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连接词练习

中文连接词练习

中文连接词练习

审阅

  • 5 stars

    79.06%

  • 4 stars

    16.27%

  • 3 stars

    1.16%

  • 1 star

    3.48%

QM

Sep 5, 2017

谢谢杨教授在Coursera上开设这门语法课,我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学到了很多东西。杨教授的讲解很好,很认真,也很清晰。不足之处就是只有汉语字幕,我的一些汉语不太好的朋友,说听不太懂。习题的数量太多了,难度有点大,希望以后可以改进。推荐大家学习这门课程。

BB

Aug 20, 2017

终于完成了《现代汉语核心语法》课程,老师讲解的内容很实用,学完之后汉语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课后习题有的有点难,希望题目可以简单一些。题的数量也有点多了,少一点就好了。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从本节课中

第三讲 副词、介词和连词

第三讲主要包括以下语法点:(1)副词的类别和作用;(2)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及共现顺序;(3)“还”“又”“再”;(4)介词的类别;(5)介词的作用;(6)连词的类别;(7)连词在句中的位置。

教学方

  • 中文连接词练习

连词

连词分类

1

、连接词和词组的连词:和

或者

还是

2

、连接分句或句子的连词,这部分数量很多:

“虽然…但是(还是)…”,“要是…就…”,“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还)…”,

“可是”,“只好”,“而”,“此外(除此以外)”,“以及”,“总之”,

“则”,“从而”,

“不然”,“然而”,“何况”,“可见”,“况且”,“若”,“倘若”,“要不”,“以致”,

“否则”,“固然”,“不管”等等。

中文连接词练习

连接分句的连词和

HSK

中的复句,是同一个问题。在复句中,要求我们选择的常常

是成对的关联词语,比如“虽然…但是…”。因此我们把复句的问题也放在连词部分一

起分析。

语法特点

1

、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起连接词、词组、句子的作用。

2

、连词对被连接的词、词组、句子不起修饰和限制的作用,只起连接前后项的作用。

3

、连词可以单独连接前后项,也可以同连词配合使用。

例:不但刮风,而且下雨。

4

、有一些连词要同副词配合使用。

例:只要不下雨,就去爬山。——“就”是副词。

考试注意事项

连词在

HSK

考试中出现,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汉语整句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对复杂句子中连词

前后小句子或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所以如果出现与连词有关的考题,首先要做的是认真理

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分析句子中的各分句之间语义的逻辑关系,主要是出现在连词前后的词语或分句之

间的逻辑关系。例如:

1.

没有阳光、空气和水,

没有生命。

A.

B.

C.

而且

D.

析题:在上一个句子中,“阳光、空气和水”是产生“生命”的必要条件。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假

设情况“没有阳光、空气和水”,将会产生“没有生命”这一结果。是一种假设关系,“(如果)没

有…,就没有…”,只是“如果”在这个句子中被省略了。正确答案是“B

就”。

2.

这家公司提供的条件比其它的好,

我的专业也对口,我打算明天就去应聘。

A.

因为

B.

可是

C.

况且

D.

只要

Conjunction is a word such as and, but, while, or although that connects words, phrases, and clauses in a sentence. In Chinese there are more conjunctions and their uses are very much different.

关联词的功能主要用在复句(Complex sentence)中进行运用。关联词有很多类别,谁在前和谁在后都有条件,不能随意调换。如:

(a)并列关系(Parallel relationship):

并列关系就是指两个分句(phrase)的词组,前后对调不影响句子的原本意义。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有:……也……;……又……又;……有时……有时;不是……而是……;……既……又……;……一会儿,……一会儿;

  • 姐姐既会烧一手好菜,又会唱歌跳舞。| 姐姐既会唱歌跳舞,又会烧一手好菜。
  • 他不但会抽烟,也会赌博。| 他不但会赌博,也会抽烟。
  • 最近气候异常,一会儿阴天,一会儿晴天。| 最近气候异常,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阴天。

(b)承接关系(Continuing relationship):两个分句之间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不可以对调。承接关系的关联词有:……于是……;首先……然后……;……便……;……才……;……接着……;……就(便)……;

  • 她一听到这个坏消息,就晕倒了。(句子不能对调)
  • 要学好中文,首先要掌握部首认字,然后才学习拼音。
  • 早上起晚了,于是我只能饿着肚子去上课。

(c)递进关系(Progressive relationship):几个分句之间有递进关系,最后一分句进一步讲述前面分句所述说的事件。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有:……不但……而且……、……不但不……反而……、……连……也……、……甚至……、……不仅……还……、……何况……

  • 他不但帮忙妈妈做家务,教弟弟写作业,而且还协助邻居孤独老人打扫房子。
  • 大明欺负邻座同学,班长劝他道歉,他不但不认错,打了班长一拳,反而恶人先告状。
  • 这五百公斤的青铜器,大力士都提不起来,何况是瘦骨如柴的你。

(d)选择(取舍)关系(Selected relationship):两个分句所说的事件只可以从中选择一项,且不能两件事同时并存。选择关系的关联词有:不是……就是;宁可……也不……;与其……不如……;是……还是;……还是……;

  • 我宁可考试不及格,也不愿作弊。
  • 我们与其在家闲着,不如去看场电影。
  • 在困难面前,你是选择坚持,还是选择放弃?

(e)转折关系(Turning point in relationship):后一句分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的意思相反。转折关系的关联词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虽是……但……;虽说……可是……:……却……:……然而……:固然……然而……:

  • 虽然弟弟只有五岁,但是他能记住100个不同的象形文字。
  • 尽管天下着滂沱大雨,可是同学依然没有迟到。
  • 奶奶已经八十岁了,却还能帮忙母亲做家务。

(f)假设关系(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有两类:

(i) 第一类:第一个分句所设的假设与另一个分句的结果一致。如: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

  • 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游泳。(天气好才能去游泳,两个分句一致)
  • 假使姐姐生了孩子,我便是舅舅了。(姐姐生了孩子而你成为舅舅,两个分句也是一致)
  • 要是人人都固步自封,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创新的发明。

(ii)第二类:第一个分句引出的结果与另一个分句结果不一致。如:即使……也;就是……也;如果……就……;

  • 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要取消。(下雨运动会不可能举办,两个分句不一致)
  • 小华这人胆小如鼠,别说叫他独自夜晚回家,就是白天他也不敢自己走回家。
  • 如果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得努力找工作。

(g)条件关系(Conditions relationship):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局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论……也;不管……也……;

  • 只要多阅读文学名著,作文自然就会写得流畅。
  •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惊慌失措。
  • 我认为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就,也不能自高自大。

(h)因果关系(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第一个分句说明原因,第二个分句表示结果。如:因为……所以;由于……由此;既然……就;既然……那么;要是……那么;之所以……是因为……

  • 你既然答应他了,就要说话算数,这是做人的责准则。
  • 你要是不想见到他,那么明天的集会就别来了。
  • 川金会之所以选择新加坡,是因为新加坡中立、安全、且有能力办好大型会议。

(i)目的关系(Purpose relationship): 第一个分句说明做一件事的原因,第二个分句指明其目的是什么。如:……,以(以便/以求/用以)……;……,是为了(为的是)……;以防(以免)……, 免得(省得)……;……,为了……;

  • 图书管理员把资料整理好,以便今后可以随时查阅。
  • 警方设下这个圈套,为的是要让罪犯自投罗网。
  • 使用电功自行车也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以防惨剧的发生。

国际IB 文凭的考生要多练习关联词,这是必考单元(compulsory section)。

【更多例子】

(a)并列关系

  • 最近的天气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晴。
  • 弟弟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游戏机。
  • 我们要学习各门功课要注意锻炼身体。

 (b)承接关系

  • 首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做事
  • 外头下着雪,于是我和弟弟迫不及待的出门玩雪去。
  • 校长停顿了一下,喝口水,又接着说下去。

(c)递进关系

  • 哥哥和弟弟一见面不仅吵架,甚至动手互相殴打。
  • 生活在天寒地冻的东北,我们不但要吃饱还要穿得暖和。
  • 姐姐不但自己功课做得好,而且还帮助邻居小孩补习。

(d)选择(取舍)关系

  • 宁可测验不及格,不愿作弊。
  •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闭门思过。
  • 去水道公园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坐轻轨都能到达。

(e)转折关系

  • 这次的试题虽然不是太难,但是要得高分还是不容易的。
  • 尽管放学后我很累,功课也很多,还是找时间陪奶奶去诊所看医生。
  • 原本我们打算去打篮球,可是天不作美下雨了。

(f)假设关系

  • 即使没有任何的协助,这家企业一样能取得成功。
  • 如果没有老师的耐心教导,我们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 要是人人都守株待兔,那么人类社会就不会有创新的发明了。

(g)条件关系

  • 无论疫情如何蔓延,人类都得持续与疫情斗争,决不放弃。
  • 不管天气如何恶劣,我总是准时到学校。
  • 现在不努力学习,未来如何在社会立足? 

(h)因果关系

·       因为每个人的资质都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应该因材施教。

·       既然今天是交论文的指定日子,昨天就要准备好论文的打印和装订了。

·       妈妈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

(i)目的关系

  • 学校设了个意见箱,以便师生提意见。
  • 尽管你的驾驶技术很高超,也不能粗心大意,要以防万一。
  • 我就在大堂等着,省得你楼上楼下到处找我。

【练习1】

  1. (   )你努力学习,(   )你一定会有所进步。
  2. (   )努力学习,(   )有所成就。
  3. 地球上(   )有氧气,(   )还有氮气。
  4. (   )有水,(   )解渴。
  5.  我们(   )要学习好,(   )品行好。
  6. (   )做作业,(   )看电视是不好的。
  7. (   )你知道错了,(   )要改正。
  8. (   )发生什么,我(   )会帮助你。
  9. (   )我跑得不快,我(   )要参加比赛。
  10. 学习(   )一朝一夕的事,(   )一个长期的过程。

【练习2】

  1. 我们( )把轮船停在港口,(  )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2. (  )从小学好本领,( )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3. 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
  4. ( )今天下雨了,我们(  )要去探望李老师。
  5. (   )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    )吸引了很多游客。
  6. 一滴水(  )很小很小,(  )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7. (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   )不能在社会担当重任。
  8. 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  )多读多写,作文(  )会有进步。
  9. (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克服。
  10. ( )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  )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1. ( )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应该准时去找他。
  12. 大明( )冒着雨跑回家,( )愿意花钱乘德士。
  13. 我(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4. ( )你去,(  )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5. 他( )自己被老师惩罚,( )说出其他参与的同学。

下篇(16)词义辨析:如何提高词汇量

上篇(15)词类:实词——数词、量词、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