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 送 中 懶 人 包 圖

  • 評論
  • 專題
  • 攝影
  • 多媒體
  • 議題

今年(2019)2月13日,香港政府宣布修訂《逃犯條例》。從這一天起,到香港區議會選舉,香港社會度過了回歸後困難及激情的285天。超過半年以來,超過200萬人站出來,向港府的專斷說"NO"。 9月4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首度正式宣布將「撤回」修例,卻拒絕了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察濫權的訴求。作為回應,11月24日,294萬港人在區議會選舉中投下神聖一票,以泛民派的大獲全勝,宣告了港人追求民主的決心,以及對林鄭月娥政府的不滿。

《逃犯條例》爭議從何而起?香港政府與人民之間經歷多少衝突? 《報導者》完整記錄事件始末,從這份大事記中,我們看到港人強烈的能量,更持續關注到香港社會的變化。

(點擊左側索引,可依月份瀏覽事件,大事記將持續更新)

反送中運動緣起:《逃犯條例》修訂

6月:為擋二讀,反送中運動密集開始

7月:警民衝突加劇,元朗事件成爭議焦點

8月:國際輿論戰開打,港警拘捕行動升級

9月:林鄭撤回修例,「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仍是抗爭主軸

10月:港警首度實彈傷人,《禁蒙面法》生效

11月:香港區議會選舉,民意對港府投下不信任票

9月:林鄭撤回修例,「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仍是抗爭主軸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請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2 The Reporter.

作者簡介|林慧秋 Chofy
嗨大家好,我是Chofy,銀海設計工作室負責人。
我在大學時就讀中文系,而後進修視傳研究所,是一位跨領域設計師。我在2018年2月開始了這個設計寫作計畫,正致力於透過文字和語言傳達,幫助大家做設計以及理解設計。
目前經營個人部落格《設計私房誌》,歡迎大家訂閱追蹤。

相信很多人知道昨晚香港發生了百萬人上街頭抗爭的反送中遊行(關於遊行人數說法不一,但可知的是,這是在六四運動後,人數最多的一次公民遊行)如果有百萬人的話,那相當就是香港人口的七分之一了!

讓我驚訝的是,由於端午連假我返家多日,在今天以前,我從來沒有在電視新聞上看到送中條例的任何消息。

這是一件跟台灣無關的事嗎?它不重要嗎?

如果不重要,為什麼會有那麼壯烈的遊行爆發呢?

於是我花了整個晚上想盡量將事件的前後了解,驚覺這是一個很值得大家關注的事件。我想讓更多人知道發生了什麼。

在搜索資料的過程中,我找到了許多對事件說明的文字統整,但同時想到,也許有很多人無法閱讀這麼多文字,也因此最後決定自己來做一份圖文懶人包!

希望這份懶人包可以幫助大家快速了解發生了什麼事!

【補充說明】
本次懶人包設計,在最初宣傳媒介與平台的設定上,我就針對了「手機版Facebook」製作。如希望得到最佳閱讀體驗,也可以參考移步至文末的原貼文連結。

page 1

page 2

逃犯條例的起點

2018年初,香港人陳同佳在台灣殺害同來旅遊的懷孕女友,並棄屍後台回香港,雖然加害者與受害者皆為香港人民,但台灣和香港並無引渡條款,造成即便當事人認罪,香港法院卻無法進行判決的窘境,最後只能以民事洗黑錢為由,判定陳男入獄29個月,完全無法對刑事刑責下達審判。

也因台港兩地無引渡協議,士林地方法院僅能發表時效長達37年的通緝,香港政府以此為由,推動《逃犯條例》的修法。

page 3

《逃犯條例》是什麼?

所謂《逃犯條例》,是指香港現行和包含印度、印尼、菲律賓、斯里蘭卡…等 19 個國家簽有的「逃犯移交」協議。和香港往來相對密切的大陸、澳門、台灣、泰國、日本…等並未列入。

但此次修法,香港政府提出,在嚴重罪行的情況下,包括:謀殺、性犯罪、販毒、貪汙、走私、非法入境…等 37 項罪刑,香港都可以在未簽訂「逃犯移交」協議下,移交在港罪犯到其他犯罪管轄國家或地區,包含中國大陸。

page 4

審查與移送規則的潛藏危機

香港政府強推逃犯條例修法,已經完成一、二讀,不僅香港本地人士起意抗爭,美國、歐盟也採高度關切態度。因為一旦立法成功,在香港的台商,台灣人,外國人與香港人,將陷入被中共引渡,審判與管轄的不安風險之中。

《逃犯條例》備受爭議的一點在於,通過後,未來後決定是否移交逃犯的權力從原本需要香港立法會同意,轉變成不需經過代議制度的審查,只需香港特首及法庭同意能將逃犯移交給中國,而香港特首實際上多為中國政府所指派。

香港特首既為中國官方遣派,自然被認為會遵循中國意見。而香港法庭在《逃犯條例》的規則下,是不具調查權力的,只能倚靠中國政府提供的「表面證據」審核。

也就是說,一旦中國官方捏造了不實證據,嫌疑人也幾乎沒有辯駁的可能。

page 5

我們與「罪」的距離

以為自己離「罪犯」很遠嗎?
覺得自己住在台灣很安全嗎?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已經被中國抓走兩年的李明哲。李明哲是台灣人,是文山社區大學的課程經理,同時也是多個人權團體的志工。

他因為在自己臉書、微信、QQ上的網路言論,在2017年3月19日從澳門入境中國時,被中國政府抓捕失蹤。

中國法院依據這些網路言論,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五年,目前在中國湖南的赤山監獄服刑。但他是台灣人,是在台灣發的文!

簡單來說,他做的事情跟我們常在網路上做的,其實沒有太大不同。人人都可能是另一個李明哲。

page 6

香港銅鑼灣書店與林榮基

銅鑼灣書店是一家以出版中國大陸政治禁書聞名的香港獨立書店。書店股東呂波、桂民海(桂敏海)、店長林榮基、業務經理張志平、經營者李波等人於2015年10月至12月間,陸續在中國大陸、泰國、甚至在香港境內失蹤。

林榮基事件簿

1994年:創辦銅鑼灣書店,出售不少在中國大陸無法出版發售的政治禁書

2015年:被公安非法捉走,並囚禁「被消失」,期間不斷受到威嚇,被迫拍攝認罪片段

2019年:因身負中國大陸的通輯令,於政府提出「送中條例」後,決定離開香港港亡台灣

page 7

page8

軟弱的迎合政治立場,真的就能發大財嗎?

香港反送中遊行人數警方估計破三十萬,實際可能破百萬。為什麼政治冷漠的香港人會站出來?

實在是因為香港人的自由安全未來已經命懸一線。

香港失去法治獨立的影響有多大?

美國的香港特別關係法承認香港屬於獨立關稅區,讓香港在國際及WTO享有特殊地位。但是美國已開始研擬,如果香港送中條例通過、失去一國兩制的獨立地位,美國考慮移除優惠香港的獨立關稅區身份,這對香港的經濟影響非常大。

一昧倚靠中國真的能發大財嗎?值得所有人仔細深思。

page 9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一國兩制後來呢?

1984年冬,確定香港回歸的《中英聯合聲明》在北京簽訂。當時在場的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提出由港人治港的「一國兩制」方針50年不改變。這個意在舒緩港人對主權移交後的政治生態的憂慮情緒的政策,而今卻成為了港人憂慮的一個緣由。

今年是香港回歸22週,距離2047年這個50年大限的日子又近了一步。回顧過去這20年,港人對北京由最初的信任,到如今由於銅鑼灣等種種事件的發生,逐漸變得步步生疑。

「港人是比較悲觀的,因為北京並沒有很完整的推行一國兩制,很多對於香港民主化的承諾沒有兌現。所以不少人覺得2047年就是30年以後,有可能香港會變成普通的一個中國的城市。」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在談到港人對於未來的期望時如是說。

page 10

反送中事件不只是香港人的事

如果你關心反送中,可以透過下列專頁持續關注事件動向:

▍全球集氣反送中 Global Solidarity with Hong Kong
//www.facebook.com/globalsolidarityHK/

▍反送中 白宮連署
//petitions.whitehouse.gov/petition/extradition-law-amendment-hong-kong-threat-personal-safety-and-freedom

本篇原文刊載於個人臉書,歡迎訂閱追蹤,或者加入留言討論(惟關政治的話題較為敏感,提醒留言者保持理性與風度)

延伸閱讀

若是你喜歡這篇文章,或者對於「政治議題」感到興趣,那麼推薦你還可以繼續閱讀以下文章:

親愛的讀者,我需要你的掌聲鼓勵 (≧∀≦)ゞ

謝謝你讀完這篇文章,希望你可以在下面給我拍手鼓勵(claps)同時,如果你覺得本篇內容帶給你幫助,希望支持我繼續不斷寫作,你可以透過底下的Like「化讚為賞」,提供我實質的回饋贊助:📣點擊5下Like:Likecoin平台將會派發獎勵貨幣給我,而你完全不必付費
📣給我Superlike:直接點入//like.co/chofy0706,小額贊助我!(1Like=$0.1元)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