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關於山福

山福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1年九月,最初期由手工方式進行輪胎模具製造,隨著電腦的普及化及加工軟體的日新月異,自1990年代最先引進電腦輔助設計軟體與五軸數值加工技術,現為最先進機械自動化、鑄造技術最專業之輪胎模具廠,在五軸加工精度、速度、鋁模精密度、耐用度方面,比其他競爭者更具品質領先優勢。

輪胎模具的製作流程複雜且難度高,先後與台大和清大有具體的合作項目,持續進行模具設計製造之研究工作。本公司執台灣輪胎模具業之牛耳,現為台灣規模最大、投入研究發展最長久、品質最優良的輪胎模具製造商,同時是少數具備複雜幾何(渦輪葉片、壓縮機與特殊航太零件)五軸加工量產能力的廠家,主要也是長期重視研發的結果。

山福目前國內主要客戶包括台灣本地輪胎大廠,國外主要客戶為日本知名輪胎企業,近年亦拓展新市場至印尼、印度。為了立足競爭激烈的輪胎模具市場,嚴守「提升科技、品質第一」的經營理念,並藉由研發相關設備之更新、研發人才的培訓、以及製程的改良等實際行動來改善品質,達成技術升級。現有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軟體系統如CATIA、Euklid、NCL等均已累積多年使用經驗,並已具備客製化程式的開發能力。其他逆向工程軟體與路徑動態模擬系統也於近年引進。硬體設備方面共有十二部五軸數值控制加工機與六部四軸刻字機可供先進之自由曲面加工研究,另有一套高精密接觸式Zeiss三次元量測儀作為自主檢測、逆向工程專用。

顯著的成果

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主要客戶

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華豐輪胎

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Bridgestone

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Trelle Borg

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Gajah Tunggal

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住友(Sumitomo)輪胎

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橫濱(Yokohama)輪胎

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東洋(TOYO)輪胎

1971年9月

山福工業成立於桃園市,創始員工10人,

1984年

遷廠桃園市龜山工業區(現址),佔地約780坪,員工83人

1986年

正式和日本大津(Ohtsu)輪胎公司合作。

1989年

正式邁入Cad/Cam五軸加工領域。
導入德國Euklid,並引進第一台五軸加工機Maho600。

1990年

Cad/Cam部門投入航太渦輪葉片研究以及各種五軸加工應用
多片式輪胎模開發成功。

2000年

引進Catia V4,提供輪胎外型3D外型建構及確認服務

2001年

引進NCL五軸加工軟體,自行發展專屬輪胎模具之刀具路徑干涉檢查系統。
有效率之五軸銑削分層進刀模組化設定。

2003年

發展精密低壓鑄造技術
與清大研究所組成長期合作研發小組

2016

發表【無風孔輪胎模具】論文,並申請專利技術。
成功應用透氣性氣栓於輪胎模具上。

2018

於印尼雅加達附近設立廠房,拓展東南亞業務

經營者的話

近年來全球產業不景氣,台灣高科技產業,如網路、半導體及電腦設備製造商都大受影響。此外台灣與國際市場息息相關,使得台北股市的表現,也受到不景氣的衝擊。雖然如此,即使在不景氣時,工業之母 — 精密模具產業仍然一步步走的沈穩,長期穩定的趨勢是不容易改變。

而台灣經濟這三十年來快速的多元變化,讓企業的經營環境面臨了不進則退的嚴酷考驗;因此,「創新改變」是企業進步的動力,山福這幾十年來的成長,是在於能夠不斷的吸納外面的資訊和知識。今後也將繼續朝向這個目標前進,追求技術進步和永續經營。

高科技、高品質、高彈性及效率決策是山福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的競爭力。我們幾十年來都秉持真誠的心態接受自由競爭市場和國內外客戶的考驗。山福的作風是穩定而踏實,不會不切實際想要一步登天,但也勇於投入科技研發追求新趨勢。

山 福 工業 股份 有限 公司

董事長 劉吉星

未來展望

歷經三十年不斷的投入、學習、累積經驗並將其轉化成公司運轉之機制及軟體精密模具開發之基礎,山福已經具有良好的公司信譽及豐沛的人脈基礎。人脈基礎是山福未來在成長上之一極大資產,包括學校教授、國內外合作開發夥伴和國內外客戶。我們的客戶主要是全世界對品質最挑剔的日本大型輪胎公司,因為山福的迅速的開發能力及優良的產品品質,與山福維持著良好及長久之關係,這是山福成長之重要基石。山福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並不以此自滿,將來規劃如何讓既

有基礎做最大發揮:
1. 高度研究發展
2. 良好的公司文化及彈性管理機制
3. 完善的專案管理及產品開發機制
4. e化管理資訊系統,並且以專業的各種CAD/CAM 客制化Solution Provider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