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 查理 的 智慧 語錄

人們崇拜巴菲特,巴菲特崇拜查理.蒙格!

查理‧蒙格是波克夏公司能活躍迄今的建築師......波克夏是根據查理的製定的藍圖來建構,我的角色只是一個總承包商罷了。--華倫‧巴菲特

我爸爸是世界上第二聰明的人,我知道;查理‧蒙格才是第一聰明的人。--哈沃德‧巴菲特(華倫.巴菲特之子)
查理‧蒙格是我接觸過的人當中,最寬廣的思想家!--比爾‧蓋茲

查理.蒙格是誰?他是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副董事長、股神華倫.巴菲特長期倚重的夥伴;他直言、不說討喜話,不隱瞞與巴菲特看法相左的意見。他不只是位傳奇的企業家,也是位人性的深刻觀察家。

本書是財經作家大衛.克拉克搜集查理‧蒙格多年訪談、演說、以及他在波克夏海瑟威公司與魏斯克公司年度股東會議的問答。除了有蒙格對成功投資的思考,還有蒙格哲學在經營、管理的應用,以及他對生活、學習和追求幸福的的忠告,是蒙格在投資界60年資深功力所淬煉出的珍貴經驗。 不管是專業或業餘的投資者,都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如何投資致富及深刻的人生哲學!

這是獻給廣大投資者的聖經;
是投資新手的生涯指引,投資老手的校準手冊。

===精選138句經典格言,帶你最深入淺出了解查理‧蒙格===
談投資
「等待有助於你成為一名投資人,而許多人就是無法忍受等待。」

談知識
「知道自己不懂什麼,比聰明更有用。」

談經濟
「人們真的以為給予掠奪階級的人們為所欲為的能力,就叫做自由市場經濟。並非如此。這叫做合法的持械搶劫。而且這是蠢到不可置信。」

談婚姻
「找結婚對象時,你不應該找容貌美麗或是個性好的,你該找的是對你期待比較低的另一半。」

談閱讀
「我這一輩子,所認識有智慧的人之中,沒有一個不是一天到晚在閱讀的,零個、一個都沒有。」

談職場人生
「不要賣自己都不想買的東西;不要為自己都不尊敬的人工作;只跟能讓你樂在其中的人共事。」

文:大衛・克拉克(David Clark)

金融危機就是機會
FINANCIAL CRISIS EQUALS OPPORTUNITY

「如果你和我一樣經歷過1973∼74年或是1990年代初……連想要脫離鄉村俱樂部都得排隊——你就知道情況有多困難。如果你活得夠久,你就會見識到。」

“If you, like me, lived through 1973–74 or even the early 1990s... there was a waiting list to get OUT of the country club—that's when you know things are tough. If you live long enough, you’ll see it.”

美國在1973∼74年經歷一次經濟衰退,然後1990年代初又遇上一次,帶來了失業和股價大跌。1973∼74年的衰退是油價上漲所引起。它持續了二十四個月,導致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損失45%的總值。90年代初的衰退同樣是油價上漲的結果,不過也是因為80年代過度建設,造成了辦公大樓營造業不景氣。這次的衰退持續了八個月,道瓊股市總值損失了18%。

在2001年,距離經濟大衰退開始還有六年的時間,蒙格就已經預知另一場經濟大動盪終將會出現。他說中了。2007∼09年這段期間經濟崩潰,股價下跌,道瓊損失54%的總值。他怎麼知道它會發生?因為他知道金融危機的循環其實是資本主義的本質。一個過度操作槓桿的銀行體系,加上投機狂熱,有可能創造極不穩定的投資泡沫,最終泡沫破裂並拖垮整個經濟。

我可能說得不太得體,我應該說對於不時的衰退/崩盤,在蒙格的買股策略早就做好設定。蒙格和巴菲特都會囤積著現等待衰退/崩盤的到來,即使這意味著他們在等待這個注定的結果之前,會因為持有現金而減低了他們的報酬率。當股市崩跌的情況出現,他們開始進場買進。在1990年經濟衰退期間銀行股重挫,波克夏把握大好機會,以2.89億美元買下了富國銀行(Wells Fargo)五百萬股的股票。如今這五百萬股拜股票分割之賜,已經成長至四千萬股,總值大約在19億美元。扣除股利,這等於給了波克夏這二十六年期間7.5%的年化報酬率。錦上添花的是,當初波克夏2.89億的投資,如今一年還可以分到5,920萬美元的股利——等於是最初投資有 20.4%的年度股息支付率。蒙格自己說過很多次,他並不是靠腦筋賺大錢,他是靠耐得住性子賺大錢。

了解賭盤
UNDERSTANDING THE ODDS

「只有在掌握優勢的時候才行動——你必須了解賭盤而且必須堅持原則,只有在賭盤對你有利時才下注。」

“Move only when you have the advantage—you have to understand the odds and have the discipline to bet only when the odds are in your favor.”

這段話好像有點違反直覺。要了解這則建議的意思,就需要稍微補充一點「蒙格史」。在1960年代,蒙格和巴菲特各自經營他們的避險基金。隨著60年代末期多頭市場盛行,所有股票都已估值過高,仍然遵循葛拉漢逢低買進原則的巴菲特,這時已經找不出任何便宜的股票可買。巴菲特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他的投資策略,而是關閉了他的避險基金,並把錢還給了他的合夥人,然後將自己絕大部分的錢投入了美國國債這類的現金等價物中。

蒙格則繼續投資,繼續獲得很好的報酬,直到1973∼74年的股市崩盤,這時候合夥人的錢已損失幾近半數,蒙格說這是他人生中最困難的一段時刻。而巴菲特因為在崩盤之前就已出清持股,所以這時的他抱了一堆的現金,而且身邊又圍滿幾十家體質極佳的公司,正以便宜的價格待售。現金滿滿的巴菲特能把它們買下來;但蒙格沒有現金,他無法出手。然而當股市復甦時,蒙格的投資開始回穩,他也幫他的合夥人賺回了原本的損失。不過這次慘痛的經驗,讓他決定關閉自己的基金。

蒙格從這裡學到了什麼教訓?他學到了當股價上漲時,賭盤開始轉向對投資人不利;而股價下跌時,賭盤又開始轉回到投資人這邊。他也學到了,如果在市場上揚時,他全數投資,那麼當股市重跌時,他就會沒有任何現金可拿來投資。賭盤對你多有利都無關緊要;如果你沒有現金可以下注,你永遠一毛錢也賺不到。

賺大錢的公式
BIG-MONEY EQUATION

「價位合理的優秀公司,勝過好價位的普通公司。」

“A great business at a fair price is superior to a fair business at a great price.”

好的,讓我們用數字來解釋一下蒙格的這段話。比如說我們拿十萬美元出來投資,現在要在投資A 公司或投資B公司中,做出選擇。

A公司每股賺1美元,每年獲利增長15%,以獲利二十倍的股價賣出,等於每股20美元(20×$1=$20)。這表示你的10萬美元可以買到五千股的A公司股票($100,000÷$20=5,000)。另一方面,B公司每股也賺1美元,但是每年獲利增長8%,以獲利十倍的股價賣出,也就是每股10美元。這表示你的10萬美元可以買到一萬股的B公司股票($100,000÷$10=10,000)。

乍看之下,似乎B公司是比較好的選擇。它每股可賺1美元,而且它每張股票賣10美元,等於是本益比只有十。A公司同樣是每股賺1美元,股價卻是獲利的二十倍,也就是每股20美元,是B公司股價的兩倍。不過,如果我們從十年期的觀點來看,預測的報酬率結果將會截然不同。

B公司的獲利每年成長8%,在十年之內將成長為每股獲利2.19美元。如果公司的股票仍以獲利的十倍為交易價格,這等於每股售價是21.9美元($2.19×10=$21.9),這給了我們每股11.9美元的獲利($21.9-每股成本$10=$11.9每股獲利)。11.9美元的每股獲利乘上我們所擁有的一萬股,顯示從我們最初投資B公司10萬美元的淨獲利為11萬9千美元。然而,A公司的獲利每年成長15%,在第十年將成長到每股獲利4.05美元。如果公司股票仍以獲利的二十倍為交易價格,這等於每股售價是81美元(20×$4.05=$81),這等於每股獲利61美元($81-每股成本$20=$61每股獲利)。61美元的每股獲利乘上我們所擁有的五千股,顯示我們最初投資A公司10萬美元的淨獲利為30萬5千美元。

投資在A公司這個價位合理的優秀公司,將會比投資在B公司這個一開始看來價格很划算的普通公司,幫我們多賺18萬6千美元($305,000-$119,000=$186,000)。要是在過去巴菲特還沒有遇上蒙格之前,他會買B公司。但是在巴菲特遇上蒙格之後,他成了全心全意支持買A公司的人。只要記住:「價位合理的優秀公司,勝過股價很好的普通公司。」這句話對蒙格和巴菲特非常管用,對你同樣也會非常管用。


知識:★★★★☆

實用:★★★★☆

娛樂:★★☆☆☆

購買連結

精品書籍講解,承包你一整年的知識

1.快錢

想快速致富的慾望非常危險

2.退場

人生有部分像在玩撲克牌

你得學會即使拿的是一手好牌也要放棄

你必須學會應付錯誤掌握輸贏機率變化的新情況

3.分析師

在企業界如果你有分析師、夠認真努力卻沒有常識

你已經掉入地獄了

4.何時下重注

當某些總體經濟事件導致股價崩跌時,蒙格會盡可能大量買進

5.先見之明

股市會出現瘋狂的漲勢與高股價

隨之而來的通常是一連串重挫和股價低迷

只需有耐心等著它們出現

6.金融危機就是機會

囤積著現金等待衰退崩盤的到來

即使這意味著他們在等待這個註定的結果之前

會因為持有現金而減低的他們的報酬率

他並不是靠腦筋賺大錢,他是靠耐得住性子賺大錢

7.關鍵在現金

想變有錢的方法是在你的支票帳戶裡保留1000萬美元

以備好生意隨時出現

年復一年抱著一大筆現金等待好的投資

是一個必勝的投資策略 

8.耐心

耐心的抱著一大堆現金等待某個優秀的公司股價重挫

它還代表著有耐心專注尋找股價格裡的卓越公司

9.金融公司是危險品

複雜的東西本質上就可能存在欺騙和錯誤

金融公司尤其如此就算是政府經營的也一樣

如果你想從金融公司得到正確的數字那你就找錯地方了

金融公司到底多複

雜蒙格認為在一家公司倒閉之前幾乎不可能知道他有沒有出問題

關於金融公司的蒙格定理其實很簡單

金玉其外很可能敗絮其中

10.過度自信

蒙格告訴我們的教訓

是超級聰明的人和大量槓桿兩者的結合,往往以大災難收場

我可能要再補充一句

非常笨的人和大量槓桿的結合,通常同樣也是大災難

11.等待

等待有助於你成為一名投資人

而許多人就是無法忍受等待 

12.避稅計畫

在我漫長人生裡所見過的商業錯誤中

我得說,過度在意減少繳稅是造成愚蠢錯誤的典型原因之一

從現在起,不管任何時候、任何人提供你避稅投資

我建議是別理他

13.持續存在的問題

老是烏雲罩頂的平庸公司的最佳例子則是所有的航空公司

忍受短暫時刻的強烈痛苦,要比忍受年復一年的不幸要容易多了

14.了解賭盤

股價上漲時,賭盤開始轉向對投資人不利

而股價下跌時,賭盤又開始轉回到投資人這邊

如果在市場上揚時他全數投資

那麼當股市重跌時,他就會沒有任何現金可拿來投資

15.好公司難尋

一旦我們買下股票最明智的方法

就是盡可能長期持有這個投資

如果我們選對了公司,得稍安勿躁坐等財富從天而降

16.不做傻事

像我們這樣持續努力不做傻事

而非嘗試表現自己很聰明的人

得到更多驚人的長期利益

老諺語畢竟有些道理

會淹死的都是很會游泳的人

17.等待是最困難的

你必須要非常有耐心

你必須等到某個東西出現

用準備出手的價格把它買下很容易

整天呆坐什麼事都不做,只是等待

這違反的人的本性

對我們而言卻很容易

因為我們有很多其他事要做

但是對一般人很難想像要他呆坐5年什麼事都不做

你會覺得自己沒行動力、覺得自己沒有用處

於是就做了一些蠢事

18.勇往直前

我們有勇往直前的驚人歷史

當情況非常糟糕所有其他人都按兵不動的時候

19.投資銀行

我認為任何人對銀行家沒有好感,就不應該投資銀行

銀行業對投資人而言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

沒有深刻的認識就離他遠一點

一家銀行的財務報告往往是雲山霧罩

連最好的金融分析師都未必能解

20.沒有單一公式

沒有所謂的單一公式

你必須對做生意、對人性、還有對數字很了解

期待一套神奇的系統,幫你做好這些事是不切實際的

大家總希望能找到一本書

教他們用一個簡單的方法賺大錢,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希望找到一個簡單容易操作的系統,供他們使用

這些人往往是在股市做出蠢事的一群人

如果打牌的時候你看不出誰是大肥羊

大概你自己就是大肥羊

21.成功的投資

成功的投資,需要魄力和耐心的瘋狂組合

並要隨時準備就緒

機會來臨時,立刻猛抓不放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機會總是稍縱即逝

22.戰勝平均值

對大部分人來說比較容易且安全的做法

是把錢存起來,在股市出現空頭時買進指數基金

然後將他們永久持有

1.胡蘿蔔與棍子

國家要繁盛,我們就得工作

我們必須對人們恩威並施

如果你把棍子拿開了,整個體制就無法運作

你不可能靠投票就變有錢,那是白癡的想法

我們的國家正在喪失工作的意志力

原因或許不是人們變懶了

而是他們失去了在失業時的擔心畏懼

2.失控的銀行家

我不認為你可以信任銀行家自我控制的能力

他們就像患海洛因毒癮的人一樣

3.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危險

如果你聰明地做衍生性金融商品

買賣它就會像合法的偷竊一樣

於是你就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想做這個...

但是讓所有人一起彼此對賭有什麼好處

我年輕時在小賭一把的世界裡過了幾十年

我也比較喜歡那樣的世界

如今的情況像是聚集成千上萬個職業賭客

也沒看出他們對任何人帶來什麼鬼好處

4.亞洲的貪污

無論如何你不能貿然去中國投資

第一個去的可能率先沒命

印尼有一句俗話:你所謂的貪污,在這裡叫做亞洲家庭價值觀

事實上在全中國30家最大的公開上市公司當中

中國政府控制了其中的29家

如果我們擁有其中任何一家的股票

實際上中國政府就成了我們的合夥人

這就是蒙格和巴菲特可以投資5億美元在中國的公司

照樣能高枕無憂睡美容覺的原因

5.吝嗇鬼

我不在意有人賺了一大堆錢,卻像個守財奴一毛不拔

大部分人都有愛花錢的強烈傾向

而且他們的配偶和子女也會幫忙推一把

1.企業併購

當你把葡萄乾和大便混在一起,你得到的還是一坨大便 

2.賺大錢的公式

價位合理的優秀公司勝過好價位的普通公司

3.時思糖果

有些品牌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

因而不會有直接的競爭者

他們把這些公司稱之為消費者壟斷事業

4.容易的決定/痛苦的決定

百貨公司、風車製造廠、紡織工廠、航空公司

為什麼他們是壞公司,因為他們牽涉到競爭激烈的產業

必須與對手削價作戰,這導致他們的淨利率下降

扼殺了現金流,損害的長期永續經營的機會

永遠要找比較好的公司,也具有長久的競爭優勢

並且可以照自己意願調漲價格 

5.通用汽車

這個產業在我看來人,仍和過去一樣競爭激烈

大家都能製造好車子,也都有同樣的供應商,而且車子可以開一輩子

它有各種大宗物資的特徵

因此我並不認為汽車業是我們該投資的產業

6.伊斯卡

如果在產業領域佔主導地位的公司夠大而且客戶基礎夠深

對它潛在的競爭者而言,進入市場門檻的成本就會變得高不可攀 

規模與市場主導性,可以為他們創造出持久競爭優勢

7.新加坡

在民主制度下每個人都有上台機會

不過如果你真的需要很多的智慧

最好還是把決策和過程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新加坡從無到有,成績能表現得比美國更好並非偶然

在新加坡權力集中在一個極具才能的人身上

李光耀就是新加坡的華倫巴菲特

我想這裡最好先引述李光耀自己說的一段話:

除了少數的例外,民主制度並不能給新興發展國家帶來好的政府

亞洲人的價值並不必然是美國人和歐洲人的價值

西方人重視的價值是個人自由

身為中華文化背景的亞洲人

我重視的價值是政府廉潔、有能力、有效率

1.不懂裝懂

我盡量避開那些自己不是真懂,回答起問題來卻自信滿滿的人

這裡的問題關乎信賴

如果一個人缺少誠信,不願承認自己不懂之處

如何叫人們信賴他們

無法分辨其中差別的人們,他們的意見毫無價值

2.犯錯

在心理層面上拒絕承認錯誤,常常是讓人們破產的原因

3.量入為出

蒙格年輕時對於不亂花錢有狂熱的執著

能存下來的每一塊錢都是可以用來投資的一塊錢

過度揮霍會讓我們生活悲慘

量入為出並且聰明投資,則會幫助我們加速通向致富之路

4.道德的無上律令

理性是所有道德的源頭

具有理性意味著擺脫感情束縛,遵循邏輯和理智來做出我們的決定

聽起來很像蒙格在談論如何選股

道德的無上律令,是源自個人內心強烈感受到的原則

迫使這個人去行動或不行動

不依循理性等同於愚蠢

5.節儉

不要在生活上有一大堆愚蠢的需求

最好不要有太多物質要求

6.意識形態

年輕人很容易受影響

他們常常會沉溺某個意識形態而無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

或是用不同的立場看待事情

熱情會讓年輕人的理性思考過程變得盲目

固執於某種意識形態,而無法用更好的方式看待事情 

7.教義問答集

只和你信得過的人打交道,避開其他所有人

8.正面強化

想要在你有需要的時候獲得幫助的秘訣

就是對有需要的人先伸出援手

9.動機偏誤

所有的專業都是對外行人的陰謀

聰明的做法是詢問第二個甚至是第三個人的意見

或者為了保險起見,問問第四個意見也不錯

10.婚姻的建議

找結婚對象時你不應該找容貌美麗或是個性好的

你該找的是對你期待比較低的另一半

11.承受打擊

我不太在乎那些輕言放棄的人

12.無謂的擔憂

在管理自己的金錢時,注意可能有糟糕的事會發生

13.悲劇

當你面對一個難以置信的悲劇時

絕對不要因為失憶挫折,而衍生出第二和第三個悲劇

14.無接縫的網

如果某個人是你不能信任的,那你就不該跟這個人做生意

15.自欺

自欺破壞的不只是個人的是非觀,也破壞了社會的是非觀

人們為了主張自己壞行為的正當性,所說的小謊話

往往會演變成一個不只是破壞自己人生

而且破壞眾多他人人生的大謊言

16.觀點

如果你有個很自豪的好意見

卻不能把它的反面主張說的比你的對手更好

那就不妙了,這是很好的心智訓練

在了解對方的論點之後

我們可能才會發現,對方是對的而我們自己是錯的

精品書籍講解,承包你一整年的知識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