酒精消费量列表
  • 同化類固醇合法性
  • 大麻合法性
    • 每年用量
    • 終身用量
  • 各国人均烟草消费量列表
  • 古柯鹼合法性
    • 古柯鹼施用
  • 甲基安非他命合法性
  • 鴉片類施用
  • 迷幻蘑菇合法性
  • 迷幻鼠尾草合法性

參見:春药

致欣快劑

大麻素酒鴉片類藥物兴奋剂吸入劑

  • 四氢大麻酚

  • 乙醇

  • kratom
  • Buprenorphine
  • 可待因
  • Dipipanone
  • 芬太尼
  • 海洛因
  • Heterocodeine
  • Hydromorphone
  • 美沙酮
  • 嗎啡
  • 鸦片
  • Oxycodone
  • Oxymorphone
  • 哌替啶

  • 多巴胺能興奮劑
    • 苯丙胺
    • MDMA
    • 甲基苯丙胺
    • 可卡因
    • 哌乙酯
    • 哌甲酯
  • 膽鹼能興奮劑
    • 尼古丁

  • 一氧化二氮

σ受體調節劑

激動劑拮抗劑未知物/
未分類物

  • 3-MeO-PCE
  • 3-MeO-PCP
  • 3-PPP
  • 4-MeO-PCP
  • 4-IBP
  • 4-PPBP
  • Afobazole
  • Alazocine
  • 金刚烷胺
  • 阿米替林
  • Arketamine
  • BD-1008
  • BD1031
  • BD1052
  • 小檗鹼
  • Buprenorphine
  • Captodiame
  • 西酞普兰
  • Clorgiline
  • 可卡因
  • Cutamesine
  • Cyclazocine
  • DHEA
  • DHEA-S
  • Desipramine
  • Dextrallorphan
  • 右美沙芬
  • Dextrorphan
  • Dimemorfan
  • DMT
  • Donepezil
  • DTG
  • 艾司西酞普兰
  • 氟西汀
  • 氟伏沙明
  • 海洛因
  • Ibogaine
  • Igmesine
  • Imipramine
  • JO-1784
  • 氯胺酮
  • L-687,384
  • 拉莫三嗪
  • Lu 28-179
  • MDMA
  • Memantine
  • Metaphit
  • 甲基苯丙胺
  • Methoxetamine
  • 哌甲酯
  • 嗎啡
  • Naluzotan
  • Noscapine
  • OPC-14523
  • Opipramol
  • PB-28
  • PD-144,415
  • 喷他佐辛
  • Pentoxyverine
  • Phencyclidine
  • PRE-084
  • 孕烯醇酮
  • Pregnenolone sulfate
  • 喹硫平
  • RTI-55
  • SA-4503
  • Siramesine
  • Tapentadol
  • Tenocyclidine
  • 曲马多
  • UMB23
  • UMB82
  • 文拉法辛

  • AC927
  • AHD1
  • AZ66
  • BD1008
  • BD1047
  • BD1060
  • BD1063
  • BD1067
  • BMY-14802
  • CM156
  • E-5842
  • 氟哌啶醇
  • 拉莫三嗪
  • LR132
  • LR172
  • MIN-101
  • MS-377
  • 納洛酮
  • Naltrexone
  • NE-100
  • Panamesine
  • PD-144418
  • 孕酮
  • Quingestrone
  • Rimcazole
  • S1RA (E-52862)
  • 舍曲林
  • SM-21
  • SR-31742A
  • UMB100
  • UMB101
  • UMB103
  • UMB116
  • YZ-011
  • YZ-069
  • YZ-185

  • 4C-T-2
  • 5-MeO-DiPT
  • 18-MC
  • β-Endopsychosin
  • 氯丙嗪
  • Clemastine
  • Clocapramine
  • Cloperastine
  • D-Deprenyl
  • DiPT
  • DPT
  • Gevotroline
  • Nepinalone
  • Selegiline
  • TMA; 變構調節劑: SKF-83959

规范控制

  • BNE: XX531279
  • BNF: cb119404103 (data)
  • GND: 4159621-3
  • LCCN: sh85060444
  • NDL: 00563127
  • NKC: ph272861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