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怎麼死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一陣子全台諸多蔣介石銅像被年輕人大力推倒斷頭,就是一種政治收驚——年輕人為他們的爸媽與阿公阿嬤收驚。

4月5日是蔣介石死去40年的日子。1975年4月5日晚上,雷電交加,風強雨驟,第二天早上報紙斗大標題附和說:「民族救星、世界偉人辭世,天人同悲」。

天人同悲個頭啦!前一天4月4日兒童節,念小一的我,甫獲台中市長陳端堂頒贈模範兒童獎狀,高興得很。我在1968年出生,蔣介石死的時候,我快滿七歲,正好懂事有記憶,可說是被獨裁者直接荼毒心靈的最後一代。

今天台灣在1968年以前出生,也就是47歲以上的人,都曾被蔣介石直接荼毒心靈,獨裁者用著威嚇與欺瞞的手段,透過宣傳與教育管道,在他們腦海烙下難以抹滅的驚懼之印。

不是嗎?到今天為止,都還有人不同意讓蔣介石銅像遷出校園,都還有人敢講「沒有蔣介石,哪來賴清德」這樣的落屎話,因為這些人的心靈仍被獨裁幽靈盤據,光頭老翁那抹讓人不寒而慄的陰笑,依然像巨大的殘影,籠罩這些人的意識天空。

蔣介石死掉的第二天,我打開家裡的十四吋新力彩色電視,準備看我最愛的卡通。呵!怎麼轉來轉去,台視中視華視,都變成了黑白?是不是電視機壞了?弄了半天才知,原來是國民黨下令,三台電視節目一律以黑白播出一個月。那一個月內,從早到晚電視播映蔣介石的「豐功偉業」,放學後沒有電視可看,無聊透頂。

幾個禮拜後蔣介石出山,那一天,很可怕的,從台北到桃園的馬路旁,幾乎沒有間斷地挨擠著民眾,有人披麻帶孝拿香祭拜,也有人跪地痛苦,輓聯與靈桌更是不絕如縷,極其壯觀,應該破了世界喪事紀錄。

你說那些民眾是動員來的嗎?恐怕絕大部份不是,很多人去看蔣介石的遺體哭得呼天搶地,都是發自真心,由此可見獨裁統治宰制人心之徹底猛烈。

小時候,每年10月31日是「蔣公華誕」,都有慶祝活動。1976年,蔣介石生日那天,台中港開港,爸媽還特別帶著我去參觀,那天人山人海,交通打結,塞車到晚上八點才回到家。我記得有一年10月31日晚上,台中民權路上舉行花車遊行,我就站在台中市議會的大地球儀附近,舉著小國旗對著那頭駛來的花車歡呼。

蔣介石死後成了「蔣公」,不再是「蔣總統」。要知道在那年代,不要說沒人敢講「蔣介石」三個字,連直呼「蔣中正」都是大逆不道。從那時開始,在學校朝會升旗,只要校長主任講到「蔣公」兩個字,全校幾千名小朋友就像被電到一樣,自動迅速立正站好。在教室裡坐著聽課,如果老師講到「蔣公」兩字,則要馬上挺胸挺背,表示尊敬。

「總統 蔣公說!」如果當時有頑皮同學下課對人隨意呼喊這樣的字眼,恐怕會是最好玩的整人遊戲,比「一二三木頭人」還有趣,只是在那高壓統治的肅殺年代,即使是最頑皮的同學,都隱約知道碰觸政治禁忌的可怕後果,不敢越雷池一步。

蔣中正怎麼死的?

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CC0

「政治不能碰!政府不能批評!」這是蔣介石對台灣人集體心靈所做的最嚴重戕害,一直到今天,還是有不少台灣人仍在與這樣的創傷與陰影搏鬥。你看中學裡那些不合理校規,就是心底有陰影的人制定出來的。

1949年蔣介石帶著人馬從中國大陸撤退來台灣,那樣的失敗對他來說是畢生最大恥辱。基本上他將台灣當成雪恥的工具,這裡的人們怎麼想他並不在意,他念茲在茲的是將台灣打造成聽從命令、人人皆兵的反攻部隊。我記得從小學到高中一年級,作文課,甚至寫日記與周記,只要是論說文,結尾都是「讓我們在政府的領導下反攻大陸,明年在南京慶祝國慶,以告慰先總統 蔣公在天之靈!」

蔣介石「看魚兒逆流而上」的勵志神話這些年被當成笑柄廣為傳播,其實那時國小國語課本另有一課,談到了蔣介石在日本讀軍校時,因為日本教官將中國人比喻為四萬萬寄生蟲,憤而起身回嘴的故事。後者可能是真的,因為這樣的舉動很多人都做得出來。

蔣介石的巨大身影,蒙蔽了兩、三代台灣人的政治意識。政治意識這件事是這樣,如果你沒有被啟蒙,就會像赤道的人一樣,永遠不知道世上有下雪這樣的事。只是政治啟蒙還是牽涉慧根,有人聽了一千次雪的形容,還是認定全世界都那麼熱。

但我聽了一秒鐘,就啟蒙了。1984年,高一下學期,中一中國文老師鄭詠在課堂上,從〈報國與思親〉,蔣經國的文章,聊到了蔣介石。當「蔣介石」三個字從老師口中緩緩吐出,我難易置信;當老師說蔣介石年輕時荒淫無度,我更氣得幾乎當場想要起身反駁:「蔣公是世界偉人、民族救星!」

你還記得你怎麼政治啟蒙嗎?我的方法,是到台中市立文化中心查閱大英百科全書,看人家怎麼形容蔣介石。然後明白了一切,從此再也不相信課本所講的任何關於台灣政治與歷史的敘述。然後開始了讀禁書、讀黨外雜誌、聽黨外演講,熱切地進行自我洗滌心靈的工作。

蔣介石死後12年,1987年,台灣解嚴,形式上宣告去除了獨裁統治,但針對獨裁幽靈所做的驅魔儀式,一直到今天都還在進行。前一陣子全台諸多蔣介石銅像被年輕人大力推倒斷頭,就是一種政治收驚——年輕人為他們的爸媽與阿公阿嬤收驚。

難以置信地,1988年我就讀台大時,好多同學就為校園內的蔣介石銅像戴高帽子,將他從神龕拉下來,無所畏懼,然而這樣的行為一直到今天都還被年輕人視作挑戰政治禁忌的入門動作,都還引來皺眉與冷眼。


假如你回到 46 年前,1975 年 4 月 6 日,打開電視,會發現節目紛紛停播。變為黑白的畫面中,只見主播悲痛地宣告:「總統  蔣公突發心臟病,與世長辭。是時天發雷電,繼之以傾盆大雨,正是風雲異色,天地同哀!」

你或許會探頭看看窗外,心想:「春天後母面,『風雲異色』難道不是季節常態?」不過,這點嘀咕不妨礙你與全島上下 1600 萬人民一起,陷入國之將亡、領袖仙逝的悲傷中。

這時,你還不知道,蔣介石的死亡,已拉開這場巨大宣傳戰的序幕。

如今的我們大約有點難想像,一個人的死,如何和全國上下每一位百姓的生命產生關聯?他的身體,又是怎麼會與民族和國家的興亡劃上等號?

什麼叫「你的死亡不是你的死亡」,這個故事,將會告訴你答案。


蔣中正怎麼死的?

蔣介石逝世的靈堂布置(Source: 國史館)


第一張底片:死亡的開幕式

一切要從當時特殊的總統照護體系說起。放諸世界各地,元首的身體健康都是眾人關注的焦點。然而,在中華民國戒嚴時期,情況更加特殊──蔣介石是威權體制的核心,醫官對其身體的照護程度超越絕大多數國家,堪比中國王朝御醫對皇帝的服務。

只不過人體老化是無可避免的,1970 年 5 月起,82 歲的蔣介石身體狀況快速惡化,總統醫療小組在蔣介石的住所士林官邸、中興賓館和臺北榮民總醫院設立專屬病房。1972 年起,他便在這些地方度過人生最後三年。

從那時起,蔣家政權的宣傳戰已經悄悄開打:為了維持政權穩定,總統府全面封鎖蔣介石的病況,政府事務主要由剛接任行政院長的兒子蔣經國代理,強人總統的病情被瞞得嚴絲合縫。雖然他已無力出席公開場合,仍幾度透過媒體公布會見客人的照片。靠著衣著下隱藏的支撐物、打光和取景角度,畫面上領袖,看起來仍然朝氣蓬勃。

1975 年 4 月 5 日,這一天終於來了:蔣介石的心臟停止跳動,經過急救仍在深夜宣告不治,時年 88 歲。蔣家和國民黨可來不及悲傷,還有許多工作正等著他們──由於先前隱瞞得過於成功,總統的「猝逝」需要給大眾一個合理的解釋。

隔天一早,總統去世的頭條新聞像個大海嘯般席捲所有報紙頭版與電視螢幕,眾媒體紛紛引用總統醫療小組的公告:

 

總統  蔣公春間肺炎復發,經加診治,原已有進展,於今日上下午,尚一再垂詢蔣院長今日工作情形,不幸於今日下午十時二十分發生突發性心臟病,經急救至午夜十一時五十分無效,遂吿崩殂。

醫師王師魁、熊丸、陳耀翰。

仔細解讀這篇公告,除了公布總統死訊外,裡頭還藏有許多暗示,話中有話的程度直逼英國女王。寫蔣介石「一再垂詢蔣院長工作情形」,一方面加強他憂國憂民的形象,另一方面,順道認證蔣經國的接班人地位。寫「崩殂」這種帝王專用的詞彙,更毫無遮掩地表明蔣家一脈是中華傳統政治的延續、中華民國的主人。

維繫政權穩定的目標暫時成功,黨內對蔣經國的接班並無太多意見,民間也沒對總統死訊產生質疑。

問題來了:長期以來,蔣介石是威權體制的核心,他就是國家的化身、中華的延續、人類的救星、世界的偉人;沒有蔣介石,就沒有中華民國。

那「蔣公」逝世後,偉人不在了,中華民國怎麼辦?國民黨怎麼辦?

 

蔣中正怎麼死的?

此為〈總統蔣公紀念歌〉唱片,創作於 1975 年蔣介石逝世時,由音樂家黃友棣作曲、時任故宮院長的秦孝儀作詞,述說蔣介石投身軍旅數十年間北伐、抗日、反共、遷臺的歷程。(Source: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第二張底片:悲傷作為一場盛大的演出

儘管黨政大權已經移交到蔣經國手中,但蔣介石的過世,在意識形態的層次上使中華民國失去了根,在風雨飄搖的國際社會,無依無靠。要怎麼在「偉人的一生」這場大戲落幕時演出一段高潮,作為完美的句點⋯⋯以及新的開始呢?

首先,需要架設場景。
 

想繼續看下去嗎?訂閱後立刻揭曉⋯⋯  

訂閱故事,可以得到什麼?

民国风流人物

文/宗家秀

蔣中正怎麼死的?

已故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公有领域)

人死后必须下葬,因为中国人历来讲“入土为安”,这样无论是对逝者还是其家人,才能够得到心安,然而,蒋介石先生却一直未能入土下葬。

44年前逝世于清明

1975年4月5日的台北天气晴朗,蒋经国一早去给父亲请安,面带笑容的蒋介石问及清明及张伯苓先生百岁诞辰之事,临别时他还叮嘱儿子:你应好好多休息!

侍卫朱长泰回忆,傍晚蒋经国又去请安,见父亲气色不错。晚饭后,蒋介石被扶上轮椅到士林官邸花园逛了逛,随后上楼休息。晚上9点,警铃突然大作,侍卫赶到时见医生正在急救,当时雷雨交加,房间落地窗的大窗帘竟然也掉了下来。

入夜后,蒋介石陷入昏迷,心脏越来越微弱,经数小时急救无效,于11时50分撒手人寰,享年89岁。

据台湾报纸描述,“淡水海外东北角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金红色的巨球,四周围绕着五彩祥云,迤逦划过天空,不旋踵电光闪闪,巨雷惊蛰,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当时,在北投宪兵队值班的一位卫兵看到,士林官邸正前方出现明亮的橘红色光圈。

蒋经国在日记中也写到,父亲病逝时,“天发雷电,继之以倾盆大雨,正是所谓风云异色,天地同哀”。

依蒋介石遗愿,蒋经国同宋美龄商定,暂厝其灵柩于慈湖湖畔。

慈湖湖畔,位于距台北60公里的桃园县,原名洞口宾馆,蒋介石生前在那建了几排平房,晚年常居此处。他喜欢这里,说“风景很像奉化溪口老家”。为纪念母亲,孝顺的蒋公将之更名为慈湖。

蔣中正怎麼死的?
慈湖宾馆,蒋介石棺椁奉厝之地。(大纪元)

4月16日,蒋介石的棺椁奉厝慈湖宾馆,遗体经过防腐处理。他遗容安详,胸前佩戴采玉大勋章,左右两边佩戴国光勋章和青天白日勋章。

一生非常节俭清廉的蒋介石,入殓时,随葬品只是晚年的一些简单日用物:毡帽、小帽各一顶,手套一副,手帕一块,手杖一枝。蒋经国给父亲穿了7条裤子、7件内衣和长袍马褂,据说是奉化老家的习俗,担心他受凉。

宋美龄在铜棺里放了四本书: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圣经》、《唐诗》和宋美龄翻译的《荒漠甘泉》——这是美国人写的《圣经》读后感。

慈湖陵寝的布置,简得不能再简。灵堂以黑色花岗石建造,灵堂上镶着青天白日徽,灵台基层四周缀满白色雏菊。

正厅东侧是保持原状的蒋介石卧室。靠窗一张深咖色书桌,上有一架电话、一大理石笔筒及一白色碗,书桌南侧有一黑白电视机,上面并排放着蒋公的鸭舌帽和眼镜。

蔣中正怎麼死的?
桃园县慈湖陵寝的蒋介石卧室,靠窗一张深咖色书桌,上有一架电话、一大理石笔筒及一白色碗。(Venation/Wikimedia Commons)

北面书架上,有蒋介石生前读过的书籍,墙上挂一幅宋美龄的画。卧室的茶几上,有一张“能屈能伸”四字便条,为蒋公生前红铅笔所写。

“暂厝”

如今,蒋介石的浮棺一直暂厝于慈湖湖畔,已经44年了。

“暂厝”,指的是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历史上最著名的“暂厝”,就是南宋帝王陵在绍兴的“攒宫”,皇帝皇后的灵柩埋葬很浅,意暂厝于此,以示日后收复故土之决心。

蒋介石生前曾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孙中山陵寝附近,即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的“正气亭”,那是他最钟情的“入土为安”之地。1947年,他为自己选定了这一死后栖身之所,建方亭以为标记,取名叫“正气亭”,意为“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蔣中正怎麼死的?
图为全面抗战胜利,蒋介石率国军高级将领到南京中山陵谒陵,告慰国父孙中山在天之灵。在蒋介石(左四)身边左右,分别为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公有领域)

人死后必须下葬,“入土为安”,这是中国历来的讲究。深信祖坟风水的蒋介石先生,竟然选择浮棺不下葬,就是希望能够有朝一日回葬大陆。

曾有人劝蒋经国:“为了你家祖上风水和后辈的运势考虑,你父亲浮棺,入土为安的好。”但蒋经国未听取建议,他交代家人,去世后,自己和他老爸一样“暂厝”。

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暂厝于慈湖陵寝2公里外的大溪陵寝。去世前他交代,由于生前未能在母亲毛福梅膝前尽孝,希望死后有机会迁葬在母亲墓前,生生世世陪伴母亲。

家有浮棺长期不落土,从风水学上讲,对后代健康不利。但蒋经国的儿子蒋孝勇生前曾说:“即便真有风水劫一说,我也不会违背爷爷和父亲的遗志。况且蒋家后人受先人恩泽已经很多,人生最终靠自己。”

共匪不除 连坟墓都难安宁

1982年7月,中共官员廖承志写信给蒋经国,提及“今老先生仍厝于慈湖,统一之后,即当迁安于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庐山,以了吾弟孝心”,并附上拍摄于蒋氏祖居的照片,说明“蒋氏祖居和蒋母王采玉的墓庐已经由当地人民政府修缮一新”。

蔣中正怎麼死的?
1949年蒋介石夫妇祭扫蒋母王采玉之墓,胡崇贤摄。(公有领域)

一些人以为,蒋介石离开大陆后,蒋氏故居及坟墓一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但一位奉化溪口的本地人,觉得有必要站出来说出事实真相:蒋家祖坟,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被彻底挖掉;而蒋介石的故居及财物,也不是保护得很好。

此人详细叙述了蒋家祖坟被破坏的过程:1968年4月,浙江余姚中学的几十名红卫兵,扛着锄头铁锹和火油,高唱、嘶喊着革命歌曲和革命口号,来到蒋介石发妻毛福梅的墓地,他们扒坟砸棺,最后浇上了火油,棺材和尸骨都化为灰烬。

接着,红卫兵们带着区委书记及摄影师,赶到蒋母墓前,用锄头扒开坟头,挖开了墓穴棺材,将腐化的尸体连同完好的被子衣着、头发、胸玉一并浇油点火,蒋母坟墓最后被完全彻底铲平。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蒋氏故居里的所有红木家具,大都在宁波市委、市府的办公室里,充公当作办公家具使用。

出于统战的需要,中共重建了蒋介石故居,但那些高档红木家具,大半被人偷换成了低档的杂木家具。

廖承志是国民党元勋廖仲恺之子,曾是蒋经国当年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窗。中共安排他写公开信,以情转化蒋经国。共匪来信和迁葬一事,被认为是“统战阴谋”,蒋经国没有回复。后来,宋美龄公开覆信:“经国主政,负有对我中华民国赓续之职责,故其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乃是表达我中华民国、中华民族及中国国民党浩然正气使之然也。”

确实,连日本人都比中共讲天理人道。毛福梅是被日本飞机轰炸倒塌的墙头压倒身亡的,后来日本人出于好奇,也想看看毛氏的葬墓。当时他们通知了蒋氏族人,还和蒋氏族人先给毛氏上香、祭拜之后才打开坟墓,觉得和普通人没有两样,日本人最后原样把墓合上了。但毛氏尸骨躲过了日本人,却没能躲过中共的红卫兵。

蔣中正怎麼死的?
民国前2(1909)年中华民国故总统蒋中正先生与母亲王采玉、原配毛福梅、长子蒋经国合影。(公有领域)

文革中,红卫兵也砸坏了宋氏墓园。宋美龄女士即使想与父母一起葬在上海,怎会不担忧自己身后之厄运?不信神不敬祖的共匪不除,连坟墓都难安宁。

正如蒋介石早年预言:“共匪之惯技乃是欺诈虚伪,言而无信,是以虚声恫吓、威胁利诱、买空卖空、无所不用其极!!”

早在民国时代,蒋介石对共产主义和中共的本质,就有超常的远见卓识。他指出,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前途息息相关:

西方已变异的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将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凡我国民应发扬中华民族崇高的文化,继续努力作长期艰苦的奋斗……

据蒋介石副官翁元回忆,蒋公陷入半昏迷状态后的一天,口中仍念念有词,声音十分微弱,当时翁元用耳朵贴近蒋公的嘴边,仔细听,蒋公说的是:“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大陆……救中国……”

蔣中正怎麼死的?
台湾桃园大溪后慈湖,蒋介石先生当年游湖的竹筏座椅让人怀念。(Venation/Wikimedia Commons)

参考文献:

陶涵(Jay Taylor)着,林添贵 译:《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奋斗》(下卷)
《蒋介石日记(1915—1949)》
蒋介石:《西安半月记》
蒋经国:《病中日记》
杜英穆:《伟大的先总统蒋公中正》
王丰 编,翁元 口述:《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的日子》@*

点阅【民国风流人物】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苏明真

蔣經國是怎麼死的?

心臟衰竭

蔣中正什麼時候死亡?

1975 年 4 月 5 日蔣中正 / 逝世日期null

蔣中正下葬了嗎?

民國51年(1962年)10月31日,由蔣中正親題「慈湖」兩字,刻製木匾一方。 洞口賓館更名為「慈湖賓館」。 慈湖名稱的「慈」字意為「慈母」。 民國64年(1975年)4月5日,蔣中正逝世後,靈柩於4月16日暫厝慈湖賓館,停放於賓館正廳,但並未下葬。

蔣中正是蔣經國的誰?

蔣經國
配偶
蔣方良 ( 1935年 結婚; 1988年 結束 )
儿女
蔣孝文 蔣孝章 蔣孝武 蔣孝勇
父母
蔣中正(父) 毛福梅(生母) 宋美齡(繼母)
亲属
蔣緯國(弟)
蔣經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zh.wikipedia.org › wiki › 蔣經國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