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商場 安置

中華商場拆遷與安置概述

事件, 組織 580 views

文  嚴勳業

1981年(民國七十年)4月30日,臺北市政府稱中華商場20年租約到期(時任市長李登輝),市政府財政局於前一年便開始著手中華商場「接管」工作,[1]經財政局研商認定商場為建物為不合法建物,不能依法設置正式機構,採任務編組成立「臺北市政府財政局中華商場管理小組」,並於4月1日起與承租人辦理續約手續,明定每兩年換約一次。中華商場存廢的法律問題逐漸浮上檯面。交通單位主張拆除商場,以解決西區交通壅塞之困境。土木及都市規劃單位則認為重建方案以維持商場在台北城市的特殊性。財政單位主張維持現狀,再度表達市府財政短絀,僅願意修繕中華商場的基礎設施。而住戶則主張他們是原始起造人,要求商場產權。

直至1985年,雖經商戶市府與規劃研究單位多次折衝,修繕因為產權糾紛多次延宕。1985年5月1日,中華商場頂樓的十餘座霓虹燈廣告,基於建物的安全,財政局終止租約,熄燈退場。而台北市車站到萬華站之間的鐵路地下工程在即,中華商場的存廢又浮上檯面,促使中華商場所在延華里與龍華里於1986年年初成立中華商場整理整建委員會。同年四月市府相關單位公布委託學術單位規劃的方向,確立中華商場拆除,並規劃中華路地下街以作為安置。[2]

1987年年初,中華商場住戶決定4月後不與市政府續約,並延聘律師爭取產權,認為起造當時並未(215)市府並未辦土地與地上物登記,他們有權爭取產權。直至1990年臺北市政府秘書長黃大洲陞任市長,中華商場商戶與財政局的產權之爭由市府勝訴,加上捷運藍線(板橋南港線)地下段發包,黃大洲確立了拆除中華商場,並以中華路七十米林蔭大道計畫與中華路地下兩層地下街的都市計畫訴求,中華路地下街(現西門地下街位置)安置一、二樓店家1200戶,而三樓的464戶店家則不在此安置範圍內。(352-354)必且預期在1991年七至八月要執行拆除中華商場計畫,在商場拆除前一年,市政府提出地下街權利或士林與文山區專案國宅安置,並提出每戶50萬的拆遷救濟金。或先於內湖重畫區搭建臨時攤棚,與住戶斡旋,然而中華商場住戶或訴求先安置後拆遷,或繼續對產權提出上訴。

1992年10月20日臺北市政府正式開拆中華商場,19日市議會以休會表達抗議。而中華路一段地下因高鐵、台鐵與捷運等工程,必須延遲至1994年才能開挖地下街。1992年底部分音響、電子零件業遷往台北市西寧電子商場營業。

1993年三月中華商場拆遷戶權益促進會成立,以求落實拆遷戶權益。1994年底陳水扁就任市長,陳市府在重新考量後,中華路地下街安置案生變,1996年市府與促進會協調另覓鄭州路地下街、台北車站地下街與忠孝西路地下街,不願遷入的拆遷戶可以領取代金。1997年在市府與促進會的協調下,810戶拆遷攤商將以聯合經營方式,安置在台北地下街(原鄭州地下街)187個攤位,分為服飾、百貨、資訊、美食四區。並於2000年正式啟用。2004年站前地下街啟用,並安置另外254戶原中華商場商戶。台北與站前地下街自啟用後由商戶自組場地利用合作社管理,目前兩條地下街主要管理者均為中華商場商戶。(422-44),另外有少部分不到50戶後來分配至東區地下街。

自中華商場商場拆除後,自地下街正式且用已經時隔八年。許多店家在商場拆遷前已經在西門區域或台北市鄰近區域另覓場址營業,除先前提及西寧電子市場,許多音響與相機業者與已在在洛陽街、開封街與博愛路持續經營,而服飾店、部分禮品證章則在西門町與中華路一段兩側落戶。部分飲食店(如溫州大餛鈍、福州麵店)則在北門或西門町持續營業。錢幣社及集郵社則牽至博愛路或牯嶺街。然而有更多老店,則因為第一代經營者年邁,加上西城區因為多處的基礎建設施工而歇業,或是重新開業仍不敵大環境吹上熄燈號。

中華商場 安置

[1] 雷博文,1988,卷五〈財政志市有財產篇〉。收錄於《臺北市志》,曾迺迪編。臺北市:臺北市市文獻會。

[2]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計畫室研究,1986《台北市西門商業區(中華路一段)在發展構想》

中華商場拆遷安置組織(中華商場整理整建委員會與中華商場拆遷戶權益促進會)

組織 489 views

文  嚴勳業

1986年年初中華商場所在所在延華里與龍華里里長於成立中華商場整理整建委員會。中華商場拆除後,1993年三月中華商場拆遷戶權益促進會成立。這兩個組織主要與市府居中斡旋爭取商戶最佳的安置條件。促進會的林會長主要負責透過同鄉關係,要求新任臺北市長陳水扁履行前任市長黃大洲所提出的安置條件,而在中華路地下街安置不可行後,遂轉向要求市府將商戶安置於鄭州路地下街,並且任鄭州路地下街營運籌備會會長,而包含先前的林鄰長及幾位嫻熟公務的舊中華商場商戶,也將這些過程的卷宗與公文往來以中華商場整理整建委員會的名義列冊整理。

1989年臺北市政府在規劃中華路地下街時亦提出了中華商場商戶的安置方案,包含對原居住者優先遷移至出租國宅;安置於更新事業有興趣之建築物(當時提出的是理教公所和西門市場);對於希望在地下街營業者,則安置在地下街,或發給搬遷補償費,不興建設施或建築物予以安置。[1]

然而中華商場商家居多,反而使抗爭或安置的爭議延燒近10年,後來爭取到安置地下街台生主席說,2、3樓很多不經商,多為住家,本來勸大家不要拿救濟金,但政府慣用的手法採取分化、各個擊破,企圖產生內部矛盾,領了50萬後離去。也有報導人說也說大部分的人都老了,很多人也在附近有房子,就沒有堅持商場不能拆。

直至2000年與2004年臺北地下街站前地下街自啟用後由商戶自組場地利用合作社管理,目前兩條地下街主要管理者均為中華商場商戶。這兩個組織也說明了中華商場的商戶社群和兩條地下街之間的間接關聯。

中華商場 安置

[1]郭茂林,1989,台北車站地區與中華路地下街規劃研究。台北:台北市工務局都市計畫處。

中華商場 安置
台北中華商場(1978年)。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華商場真是個離奇地方,所有的魔幻都在其中!」──吳明益《天橋下的魔術師》

60年代,鐵路還未地下化,中華路旁一排整齊的水泥樓房成為「台北城」的重要地標,火車駛過熱鬧的中華商場,歸鄉遊子與遊客即知到站,經過很大的右彎、看到北門後就要準備下車。這時期「中華商場」地位遠勝現今的台北101,可以不摻水的說,沒到中華商場朝聖一番的人,別說來過台北。然而這條為整飭市容而生的傳奇商城,在燦爛數十年之後,最終也因都市更新沒落拆遷,徒留老照片回味當年盛況。

破舊立新 從避難所到Shopping Mall

中華商場的前身,其實是為安置難民臨時搭建的棚屋。國共內戰後,大批軍民扶老攜幼的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這些走得匆忙、困於無糧無財的「外省人」們,為了生計開始在台北街頭流竄擺攤,甚至有人尋不到安身處,只能露宿街頭,不僅台灣人訝然,也相當影響市容。當時中央政府為求有效安置,便指定中華路等14處為設攤地點,委託台北市警民協會沿中華路鐵道東側空地,搭起三列簡易竹棚、木屋,以低價出租的方式將散亂的攤商集中管理,供其居住及營業使用,成為中華商場最初的雛形。

中華商場 安置
1960年,中華路鐵路東側有850間雜亂違建,為中華商場最初雛形。聯合報系資料照。

然而攤商密集區自帶吸引人潮的功效,低廉的租金與廣大商機吸引更多人來此寄居,人潮帶來錢潮,荷包漸漸鼓起的居民開始「美化」原本簡陋的棚屋,然而警民協會當時並沒有一套妥善的管理方法,只能任由住民將竹棚改建成矮牆,搭蓋小閣樓,拆掉鐵道的水泥柱欄杆擴建房屋,不僅棚屋群面目全非,也阻礙火車行進視線、影響行車安全。同時,生活環境雜亂不堪,治安與衛生條件堪憂,也遭評為台北的「盲腸」。

龐雜凌亂的棚屋群也嚇到來此視察的蔣中正總統,要求立即予以整頓,經過數月的商場規劃與拆除違建,以及8個月大興土木,1961年春末「中華商場」拔地而起,全台最長、最潮商店街的傳說就此展開。

西城崛起 奠定台北城no.1地位

起自忠孝西路、迄至愛國西路,盤踞中華路上的中華商場,是上一輩對台北城最鮮明的意象,但風風光光立起,締造工程效率紀錄的中華商場,興建之初也面臨經費不足的窘境。當時政府決定向住戶籌措改建經費,以一次性支付20年租金的方式攤還政府營建費用,至此中華商場終於順利起建。1961年4月22日,長達一公里的八座連棟水泥建築正式落成,由北而南沿著鐵道略呈弧形,分別命名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採三層式住商混合設計,正面用橘色小磁磚拚出嶄新色調,腳下舖著平整的水磨石,乾淨又美觀,破落棚屋至此迎來徹底新生。

中華商場 安置
中華商場沿鐵路而建,從北門到小南門,鳥瞰八棟建物彷若一列巨型火車。資料照(外交部提供)

中華商場果然不負眾望,一千六百餘戶的商家囊括食衣住行,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新奇有趣又具話題性的商城很快地聚集了中部以北的購物人潮,買西裝潮服的,尋新潮電子品舶來品的,淘古玩玉器的,餓了找餐館的,問事求卜算的,第一個想起的肯定是「中華商場」。不過幾年過去,商場樓頂立起一座座巨型的霓虹燈看板,周邊百貨、戲院也接連開張,棟與棟間架起相連的天橋,天橋上擠滿人也擠滿攤販,空前盛況造就台北車站前、中華路、西門町大商圈的鼎盛時期。每當華燈初上,「國際牌」、「大同」等巨型霓虹燈一一亮起,色彩妍麗的燈光、摩肩擦踵的人群,成為老台北人眼中永不黯淡的一幕。

中華商場 安置
中華商場國際牌(松下電器)霓虹牌樓(1985年)。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華商場的興起帶動整個台北地區的經濟繁榮,僅僅2坪大的空間成為炙手可熱的黃金店面,當初流離失所的難民也獲得翻身機會,一個個賺得盆滿缽滿,並吸引更多商號進駐,令商圈範圍愈擴愈大。如此熱鬧火紅的商業活動,也成國家接待外賓的門面之一。而中華路又是通往總統府重要幹道,待到每年國慶日時封街遊行,八座商場掛滿中華民國國旗,天橋上也擠滿圍觀人潮,人手一旗,十分壯觀。中華商場住商合一的規畫方式也呈現特別的風貌,據徐宗懋的《20世紀台灣精選本 光復篇》中寫道,當時《中華日報》記者林煌村描述,由高處往下看,能看見停車棚裡的攤販,商場牆外的「萬國旗」(晾曬衣物),也可以看見穿著時下流行的阿哥哥裝、迷你裝、披頭少年穿梭其間,新舊和諧交融。

★中華商場在哪兒?

中華商場起自北門圓環,終至小南門,緊沿中華路鐵路而建,其中信、義兩棟因鄰近西門町商圈,最為繁盛。

中華商場 安置
中華商場位置圖。圖/聯合新聞網製作

日漸凋零 擋不住消費者變心出走

1980年代開始,市區發展開始向東擴張,隨著忠孝東路三、四段開通,嶄新商城開設,相對於年久失修的中華商場,時髦的店面也轉向東區開業,消費者逐漸投向新歡懷抱,人潮轉移,更出現「東區新人類」一詞,顯見消費者喜好變化。此外,中華商場固然帶動整個站前商圈興起,但商店老闆實際仍是由早期被安置的攤商轉化,導致商場風格很快地往棚屋時期擁擠雜亂靠攏。同時中華商場的鼎盛也吸引許多擁有淘金夢的商人,他們在沒有商場產權,也無力負擔店租的情況下,也開始在旁搭起違章建築棲身,使得灰撲撲陳舊不討喜的中華商場更顯破敗,加劇消費者流失。這樣混亂不堪的環境同樣對市容造成負面影響,使得「都市之瘤」之名再次掛回中華商場頭上。

中華商場 安置
中華商場,信棟(1988年)。聯合報系資料照

1989年,中華路一帶的鐵路完成地下化工程,原本的鐵道剷平為公車專用道,少了鐵道遮掩,中華商場西側猶如被掀開遮羞布,將長久以來累積的混亂攤在陽光下,連政府也對如何改善相當棘手。加上根據都市計畫,中華路下除了台鐵軌道,捷運、高鐵軌道都預定經過,如此東挖西挖,中華路的路面恐無法再支撐大型建築,於是最終拍板定案,讓「中華商場」走入歷史。

儘管政府對於中華商場內的商家提供安置計畫及費用補償,但商場內居民已在此住了30個年頭,數十年的點點滴滴和深厚感情,老住戶怎麼願意說搬就般?還有些租戶經濟能力較差難以負擔搬遷風險,是以引起不少反彈,拆除前甚至出現較激烈的抗爭。然而,市民情感抵不過都市必經的革新,市府最終下令於1992年10月20日進行拆除,僅僅10天就將商場拆成碎石瓦礫,6個月後馬路平整完全看不出一絲舊貌,徹底結束中華商場31年來的記憶。拆除當日,牆上「為保衛家園而戰」、「先安置後拆除」、「市長豬心」等抗議布條仍在,部分不願撒離的老住戶,也在警方陪同下收拾家當離開,附近天橋、柵欄邊圍滿人群,表情或複雜難辨,或悲傷不捨的看著怪手開進中華商場,「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中華商場 安置
拆除前夕,牆上掛滿抗爭標語。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華商場 安置
中華商場住戶在鐵絲網外看著怪手拆除家園,傷心落淚。聯合報系資料照

商場拆除後,原本在商場內營業的店家則四散各地,部分移到光華商場(今遷為光華數位新天地)或周邊街巷,部分小吃店遷往理公教所遺址(中華新村,今萬華406號廣場),但更多商家就此消失。接受市府補償打算落戶西門地下街(原中華路地下街)的商家,則面臨硬體設備不足,連通道設計不佳無法吸引人潮等問題,拒絕進駐,市府改安置至站前地下街。

最終末日 兒時記憶徹底湮滅

中華商場拆除後,中華路配合市府計畫改造為林蔭大道,這排滿載回憶的燈光長城終歸沙塵,僅剩一點點餘燼供人念想,如開開看、三友飯店、張記韭菜包子店等,這些知名外省老餐廳有志一同遷往附近理教公所遺址繼續營業。不過到了2005年,這排美食搬遷地仍逃不過拆遷命運,除了「開開看」江浙小吃轉往附近貴陽街可讓人回味外,其他美味似乎就真的成為記憶了。曾有人懷念說:自從中華商場的大霓虹燈不再閃爍,天空都黑得沒那麼漂亮了。到如今,40歲以下的「新世代」們,恐怕都不曾見過「中華商場」的華麗身影,只能從父母輩、祖輩口中,去遙想那座現今東區、信義區都比不上的熱鬧,還有嗚嗚火車聲伴隨美食香氣,恍若夢境一般的老台北了。

中華商場 安置
圖07 即將拆除的理教公所(2005年)。聯合報系資料照

★小知識

●1960年7月1日動工發包到隔年4月完工,共180個工作天
●興建總工程款47335840元
●全長1171公尺,間位1644間
●使用水泥13萬2000包、石灰4萬8000包
●鋼筋2130噸,由2家鐵工廠供應
●木料、模板104萬8000才
●空心磚22萬塊、紅磚88萬塊
●彩色磁磚、面磚30萬方
●白磁磚14萬塊
●油毛氈1015卷(防水用材)
●電線11萬3400公尺
●動用人工17萬5000工
●1992年10月20日拆除,廢時6個月
●拆除時出動11部怪手,人工2500名

資料來源/網路整理

製作團隊

文字:翁堃耀、侯愛慈、胡瑞玲
視覺:姜健平、朱怡姿
影像中心:陳易辰、王騰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