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灵魂 观

新時代經典,增訂實用學習指南!

★全球銷量逾600萬冊,三十年週年全球暢銷版
★新時代五十大經典,引領當代靈魂學風潮
★長踞《紐約時報》、《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出版人周刊》暢銷榜

「如果我只能推薦這個星球上的一本書給你,那就是《新靈魂觀》。對我來說,這是僅次於聖經,我所讀過最有力量的書。」——知名媒體人 歐普拉

我們正處於人類意識革新時代,必須超越五官知覺,以多官知覺探問「靈魂是什麼?」「我們誕生於世所為何來,又該往何處去?」靈魂的進化是一種永恆的延續過程,當我們外在不為功名利祿主宰,內在不被憤怒、恐懼、憎恨、孤獨所掌控,才能追尋靈魂的終極依歸——獲取真實力量,擁抱愛與和諧。

本書鼓勵我們開拓覺知、改變意圖、相信直覺,並對世間萬物抱持敬意,據此理解行為與動機帶來的業力與影響,進一步體察情緒與經驗本質,找到生命的意義。透過〈假象〉〈信任〉〈上癮〉〈選擇〉〈關係〉等章節,穿梭人生各種迷霧與困境,最終引領人格走向光,共享宇宙價值。

本書於一九八九年問世,至今全球熱銷已達數百萬冊,為無數讀者開啟覺悟,被奉為「新時代經典」。除了深具洞見的論述,書末收錄「學習指南」提供省察與思索的練習。值此出版三十週年之際,這本永不過時、歷久彌新的經典,將繼續改變許多人的生命,帶領人類走向靈性發展的新境界。

名人推薦

蔣豐雯《星光女神卡》作者、王怡仁(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心靈輔導師)——專文推薦

歐普拉(知名媒體人)、王季慶(中華新時代協會創辦人)、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ASHA(身心靈作家)、王琄(表演藝術工作者、作家)、李智倫(Tori)(光的課程資深帶領者)、許瑞云(哈佛醫師心能量系列作者)一致推薦

媒體推薦

●誠摯樸實的經典!從靈魂觀點提供建議,告訴人類如何與心靈結合,發揮內在神性力量,並且過上靈性生活的絕佳指南。——周介偉(光中心創辦人)

●祖卡夫是位廣受敬重的思想家,他告訴我們,人類進化的達成,依靠的是靈魂的持續,以及人格死亡後能生出另一個更好、更堅強、更勇敢的人格。——馬雅.安潔羅(美國女詩人)

●充滿智慧與單純的美,近乎詩體風格的完美書寫。」——布萊恩.懷斯(《前世今生》作者、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博士)

●這是一部價值重要且意義深遠的作品。說它「文思泉湧」、「立論明晰」或「偶爾閃現神祕美感」等溢美之辭,都不足以形容它萬分之一的美妙。祖卡夫已經臻至伽利略、庫恩和費耶阿本德等人的高度成就。 ——傑佛瑞‧米什拉夫(美國超心理學家、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

●《新靈魂觀》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書。——保羅.科爾賀(《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作者)

●多麼不同凡響!一個前沿科學的最佳詮釋者,竟然同樣熟知人類精神領域。本書為這個時代帶來莫大的裨益。——休斯頓‧史密斯(《人的宗教》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哲學教授)

●關於思想、進化和轉現的非凡論述。本書絕對值得閱讀並思考——只要人類繼續存活,我們的感官、認知必定會產生戲劇性的變化。——《圖書館學刊》

●為什麼我沒有早幾年遇上這本書?它太棒了,我得停止在整本書上劃滿重點,因為每句話都如此重要。如果你感到孤獨,它會對你說話。它不是一本宗教書,但確實訴說「神性」之事。書中解釋的真理是我們一直知道卻從未用言語表述過的。——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Amy

●我給這本書五顆星,不是因為我在書裡找到什麼,而是當我閱讀它,我找到了自己。它令我用全新方式看待人生。——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Marty Ritz

●非常棒的書,你必須翻開它。我發現我得反覆閱讀某些段落,然後放下書慢慢地沉澱、吸收,其中蘊含太多智慧。 我推薦給每一個人。——讀者Frywalk

●有兩本書對我這輩子影響至深,《新靈魂觀》是其一。長大後我開始對宗教心靈相關書籍感興趣,這本教你如何活著的書給我啟發良多。我相信因果,所以選擇做對的事,即便世事無法總是從人所願。若世上每個人都能理解因果與意圖,明日世界將完全不同。但是,誘惑總如影隨行,祖卡夫說的對:這是終其一生的課題。——美國嘻哈音樂家

●這是一本關於靈魂vs.人格、多官知覺vs.五官知覺、靈性成長vs.人生侷限,種種之間的差別。讀這本書能讓你找到你自己。——Azealia Amanda Banks,美國饒舌女歌手

●《新靈魂觀》帶領你走向生命深處的美好旅程,走向超越世俗存在的物質生活與精神信仰。——讀者Dr. Lynette

●為何今日的生命是如此,這本書給了我可信的解釋。對所有曾問過「我為何活在這裡?」的人,這是最療癒的閱讀。——讀者Slade

●二十年前接觸到此書,從此改變了我的生命。我一直把這本書留在身邊鼓舞內心。感謝祖卡夫寫了這麼一本好書。——讀者Jerry Girardi

●如果你已經走在靈性的道路上,本書是非常好的指引。這本書解釋靈魂的方式是我前所未聞的,它幫助我走過負面情緒。——讀者Jean M Anhalt

●我已經讀了三遍,時常用它來幫助我發展靈性。這書為我帶來了理解,與許多驚呼「啊哈!」的時刻。謝謝你,祖卡夫。——讀者Darlene Schoonmaker

推薦序

《新靈魂觀》二十五週年紀念版序文——歐普拉(Oprah Winfrey)

我第一次讀《新靈魂觀》的時候是一九八九年。

我買了許多本送給朋友和同事,讓大家可以一起來讀,我對每一本讓我感到興味盎然的書一向是這種做法。剛好,我是第一個讀完這本書的人,而這也表示,我找不到人和我一起討論這本書的內容!因此,我找到了加州沙士塔山(Mount Shasta)的電話簿,直接打了一通電話給蓋瑞.祖卡夫。

「祖卡夫先生,哈囉,我叫歐普拉,我只是想和你聊聊你的書,邀請你來上我的節目,分享你的……」
「你說你的名字是?」
「歐普拉。」
「可以拼給我嗎?謝謝。」

「歐普拉O-p-r-a-h,h不發音,」我解釋道。然後我告訴他自己是一個談話節目主持人,而且還得向他解釋談話節目是什麼,因為蓋瑞已經好幾年沒看電視了。而當然,這讓我更加渴望與他聊一聊。我想知道他是怎麼知道書上這些事的。他寫的東西引起我深深的共鳴,而且感覺非常真實,但是,他怎能確定這些是真的呢?

《新靈魂觀》改變了我看待自己的眼光。它讓我在處理公事與私人關係的方式上,出現了深刻的轉變。

這本書在完美的時間點出現,那是我生命中已經準備好要進一步敞開自己、迎向更多可能性的時刻:更多的連結、更多的和諧、更多的平靜、更多的喜悅。我可以察覺到,我們的存在遠不止是每天一成不變的日常經驗、工作與各種關係的例行活動,它還有更多東西,生命有更多超出我們五官所能掌握的東西。

《新靈魂觀》將我自己的靈魂已經知道,而且一直在試圖告訴我的東西化為了文字。看見那些我尚未找到合適語言清楚表達的東西躍然紙上成為印刷字,真是個猶如醍醐灌頂的歡喜經驗。我第一次讀到「多官知覺」這個名詞時,我覺得蓋瑞觸動了某條敏感神經。事實上,這本書感覺就像是一個多官式的大爆炸。讀過這本書之後,無論到任何地方,我都能帶著新的領悟看待並且體驗人生。

蓋瑞的書是一個又一個的「啊哈!」時刻,一再指引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最喜歡的洞見是:「當人格能夠完全服侍它靈魂的能量時,那便是真正的獲得力量。」我的人格很巨大,這不是什麼祕密。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一直在充分利用它。但是談到利用這個人格服侍我的靈魂,而且確保這兩者的一致,這改變了我做所有事情的方式。我突然認出了那些讓人格操縱一切而走偏的時刻。我開始注意到,我感到不開心、不舒服或絕望的程度,與我自己偏離靈魂的居所有多遠,呈現等量的比例關係。

書中最令我震撼的章節是談論意圖的部分。這些話已經成了我生活的座右銘:「我們的每一種行為、意念、感情都是由意圖激發的,意圖的存在是因,是因就有果。只要參與了因,就不可能不參與果。我們都要為自己的行為、意念、感情負責——也就是為自己的意圖負責,最深刻的道理就在這裡。」這些話改變了我的人生。

在閱讀《新靈魂觀》這本書之前,我飽受「取悅他人」這種疾病所苦。和數百萬多數是女性的人一樣,我是他人需要、欲求與渴望的奴隸。當我極度想說「不」的時候,我還是會說「是」。無論別人要求什麼,我都會付出寶貴的時間、精力、金錢、禮物等等,純粹是為了避免可能惹別人不高興。

我曾經從芝加哥飛到西班牙,為一個朋友的慈善活動站台不到四十五秒鐘,又立刻回到飛機上,直接飛回去繼續進行我的節目工作,只因為我實在不知道如何開口說「不」。直到現在,我都還說不出那個慈善活動是做什麼的。

這類事情過去經常發生。我的生活就是一個活動接著一個活動,旋風般來去,馬不停蹄的演講邀約,幾乎只要有人邀請我,我就出現。我想要人們喜歡我。只要我給了他們想要的東西,我就以為他們會喜歡我。

我的突破來自於認知到我想要人們喜歡我的意圖,正是造成所有這些要求的原因。因與果。如果你的意圖是做他人想要的事,他們就會一直要求你做這些事。那真是個令我豁然開朗的「啊哈!」時刻啊!當我將我的意圖改變成做我想做的事、做我覺得值得我付出的事,結果就自然改變了。

二十五年過去了,今天,對我來說,帶著有意圖的目標來行動幾乎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但是我過去必須從《新靈魂觀》的書頁間學到這件事。蓋瑞•祖卡夫的意圖法則,從根本上改變了我的每一個行為。它甚至改變了「歐普拉秀」的意識。節目剛開始的時候,製作群會在每星期一次的流程會議裡提出新點子,但是自從我在《新靈魂觀》讀到蓋瑞的觀點之後,我制定了一個新的政策。我對每一個製作人說:請先提出你為這個節目立定的意圖。你想要做什麼?你想要呈現什麼結果?

有時候,那些一年必須填滿兩百個節目單元的製作人們,會編造一個意圖來安撫我,但我會說:「不行,這理由不夠好。」即使那意圖除了「我們只想提供娛樂,提高收視率」之外,沒有別的價值,我還是鼓勵所有的人將意圖交代清楚。清楚交代出意圖與目標,結果自然會跟著來。

一九九八年,蓋瑞.祖卡夫首次上我節目的時候,我們討論了靈魂的本質,那場訪問為我的職業生涯開闢了一個新的方向。在日間電視節目談論靈性方面的題材,這件事從來沒有人做過。談論意識、責任、意圖,以及因果法則,並不是會獲得高收視率的電視節目,但是我告訴自己:現在不做,更待何時?坦白說,要不是我擁有並且主導了這個節目,蓋瑞這些年來三十六次的應邀現身就永遠不會發生。我的製作群在一開始就相信,電視節目尚未準備好要談論靈魂這種事。

然而,我所選擇的方向讓我受益良多。我也持續在我的OWN有線電視網探索生命的精神面。憑心而論,如果我沒有讀過《新靈魂觀》這本書,我相信自己連做夢都不會想到要創造這樣一個有線電視網。

我在「歐普拉女子領導學院」(Oprah Winfrey Leadership Academy for Girls)教授領導課程時,借重了《新靈魂觀》的幫助。我利用書裡的原則來教導小學生、高中生,甚至是凱洛管理學院(Kellogg School Management,譯註:西北大學的管理學院)的MBA學生。每當有人讀到這本書,感受到我二十五年前所感受到的驚奇,我便感到無比歡喜。如果你已經準備好要用新的眼光來看世界、如果你已經準備好敞開你的人生,為它帶來改變,如果你已經準備好接受醍醐灌頂的喜悅,我想你也能感受到這份驚奇。

推薦序

放手,讓愛來做吧!
《魅麗雜誌》發行人賴佩霞

你選擇「做憤怒,或做愛?」英文講do Anger, or do love? 當我們負面情緒起駕的時候,你是否有覺知、有能力做選擇?與其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傾巢而出,或,你很有意識地選擇讓愛來承攬整個局面?這就是意識的地位。

有意識的人,才能有所選擇,才是真正的自由人。否則,我們都將淪為自己負面情緒的受害者,同時也很容易變成沒有能力扭轉正向局勢的加害人。

當我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新靈魂觀》書稿,一眼看到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歐普拉.溫芙蕾,還有另外一位在美國相當受敬重的美國女詩人瑪雅.安潔羅的聯袂推薦時,本書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三十多年前,當我第一次踏上美國那塊土地,短短幾年,眼看歐普拉從眾多的談話性節目裡脫穎而出,不久便成了美國家喻戶曉、同時受人尊敬的女主持人。她一路的努力與成長,盡收眼底。

加上我的母親長期住在美國,在世時勉強可以說是歐普拉的粉絲。歐普拉的動態,常常是我去美國探訪她時,我們之間茶餘飯後的話題。也因為如此,慢慢地只要週間下午三點一到,我們母女倆就會很自然地泡兩杯咖啡,一起坐在電視前面參與她的心靈世界。

歐普拉不只是主持人同時也是節目的製作人。記得歐普拉在一次節目中提到,大約80年代末期,當她第一次在節目中提到「靈性」時,現場來賓一片沈默,鴉雀無聲。這對於一個以現場觀眾場景為主的節目來說,非常尷尬。場面其冷,觀眾沒有什麼反應。逼得她不得不停機,先跟觀眾作一番討論與溝通。

原來,當年一般人對「精神上的事物」(Spirituality),只侷限在宗教上的解釋,這對於一般不上教會或不讀聖經的人來說,無非是一種沒有內容的空洞字眼。從此,她開始學習用不同的詞彙、解釋、說法,把靈性概念以新的角度介紹給大家。爾後,因為個人的靈性追求,她跨越了各界宗教的藩籬,把這些被認知為玄秘的領域,透過電視節目分享給電視機前的觀眾。以我來看,歐普拉成功地把她的節目變成了心靈成長追求者的教育平台。

收視穩定,內容精彩,可看性高。由於歐普拉從小小年紀約五、六歲開始就深愛閱讀,看很多故事書,說故事很自然就成了她日後的專長。書海中,她認識了本書的另一位推薦者,非洲裔女詩人,同時也是一位相當受景仰的民權活動家瑪雅.安潔羅。她的人文素養深深影響著歐普拉,一直以來,都是歐普拉口中最敬愛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心靈導師。早期還沒有這些心靈刊物、著作時,安潔羅的著作就是她心靈的典範。藉由採訪,二十多歲的歐普拉與她一見如故,長年培養出形同母女的深厚情誼,兩人間相互支持的溫馨對話,每每聽了都讓人動容。今年,2014年5月28日瑪雅.安潔羅辭世,享年86歲。

我之所以特別要提到前面兩位,無非是想讓讀者更瞭解本書作者蓋瑞.祖卡夫。

70年代投入寫作,1989年這本中文譯為《新靈魂觀》的書問世。歐普拉個人談話節目始於1986年,80年代末開始在節目裡討論心靈成長相關議題,這兩位在我們現在回頭看起來,都是當時心靈知識傳播的開拓者。如今本書作者的著作銷售已高達六百萬冊,而歐普拉的節目更是全心投入在心靈成長的教育上。透過網路、書籍、雜誌等各種媒體,他們同聲提醒著人們「提昇自己的意識,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繼續讓負面情緒掌控,選擇讓愛來提昇自己的心靈世界。」

看完本書書稿,依照慣例,我會上網瀏覽作者的生平,看看他其他的著作,幫助我對作者有更完整的認識。

在鍵盤上打上:The Seat Of The Soul(本書的英文原著)。第一個跳出來的封面好眼熟。我馬上把腿上的手提電腦往床邊一擱,從床上跳起來,站在枕頭上,回頭從我堆書成塔的床頭書櫃上搜索這本書。就在最上層的右邊角落,我看到了這本書的英文原版,就這樣直立立地站在那裡,我好不開心,趕緊把它從一排覆蓋塵灰的書中取出,擦去身上的塵絮,我再次翻閱這本書。想想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我在美國著名的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巴諾書店)閒逛,那正是我大量閱讀靈性書籍的時期,只要一走到書店,一定迫不及待趕往「靈性」(Spiritual)或「自我成長」(Self-help)的分類區前去。當我在瀏覽書架上的書的時候,有一位面容慈祥的美籍老先生,面帶微笑,看著我一本一本拿起、放下,拿起、放下,他終於開口說了,顯然,他也是一位愛好心靈成長的讀者:「這一本The Seat Of The Soul,你看過嗎?」「沒有,我不知道這本書。」我回答。他繼續說:「這是一本我很愛的書,你要不要翻翻看,也許你也會喜歡。」

由於當時,我喜歡閱讀像瑪雅.安潔羅這類資深作家的作品,對於這位堪稱年輕的新作家,因為瞭解不深,也就沒有給太多關注。書架上各類新時代靈性成長的書如雨後春筍,琳琅滿目,沒有經過一些時間歷練的作品,往往我就只是站在書店翻一翻,除非是已經被大量報導、深受好評的書,否則我是不會輕易把它帶回家。

於是,我就站在那裡翻了這本他所推薦的The Seat Of The Soul。過一會兒,老先生手裡拿了幾本新書,向我道別:「希望你喜歡,這本書對我影響很深,我很喜歡,祝你好運。」就這樣,我就把這本書帶回家了。這一轉眼,它也跟了我二十多年了。

我想,當時我並沒有花心思細讀,為什麼?不知道。但現在,把它從櫃上取下再次翻閱,的確,經過這麼多年的考驗,它已經證明了它在靈性成長領域的地位與影響力。再看看作者的照片,沒錯,他的確受到美國人很大的青睞,他的身影在西方很多電視、電台、書報雜誌都出現過,也有很多關於他作品的介紹。

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每個人都會受傷、失望,甚至最讓人受苦的嫉妒。這些都與學位無關,不是你書念得多,心中就沒有這些、沒有嫉妒。我所知道的靈性成長意味著,當負面情緒產生時,你選擇讓憤怒駕馭,或是讓愛行使?

我在很多年以前就決定了要讓愛來行使,雖然不容易,但我沒有其他的選擇。因為憤怒,讓太多人受傷了。愛,我們每個人都有,只是我們要用心學習讓愛擴張、擴大。與可愛的人相處,行使愛,太容易。當我們負面情緒被激起的時候,這時侯所行使的愛,才是淬煉,才叫成長。

下次當你悲傷、難過、憤怒、嫉妒、不平的時候,安靜一下,讓那你平常就在培養的愛來做他能做的事。不要選擇繼續做出憤怒的行為,而選擇做出愛。如果做不到,就靜靜的坐一下,沈澱一下,翻翻手上穿梭著正向能量的好書,舒緩一下情緒,也許,這就是愛的行使,選擇做出愛的表現。延續當年老先生對我說的那句話:「希望你會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