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東南亞條約組織

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東南亞條約組織的會旗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東南亞條約組織成員國的位置(1959年)

簡稱SEATO
成立時間1954年9月8日
廢除1977年6月30日
類型國際集體防衛組織
總部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泰國曼谷

服務地區

东南亚

會員

8個國家

  •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澳大利亚
  •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法國
  •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新西蘭
  •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巴基斯坦 (包括東巴基斯坦,即今孟加拉国)
  •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菲律賓
  •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泰國
  •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英国
  •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美國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東南亞條約組織(英語: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缩写为SEATO, 又称东南亚公约组织,簡稱東約組織[1])是一個已經解散的國際軍事組織,相當於亞洲的北約。它是一個根據《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又稱為《馬尼拉條約》,在1954年9月簽訂)而於1955年2月19日在泰国曼谷正式成立的集體防衛組織[2]:1[3],總部亦設於曼谷[4]。東約組織曾有8個成員國。

東南亞條約組織成立的目的是牽制亞洲的共产主义勢力[5]:338-339,不過組織內部的糾紛使它無法有效履行防務行動,使之未能介入老撾內戰和越南战争[6][7],因此该組織解散後有學者認為它是個失敗的国际组织[8];但另一方面,由這個組織撥款贊助的文教計劃亦在東南亞地区留下了深远的影響[2]:183。東南亞條約組織最終隨著多個成員國無意繼續參與會務、陆续退出而於1977年6月30日解散[9][10]。

起源及組織架構[编辑]

東南亞條約組織源於美國杜鲁门主义[11]:439,旨在遏制亞洲的共產主義勢力[5]:338-339,並防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北越的势力向南方擴张[12]。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擔任美国总统期間,國務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1953年至1959年在任)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便把「反共聯防」的概念帶到了东南亚。[2]:11953年末,時任美國副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出訪亞洲後返回美國時,也主張在亞洲建立另一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約)[13]:173-174。美國和南越並不支持在1954年簽訂的《日內瓦協定》[14]。而美國等國則於同年9月8日在馬尼拉簽訂了一份反共集體防務條約——《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又稱為《馬尼拉條約》);此前數天,簽約國的專家已就條約內容展開談判,並在9月6日在馬尼拉召開會議,締結軍事聯盟[15]。《馬尼拉條約》的簽約國隨後便根據這份條約,組建東約組織[2]。该组织所针对的圍堵對象是奉行社會主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6]:97。東約組織的成員國(特別是美國)認為,這個組織有能力阻止共產黨人改變東南亞的政治版圖[14]。

當初西方國家組建東南亞條約組織的時候,曾有意把它發展成為東南亞版的北約[17]:836。東南亞條約組織會協調各成員國的軍隊,以达到集体防御的目的。這個組織於1957年在堪培拉舉行的東南亞條約組織會議中設立了部長理事會、国际参谋部及幾個与经济、保安和資訊相关的委員會,[9]并設立祕書長一职。当时任命的首位秘書長乃朴·沙拉信是一位來自泰國的外交家和政治家,曾在1952年至1957年期間出任泰國駐美國大使[2]:186[18],並於1957年9月至1958年元旦期間擔任泰國總理[19]。在此之后东南亚条约组织便由秘書長領導[2]:184[9]。

跟北約不同的是,東南亞條約組織并未設立一支接受統一指揮的軍隊[10]。另外,雖然美國在组织内的成員资格為其在越南戰爭(1955年至1975年)期間大舉干涉印度支那地區的軍事提供了理據,但組織本身的響應協議(協議的內容把共產主義視為成員國的「共同威脅」)對成員國而言卻模糊無效[20]。

成員[编辑]

雖然東南亞條約組織的名字裏面包含了「東南亞」這個地名,但是東約組織8個成員國中,只有泰国和菲律宾位於東南亞;該組織其他成員國尚包括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巴基斯坦(包括東巴基斯坦,也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国)、英国和美國[10]。

東約組織成立的時候,菲律賓與美國之間的關係尤為密切[4];而由軍人主政的泰國也奉行親美的外交政策[14]。除此之外,兩國政府均須面對國內剛發軔的共黨叛亂。泰國留意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雲南省境內設立「傣族自治區」(即在1953年建立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21]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區[22])[23]和支援泰北苗族人,而老撾的共產主義組織巴特寮和北越也支持在泰國東北地區居住的部族起兵反叛[14]。泰國當局懼怕中共和北越[14],擔心中共會在泰國從事顛覆活動[23]。泰國遇到這樣的局面,並沒有實行經濟措施縮窄北部山區和南部地區的差距,而是尋求美國援助。於是,泰國便積極參與東約組織的活動[14]。曾組建東南亞聯盟、倡議自己的國家與馬來西亞、印尼結盟的菲律賓,也希望透過參與東約組織的建立過程,樹立該國的獨立國形象和加強國內安全[14]。另外,當時汶萊是英國的保護國,而在1962至1963年汶萊暴亂期間,英國和東約組織另外兩個成員國——澳洲、新西蘭都有派兵到汶萊,協助汶萊平定亂事[24]。

其他東南亞國家不參與東約組織的原因各異:作為不結盟運動成員國的緬甸和印尼[25],認為保持國內社會安定比對付共黨威脅更重要[4],因而拒絕加入[26],甚至反對東約組織[14]。印尼前總理朱安達和前副總統、外交部長阿丹·馬力克都曾表示印尼不會加入東約組織[27][28]。馬來亞因為和英國簽訂了防務協議,所以得到英國協助應對馬來亞共產黨叛亂和馬印衝突;故此馬來亞(以及後來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沒有加入東約組織[14]。但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仍能透過英國得知東約組織的最新動態[4]。南越、柬埔寨和老撾王國由於要遵守1954年日內瓦會議的規定而沒有加入[10],不過它們仍受到組織的軍事保護[10]。然而,柬埔寨在1956年拒絕接受東約的保護[6]。

其他國家加入東約組織的原因亦不盡相同。對於澳洲和新西蘭而言,東約組織的架構比《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ANZUS)提供的防務框架更使人滿意[29]。英國和法國加入東約,是因為兩國都曾在東南亞建立殖民地(英國是馬來亞的前宗主國、汶萊的宗主國;法國曾統治印度支那地區),也關心中南半島局勢的發展[4]。巴基斯坦則是為了爭取其他國家支持他們對抗印度而加入[4]。而在冷戰期間,美國把東南亞視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前沿陣地,並認為為了讓該國在冷戰時期實行圍堵政策,東約組織是必須設立的[4]。

東約組織成員國在1950年代初都是奉行反共主义的西方和東南亞國家,其中英國、澳洲和美國在東約組織中代表了西方的政治大国[30]:604。在美國,參議院以82票贊成、1票反對批准《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由此美國也加入了東南亞條約組織[7]。美國當時有意與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菲律賓、日本、韓國,以及《馬尼拉條約》、《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又稱《美澳紐安全條約》)簽約國聯手,組成一個西太平洋防禦體系[31]。

加拿大和中華民國本來也打算加入東約;前者要專心處理北約的會務[32]:138,英國、法國、菲律賓、巴基斯坦則反對後者加入,最終不了了之[33]。另外,各國代表草擬條約時決定《馬尼拉條約》不適用於北緯21度30分以北的地區,因此《馬尼拉條約》不適用於香港,以免為難英國[15]。

預算[编辑]

1958 年至 1973 年間對民事和軍事預算的平均貢獻[34]:

  美國(24%)

  英國(16%)

  法國(13.5%)

  澳大利亞(13.5%)

  巴基斯坦(8%)

  菲律賓(8%)

  泰國(8%)

  新西蘭(8%)

1958 年至 1973 年間對民事和軍事預算的平均貢獻[34]:

  • 美國:24%
  • 英國:16%
  • 法國:13.5%
  • 澳大利亞:13.5%
  • 巴基斯坦:8%
  • 菲律賓:8%
  • 泰國:8%
  • 新西蘭:8%

秘書長[编辑]

名稱國家就任日期離任日期
乃朴·沙拉信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泰國
1957年9月5日 1958年9月22日
威廉·沃思(代理)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澳大利亚
1957年9月22日 1958年1月10日
乃朴·沙拉信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泰國
1958年1月10日 1963年12月13日
威廉·沃思(代理)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澳大利亚
1963年12月13日 1964年2月19日
功蒂·苏帕蒙空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泰國
1964年2月19日 1965年7月1日
赫苏斯·巴尔加斯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菲律賓
1965年7月1日 1972年9月5日
顺通·宏拉达隆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泰國
1972年9月5日 1977年6月30日

軍事[编辑]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澳大利亚把該國空軍的第79中隊派駐到位於烏汶府的泰國皇家空軍基地執勤(上圖為一架屬於澳洲空軍第79中隊的軍刀戰鬥機),以履行它對東南亞條約組織作出的承諾。

在東南亞條約組織成立後,由於大部分的成員國對軍事事務的貢獻極少,導致前者在這方面很快地就變得無足輕重[32]:138。雖然組織成員國的軍隊會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不過組織各成員國的軍隊卻未曾共同作戰,原因是這些國家之間發生了爭拗;例如東南亞條約組織就因為英國和法國的反對而未能在老撾執行軍事行動,以至于無力干涉在當地發生的内战[6]。故此,美國在1962年之後便單方面支援老撾王國[6]。美國希望該組織能夠介入越南戰爭,不過最後卻因為英國和法國不合作而未能成事[7][6]。最終,美國只能應南越政府要求,獨自出兵到南越參與越戰[14]。

美國和澳洲加入這個組織的目的,是获得參與越戰的合适理由[32]:138。美國以其會籍作為對東南亞大舉進行軍事干涉的理由[20],而英國和美國在亞洲的盟國也接受了這样的理由[20]。1962年,澳洲以「鞏固泰國防務」為由,把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第79中隊和屬於第79中隊的軍刀式戰鬥機派駐到位於烏汶府的泰國皇家空軍基地執勤,以履行它對東南亞條約組織作出的承諾。這些軍刀戰鬥機從1965年開始便隨著澳洲空軍參與越南戰爭,并為以烏汶府作為基地、向北越進行轟炸的美国空军提供保護[35][36]。

文化影響[编辑]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除了進行聯合军训之外,東約成員國也致力於改善社會和經濟問題[2]:183。東約內部負責監督相关措施的機構是轄下的資訊、文化、教育及勞工活動委員會,而这些政策也備受好評,甚至被认为是“该組織其中一項較为成功的政策”。[2]:183乃朴·沙拉信於1959年在泰國創立了培訓工程师的「東南亞條約組織工程学研究院」(SEATO 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現稱亞洲理工學院)[2]:186。另外该組織也撥款籌建泰國的曼谷教師發展中心和軍事訓練學校,這兩個機構都開辦了技術課程,分別服務教師和軍人[2]:188。除此以外,東南亞條約組織还设立了技術工人培训計劃(Skilled Labor Project),為組織成員國(尤其是泰国)的工人提供培訓講習服務。东约组织曾在泰國開設91個培訓講習班[2]:188。

東約同时也為醫學研究和农业研究提供經費援助[2]:189。在1959年,東約在曼谷設立了第一家研究霍亂病的实验室,其後又在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國)的达卡市設立了另一間同類型的實驗室[2]:189。後者成立後不久就成為了世界上其中一家最先進的霍亂研究設施,後來這個實驗室的名字被改為孟加拉國際腹瀉疾病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Diarrhoeal Disease Research, Bangladesh)[2]:189-190。該組織也重視文學創作,并为此設立了東南亞條約組織文學獎,獎勵東約成員國境內的優秀作家[37]。

相关批評、組織的解散[编辑]

早在東約組織創立之時,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對此表示反對。按蘇聯當局編纂的文獻所述,殖民地人民奮起、自由發展並不是殖民主義者樂見之事,而殖民主義者不能使亞洲、非洲等地各國爭取獨立、自由的人民放棄鬥爭,因此改變策略,建立東約組織等侵略集團,壓迫被奴役人民,鎮壓民族解放運動;蘇聯和印度、緬甸等亞洲國家的領袖認為應該反對、譴責這種侵略集團,締結集團不能使世界更為和平,各國人民共同努力卻能[15]。蘇聯外交部的聲明也指出,東約組織的成立和美國要和西德聯手在歐洲締結「侵略性的軍事聯盟」的事是相關的[31]。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則認為,英、美等國想憑藉反共聯盟使東南亞分裂,而日內瓦會議要有所成就,就不應該使東南亞分裂的事變得有可能;他又說東約組織敵視中國,意欲分裂亞洲,插手亞洲國家的內政,使地區局勢更形緊張[38]。

前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指出為了使美國能在亞洲實行它的外交政策,東約組織是必需設立的[2]。可是,並不是所有參與東約組織的國家都同意美國的主張,也就是以軍事手段牽制共產主義勢力。1954年,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表示,亞洲的共產主義問題既是政治問題,也是軍事問題,因此不能單靠軍事手段牽制共產黨人;如果要有效地使用軍事手段抑制此一問題,則需要取得亞洲國家最廣泛的支持[14]。

由於法國不踴躍參與東約組織的會務,英國又宣布自1971年起從位於蘇伊士運河以東的地區撤軍,東約組織對共產黨人的軍事行動無能為力[14]。最終,越南共產黨、巴特寮和赤柬在1975年分別推翻南越政府、老撾王國政府和柬埔寨親美的龍諾政權。另外,東約組織所有成員國(美國除外)在1977年該組織解散時已經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39],而自1972年尼克遜訪華後,美國和北京政府的關係亦有所緩和[40]。

在1970年代,東約組織部分成員國已無意參與東約組織的會務,並退出組織:東巴基斯坦在印度的支援下,脫離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國後一年(1972年),巴基斯坦就退出了東南亞條約組織[9];而法國也在1975年決定不再為這個組織提供經濟援助[10]。東約組織其他成員國則在1975年發表公報,宣布由於局勢變化的關係,東約組織即將解散,但是由該組織推行的活動和計劃將以其他形式維持下去[41]。東約組織則於1976年2月20日舉行最後一次會議,並於1977年6月30日正式解散[10]。

史學家大都認為《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是一份失敗的条约,在歷史書裡也甚少提及到這份條約[2]:1。英國外交官、海軍戰略家詹姆士·凱布爾爵士便曾在《1954年日內瓦會議的印度支那议题》一文中[42]形容這個組織是“一片遮羞布”,又認為它的存在只是為了掩飾美國赤裸裸的亞洲政策。他又把《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比喻成一個飼養紙老虎的動物園。[2]:1

參見[编辑]

  •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ANZUS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中部公約組織
  • 美洲国家组织

備註[编辑]

  1. ^ 众院外委会主席:美或须恢复东约组织以防止中国军事侵略. 聯合早報 (新加坡報業控股). 1996-01-24: 28.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Franklin, John K. The Hollow Pact: Pacific Security and the 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ProQuest. 2006. ISBN 9780542915635.
  3. ^ Leifer, Michael. Chin Kin Wah, Leo Suryadinata , 编. Michael Leifer: Selected Works on Southeast Asia. 2005. ISBN 978-981-230-270-0.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SEATO), 1954. USA: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2011-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7) (英语).
  5. ^ 5.0 5.1 Ooi, Keat Gin (编).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From Angkor Wat to East Timor, Volume 2. ABC-CLIO. 2004. ISBN 9781576077702.
  6. ^ 6.0 6.1 6.2 6.3 6.4 Grenville, John; Wasserstein, Bernard (编).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Treat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History and Guide with Texts. Taylor & Francis. 2001: 336. ISBN 978-0415141253.
  7. ^ 7.0 7.1 7.2 Hearden, Patrick J. (编). Vietnam: Four American Perspectives.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6. ISBN 9781557530035.
  8. ^ Buszynski, Leszek. SEATO: The Failure of an Alliance Strategy.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83. ISBN 9789971690601.
  9. ^ 9.0 9.1 9.2 9.3 Page, Melvin E. (编). Colonialism: An International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ncyclopedia. ABC-CLIO. 2003: 548. ISBN 9781576073353.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dia). Students' Britannica India, Volume Five. Popular Prakashan. 2000: 60. ISBN 9780852297605.
  11. ^ Jillson, Cal. American Government: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aylor & Francis. 2009. ISBN 9780415995702.
  12. ^ 貳、"圍堵政策"的各個環節. 香港: 高行(國際)有限公司. 2000年 [201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3).
  13. ^ "Nixon Alone," by Ralph de Toledano, p.
  14. ^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D. R. SarDesai. Southeast Asia: Past and Present.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2010. ISBN 978-0-8133-4434-8.
  15. ^ 15.0 15.1 15.2 斯米爾諾夫、索芬斯基著,方林、丹梅譯. 東南亞條約組織——殖民主義國家的侵略集團. 北京: 世界知識出版社. 1958年.
  16. ^ 涂成吉. 克萊恩與台灣: 反共理想與理性之衝突和妥協. 秀威資訊. 2007. ISBN 9789866909665.
  17. ^ Boyer, Paul; Clark, Jr., Clifford; Kett, Joseph; Salisbury, Neal; Sitkoff, Harvard; Woloch, Nancy. The Enduring Vision 6th AP. Houghton Mifflin. 2007. ISBN 978-0618801633.
  18. ^ Weiner, Tim. Legacy of Ashes: The History of the CIA. Random House Digital. 2008: 351. ISBN 9780307389008.
  19. ^ 泰國總理的歷史(History of Thai Prime Ministers). 泰國皇家政府. [201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6).
  20. ^ 20.0 20.1 20.2 Maga, Timothy P.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the Vietnam War, 2nd Edition. Penguin. 2010. ISBN 9781615640409.
  21. ^ 胡洪江.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喜庆成立60周年. 人民網. 2013-04-12 [2013-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22. ^ yxn. 风雨兼程谱华章 长风破浪铸辉煌——西双版纳建州60周年商务发展成就辉煌.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 2013-02-01 [2013-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3).
  23. ^ 23.0 23.1 US PSB, 1953 United States Psychological Studies Board (US PSB). (1953). US Psychological Strategy Based on Thailand, 14 September.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1994, 000556–000557, WH 120.
  24. ^ 劉新生、潘正秀. 汶萊.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年. ISBN 7-80190-400-1.
  25. ^ Belgrade Declaration of Non-aligned Countries (PDF). Belgrade. 1961-09-06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1-02).
  26. ^ Nehru Has Alternative To SEATO. Sydney Morning Herald. 1954-08-05: 1 [2012-10-03].
  27. ^ U. P. I. Untitled. Singapore Free Press. 1958-06-12: 12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2).
  28. ^ Reuters. 'No' to Seato by Malik. The Straits Times. 1970-03-31: 22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2).
  29. ^ W. Brands, Jr., Henry. From ANZUS to SEATO: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Policy towards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1952-1954.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No. 2. May 1987, 9: pp. 250–270.
  30. ^ Tarling, Nichola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Volume 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0521355063.
  31. ^ 31.0 31.1 莊清蓉. 東南亞條約組織的成立與蘇聯的對策(1954-1956).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2013-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8).
  32. ^ 32.0 32.1 32.2 Blaxland, John C. Strategic Cousins: Australian and Canadian Expeditionary Forces and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Empires.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773530355.
  33. ^ 鄭懿瀛.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2013-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9).
  34. ^ 34.0 34.1 Pierre Journoud, De Gaulle et le Vietnam: 1945–1969, Éditions Tallandier, Paris, 2011, 542 p. ISBN 978-2847345698
  35. ^ Stephens, Alan. Going Solo: The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1946–1971. Australian Govt. Pub. Service. 1995: 36. ISBN 9780644428033.
  36. ^ Independent Review Panel. Report to the Minister Assisting the Minister for Defence (PDF). 2004-07-09 [2011-05-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02).
  37. ^ Boonkhachorn, Trislipa. Literary Trends and Literary Promotions in Thailand. [2011-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5).
  38. ^ 姚椿龄. 美国与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立.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 [2013-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9.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日期简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1-07-31 [201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0).
  40. ^ U.S.-China Relations Since 1949. Asia for Educators. Columbia University. 2009 [201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41. ^ Thai given mandate to dissolve SEATO. The Montreal Gazette. 1975-09-25 [2012-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7).
  42. ^ Sir James Cable. www.telegraph.co.uk (Telegraph Media Group). 2001-10-13 [2011-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3).

參考文獻[编辑]

  • Blaxland, John C. Strategic Cousins: Australian and Canadian Expeditionary Forces and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Empires.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773530355.
  • Boyer, Paul; Clark, Jr., Clifford; Kett, Joseph; Salisbury, Neal; Sitkoff, Harvard; Woloch, Nancy. The Enduring Vision 6th AP. Houghton Mifflin. 2007. ISBN 978-0618801633.
  • Buszynski, Leszek. SEATO: The Failure of an Alliance Strategy.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83. ISBN 9789971690601.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dia). Students' Britannica India, Volume Five. Popular Prakashan. 2000. ISBN 9780852297605.
  • Franklin, John K. The Hollow Pact: Pacific Security and the 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ProQuest. 2006. ISBN 9780542915635.
  • Grenville, John; Wasserstein, Bernard (编).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Treat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History and Guide with Texts. Taylor & Francis. 2001. ISBN 978-0415141253.
  • Hearden, Patrick J. (编). Vietnam: Four American Perspectives.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9781557530035.
  • Jillson, Cal. American Government: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aylor & Francis. 2009. ISBN 9780415995702.
  • Leifer, Michael. Chin Kin Wah, Leo Suryadinata , 编. Michael Leifer: Selected Works on Southeast Asia. 2005. ISBN 978-981-230-270-0.
  • Maga, Timothy P.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the Vietnam War, 2nd Edition. Penguin. 2010. ISBN 9781615640409.
  • Ooi, Keat Gin (编). Southeast Asia: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From Angkor Wat to East Timor, Volume 2. ABC-CLIO. 2004. ISBN 9781576077702.
  • Page, Melvin E. (编). Colonialism: An International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ncyclopedia. ABC-CLIO. 2003. ISBN 9781576073353.
  • Stephens, Alan. Going Solo: The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1946–1971. Australian Govt. Pub. Service. 1995. ISBN 9780644428033.
  • Tarling, Nichola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Volume 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0521355063.
  • Weiner, Tim. Legacy of Ashes: The History of the CIA. Random House Digital. 2008. ISBN 9780307389008.
  • 涂成吉. 克萊恩與台灣: 反共理想與理性之衝突和妥協. 秀威資訊. 2007. ISBN 9789866909665.

延伸閱讀[编辑]

  • Buszynski, Leszek. SEATO: The Failure of an Alliance Strategy.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83.
  • Haas, Michael. The Asian Way to Peace: A Story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Praeger. 1989. ISBN 0-275-93216-8.
  • Dreisbach, Kai. USA und ASEAN. Amerikanische Aussenpolitik und regionale Kooperation in Südostasien vom Vietnamkrieg bis zur Asienkrise. Wissenschaftlicher Verlag. 2004年. ISBN 3-88476-656-2 (德语).

外部連結[编辑]

  • 《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副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54年9月8日,耶魯法學院藏本)

冷战

  •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美國
  • 1955 年 美國 聯合 英 法 以及 東南亞 數 國 成立 東南亞 公約組織 但 最後 因 成員國 之 間 缺乏 共識 僅 二 十 餘年 便 宣告 解散 請問 上述 組織
     
    蘇聯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华沙条约组织
  •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 東南亞條約組織
  • 中部公約組織
  • 不结盟运动
  • 第二次冷战

1940年代

  • 摩根索計劃
  • 虎克軍反叛
  • 牙买加政治冲突
  • 希腊十二月冲突
  • 英苏百分比协定
  • 雅尔塔会议
  • 波羅的海三國遊擊戰
    • 森林兄弟
    • 冲浪行动
    • 丛林行动
    •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三國
  • 被诅咒的士兵
  • 不可思议行动
  • 没落行动
  • 波茨坦会议
  • 古琴科事件
  • 朝鲜半岛南北分治
  • 支配行动
  • 围困行动
  • 四十黑名单行动
  • 伊朗危机
  • 希腊内战
  • 巴魯克計畫
  • 科孚海峽事件
  • 土耳其海峽危機
  • 對德政策的重述
  •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 杜鲁门主义
  • 亞洲關係會議
  • 1947年5月危机
  • 马歇尔计划
  • 莫洛托夫計劃
  • 经济互助委员会
  • 捷克斯洛伐克1948年二月事件
  • 阿尔瓦思巴起义
  • 第一次中东战争
    • 1947-1948年巴勒斯坦託管地內戰
    • 1948年以色列-阿拉伯戰爭
    • 1948年巴勒斯坦人大流亡
  • 苏南冲突
  • 柏林封鎖
  • 西方盟國的背叛
  • 铁幕
  • 南非種族隔離
  • 東方集團
  • 西方集團
  • 国共内战
    • 臺灣戒嚴
    • 台湾海峡两岸分裂
  • 馬來亞緊急狀態
  • 缅甸共产党叛乱
  • 1949年3月叙利亚政变
  • 阿爾巴尼亞政变

1950年代

  • 竹幕
  • 朝鲜战争
  • 麦卡锡主义
  • 茅茅起義
  • 阿尔及利亚战争
  • 埃及七月革命
  • 1953年伊朗政變
  • 东德六一七事件
  • 罗森堡夫妇案
  • 馬德里條約
  • 布里克爾修正案
  • 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
  • 1954年日內瓦會議
  • 绿山战争
  • 越南战争
  • 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
  • 塞浦路斯紧急状态
  • 黄金行动
  • 1955年日內瓦高峰會
  • 萬隆會議
  • 波茲南事件
  • 1956年匈牙利革命
  • 第二次中东战争
  • “我们要埋葬你们”
  • 伊夫尼战争
  • 格拉迪奥行动
  • 阿拉伯冷战
    • 1957年叙利亚危机
    • 1958年黎巴嫩危机
    • 1958年伊拉克革命
  • 史普尼克危機
  • 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
  • 1959年藏区骚乱
  • 1959年摩蘇爾起義
  • 古巴革命
    • 古巴革命的影响
  • 赫鲁晓夫解冻
  • 厨房辩论
  • 中苏交恶

1960年代

  • 刚果危机
  • 辛巴叛亂
  • 1960年U-2擊墜事件
  • 猪湾事件
  • 1960年土耳其政变
  • 苏阿决裂
  • 伊拉克–库尔德冲突
    • 第一次伊拉克–库尔德战争
  • 1961年柏林危機
  • 柏林圍牆
  • 巴布亞衝突
  • 沙漠戰爭
  •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 安哥拉独立战争
    • 幾內亞比索獨立戰爭
    • 莫桑比克独立战争
  • 古巴导弹危机
  • 埃爾·波特納佐
  • 中印边境战争
  • 砂拉越共產黨叛亂
  • 斋月革命
  • 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
  • 北也门内战
  • 1963年叙利亚政变
  • 约翰·F·肯尼迪遇刺案
  • 亞丁緊急状态
  • 1963年塞浦路斯危机
  • 越南战争
  • 叛乱战争
  • 墨西哥肮脏战争
    • 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 危地马拉内战
  • 哥倫比亞內戰
  • 1964年巴西政變
  • 多米尼加內戰
  •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 南非边境战争
  • 印度尼西亞過渡期
  • 多米諾骨牌理論
  • 东盟宣言
  • 寮國內戰
  • 1966年叙利亚政变
  • 阿根廷革命
  • 朝韩非军事区冲突
  • 希臘軍政府時期
  • 鉛弹岁月
  • 普韦布洛号危机
  • 第三次中东战争
  • 埃以消耗战争
  • 佐法尔叛乱
  • 南也门战争
  • 尼日利亚内战
  • 六八运动
    • 五月风暴
  • 文化大革命
  • 布拉格之春
  • 1968年波兰政治危机
  • 马来亚共产党叛乱
  •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 正常化
  • 7月17日革命
  • 中苏边界冲突
    • 珍宝岛事件
    • 铁列克提事件
  • 利比亚绿色革命
  • 足球戰爭
  • 古拉什共产主义
  • 菲律宾共产主义叛乱
  • 校正运动

1970年代

  • 缓和政策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1970年约旦内战
  • 阿爾科拉演習
  • 叙利亚校正运动
  • 西撒哈拉冲突
  • 1970年波兰抗议事件
  • 柬埔寨內戰
  • 越南战争
  • 胡差暴動
  • 现实政治
  • 乒乓外交
  • 埃及校正运动
  • 1971年土耳其备忘录政變
  • 1971年苏丹政變
  • 柏林四强协定
  • 孟加拉国解放战争
  • 1972年尼克松访华
  • 南北也门1972年边境冲突
  • 第一次也門戰爭
  • 慕尼黑惨案
  • 孟加拉国共产主义骚乱
  • 第一次厄立特里亚内战
  • 1973年烏拉圭政變
  • 1973年阿富汗政变
  • 1973年智利政變
  • 贖罪日戰爭
  • 1973年石油危机
  • 康乃馨革命
  • 苏联绕飞日本常规化
  • 西班牙民主转型
  • 印度尼西亚占领东帝汶
  • 希腊民主转型
  • 战略武器限制谈判
  • 第二次伊拉克–库尔德战争
  • 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
  • 安哥拉内战
  • 赫尔辛基协议
  • 莫三比克內戰
  • 奧羅莫衝突
  • 歐加登戰爭
  • 1978年索马里政变
  • 西撒哈拉战争
  • 埃塞俄比亚内战
  • 黎巴嫩內戰
  • 中阿决裂
  • 柬越戰爭
  • 兀鷹行動
  • 阿根廷骯髒戰爭
  • 1976年阿根廷政变
  • 利比亚–埃及战争
  • 德意志之秋
  • 南黎巴嫩冲突
  • 大韓航空902號班機空難
  • 尼加拉瓜革命
  • 烏坦戰爭
  • 改革开放
  • NDF叛乱
  • 乍得-利比亞衝突
  • 1979年葉門戰爭
  • 麦加禁寺围困事件
  • 伊朗伊斯蘭革命
  • 沙爾革命
  • 中越战争
    • 中越边境冲突
  • 新宝石运动
  • 1979年赫拉特起义
  • 七日抵達萊茵河演習
  • 反對蘇聯政治精神迫害鬥爭

1980年代

  • 薩爾瓦多內戰
  • 阿富汗战争
  • 联合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
  • 秘鲁内部冲突
  • 第二次厄立特里亚内战
  • 1980年土耳其政变
  • 两伊战争
  • 乌干达丛林战争
  • 锡德拉湾事件
  • 西方-81演习
  • 卡萨芒斯冲突
  • 马岛战争
  • 第五次中东战争
  • 1982年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边界战争
  • 1983年苏联核警报误报事件
  • 入侵格林納達
  • 仰光爆炸事件
  • 1983年優秀射手演習
  • 星球大战计划
  • 联合抵制1984年夏季奥运会
  • 东芝事件
  • 1986年黑海事件
  • 南也门内战
  • 豐田戰爭
  • 圣灵抵抗军叛乱
  • 臺灣戒嚴令解除
  • 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
  • 布干维尔内战
  • 伊朗航空655号班机空难
  • 8888民主運動
  • 团结工会
    • 苏联对团结工会的应对
  • 康特拉
  • 中美洲危機
  •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 人民力量革命
  •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
  • 阿富汗内战
  • 1988年波蘭罷工
  • 六四天安门事件
  • 新思维
    • 经济改革
    • 開放政策
  • 东欧剧变
    • 波羅的海之路
    • 柏林墙倒塌
    • 德国国内边界的撤除
    • 天鵝絨革命
    • 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
    • 东德转型与和平革命
  • 美国入侵巴拿马

1990年代

  • 1990年蒙古革命
  • 海湾战争
  • 兩德統一
  • 也門統一
  • 阿爾巴尼亞共產主義政權的垮台
  • 南斯拉夫解體
  • 天鵝絨分離
  • 苏联解体
    • 八一九事件

冷冲突

  • 阿布哈茲
  • 臺灣
  • 朝鲜半岛
  • 波多黎各
  • 科索沃
  • 南奥塞梯
  • 德涅斯特河沿岸
  • 中印边界
  • 北婆羅洲

情報組織

  • 中央情报局
  • 联邦调查局
  • 美国国家安全局
  • 秘密情報局
  • 克格勃
  • 史塔西
  • 摩萨德
  • 對外安全總局

技術競賽

  • 军备竞赛
  • 核軍備競賽
  • 太空競賽

外交政策

  • 杜鲁门主义
  • 围堵
  • 艾森豪威尔主义
  • 多米諾骨牌理論
  • 三個世界
  • 哈尔斯坦学说
  • 甘迺迪主義
  • 三和路线
  • 东方政策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詹森主義
  • 勃列日涅夫学说
  • 尼克松主义
  • 烏布利希學說
  • 卡特主義
  • 里根主义
  • 推回

意識形態

资本主义

  • 反共主義
  • 麦卡锡主义
  • 凯恩斯主義
  • 货币主义
  • 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 芝加哥經濟學派
  • 雷根經濟學
  • 供應面經濟學
  • 撒切尔主义
  • 基督教民主主義
  • 新保守主義

社会主义

  • 共产主义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左翼共产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胡志明思想
  • 赫魯曉夫主義
  • 铁托主义
  • 霍查主义
  • 卡斯特罗主义
  • 格瓦拉主義
  • 古拉什共产主义
  • 胡萨克主义
  • 纳萨尔主义
  • 欧洲共产主义

其他

  • 不結盟主義
  • 民族主義
  • 极端民族主义
  • 白人民族主義
  • 沙文主义
  • 帝国主义
  • 族裔民族主义
  • 白人優越主義
  • 錫安主義
  • 种族主义
  • 法西斯主义
  • 新納粹主義
  • 極權主義
  • 威权主义
  • 独裁
  • 泛伊斯蘭主義
  • 伊斯兰社会主义
  • 解放神學
  • 新左翼
  • 主体思想
  • 自由民主制
  • 不自由的民主
  • 指导式民主
  • 社會民主主義
  • 三民主義
  • 第三世界主義

组织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東南亞條約組織
  • 中部公約組織
  • 欧洲经济共同体
  • 华沙条约组织
  • 经济互助委员会
  • 不结盟运动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 狩猎俱乐部

宣傳

  • 積極策略
  • 《消息报》
  • 《真理报》
  • 美利坚报
  • 俄罗斯生活报
  • 自由十字军
  • 自由歐洲電台
  • 自由亚洲电台
  • 红色恐慌
  • 塔斯社
  • 美国之音
  • 莫斯科广播电台

參見

  • 冰幕
  • 仙人掌幕
  • 朝韩关系
  • 末日之鐘
  • 富爾達缺口
  •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 中东战争
  • 邊緣政策
  •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
  • 蘇聯與俄羅斯於美國的間諜活動史
  • 美蘇關係
  • 美蘇首腦會議
  • 第二次冷战
  • 1917年俄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