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年金是甚麼?

出自 MBA智库百科(//wiki.mbalib.com/)

递延年金(Deferred Annuity)

目录

  • 1 什么是递延年金
  • 2 年金的基本概念
  • 3 递延年金的计算[2]
  • 4 相关条目
  • 5 参考文献

什么是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又称“延期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是在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的情况下,后面若干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有等额的收付款项的年金。这种年金形式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最为常见。普通年金终值犹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它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用m表示没有发生支付的期数,称为递延期,则递延年金的支付形式如下图所示。

年金的基本概念

两次年金付款之间的间隔称为年金支付期。相邻的两个计息日期之间的间隔称为计息周期。每一支付周期支付的金额为每次年金额。每计息期中各次年金额的总和称为每期年金总额。自第一次支付周期开始到最后一次支付周期终了,称为年金时期。[1]

(1)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

由上图可知,递延年金终值大小与递延期m无关,所以递延年金终值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终值计算方法相同。即递延m期之后的n期普通年金的终值为:

(2)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

递延年金现值计算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是把递延年金先视为n期的普通年金,求出递延期m期末的现值,然后将该现值作为终值,再向前折现到m期前,即第一期期初。用公式表示为

方法二,是假设递延期内也发生年金,先求(m+n)期普通年金现值,然后扣除实际上并未支付的递延期m期的年金现值,即可求得递延年金的现值。用公式表示为:

P = Pm + n − Pm

=A·(P/A,i,m+n)-A·(P/A,i,m)

例:某种保险要求一次支付保险费,第11年至第20年每年年末可领取保险金600元。设银行存款利率为8%,问现在支付一次性保险费至少为多少才有利?

解 按上述方法一,计算为:

P=600×(P/A,8%,10)×(P/F,8%,10)

=600×6.7101×0.4632

=1864.87(元)

按上述方法二,计算为:

P=600×[(P/A,8%,20)-(P/A,8%,10)]

=600×(9.818-6.7101)

=600×3.108

=1864.8 (元)

相关条目

  • 递延年金现值
  • 普通年金
  • 预付年金
  • 永续年金

参考文献

  1. ↑ 刘明亮,邓庆彪,谢凌宇.新世纪金融学系列教材 利息理论及其应用[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05月第1版.
  2. ↑ 王欣兰.财务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ISBN:7810825968, 9787810825962

遞延年金

編輯 鎖定

遞延年金又稱“延期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沒有收付款項的情況下,後面若干期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普通年金又稱“後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有等額的收付款項的年金。這種年金形式是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最為常見。普通年金終值猶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它是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收付款項的複利終值之和。

中文名 遞延年金 別    名 延期年金 含    義 指在最初若干期沒有收付款項 特    點 一種“零存整付”的觀念

所謂遞延年金,是一種“零存整付”的觀念,而且區分為兩個階段:一為累積期,另一為清償期;也就是保户先繳費一定的期間(累積期),再由保險公司在一定期間或保户退休後開始給付年金(清償期)。該年金可以躉繳保費或分期繳保費方式購買。如在年金開始給付前,被保險人即身故的話,保險公司有時亦得分期或一次退年金帳户餘額給予受益人。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有多種表述,常見的有:企業年金可實現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年金計劃支持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年金計劃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將從吸引人才、穩定人才、激勵人才三個角度論證企業年金計劃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提高企業薪酬體系的吸引力,吸引優秀人才

遞延年金

我們常會聽到有企業經常發出這樣的感慨:“為什麼面對滾滾求職大軍,我卻在為企業缺乏人才而苦惱”?發出這種感慨的既有國有企業也有私營企業,真的是市場上人才短缺導致他們人才短缺嗎?只要看看每年的求職人員統計我們就可以很輕鬆的否定這種説法。隨着市場經濟在我國的建立和發展,傳統的“鐵飯碗”工作制度被打破,就業實現了市場化,僱員不但可以在市場上流動而且流動率明顯提高。於是許多企業紛紛提高薪酬體系中的浮動部分,在僱員與企業之間建立短期的勞動僱用關係以適應僱員流動率的提高。尤其是許多私營企業乾脆就不給員工提供任何保險等長期福利項目,就更不用説提供延期支付的企業年金了。但是儘管終身僱傭制已經不復存在,可是員工追求工作穩定的努力卻沒有完全消失。年金作為企業薪酬體系的一部分,它把本來屬於當期的收入延期到未來支付,這就改變了傳統的只注重短期效益的薪酬體系,滿足了員工的工作安全感的要求,從而增強了企業薪酬體系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增加僱員的就業安全感,穩定人才

企業年金實際上就是把員工本應當期支付的一部分收入遞延到僱員退休後支付,根據不同的企業年金制度,員工在退休後可獲得的延期收入與員工在企業中的工作年限有關,工作年限越長領取到的退休收入越多,而且員工未來獲得的退休收入總和有可能高於員工支付的繳費總額,因此員工要想獲得企業年金的參與權就必須在企業中工作一定的年限,如果他們提前離開企業則會損失一部分收入。這就象給員工帶上了“金手鐲”一樣,起到了穩定企業員工隊伍的作用。

與僱員績效掛鈎,激勵僱員

遞延年金

企業年金是企業為員工提供的一種福利形式,傳統的福利都實行“大鍋飯”制度,只要是企業員工就有享受的資格,與個人績效無關。但是,近年來逐漸出現一個趨勢——福利與僱員個人績效掛鈎。只有績效達到一定程度的僱員才有資格享受企業年金,即使享受了企業年金,績效不同的僱員獲得的延期收入也不同,這就在長期上激勵了員工。更重要的一點是,國有企業高層管理者的59歲現象一直是困擾管理者的一個頑疾。產生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無法忍受退休後的巨大收入落差。我國國有企業傳統的薪酬制度,高層管理者只要在位就可以享受豐厚的在職消費,而其收入與企業員工的收入差距很小,享受的退休養老保險也與普通員工無異,因此一旦他們退休後,不再享受在職消費,只可以獲得退休金維持普通的生活水平,這種退休前後巨大的收入落差促使他們在退休前心裏產生恐懼並藉助職位之便在退休前狠撈一筆。如果從提高高層管理者的退休收入、降低他們退休前後的收入落差角度解決這一問題,企業年金無疑是最好的方法,首先,企業年金可以把高層管理者的一部分當期收入遞延到其退休後支付,從而補充了高層管理者的基本養老保險,增加了他們的退休收入,縮小了收入落差。其次為高層管理者提供的延期支付與其業績和績效掛鈎,促使高層管理者從長期角度考慮企業的經營,從而避免了他們的短期行為。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年金在高層管理者中的運用可以起到激勵和避免59歲現象的雙重作用。

假設最初有m期沒有收付款項,後面n期有等額的收付款項,則延期年金的現值即為後n期年金貼現至m期第一期期初的現值。其計算公式為: V0=A*PVIFAi,n*PVIFi,m 延期年金現值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計算,先求出m+n期後付年金現值,減去沒有付款的前m期後付年金現值,二者之差便是延期m期的n期後付年金現值。其計算公式為: V0=A*PVIFAi,m+n−A*PVIFAi,m=A*(PVIFAi,m+n−PVIFAi,m)

例:某企業向銀行借入一筆款項,銀行貸款的年利息率為8%,銀行規定前10年不用還本付息,但從第11年至第20年每年年末償還本息1000元,問這筆款項的現值應為多少?

第一種計算方法就是先按照普通年金計算出年金在m期期末的現值,然後再複利折現m期就是遞延年金的現值。

第二種計算方法就是假設前m期也有年金髮生,那麼就構成了一個普通年金,按照m+n期計算出年金現值後再減去假設存在的m期的年金現值就是遞延年金的現值。

第三種計算方法的含義就是先按照普通年金終值的計算方法計算出遞延年金的終值,然後再複利折現到0時點計算出遞延年金的現值。

具體結合圖示講解如下:

遞延年金

方法一:把遞延期以後的年金套用普通年金公式求現值,這時求出來的現值是第一個等額收付前一期的數值,再往前推遞延期期數就得出了遞延年金的現值。圖示如下:

遞延年金的終值計算與普通年金的終值計算一樣,計算公式如下:

FA =A (F/A , i , n)

注意式中" n" 表示的是A 的個數,與遞延期無關。

遞延年金現值是指間隔一定時期後每期期末或期初收付的系列等額款項,按照

複利計息方式折算的現時價值,即間隔一定時期後每期期末或期初等額收付資金的

複利現值之和。遞延年金的計算方法有三種:

計算方法一:先將遞延年金視為n 期普通年金,求出在遞延期期末的普通年金

現值,然後再折算到現在,即第0 期價值:

P = A x (PI A , i , n) x (P/ F , i , m)

式中, m 為遞延期, n 為連續收支期數,即年金期。

計算方法二:先計算m+n 期年金現值,再減去m 期年金現值:

PA=Ax [ ( P/ A , i , m+n) - (P/ A , i , m) ]

計算方法三:先求遞延年金終值再折現為現值:

P A = A x (FI A , i , n) x (P I F , i , m + n)

計算遞延年金現值時,如遇到期初問題可轉化為期末問題處理,如從第四年年初開始支付,相當於從第三年年末開始支付。

存貨損失

獨立董事

定價成本

電子預算

遞延年金

非財務指標

負債結構

公司清算

匯率風險

獲利能力

固有風險

股權出資

財政赤字

財務資源

固定資金

股權重組

工資成本

股權收購

財務預測

財務外包

財務治理

成本企劃

財務資源

籌資風險

財務困境

存貨投資

財務預警

財務異化

財務契約

財務預算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