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 坑 擎 天 崗 人 車 分 道

陽明山國家公園以陽金公路及百拉卡公路貫穿全區,往來金山、三芝、淡水與台北之間,更可遊覽園區內各主要遊憩據點。而遊客可以利用人車分道系統避開往來的車輛,藉由人車分道進入大屯山、七星山與擎天崗,欣賞沿途的動植物自然生態,享受清新的空氣,深入了解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自然原始風貌。

冷水坑擎天崗人車分道避開連接兩地中湖戰備道的車潮,沿途以芒草、落葉樹為主要植物景觀,走起來涼爽宜人。樹種以紅楠為主要的森林植被,伴生的樹種有墨點櫻桃、野鴉樁、狹辦八仙等。

自冷水坑遊客服務站開始走不久,就來到優雅的菁山吊橋,吊橋前有步道可繞行至小山頭,途中有景觀平台可眺望冷水坑獨特的景觀,乳白色的沉澱硫磺礦床「牛奶湖」。通過菁山吊橋右行,即穿過冷水坑自然公園,這裡可見內雙溪源頭支流與先民採礦遺址。經過一處柳杉林後到達制高點,制高點處建有一座景觀平台,旁邊舊有的軍事碉堡依然存在,在這裡鳥瞰冷水坑全景和擎天崗草原景觀一覽無遺!

繼續往擎天崗方向,步道沿著芒草前進,偶爾會看見牧放的牛群,快到達擎天崗時會有許多的叉路,分別是前往中湖戰備道、涓絲瀑布、魚路古道、擎天崗草原等方向。

斑駁的菁山吊橋,見證了歲月的痕跡

冷擎步道平緩好走,高低起伏不大,適合親子共遊

牛奶湖

冷水坑遊客服務站附近有一碗口狀火山爆裂口,口內汨出冷泉因而得名,乳白色湖泊是因冷水坑泉源受熱液換質作用呈黏土化,形成水溫約40度C黃白色的中性碳酸氫鹽泉。

頗富詩意的柳杉林木棧道

蒼勁有力的大松樹

擎天崗草原

十多年前YO爸參加「走遍陽明山國家公園」自然體驗活動,寫了一篇心靈感言「躺在擎天崗的草原上」投稿參加徵文活動,後來經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錄取,將文章收錄在管理處出版品「大地之愛」裡。

躺在擎天崗的草原上,

惟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才知道。

擎天崗的草原是如此的夢幻,

一會兒晴、一會兒陰,一會兒又下起綿綿的細雨。

擎天崗的草原是美麗多變的,

天空朵朵的雲彩任由我們憑空想像。

擎天崗的草原有牛群為伍、有草原作伴。

每當感到活力欠缺時,

就會來到陽明山,

躺在擎天崗的草原上。

在擎天崗草原上或坐、或躺、或奔跑,皆有趣

草原上牧放的牛群

陽明山因地理環境及氣候因素,常受東北季風影響,每年平均有二百多天是下雨或雲霧天,使得陽明山雨水充沛,林木茂密,花草秀麗,空氣清新。陽明山國家公園幅員廣闊,植物的種類繁多,一年之中全園區都有植物輪替開花,在大自然中做了最好的調配,也給人們一個最好的選擇。

狹辦八仙

狹辦八仙,虎耳草科,落葉性,花期約4、5月,具有多數的小黃花以外,還有花萼特化而呈白色的構造,分布在海拔600公尺以上。當花開放,一眼望去看似花瓣的白色部分,是花序外圍無性花的花萼變形而成的苞片,而花序內圍的有性花,花瓣黃色而小,毫不起眼,故以誇大的苞片來吸引傳粉者。

狹辦八仙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常見的植物

遠看像是全株佈滿蝴蝶飛舞一樣

狹辦八仙具有多數的黃色小花,會吸引昆蟲前來覓食

野鴉樁

二月時她會準時吐出新綠的嫩芽,綻放出黃綠色的小花,到了夏天,成熟的果實顏色由綠轉紅。紅色的果實看起來像開口笑、水餃、金元寶...,紅色的皮還會開列出紫黑色的種子,是松鼠最愛的食物之一。秋天葉子開始轉黃,隨風飄落,冷縮的冬天,再度把能量涵蓄,做最充分的休息。野鴉椿在台灣只分布於基隆河以北的地區,它喜歡生長在樹林的邊緣或步道旁。

進入夏天,野鴉樁成熟的果實就會由綠轉紅

倒地蜈蚣

春天來臨時,倒地蜈蚣開始發出紫藍色的春天氣息。玄參科的倒地蜈蚣,四季均可開花,藍紫色的唇形花,吸引了不少蝴蝶來訪花吸蜜。它的適應能力很強,分布於平地至中海拔。喜歡在潮濕且可受光的環境生長,如河溝、漥地等處,都可見它匍匐地生長成一片。花大而顯眼,不但為蝴蝶喜愛的植物,而且也是郊野常見的一種藥草。

步道旁不知名的紫色小花,經格友oldjane的提示,得知是「倒地蜈蚣」

環七星山人車分道(中山樓至冷水坑)+冷擎步道

上次在天公不做美下,走環七星山人車分道的中山樓至冷水坑這段,因在大雨下,並未全程走人車分道(//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13631);在乍晴、多陰與偶雨的今早,來此走這堪稱是星級的步道,是一莫大享受,雖然這段步道有兩小段須走過對面車道才能銜接上,但,過馬路小心一些來車,並不會有安全之虞;而走過冷擎步道多次,但卻沒注意到途中那顆很挺拔的琉球松與此地區步道石鋪的歷史演變,算是無意間的收穫。

路線: 中山樓> 新源街> 人車分道> 菁山遊憩區> 絹絲瀑布步道登山口(須過馬路)>走一段林間土步道> 過馬路>人車分道> 冷苗步道與人車分道 十字岔路 (續直行> 七星山東峰步道 十字岔路> 右下 過馬路 冷水坑遊客服務站> 冷擎步道> 雞心崙> 擎天崗遊客服務站


 園區現在有開放  但主建築(中山樓)目前整修中 未開放參觀    預計一月底可完工

很優質的步道   但行走者不多

洞不深  約六米

接上菁山路101巷71弄(其實是大馬路)


此處左有小徑  應可上接苗冷步道


走完這段  會接菁山路101巷(大馬路)

須過馬路  至絹絲瀑布步道登山口   直走   下行X 絹絲瀑布步道

這段步道很平坦  走起來非常舒服

又見大馬路 

此處  又要過馬路  再接人車分道

另一段人車分道 都是石階步道

沿途有不少奇石

左X 七星山登山步道  右冷水坑

冷水坑遊客服務站

菁山吊橋

雞心崙


左 擎天崗   右X絹絲瀑布

琉球松介紹

步道的石頭鋪面歷史介紹

備受質疑的鐵絲網


無疑  黑色的是狗  但頭黑身白的是幼乳牛?  但 未曾見過擎天崗野放的牛有過乳牛  是水牛

脫褲子放屁的這段鐵絲網

剛巧  捕捉到雨霧後的山景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