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 不 耐 症 可以 喝 的 牛奶

你喝牛奶嗎?多數台灣人都受「乳糖不耐」的困擾,牛奶一喝就拉,久而久之就會再也不想嘗試牛奶,但乳糖不耐到底可不可以訓練呢?不喝牛奶又怕鈣質不夠怎麼辦?讓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謝榮鴻教授來告訴你。

先告訴大家結論:先天乳糖不耐不能喝,若是後天乳糖不耐可訓練,少量喝、慢慢喝、飯後喝;或是以發酵乳製品或低乳糖牛乳作取代。

乳糖不耐分先天和後天 後天乳糖不耐可訓練

「牛奶最早以前是西方人在喝的,亞洲人乳糖不耐是正常的。」謝榮鴻教授說,如果寶寶一出生換過各家廠牌的配方奶都吸收不了,只能用水解配方的配方奶,就是屬於先天的乳糖不耐,這些人在基因上缺乏能夠製造乳糖酶的基因,長大之後就還是不能喝牛奶。不過大部分的人都是屬於小時候可以喝牛奶,但長大之後不常喝,體內乳糖酶的酵素活性降低,所以偶爾喝牛奶的時候,腸胃無法耐受而拉肚子,那就是可以訓練的。

連續一週少量牛奶 可改善乳糖不耐

「每天喝少量牛奶連續喝一週,拉肚子的狀況就可以明顯好轉。」謝榮鴻教授說,「後天的乳糖不耐是可以透過訓練好轉的,只是在訓練期間要注意當天的時間和場合方不方便上廁所再喝,給自己身體適應的時間和空間。」同時也特別建議自覺有乳糖不耐的女性可以嘗試重新訓練乳糖酶,除了女性較易有便祕問題可以透過牛奶達到一點點傾瀉的作用之外,女性也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可以重新培養喝牛奶的習慣補充鈣質。

營養師小提醒:建議在訓練期間,補充牛奶的時間點在飯後,不要空腹喝,並沖泡適當比例不要沖泡過濃,有助於減緩不適症狀。

從身體感受出發 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乳製品

謝榮鴻說,如果你喝牛奶不會有不良反應,乳製品是很好的鈣質和優質蛋白質的來源,每天 1.5-2 杯牛奶 (一杯 240 ml) 可以提供每天一半的鈣質需要量,而且建議選擇「全脂」牛奶,可以讓脂溶性維生素更好吸收,加上目前研究顯示每天適量全脂牛奶與心血管疾病無關,可以放心選擇。如果真的不能接受牛奶,可以選擇發酵乳製品,如優格、優酪乳等,不但鈣質含量一樣豐富,其中的益生菌可以平衡我們的腸胃道菌相,長期飲用有助於提升腸道健康,改善免疫力,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除了乳糖不耐之外,也有些人不喝牛奶的原因是會脹氣或會「長痘痘」,建議一樣可以先嘗試少量,或是在急性期避免飲用,直到狀況好轉,不然就是找出自己喜歡的乳製品或其他飲食替代品(如豆製品),才來得及「存骨本」顧健康!

文/吳宜庭

延伸閱讀

從飲食營養鞏固免疫!「趨吉避凶」季節性過敏不上身

國人7歲後日常鈣質攝取只有30%!除了牛奶,也要補充這些食物

優酪乳可以幫助降低血糖 最好的選擇是「全牛奶+益生菌」

根據衛福部的國民營養調查,鈣質為目前國人最缺乏的營養素之一。鈣質的最好攝取來源之一為牛奶,而牛奶同時也是我們攝取不足的食物,原因有不喜歡乳製品的味道、昂貴等,還有人是只要喝到牛奶就有拉肚子、脹氣等情況,感覺像是乳糖不耐,但真的是這樣嗎?

延伸閱讀:牛奶輸了!更好的補鈣食物是「它」 預防骨鬆更有效

示意圖/TVBS

3大常見原因喝牛奶會不舒服

❶酪蛋白敏感

牛奶中有30%的酪蛋白,酪蛋白分成多種不同形式,像是A1、A2等,有研究發現許多人對於牛奶產生不適應,是由於牛奶中酪蛋白的A1-beta形式,進入到腸胃道中,會引起發炎因子增加與免疫反應,使得腸胃出現類似乳糖不耐的症狀。另外,也有研究發現A1-beta形式的酪蛋白還有可能引起乳糖吸收不良,加劇乳糖不耐的症狀!

❷乳清蛋白敏感

有聽過喝完乳清蛋白補充品會拉肚子嗎?有可能是腸胃對於乳清蛋白敏感,例如:α或β-乳球蛋白,產生腹瀉、不舒服的症狀。

❸乳糖不耐

亞洲有些人是屬於乳糖不耐,乳糖不耐顧名思義是身體無法消化乳糖,依照程度的嚴重性又可分為乳糖敏感及乳糖不耐症,多數人是屬於乳糖敏感,飲用牛奶後產生不舒服的症狀。

喝牛奶會拉肚子 不一定都是乳糖不耐症

「我喝牛奶會不舒服」相信這句話每個人都曾經聽過,有調查發現將近1/4的國人喝牛奶會有不舒服的症狀,像是:脹氣、想放屁、肚子痛或是拉肚子。而這些症狀總令人馬上聯想到乳糖不耐症。但看完上面的3大原因,你現在知道其實喝牛奶不舒服,不一定都是乳糖不耐症。喝牛奶不舒服的人口始終高居不下,除了沒有對症下藥外,還有就是對於乳糖不耐的錯誤迷思。

即使有乳糖不耐 乳糖酶也無法被訓練

有聽過乳糖酶可以被訓練嗎?這其實是錯誤的!乳糖不耐原因,包含:天生缺乏或乳糖酶活性自然衰退,乳糖酶的活性在出生後34周達到高峰,之後就會自然下降使得飲用牛奶後,出現乳糖不耐的症狀。

有些人因此想訓練自己對於乳糖的耐受性,透過漸進式的增加牛奶飲用量來讓乳糖酶增加,但是乳糖酶的活性其實無法被訓練,取而代之的是「能幫助消化乳糖的腸道菌相增加了」。因此,讓人誤以為乳糖酶增加,但是腸道菌相可消化的乳糖也有上限,僅能達到12g的乳糖,約為1杯240ml牛奶的量。

乳糖不耐的人看似常出現在你我身旁,但其實極少數人真的有去醫院被診斷為乳糖不耐症;近期就有研究發現,許多自稱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其實都沒有乳糖不耐症,而是對於牛奶中的蛋白質敏感!

延伸閱讀:江宏傑二寶「小小傑」有乳糖不耐症!醫師1招不再拉肚子

3招讓你舒服喝牛奶

❶對抗蛋白質敏感:選擇以A2 酪蛋白為主的牛奶

一般的牛隻會產生的A1與A2形式的酪蛋白,而目前國外已經透過技術與篩選,培育產生以A2 酪蛋白為主的牛隻,取代會讓腸胃敏感的A1-beta酪蛋白,有出國的人不妨可以注意一下,說不定飲用後就能改善喝牛奶的不適感!

❷對抗乳清蛋白敏感:將牛奶加熱

溫度可以使乳清蛋白變性,當結構改變,也就不會引起腸胃不適,這也是許多人飲用熱牛奶時較不會不舒服的原因。

❸對抗乳糖不耐:選擇優酪乳或訓練腸道菌相消化乳糖

優酪乳的乳糖含量較牛奶少,因此飲用後較能避免不舒服的症狀。另外,腸道菌相可以幫助消化乳糖,所以選擇適量的牛奶,並搭配優酪乳,也能補足一天奶類的需要量。

延伸閱讀:喝牛奶會生痰?感冒喝牛奶更會嚴重?營養師告訴你正解

衛福部建議,成人每天早晚都要飲用一杯240ml的牛奶,才能達到營養均衡的目標,喝牛奶會不舒服的人不妨試試以上的方法,讓自己「舒服」的喝牛奶,獲得滿滿的營養。

◎ 本文出自/好食課  ◎ 撰文/張宜臻營養師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蛋殼有黑斑點正常嗎?土雞蛋比較補嗎?專家:土雞蛋其實不是褐殼蛋

喝全脂牛奶、低脂牛奶哪個比較好?營養師告訴你真相

喝牛奶會致癌?越喝越骨鬆?營養師破解7大迷思

喝茶、咖啡加牛奶比較健康?心外權威警告千萬別這樣做!

養成水煮蛋肌!睡前一杯溫牛奶助好眠多吃2種食物也有效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99%台灣成人乳品攝取不足,有缺鈣危機,乳糖不耐症可能是民眾少喝乳品原因;營養師建議,乳糖不耐者可先攝取少量乳品、優酪乳及優格,再慢慢增量,有助改善腹瀉、脹氣症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乳品類為牛羊乳汁製品,如鮮乳、保久乳、奶粉、優酪乳、優格、起士等;乳品類主要提供鈣質,且含有優質蛋白質、乳糖、脂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民眾飲食鈣質攝取量大多不足,每日攝取1至2杯乳品最容易滿足鈣質需求。

台灣民眾乳品攝取不足,可能跟乳糖不耐症有關。在台灣,約有95%成人分解乳糖功能不佳(40%有脹氣或放屁的症狀,15%有腹瀉的症狀),乳糖吸收不良可能是造成鈣質不足的危險因子,民眾因乳糖耐受不良症狀而避免吃乳製品,造成鈣質攝取不足。

台北市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乳糖是雙醣,吃入後需經腸道的乳糖分解酶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許多人在嬰幼兒期斷奶後,因不常喝奶,腸道的乳糖分解酶逐漸減少、消失。

營養師表示,很多成人長大後才再喝奶,因腸道已經沒有乳糖分解酶,乳糖不能被分解而被細菌利用,產生脹氣、腹瀉等不舒服的症狀,自然就不敢喝牛奶。不過,可以從這3項著手改變:

1. 有乳糖不耐症者,可從少量乳品、優格、優酪乳等乳糖量沒這麼多的乳品開始,不適症狀會減輕,腸道逐漸習慣後,乳糖分解酶會再活躍,自然緩解乳糖不耐症狀況。

2. 最好從小養成喝牛奶的習慣,鮮奶或牛奶是豐富的鈣質來源,又是優質蛋白質、有維生素B,每天1至2杯是很好的營養來源。

3. 若決定不吃乳製品(如素食者),就必須多攝取非乳製品鈣質來源,如新鮮蔬菜,當蔬菜的顏色越深綠或深黃,含有的維生素A、C及礦物質鐵、鈣也越多。

責任編輯/陳憶慈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