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精美的海報可以傳達藝術理念也可表達政治或非政治意義有些海報也用於在傳播意識形態根據附圖的標語內容最有可能是中共哪一時期的宣傳品

海报,又称招贴画,是指贴在街头墙上、挂在商店橱窗里的大幅画作。通常海报多为图像,文字可以穿插其间,或位居上下。海报的种类很多,数量最多的是商业海报,如电影海报、演出海报、促销海报等,目的是让观者产生消费的欲求。商业海报在今天的消费社会仍长盛不衰,不时出现在各大商场和各类展销会上,不过随着传媒形式的演进,形形色色的商业海报则乔装打扮化为广告现身在报纸、杂志和电视、网络上。

不过,就证史的功用而言,在海报中更有意义的是宣传海报。因为宣传海报总是与当时发生的重要事件有关,作为吸引眼球的视觉媒介用于政治宣传。它有着鲜明的倾向性,以此影响受众,使人们心甘情愿地遵从宣传者的意图。宣传海报大多是官方为影响公众而组织创作的,以动员社会资源和争取民众支持,往往反映的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而成为人们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极好载体。再者,海报出于宣传效果考虑,为便于让路人在匆匆一瞥中理解复杂的理念,多会极力渲染,将表现的内容显得明确而简单,这对后来的研究者筛选历史信息也是有利的。就以上世纪50年代的一幅中苏友好宣传海报为例,同类的海报当时应该很多,但随着后来两国关系的紧张以及苏联的解体,这些海报现在已很少见了。这张海报的画面上有两个举着本国国旗的男子并肩相拥,表达出画面正中的那句主题语:“中苏两国人民友谊万岁”。这是50年代前期中国在外交上“一边倒”,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生动反映。当时在中央和地方各级都成立了有着官方背景的中苏友好协会,制作和张贴海报也是其工作范围。

从心理接受的角度分析,海报的宣传效用是有层次的。“一幅有煽动力的宣传海报似乎应当同时满足本我、自我和超我的需要。为了满足本我的需要,宣传力求投合人的情感,而非理智。”“宣传为强化效果往往突出事物的某个方面。面目狰狞、手持带血刺刀的日本兵的海报意味着日本人发动的战争是不人道的,而不是说战争都是不人道的;二战时美国黑人和白人一起工作的海报反映了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却掩盖了美国种族歧视盛行的事实。宣传的这一特点极易激发受众同仇敌忾的愤怒和热情,从而为本我的释放提供了渠道。与此同时,自我从本我的非理性中分化出来,代表了人格中理智的部分。宣传海报通过标示诸如‘他献出了生命,你不过是把钱借给国家’、‘工业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团结起来就能胜利’等简短有力的口号把受众的各种情绪导向看来是合情合理、行之有效的目标。正因为有了这些理性的目标,自我才在协调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感到心安理得。然而,自我对本我的控制力量尚不够,所以,最具说服力的海报要能激发受众的良心(超我),使他们相信宣传追求的目标是人道和正义的。”“由此看来,政治宣传若想说服影响人,须同时满足大众情绪、理智和道德上的需求,宣传家为此不得不有所取舍。这样,宣传海报在塑造集体意识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事物的扭曲和变形。”[1][1]

这就是说,因为宣传海报明确的宣传目的以及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它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可能是歪曲而不准确的,需要后世解读者细心辨别。20世纪30年代是宣传海报的黄金时代。德国纳粹党曾成功地利用海报为其在政治上得势服务。纳粹党很注重到处张贴海报以制造气氛。纳粹党魁希特勒曾针对海报谈到,要把海报着上鲜艳的颜色,让人看后留下永远难忘的印象。1932年希特勒参加德国总统竞选,由后来任宣传部长的戈培尔负责造势,在各个城市墙上贴了大约100万张海报。在一张题为“紧跟元首”的海报上,凶神恶煞的希特勒紧握拳头,眼睛死盯着前方,一副好斗的模样。在他身后满是密密麻麻的支持者人群。海报的醒目处有德语“Ja”,相当于英语的“Yes”,表示赞同之意,其意是号召选民投希特勒一票。海报上那虚张的声势,堂皇的外表,危言耸听的口号,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把人引向歧途。值得一提的是,这张海报以摄影图像(蒙太奇)作为主要设计素材,而不是以绘画入图,在当时是很前卫的。而这一张张纳粹德国的海报本身就是法西斯分子当年窃国欺世愚民的罪证,在特定的意义上为历史留下了证据。

通常认为,海报出现于19世纪后期,是法国人朱利斯·查理特发明“三色石版平版印刷技术”的产物。这种印刷技术通过三色(红、黄、蓝)套印而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19世纪70年代的巴黎,是欧洲大众传媒的中心,也是现代海报的诞生地,这一新的艺术形式随之波及到米兰、柏林与维也纳,街道都成为海报艺术画廊,而这也是现代广告的先驱。”[2][2] 实际上在此之前就已有海报,甚至是宣传海报,也是诞生在法国。法国大革命中就曾利用套色版画技术印制海报,宣传革命理念。有一张当年的海报是典型的图像宣传品。画面正中顶部是象征革命的小红帽,传说古代获得自由的奴隶曾戴过这种小帽。1792年6月20日,巴黎民众冲进宫殿,国王路易十六为平息民怨,把一顶小红帽戴在头上。画面两边各有一面法兰西三色旗。左右各站一人,分别为手持斧头的国民军士兵和革命的主力“无套裤汉”。占画面最多的是文字,写着“联合”、“共和国不可分割”、“自由、平等、博爱”,全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原则。这张海报上充斥着大革命的各种象征元素,已具备了后世宣传海报的所有特点,开这一艺术形式先河。

在20世纪前期,宣传海报出现的高峰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几次政治动荡(苏联革命、罗斯福新政、纳粹德国统治、西班牙共和国等),因为这是最需要海报来扩大宣传影响的时刻。各国都会征召艺术家来创作海报,有些名画家也在被召之列。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曾组织艺术家参加“联邦政府艺术项目”,创作宣传新政的海报,先后设计了三万多种海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规模空前的大厮杀,参战各国都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目的是说明自身行为的正义性并加强战争动员。这场大战使宣传走向成熟,也使宣传海报的创作趋于成熟。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海报设计者绞尽脑汁,选择从最有说服力的角度来打动人心,因而也形成了各国海报的不同风格。以一战时的征兵海报为例,目的都一样,但着眼的重点却不同。英国海报注重表现国民的社会责任感,画一队背着行囊荷枪出征的英军士兵,一个英国妇女带着女仆和孩子在望着他们远去;法国海报着重强调多种族的参战意识,画一队由黑人组成的法军外籍军团士兵在吹号冲锋;德国海报透射出德意志民族的纪律和服从,画一个面容严峻的德国兵,全副武装,背景点缀着堑壕战中少不了的铁丝网。较为不拘一格的是美国的征兵海报,更多在焕发男性的骑士精神上下工夫。美国画家霍华德·克里斯蒂是名画家,曾为国会创作了历史画《签署美国宪法》。一战中他被海军部请去画海报。一般情况下,设计者都不在海报上留名,而克里斯蒂例外。他画的征兵海报独辟蹊径,画上一个漂亮的姑娘,身穿海军服,侧身微笑着面对观者,双手握在胸前,卷曲的头发和军服飘带被风吹起。海报上印着她说的话:“嘻(Gee)!我希望我是个男人,那我就会去参加海军。”它以性别反串的海军军人形象,用煽情手法激励男性去参军。从这些不同风格的海报也能间接感受到不同国家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

说到美国的一战征兵海报,还有一幅名作,是詹姆斯·弗拉格的“我要你加入美国军队”。这幅创作于1917年的海报,使用了象征美国的“山姆大叔”的形象,一个留着山羊胡的瘦高个老头。“山姆大叔”以凝视和食指相指的咄咄逼人姿态,用命令式的口气说:“我要你参加美国军队,去最近的征兵站。”这张海报上的“山姆大叔”实际是弗拉格的自画像,画中的人物神情生动,在艺术上技法纯熟,使之成为海报设计的经典,也成为美国人的一张名片,以后多次被人模仿。而弗拉格的这幅直指人心的作品本身也是仿作。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人阿尔弗雷德·里德创作了征兵海报“英国人,需要你”。画面中的英国国防大臣基钦纳神情严肃,双目逼视前方,伸手直指与这张海报视线相对的眼睛,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以达到在不假思索中让观者接受海报上的要求。基钦纳是英国名将,曾镇压过苏丹的马赫迪起义,打赢了与南非布尔人对阵的英布战争,在英国很有声望,故被选作海报的主角。同样在一战征兵海报中,英国人重权威选取政府高官的形象,而美国人重个性用了自己的形象,这也透射出两国的不同政治文化。1920年在苏俄,莫尔画了征兵海报“你参加红军了吗”,一个持枪的红军战士向观者发问,明显是模仿了前面的作品,但人物形象更为简练质朴,整个画面只用黑红两色处理,让人印象深刻。后来苏联在二战的征兵海报以及美国为罗斯福竞选的海报上都再次使用了这一直指人心的招牌造型。直到2003年3月3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又使用了弗拉格的“山姆大叔”形象,只是将弗拉格的脸改为美国总统小布什的脸,文字改为“你要这场战争吗?”,显示伊拉克战争在美国引起的质疑。

在20世纪前期的宣传海报中,苏联海报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俄(1922年苏联成立),首都莫斯科市中心邮电局的橱窗里贴满了海报,每隔几天就会换上新的海报,甚至这已成为政治活动的风向标。很多不识字的市民往往是靠看这些花花绿绿的海报来了解形势的发展。橱窗里的海报画的是一个骑着战马奔驰的红军战士,上面的口号是“无产者上马”,这是红军骑兵的征兵海报。几个月后海报换成一群年轻人在火车前干活,这是在号召青年参加“星期六共产主义义务劳动”。没多久,海报换成一个红军战士举足向境外的敌人踏去,欧洲地图在他的脚下,人们知道红军已开始向波兰华沙进军。为最大限度地动员人民,艺术家们提出“艺术上街”的口号。“他们在船舶的船舷上、火车的车身上、城市的墙壁上张贴宣传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海报,将这些流动的、静止的空间转变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反过来,他们又以这些信息建立起一个信息高度密集的空间和环境,苏联大地上展开了一场红色宣传风暴。”[3][3]

这些海报迅捷地反映当时的政治理念。有一幅早期海报题为“帝国主义的末日”,画面上是各国无产者正在围歼象征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吃人怪兽,表现当时宣传者希望在本国革命成功后转而进行世界革命,很快消灭帝国主义的理想。20年代以后,苏联海报的题材随着形势变化也在改变,由战争转向建设。有一幅题为“面向未来”的海报就反映了这一变化。海报上革命领袖列宁正挥手指引人民面向未来,准备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海报背景是冒着浓烟的烟囱和巨大的工厂厂房,象征着苏维埃国家已拉开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序幕。在人物形象上苏联海报也有特色,比如一幅描绘苏联纺织女工的海报,画面上有个面带微笑、身体健壮的女工。她的形象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标准,身材高大、圆臂粗腿的健康劳动者,与西方海报中纤弱、娇柔、妩媚的女性形象迥异。另外,苏联海报中的女性形象还有去性别化的特点。1920年斯特拉赫夫的海报“3月8日——妇女解放日”是为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创作的。海报中画家以坚硬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棱角分明的无产阶级妇女形象。她手持红旗,怒目前视,身后的烟囱与手中的红旗构成平行关系,把无产阶级女性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两者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女性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劳动力的观念。人物的性别特征不明显,只能从她的头巾和画中的文字来领会。她紧张的神色暗示了形势的严峻,警示还有来自外部的威胁,具有历史的真实感。

尽管众多宣传海报在艺术史上没有多少地位,但这些海报并不是没有艺术价值。从艺术风格来看,大多数海报都是用油彩创作的具象作品,重在写实,易于让人理解,不在表现艺术技巧,但也有一些海报在艺术上做了创新的尝试,尤其是苏联的早期海报更是艺术成就卓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许多前卫艺术家欣喜若狂,认为革命给他们带来了实践自己艺术观念的机会。“他们沿用构成主义所追求的抽象和几何的形式美,力争向公众传达明确、明晰的信息,打造一种新时代的美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从1917到1933年左右的时期,实为苏联构成主义与苏维埃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展开充分互动,先锋艺术得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获得全面展开的黄金时期。在这些政治宣传与社会动员活动中,苏联构成主义者认识到海报招贴在传播各种信息方面是最具效果的宣传手段,许多构成主义者积极投身于这个宣传运动中去,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耀眼夺目的精品杰作。”[4][4] 有一幅题为“边工作  边武装”的海报,描绘一个干木工活的工人,手边放着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整个画面几乎全由几何色块组成,笔触简练传神,追求夸张、简洁的视觉效果,文字也呈几何线条状,与图像融为一体。1934年,苏联召开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确立了新的艺术创作原则,以构成主义为代表的先锋艺术遭到批判,此后的苏联海报风格趋于单一。而构成主义的简约风格在20世纪后期仍很有活力,在各种艺术设计中已逐渐成为主流。

时至今日,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扩张,贴在墙头的宣传海报已很少见了,只是在一些西方国家大选前,或是一些和平主义者号召的反战运动中还能偶然见到。但以前留存的大量宣传海报仍是值得珍视的重要史料,并要充分发挥其证史的功用,用于包括教学在内的各种公共史学用途。为达到这一目的,有四点值得注意。

首先,要了解海报是宣传的一种形式,因而带有政治宣传的一切特点。宣传是一种手段,“人可以把马牵到水槽旁,但马未必喝水,宣传就是让马相信喝水是它自己作出的选择。”宣传与教育不同,“教育致力于引导人的性格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循循善诱,在语气上或解释、或澄清、或讨论,是温和的;而宣传旨在短期内灌输,在语气上或命令、或唆使、或激励、或动员、或颠覆,显得积极主动。”[5][5] 作为宣传的产物,海报不得不带有宣传者明显的主观性,这是后世在将之当作史料使用时须特别当心的。

其次,宣传海报具有强烈的历史景观的现场感。比如在二战中,1942年斯洛夫的海报“保卫母亲伏尔加河”是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创作的,他把苏联红军步兵的基本装备尽显于海报中。画面中两个士兵使用的武器是在步兵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三大件:手榴弹、冲锋枪和重机枪。而背景是作为母亲河的伏尔加河,看这样的海报就如同穿越了时光隧道又回到战火纷飞的战场。

再次,看宣传海报要注意对画面细节的解读。如果不仔细审视,或是对相关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不了解,对海报内容的解读就难以全面。可以美国二战中鼓励妇女工作的一张海报为例。画面上是一个身穿工装的女工,在工作间隙用餐。这张海报的宣传目的是动员妇女以这个女工为楷模,走出家门工作,为美国赢得二战胜利效力。这个女工的神情充满了自信,胸前挂着一串证章,吃的是方便工作的三明治快餐。从戴着的墨镜和腿上的铆钉枪可知她干的是给飞机打铆钉的铆工活。她身上的英文“ROCIE”指的是美国二战中有名的“铆工罗西”。这一形象是根据众多在飞机装配厂干活的女铆工虚构出来的,据说有人物原型。这是美国社会中全新的女性形象。至此对海报的解读似乎已结束,但其中的一个关键细节还未被注意。女铆工的脚下踩着一本书,从书名可知是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这暗示了海报的时代背景和宣传目的,一切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最后,宣传海报的史学功用还有待开拓。数以万计的宣传海报大多还冰封在海报藏家和各大博物馆中,用于历史教学和研究的尚为冰山一角,有待整理开发。即使是已经发表、出版的海报也不为传统史家关注,有关的研究著作很少,在各类历史教材中使用得也有限。实际上,因为宣传海报具有的时代特征,其所含的历史信息在各类图像中是比较丰富的。将其用于课堂教学,有着迅速还原历史场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功用;用于考试测量,有着启迪思维,有效考察学生联想能力的作用。最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卷使用海报命题的数量明显在增加。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历史教师将宣传海报用于教学。

冷戰期間東亞共產政權持續進行版圖擴張而這也讓東亞在冷戰歷史扮演重要角色請問下列關於冷戰時期東亞情勢的敘述何者正確 我國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除了鼓勵臺商前往東南亞進行投資設廠之外更進一步強化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經貿人才與資源的交流請問: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政府近年來推行新南向政策的主因 這個國家地形狹長在十九世紀時成為了歐洲某國的殖民地二戰後不久脫離了殖民母國卻分裂成兩個國家民主與共產爭鋒相對請問上文描述的是哪一個國家 近七十年來中美蘇三方的關係一直有著相當微妙的轉變經常是其中的兩者聯合起來一起對抗第三者的態勢不過在下列哪位中共領導人執政期間中共與美國蘇聯三方開始保持彼此較友善的互動關係 東協是東南亞10國的區域整合組織但經歷多年下來又加入了許多綜合經濟夥伴如中日韓澳紐印我們該怎麼解釋這個趨勢 冷戰時期以印尼為首的亞洲國家不願捲入美蘇雙方的糾紛之中選擇政治自主彼此經濟合作並與相同理念的國家領導人會面晤談形成一股可觀的國際勢力請問:這些國家發動了何種運動 冷戰期間東亞及東南亞的國家往往因為美蘇兩國的戰略考量而產生政治上的影響甚至爆發戰爭請問下列事件的發生或結束何者與美蘇兩國的直接干涉較無關聯性 冷戰時期以美蘇為首的民主與共產陣營互相角力東亞局勢詭譎請問:一九五年代之後附圖所標示的這些國家其本身都具備了怎樣的共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