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 思 則罔,思而不 學 則殆 成語

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即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总结,理解性记忆。

作品名称 为政 外文名 Learning without thinking leads to confusion;thinking without learning ends in danger. 作    者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创作年代 东周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00年) 作品出处 《论语》 文学体裁 语录体散文集

目录

  1. 1 原文
  2. 2 词解
  3. 3 句释
  4. 4 补充说明
  5. 5 通俗解释

學而不 思 則罔,思而不 學 則殆 成語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而无所得

殆:通假“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而:连词,表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视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学而不思则罔”:死记硬背而不思考不理解,就做不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即使记忆力再好成绩也不会太好。

“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善于思考而没有学习的行动,即使逻辑思维能力再强也会因为知识积累的匮乏而限于空想失败。

新的解释:学习知识不理解,不面对现实问题则知识无用,面对现实问题不总结,不学习知识则问题不能解决。

参考资料
  •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处及意思_古诗文网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18-11-12]

學而不 思 則罔,思而不 學 則殆 成語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习总书记说:“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大意是:学习而不思考,等于白学,甚至越学越糊涂;思考而不学习,则是胡思乱想,还会导致危险。

孔子的这番话,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做了极其完美的阐释。

孔子是一个特别强调学习的人。“朝闻道,夕死可矣。”“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中这些关于学习的话语,都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孔子的身份是老师,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习确实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之一。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差别,就是人类是有文化的,而人类的文化活动是世代累积的,具有高起点性。其他的动物,特别低等的,比如蜜蜂、蚂蚁,其一生所有的生存技能都固定在它的DNA当中,它们的生命历程就是一个DNA打开的过程,根本无需学习;高等一些的,比如狮子、老虎,当然要学习一些生存的技能,比如如何捕杀猎物,但这些技能也都相对简单,并且所有这些简单技能都将随着个体的死亡而失去,代与代之间也没有任何积累。但人类不同。人类只有一些最简单的本能是固定在DNA之中的,其他大量的生存生活技能,都是以知识的形式一代代累积起来的,这种积累随着时间的演进而越来越多,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以往人类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正因为人类的活动具有“积累性”与“高起点性”,所以我们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就只能通过学习的方式来完成。“学习是人类的本质性特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人类知识的累积性,决定了它的总量必然越来越庞大。这样庞大的总量,远远超过了人类的记忆能力。另外,人类以往的知识中也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错误的;还有一些知识,很难说错误,但彼此之间的见解充满了矛盾的。数量极其庞大、质量良莠不齐、观点相互矛盾,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时候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面对这样的现实,假如我们只是强调“学习”,结果只能是越来越迷惘。

所以我们就必须“思”。所谓“思”,就是“思考”,就是我们作为各种知识、信息的接收主体,对浩如烟海、良莠不齐、充满矛盾的知识和信息加以甄别、选择、加工的过程。如果说学是“知其然”,那么思就是“知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有两层含义,一是表层知识背后隐藏的信息,需要用思来获取;二是时刻反思,在总结当前不足和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前行。学会思考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了这个习惯,思考就是学习中最好的帮手。

刚才说的是“学”离不开“思”。那么,“思”能不能离开“学”呢?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知识是思考的基础和原材料,而要获得知识,只有通过学习。学对于思,就像“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九年》),不学习,思考就只能流于空想,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思而不学”的麻烦还不止于此。不经过学习的思考,其本质就是胡思乱想,假如胡思乱想只停留在思考的层面也就罢了,如果要把自己胡思乱想的结果付之于行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危险。“殆”是危险的意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殆”,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学”与“思”的关系。比如盖大楼。你首先应该学习关于建筑的各种知识。这时你会发现,古往今来,关于建筑的知识浩如烟海,在这些知识当中,你必须用自己的思考做出筛选和判断,挑选你所需要的东西,否则的话,你就会淹没在各种知识之中,茫然不知所措,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不过,和“学而不思则罔”比起来,“思而不学”的后果就更严重了。假如你对建筑的科学知识一无所知,仅仅凭着自己的胡思乱想,想当然地设计出一栋大楼来,那么这栋大楼不盖则已,盖出来的结果十有八九会很快倒塌,从而带来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孔子说的“思而不学则殆”——思考而不学习,就是胡思乱想,很可能导致危险——绝不是一句吓人的空话,而是必定会如此的事实。

孔子本人就是学思结合的典范。在汲取前人的文化成果方面,他真正做到了如饥似渴。他很早就立下了求学之心,所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起来不知疲倦,简直是争分夺秒,所谓“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对待重点知识,他反复学习,唯恐掌握不尽,所谓“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从这些记述中,都可以看出孔子求学用力之深。刻苦的学习,使孔子获得百科全书般广博的知识。孔子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以博学而闻名天下了,诸侯们有不懂的事情,第一个想到的求助对象就是孔子。在博学的基础上,孔子也非常善于思考。《韩非子》和《吕氏春秋》中都记载了孔子对于一则大舜时的乐正夔的史料甄别,足以说明孔子乃好学深思之士,绝非一个两脚书橱式的书呆子。当时有一则记载,说大舜的乐正“夔一足”。鲁哀公以此询问孔子,说我听说大舜的乐正夔只有一只脚,有这么一回事吗?孔子的回答是:这只是人们的以讹传讹罢了。夔是人,是人就有两只脚,夔怎么可能只有一只脚呢?夔除了擅长音律,并无其他异于常人之处。当时舜想要用礼乐教化天下,于是有人就推荐了夔作为乐正。夔非常称职,他制定五音六律,大舜用来教化天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个人想再为大舜推举一人,大舜回答说“夔一足”,意思是夔这样的人才,一个就足够了,并不是夔只有一只脚的意思。孔子所生活的时代,科学尚未昌明,怪力乱神之说充斥天下。但孔子并未因此而陷入鬼神的迷思。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合理推测了这一则史料的实际意义,不但纠正了一个错误的传闻,还将其纳入到了儒家礼乐教化的思想体系之中,使之成为儒家学说的一个有力例证。

因为孔子对于学习与思考关系所做出的解释极其精到,也由于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说法,在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指导着中国人的学习和思考。比如宋代文学家晁说之就说:“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也说:“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學而不 思 則罔,思而不 學 則殆 成語

张之洞像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日益碎片化的时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了。从整体来说,人类知识的产生量越来越大,而真正堪称经典的东西所占比例却越来越小,这就是清末张之洞在《輶(yóu)轩语》中所说的:“大约秦以上书,一字千金;由汉至隋,往往见宝;与其过也,无亦存之。唐至北宋,去半留半。南宋迄明,择善而从。”假如说知识量太大、学习选择之难在张之洞的时代就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么在今天这个互联网、自媒体的时代,这个问题简直就到了令人崩溃的程度了。我们一方面必须要学习新知,否则就会被时代甩在后面;另一方面则必须有所选择,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这样的时候,要想不惘不殆,就只有学思结合这一条明路了。

學而不 思 則罔,思而不 學 則殆 成語

专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传统文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