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大玩偶 蘋果的滋味 大意

法律二B 495543089 賴建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完這部影片,心中有些想法。劇中,演員卓勝利飾演一個工人阿發,抱持著對台北的熱忱,和配偶(江霞飾演)、幾個孩子抱著對台北的憧憬,上北部找工作,雖然他們還是做工人,經濟負擔也越來越重,後來一次車禍,阿發被一個開轎車的美國軍官撞到住院。

成了殘廢,這場車禍家人原以為是不幸的開始,貧窮的日子,真的會造成人們生活的困境,與莫名的恐懼感。他們家小孩原本沒錢可以繳小孩的便當錢,小孩被老師臭罵一頓,有不想讀書的念頭。日子的困苦,而他們家裡的唯一支柱阿發又恰巧被美國軍官撞擊,而癱瘓住院,當初對方是否願意賠償,對他們而言,還是未定之數。如果對方不願意賠償的話,那家裏的經濟來源就毫無著落,

但一切的一切宛如命運交響曲般瞬間交織彈奏了不一樣的樂章,那個軍官為自己行為感到愧疚,願意賠償他們的損害,甚至補貼他們家的生活費,還有全力支柱他們的天生患有啞疾之女兒到美國讀書留學的學雜費。讓他們夫婦倆覺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典故大概是這樣:有一個老翁,他的馬有一天走失了,鄰居怕他難過,前來安慰他,他要大家不用擔心,馬走失了不見得是壞事。後來那隻馬自己回來,還待了好幾隻駿馬回來,鄰居因此前來道賀,老人卻冷冷的說:「不用太高興,這也許不是一件好事」過了幾天,他兒子騎馬從馬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人很難過來關心他,他說這不見得是一件壞事。他兒子因為腿跌斷了,沒有被徵召入伍,過了一年,那些被徵召入伍的壯丁全戰死沙場。

當然,這個典故是要我們看開一點,對人生突如其來的衝擊與巨大改變不要太執著,要學習適應與承擔。而這個故事又出自漢景帝時期《淮南子》這本學期莊子思想的劉安手中,自然離不開道家的觀念。劉安固然有其思想,與其見的。才會撰寫《淮南子》,已經藉塞翁的寓言來表達心情的用意。只是當時有其時代背景,在漢高祖劉邦與東漢景帝六十餘年間,是「道家黃老學說」盛行的時代,當時的社會風氣強調「無為」。不與人爭鬥,柔弱勝剛強的時代,或許是另一種生存方式。

但是讓我質疑的是「塞翁失馬」真的「焉知非福」嗎?故事中的老翁兒子跌斷了腿,而免於當兵,避掉了死亡的災禍,固然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下的「福」。而走失了一匹馬,與那隻馬帶來了好多匹駿馬,這個卻不見得是禍,如果是那些駿馬有一匹是劣質的,害他的兒子從馬上摔下來跌斷腿,自然另當別論,但原則上如果這些馬是好的,那這福禍似乎毫無因果關係可言。

而本故事中,阿發被美國軍官過失撞傷,變成殘廢。雖然有龐大補助金,得以賠償他的經濟損失,但肉體的殘缺似乎永遠還是缺陷,傷害的造成,喪失工作能力,似乎又是無論多少的金錢也都無法彌補的。

 當然眼前的金錢,確實會讓人短暫忘記身上的傷痛,但錢用罄時,或者過了一段時間,在看看自己因禍而得到的「福運」真正是「福」嗎?舉一個例子,之前有人冤獄被關了十九年左右,後來證明是冤獄放出來,家屬提出國賠,獲賠了近千萬元左右。雖然得到了一千萬,但這十幾年來犧牲的青春與歲月,家庭的溫暖,親情的慰撫,又豈是一千萬元可以買回來的呢?

結論:身體的殘缺,心靈的缺陷,金錢物資或許可以短暫慰輔,但那些受過的傷害,傷害仍然是傷害,殘缺依舊是殘缺,宛如像黑洞般難以撫平。

第三課 蘋果的滋味                            班級    座號    姓名
                                                 (部分資料引於許榮哲《小說課》)
〈兒子的大玩偶〉

    〈兒子的大玩偶〉改編自黃春明的小說,故事內容描述一位父親因為工作關係,必須扮演小丑來維持生計。但在這過程中不斷遭到冷嘲熱諷,小丑的裝扮,也從旁人反應來表現出金樹的卑微與尷尬。整部片充滿小人物的困境與無奈的寫實風格,這也正是黃春明小說所關注的核心。

    仔細回想,正是卑賤的小丑為金樹帶來了生命的喜悅,然而當金樹成功擺脫小丑的身份時,孩子也跟著失去了(象徵性的),這是何等的荒謬與悲傷。他似乎隱隱約約在告訴讀者,小人物最大的悲哀,在於他一輩子永遠脫離不了小丑這個身分。

    相較於其他制式的兩難小說(要錢?還是要命?),〈兒子的大玩偶〉一連做了兩次不露痕跡的完美演出─小人物金樹的生命永遠處於一種兩難:尊嚴的生命v.s.卑賤的生活。得到尊嚴,就餓了肚子。飽了肚子,尊嚴就被踩在腳底下,尊嚴與溫飽永遠不可能同時滿足。

    而〈兒子的大玩偶〉之所以能把兩難這個技巧發揮到極致,是因為作者筆下創造出來的,看似二選一的選項中,小人物從來沒有自己的選擇權,他永遠只能掩著面,無奈的選擇令自己最難堪的那一個。

欣賞完影片後,試想下列問題:

1.      假設你是金樹,會不會接下三明治人的工作?為什麼?

2.      從哪些角色的反應可以看出小丑身分之卑微?

3.      假設你是金樹,會不會為了阿龍再度畫上小丑妝?請描述當時金樹畫小丑裝的內在情感。

〈蘋果的滋味〉

    本篇小說即是藉由車禍以說明六零年代【               】。描寫台灣工商業化過程中,傳統鄉下小人物湧向大都市的生活悲歌。

    藉由影片及文本的對照,可以發現小說在改編的過程中,有許多部分會被刪減,例如:【            】以及【          】。所以看似很長的短篇小說,改編成影片後可能只有短短的十多分鐘。

    但在改編成劇本中,也有很多原著中沒有出現的問字敘述因為劇情需要而加入影片中。從〈蘋果的滋味〉一片中,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如:【             】、【                  】以及【                】等,都是這樣的例子。

    在觀賞影片時,可以試著回想在閱讀文本時,腦中所浮現的景象跟電影所呈現的景象差別在哪邊。也可以從兩者差異中發現,【     】常將部分情節誇大,無倫是動作、對白、場景都是如此。

    現在就試著找出文本當中,帶有象徵意義的句子:

p.40 她心裡想在這種地方生病未嘗不是一件享受:【                      】

p.41 「這裡是美國醫院阿。」:說出了【     】的心態。

p.42 「這衛生紙,好好哪!」:說明臺美雙方【     】上的差異。

p.44 阿發聽說兩腳都斷了:影射臺灣主體性的殘廢。

p.48 「‧‧‧除了保險公司會賠償你以外,‧‧‧‧‧啞巴女兒送出國念書。」:   

    以【           】,換取一家人的生活改善。

p.54 一個蘋果抵四斤米:「蘋果」隱喻美援支配下的臺灣工商經濟,外表鮮紅美

    麗,卻是江阿發用雙腳換來的。

p.55 「阿珠,也給我一個。」:〈蘋果的滋味〉隱含美國藉美援經濟植民臺灣的

    民族寓言,其中的反美情緒,和對臺灣主體的殘廢性(江阿發的斷腿),也就

    不辯自明了。

兒子的大玩偶

《兒子的大玩偶》 黃春明著。這是黃春明第一本出版的作品,為其在報刊雜誌所發表的短篇小說作品結集。1969年仙人掌出版社發行初版,1985年大林出版社再版,2000年皇冠出版社改版,為『黃春明典藏作品集』之第二冊。仙人掌版收錄〈魚〉、〈溺死一隻老貓〉、〈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癬〉、〈兒子的大玩偶〉6篇,是集中在1967、1968兩年發表的作品。皇冠的改版則將〈魚〉、〈溺死一隻老貓〉、〈癬〉收入作品集第一冊《莎喲娜啦‧再見》,〈看海的日子〉、〈青番公的故事〉則收入第三冊《看海的日子》,而第二冊《兒子的大玩偶》除了〈兒子的大玩偶〉一篇外,加入了〈蘋果的滋味〉、〈小琪的那一頂帽子〉、〈我愛瑪莉〉、〈甘庚伯的黃昏〉、〈玩火〉、〈兩萬年的歷史〉、〈鮮紅蝦─『下消藥仔』這個掌故〉、〈把瓶子升上去〉、〈清道伕的孩子〉等九篇,以1956年的〈清道伕的孩子〉為本書中最早篇目、也是黃春明第一篇發表的作品,1977年發表的〈我愛瑪莉〉為本書中最晚篇目。在這些作品中,黃春明透過不同世代的人物角色:固持傳統文化的老一輩、迫於現實只得低頭的中年人、在家鄉承襲傳統教養卻於城市遭遇價值挑戰的年輕人、甚至是透過純真的眼睛正要認知世界的孩子,以其同情的筆法,寫出這些人物在卑微情境中所映現出人性善良與忍耐的特質,同時也體現臺灣從農業社會轉型步入現代化的文明社會過程中,人因與自然、鄉土情義斷裂而產生情感與道德價值上種種的不適應,往往為了實現情義倫理,本能的與命運抗衡,然而卻在現代文明建立的價值觀中成為被犧牲的一群。在臺灣1960年代,現代主義大行其道的文學氛圍下,黃春明藉著人物的心理獨白、場景的跳接、象徵的運用等藝術手法,批判外來的資本主義,而不選擇去衝撞更為敏感爭論的議題,將島內的人糾合成為同一陣線,是故在1970年代鄉土文學兩派陣營的對峙中,黃春明的作品關懷取向能為雙方陣營所接受,而在臺灣文學主體意識確立後,其作品甚至選入教科書成為中學生的學習教材。1983年〈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一頂帽子〉、〈蘋果的滋味〉等三篇小說由吳念真改編為『兒子的大玩偶』三段式電影,並由侯孝賢、曾壯祥、萬仁分任導演合拍而成,搬上銀幕,由中國電影公司發行,卻因政治干預而在兩大報引起大幅討論。不但為臺灣新電影打響了頭陣,形成一股小說改編成電影的浪潮,黃春明小說〈看海的日子〉、〈莎喲娜啦‧再見〉、〈我愛瑪莉〉、〈兩個油漆匠〉也因此陸續搬上銀幕。(陳惠遙撰寫)
撰稿者:文學類工作小組
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