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起 长林 r=h:www.zhihu.com

虽然槽点不少,但依然是熟悉的正午配方,熟悉的“良心剧”味道。

不过,我一直不明白,正午这样的良心团队,《琅琊榜》二十万人打出9.1的高分,为什么第一、二集总不够抓人。

恕我直言,琅琊榜的第一集...并不够好看。

风起长林也一样。

大篇幅写战争惨烈,格局工整,细节走心。

哪怕是这个群演,尸体如山中被践踏而过,都值得加鸡腿。

一头一尾,总觉得跟不上整部剧作的平均值

来,我们从头说起。

1杰克苏的失败与伟大

宣布演员阵容有黄晓明的时候,剧组估计就没少接到“不要不要就不要”的哀嚎...

呈现效果呢,比预期要好。

简单来讲,侧脸比正脸好。

内敛比用力好。

一开始,城墙杀敌的时候,还是略有一丝油腻和邪魅狷狂,但,整体上已经接近中正勇毅了。

最被吐槽的,是他中箭倒下时,各种大特写和慢镜头。

围观群众的不舍震惊脸,都换了几个侧面。

还有背面的小全景。

各种慢镜头。

连天上的云,远方父王带兵赶来,都剪进了这一段里。

如此浓墨重彩,在镜头表达里,算很高规格的“英雄礼赞待遇”了吧,可以放大结局主角领盒饭了。

当然,我相信剧组的初衷,不是要给黄教主加戏,只是为了强调这个角色,“死过一回”的悲壮和痛苦。

(眼睛里有蓝光,不知道是要铺垫什么,还是灯光师要背锅)

问题在于,才第一集,观众对人物很难有情感代入,也就很难产生认同。

这段的弹幕,充满了“黄教主下线了好开心”的欢欣鼓舞!

你看,英雄角色的伤感,变成了“我不信任他、快下线”的演员情绪。

当然,这已经近乎于鸡蛋里挑骨头了,毕竟,黄教主在隔壁,被网友群嘲为“人猿泰山”...

其实他有时候是个好演员,当年在陈可辛的戏里,《中国合伙人》的表演,谁能说不好?

这次孔笙导演也很厉害,收制住了黄教主,剧集越往后看,越觉得他收敛、顺眼。

甚至,越来越好。

问题在于,他的角色,比梅长苏还“多智而近妖”。

每次陷入僵局,都有观音兵从天而降,然后再回放,其实大哥早就已经算好了...

梅长苏其实很有杰克苏的嫌疑,但本质的不同,在于梅长苏有赤焰军七万忠魂的悲剧感。

落点不在计谋和能力,而在赤子之心;还有胡歌本人“死过一次”,戏里戏外的互文。

黄晓明的戏外口碑,不连累他就不错了,戏里如果没有足够的“情感正义”,必然会落入杰克苏光芒万丈太假的质疑中。

接下来,我们聊聊他弟弟刘昊然,表演的痕迹有点着急,但少年气满满,聪明感也很自然。

萧平旌这个角色,是少年林殊、飞流、景琰的综合体。

你看,他从不按规矩出牌,这是小飞流的路子啊。

像“水牛”一样不听劝,你想起来谁了吗?

他有三种特质,第一层是聪明,对案件真假、套路虚实,非常通透;第二层是单纯,对人心叵测、居心不良,他很耿直、并不甚在意;第三层是飞扬和蠢萌,少年心性,没事爱自恋。

所以,剧组和刘昊然,要让这三种特色,层次非常清楚,又完整有机地“生长”在一个人身上。

否则,就会觉得他智商情商忽高忽低,很奇怪;比如他双商下线、当医闹,再以“关心则乱”做理由,都觉得圆不回来。

最典型的正面例子,是谢耳朵和卷福,他们专业上很聪明,但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

刘昊然的角色,更复杂,官场人心种种,他也不是一味不懂。

况且,未来在经历变故之后,他还有一个变沉着的痛定思痛的过程。

所以,其实也就更难,目前来看,完成度还可以。

聪明、机警,在他的判断里非常清楚。

看一眼地图,通过沉船地点,推出大哥那里要出事。

看一眼街上这么多兵,就明白抚台大人不可能不知情。

单纯,比如他哥总是给他“下套”,他却一直以为是他爹,找到机会就“怼”自己亲爹。

皇后对他的举动很猜忌,他还很耿直,有啥说啥。

“飞扬”和自恋,最明显。

老爱吹嘘自己,然后迅速被打脸;每次看他耍帅,就知道一会要被打脸了...

林奚敲门,没人开,他潇潇洒洒翻墙,轻轻松松进人家院子。

结果,门一开,有人在家,这就很尴尬了...

一脸自恋问人家姑娘,你是要一直跟踪我到大同府吗?被对方公事公办解释了一通,这就很尴尬+1了。

少年长大的一天,是他的耍帅、耍宝,变成真正的舒展帅气。

而按照《风起成林》的走向,他的成长,会建立在巨大悲剧的基础上。

就像当初,少年心气凌云,京城里最有名的天才小爷,连吹牛都神色飞扬、理所当然;后来被奸佞所害、痛定思痛,回首已是百年身,故人都换了模样;转身重来,踏上复仇之路,为私人恩怨,更为海晏河清。

这是萧平旌,这更是梅长苏本苏啊!

如果说,《琅琊榜》只拍了后三分之一,复仇的部分,那么《风起长林》这个镜像版本的《琅琊榜》,拍得更远、更深,更全。

从起,到落,再到起。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又何止大梁呢?

虽然,上一次的老皇上偏私,这一次的陛下宽仁,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沸腾的欲望,和不断滋生的猜忌。

总有人,要沦为欲望的牺牲品。

为了彰显这种残酷,被牺牲的名单里,永远有最好的少年。

(请一定不要告诉我这部里飞流也要悲剧)

林殊是。

萧平旌也是。

3 反派质感

因为看过度娘上的剧情简介,知道萧元启未来要黑化。(我也希望他不黑化,欢迎打脸)

第一眼,注意力在“小应勤你真的好像黄轩啊”!第二眼,脖子短,穿这种古装(其实是带毛领的时候)格外吃亏。

可是慢慢,就发现这个未来要黑化的少年,角色真好。

上场的时候,他带着一身正气“见义勇为”,既然是宗室子弟,何来连累一说。

而这种“正”里面,又夹杂着几分,长期被轻视的愤怒。

他杀人,更多是因为被踩到尾巴,你以为我京城闲散子弟,就只敢说话、不敢杀人吗?

回来以后禀报母亲,母亲说,被人忘了,就是我们最好的境况。

反复告诫他:长林府的公子们能做的事情,你不能做。

越是压制,就越容易被引爆。

寻求自我价值、自我认知却不得,长期被压抑的痛苦,大过于对大道、正义的追寻。

两种情绪,来回争斗。

正、邪,一念之间;让人心生唏嘘,不忍、警醒。

上一部里,浴巾也好,萧景睿也好,都算“京城闲散子弟”,却都带着最美好的面相,从头到尾很理想,被命运彻骨嘲弄、也不曾黑化。

萧元启,是阴影里的他们。

然后我们说一说这一位抚台大人,一看见“樊胜美的哥哥”,我就想笑...但,虽然认出他来,从头到尾也没有一秒出戏。

特别好。

他这种“哎呀妈呀,说好了大家分赃,莫非你们想坑我?”状态,太对了。

着急上火生气。

还有几分智商余额不足,在反派团队当猪队友,没少惹麻烦,打捞了“不该打捞”的船,还傻呆呆耍横:那你让我怎么办吗?

上线时间一共也没多长,居然演出了这么多层次,很招人嫌弃、又可怜,还有蜜汁萌感。

(尤其是被萧平旌打屁股or腿的时候)...

那种“怂”,一打就听话的蜜汁怂萌。

他手下的那位钱统领,戏份更少了,基本是“杀人工具”;被威胁以后,不得已出卖他。

以为找到了另外的办法,第一句话不是抓人,而是问:可以把我们抚台大人放了吧。

从戏份上讲,非常“小角色”了,胜在这一句话,人物的不得已、自私、愧疚,都有了。

还有宋浮大人,明明是做错事,但最后牢里对话,莫名自带肃然起敬的气场。

至于看起来规格很高的上师大人...emmm

看剧照的时候,我以为郭京飞演的是大内官、宫人之类的角色,打扮也太妖艳了吧。

看这清秀的小辫子。

看这妖娆的小指甲(像手机)

还蜜汁热爱溜溜球...

毕竟,郭京飞是个超级段子手,自带笑点,但看戏的时候,我基本可以忘了他是郭京飞。

为了突出这种不阴不阳,他的台词,用了很多气声和低音,重音顿挫拿捏得很喜欢。

虽然从妆容上说,明显这一部的佟丽娅,造型路子很像秦般弱;但从角色上讲,我觉得郭京飞才更接近。

接下来,说一些具体的“延续”。

4 风骨延续

这部剧最开心的打开方式,包括“姓氏连连看”“剧情连连看”。

网友大把吐槽,几十年了,大渝怎么还没被灭?萧景琰你这么多年都干了些啥啊?

再比如,荀飞盏,蒙大统领的弟子,终于有智商了,好开心!

夏江大人的演员王永泉,变成了医者,气场完全不一样,所谓判若两人,说的就是这种老戏骨吧,同场出现两个角色,搞不好都认不出来是一个人。

庭生长大以后,成了老王爷,不知道是因为人设还是表演,常有几分“大家长”的倨傲(内心os:难怪被朝臣猜忌)...

除了人物,镜头语言、布景细节、背景音乐全都那么熟悉。

就连配音,都很耳熟。

第一部的皇帝配音,应该是这一次的荀白水;

上一次的誉王配音,是荀飞盏。

当然,最重要的一以贯之,其实是风骨。

最爱听他们骂人。

“热血”这么虚妄的东西,可以拍得这么具体。

当年梅长苏找言侯爷相帮靖王,如此不合情理、又无胜算可言,王爷你可愿意?他愿意。

梅长苏问靖王,查赤焰军这个事情,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死局,你还要做吗?要做。

而今小平旌救下抚台大人,斥责:你也是为官一方,若有一丝是非曲直,何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那种风骨,荡气回肠,如出一辙。

数十年已过,垂髫小儿已经成了国之栋梁,然而风云再起。

世事苍茫。

海晏的作品,如果说是历史剧,会略有“杰克苏”的嫌疑,刘和平老师编剧的《大明王朝1566》,甚至正午团队此前的《北平无战事》都相对更成熟。

《琅琊榜》一二部自身相对比,带动戏剧冲突的力量制衡,也有了新的倾斜。从不同的始作俑者角度,揭示了历史另一面相的悲剧可能性。权力格局左右摇摆,贪婪怯弱招致无妄之灾;故事未必尽善尽美,但始终秉持着思虑的叙事修养,浇灌赤子之心。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偏向虎山行,大多是要身败名裂的;从这个角度说,琅琊榜和风起长林的胜利,甚至更像童话

以权谋为肌理,却狠狠鞭挞权谋诡诈的“思想残疾”。

心如明月,海晏河清。

知道。 32集中,长林王教导萧元启说“一个人本性若善,纵然是烈狱归来,其赤子之心亦可永生不死”,说的明显是梅长苏。他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对梅长苏的过往非常清楚,自然也了解赤焰案的详情。了解了赤焰案,自然能顺着祁王的线索查到自己的身世。

风 起 长林 r=h:www.zhihu.com

其实安徽妹子写的那篇里,我没觉得她笔下的"刘昊然"除了有钱一无是处,她笔下的"刘昊然"是一个很成熟的人,很温柔,很包容,像父亲一样。是个温暖的人。这样的人哪怕不文艺,不懂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也是可以做恋人的。能看出安徽妹子多少有点怀才不遇的高傲劲,而且我觉得,她好像家里应该是精英教育。她自以为是艺术家,可惜我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你笔下的人确实运气好,演技也不够成熟,但是你们是做恋人啊!恋人之间为什么…

风 起 长林 r=h:www.zhihu.com

平凡有趣的互联网搬砖工 | 好吃懒做的假冒伪劣美食砖家

小说里面也没有提到豫津的结局,甚至整个言侯家的情况都丝毫没有提及。 虽说按照主角辈分划分,《琅琊榜》与《风起长林》隔了 2 代人,但真的一点人物痕迹都没有。 小说版《风起长林》只提到了靖王(肯定得提……毕竟是先帝)、纪王 & 蔺晨(毕竟还活着)、穆青(提到去世消息)这 4 个 在前传中出现的名字,梅长苏的名字丝毫没有被写出来,但是长林王府的宗祠叩拜无字碑的缘由也分明猜出来跟梅长苏有关…… 父王教诲,世间英灵…

风 起 长林 r=h:www.zhihu.com

剧情不合理叭我觉得 平章硬是给写死的,他本来可以有很多机会活命的,硬生生写死,emmm我感觉如果再这些地方在铺垫一下就好了。 比如 1 平旌的霜骨之毒,即便有药力维持,最多也只能再撑两三个月,而从金陵到夜秦来回至少也要两个多月,这么一写,就给平章为啥一定非要找濮阳缨要玄螭蛇胆一个确切的缘由 2 濮阳缨那个装玄螭蛇胆的机关emmm确实是个bug凭借世子的武功,以及带的人手控制住局面还是有可能的,这个可能是道具组的问…

风 起 长林 r=h:www.zhihu.com

考研期间又是看剧又是写评价实在罪过 可既然看都看了,那就忍不住直抒胸臆了 本剧其实是一个历史缩影,讲述了皇权、兵权甚至外戚之间的相互制衡。而他们相互制衡的手段之一便是所谓的礼法。我想这古时所称的礼法肯定包括了忠君的观念。可至高无上的权柄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臣下们。按理说单靠“品行”,确实难以保证什么。因此,从外制衡是必须的;剧中的主人物同时也从内心以大义约束自我。 历史上不是没有因为兵权壮大而惶恐的…

风 起 长林 r=h:www.zhihu.com

我倾向于他长大后自己查到了。 梅长苏和靖王带大的孩子,还有那么曲折的身世,他怎么可能连自己的身份都查不出来。 可是靖王绝不会主动告诉他,无论是靖王还是梅长苏都不想让他背负这样的血海深仇,而且他最后选择了葬在梅岭,虽然赤焰军和祁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毕竟是两个战场,如果庭生真的认可自己祁王亲子这样的身份,他大概率不会选择葬在梅岭。 考虑到梅长苏死的早,靖王又属实是个实诚人,庭生可能向靖王直接询问过…

风 起 长林 r=h:www.zhihu.com

刚知道刘源有那么多玩知乎的女朋友。 安徽的那个姐妹,真的犯了编故事的大忌——过分强调一些刘昊然粉丝人尽皆知的事情,来证明他是刘昊然。 包括但不限于液态屁,头盔,跑调,摇花手等等。在描述自己形象时,又刻意提到刘昊然cue过的女神汤唯,来贴近他的“理想型”。 好像一个心虚的人,“我添了那么多细节,应该很像真的吧?” 但你恰恰只看到了表面,尤其是学历说。从刘源提到过欣赏的异性及前辈分析,你会发现他更喜欢有个…

风 起 长林 r=h:www.zhihu.com

平凡有趣的互联网搬砖工 | 好吃懒做的假冒伪劣美食砖家

庭生老爹简直就是慈父代表,懂他助你又不束缚他。谁有庭生这样的父亲,实乃大幸。千万不要被开头庭生责骂平旌、偏心平章误导了,实则庭生真的非常非常爱平旌! 懂儿子萧歆:平旌天生性情飞扬,除非境遇大变,否则你再历练他,骨子里也是改变不了的其实萧歆和庭生都深知平旌志不在朝堂,不然也不会从小将他养在琅琊阁,反倒让非亲生的萧平章成为显赫的长林世子。若不是平章去世,长林王府靠庭生一人难以支撑,平旌绝不会成为守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