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内容简介  · · · · · ·

今天的世界里,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否还“勤劳致富”?如果不是勤劳,那又是什么呢?——不管对穷人还是富人,不管对过去人还是现代人,只要进取心是人之本性,财富话题总会令人着迷,也永远会令人着迷。

~~~~~~~~~~~~~~~~~~~~~~~~~~~~~~~~~~~~~~

比较一下各国的贫富悬殊现状才发现,原来“地大物博”、物资丰富只能给一个国家提供优质的“先前条件”,但这些并不是“先决条件”。经验说明,一个国家更重要的财富是其能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这种制度财富是无形的,但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值钱”。

金融创新之所以对个人消费者很关键,是因为这些创新可以帮助解放居民的消费潜力,调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同时,产权保护和其他制度机制的作用为创业者以及财富拥有者提供了正面的激励,为进一步投资增长...

(展开全部)

今天的世界里,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否还“勤劳致富”?如果不是勤劳,那又是什么呢?——不管对穷人还是富人,不管对过去人还是现代人,只要进取心是人之本性,财富话题总会令人着迷,也永远会令人着迷。

~~~~~~~~~~~~~~~~~~~~~~~~~~~~~~~~~~~~~~

比较一下各国的贫富悬殊现状才发现,原来“地大物博”、物资丰富只能给一个国家提供优质的“先前条件”,但这些并不是“先决条件”。经验说明,一个国家更重要的财富是其能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这种制度财富是无形的,但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值钱”。

金融创新之所以对个人消费者很关键,是因为这些创新可以帮助解放居民的消费潜力,调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同时,产权保护和其他制度机制的作用为创业者以及财富拥有者提供了正面的激励,为进一步投资增长提供稳定的预期。足够的金融证券品种帮助社会大众规避风险、调配不同时候的收入。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也相对很廉价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优势在经济增长初期可以弥补、对冲高制度成本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怎样让每个居民从增加的人力资本感到“富有”呢?那就得通过金融创新来帮助老百姓把人力资本“兑现”、把他们未来的收入流进一步“证券化”。

作者简介  · · · · · ·

陈志武

1962年出生于湖南株洲茶陵县,1983年获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前身)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进入威斯康辛大学任助理教授,1995年获聘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1996年担任终身教授。1998年创办Value Engine(价值引擎)公司,2001年与两个合伙人创办了Zebra对冲基金公司。

目前为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奖励。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的排名是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评出的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

(展开全部)

陈志武

1962年出生于湖南株洲茶陵县,1983年获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前身)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进入威斯康辛大学任助理教授,1995年获聘为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1996年担任终身教授。1998年创办Value Engine(价值引擎)公司,2001年与两个合伙人创办了Zebra对冲基金公司。

目前为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奖励。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的排名是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评出的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市场监管、资本市场、证券投资管理、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与组织战略、股票定价等问题。

目录  · · · · · ·

自序历史与财富 资本全球化的奇迹 施正荣为什么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数”说“改革开放”年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 大国崛起:面向全球的中国 财富、资本与价值观念制度与财富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过时的“地大物博”财富观 什么妨碍我们创业? 农业发展的极限 太平洋贸易能否带来长久繁荣? 贸易保护主义会把中国带回哪里?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产权与财富 以杨小凯的思路理解产权保护 国营,还是“还产于民”? 国有制和政府管制真能促进平衡发展吗?——收入机会的政治经济学 为什么产权明晰可减少环境污染? 农村土地所有权明晰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 私人产权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基础 不能以房产调控名义摄取私人产权 房产市场调控的是与非开放与财富 跨国产权秩序的历史变迁 全球化下的中国选择:“单极”还是“多极“秩序? 中国跨国公司如何”跨国”? 中国企业如何跨国投资? 审视中国的海外利益致谢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试读  · · · · · ·

财富是个永久的话题。在我的老家湖南,农民每天早出晚归,甚至把老少留在家乡,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日复一日,一年到头就是为了一份糊口的收入,没有剩余财富,在温饱的边缘上活着。在世界另一个半球的美国,盖茨每天也早出晚归,但他不仅吃住都不愁,而且他的财富超过500亿美元,即使他什么都不做,每年的投资收入也可有50亿美元或更多!财富水平为什么这么千差万别?难道剥削真的是贫富...

  • 自序
  • 历史与财富
  • 制度与财富
  • 产权与财富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制度经济学关注的核心是产权保护与合约执行机制。这个听起来似乎很狭窄的主题实际上包括了一国制度的方方面面,包括法制、政府权力与制衡结构、司法独立,等等。比如,不受制约的行政权力最后归结到对私人产权与合约权益的侵犯,因此对行政权力的制约问题最终也是一个产权、合约权益的保护问题。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产权保护与合约执行是经济深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可靠的产权与合约权益保护制度,人们就无法预期从事市场交易、从事投资的结果,不能知道从交易、投资中获得的利益能否属于自己。而经营、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将迫使人们停止交易、不愿做出投资,即使他们想进行市场交易,交易成本也可能高得令人望而却步。于是市场发展会停滞不前,经济增长无法持续。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阿克洛夫,其最主要贡献是他在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理论》一文。他的基本论点是,如果旧车交易市场的信息混浊,让买方无法分辨“好车”和“坏车”的话,那么在旧车市场上不管是好车还是坏车,买方愿意出的价格就只能基本一样。如果长此以往,那些有“好车”的人自然就不再愿意参加这种混浊市场上的交易,会选择退出市场,使市场上剩下的旧车只能越来越差。看到这一局面后,买方愿出的价格当然只能越来越低,迫使那些有“较好车”出售的卖方也选择退出市场。依此下去,到最后旧车市场就会无人光顾。这种“逆向选择”过程最后只会促使市场关闭,而不是促使其发展。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核心观点概览

  • 按照茅于轼教授的话说,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怕苦、最不怕脏、最勤奋的民族之一,可我们还是这么穷。为什么?“因为人们的劳动没有用在生产上,甚至用在了抵消别人劳动成果的努力上;更因为各式各样的浪费普遍存在,耗掉了社会巨大财富,可是每个人对此又无能为力。” 行政是给社会提供帮助,是一只“帮手”。按照“帮手”理论,行政管制越多,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就越大。 第二种是“抓手”(grabbing hand)理论,也就是这些年常讲的“寻租”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按照斯蒂格勒(Stigler)1971年的论述,行政管制是为行业的垄断企业而存在的,已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不愿意新手挤入,降低它们的既得利益。有了行政管制带来的壁垒,这些行业垄断可继续保留其管制“租金”。另一方面,按照施莱佛(Shleifer)和维希尼(Vishny)两位教授1993年的论述,行政部门之所以很热心设立各种准入许可和其他管制,是因为这些许可申请和审批过程以及对可能的违规行为的调查过程给掌权人提供了“寻租”的机会。这两位学者把行政部门的存在比做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每次车辆来往都要收费。也就是,从社会角度看,1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或许一两个收费站就足够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公路经过的每个村和每个镇可能都要设自己的收费站,都要“伸手抓一把”,从而产生对社会最糟糕的结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核心观点概览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12.00元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19.99元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28.80元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41.40元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12.00元

喜欢读"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5 条 )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烝民 2009-06-08 21:34:11

财富与制度关系不大

http://www.douban.com/event/10459392/discussion/11545414/ 2009-01-09 14:03:43 来自: 烝民 | 憎恶文青 (北京) 陈志武把制度和交易成本作为解释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的最重要的原因。这样,中国人勤劳但不富有的原因就可以解释为:人的创造能力和生产能力在过...  (展开)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王留全-布克加 2008-10-29 16:06:42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作者自序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自序: 陈志武 财富是个永久的话题。在我的老家湖南,农民每天早出晚归,甚至把老少留在家乡,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日复一日,一年到头就是为了一份糊口的收入,没有剩余财富,在温饱的边缘上活着。在世界另一个半球的美国,盖茨每天也早出晚归,...  (展开)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Yuguo 2013-07-29 23:56:32 中信出版社2010版

制度与财富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这本书大概是我今年读到最好的书,其中解决了很多我从小就有的疑惑,我希望我在更年轻一点的时候就读到这本书。 股票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 我小时候不懂,为什么人们要去炒股,在这个过程中股民明明什么都没有“生产”,却能赚大钱,或者赔...  (展开)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boogie 2009-02-17 11:16:46

标题党

陈的实际水平高于此书中表现出来的水平。看看他在中国主流财经媒体上的文章就知道了。 这本书似乎是陈过去一些年文章集粹,但是很多好文章不见踪影,很奇怪。他的文章如果系统发表,对“不折腾”会是很大的挑战。直指深化政体改革。 过去读他文章少的人可以看看这本书。换了别...  (展开)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猛猛 2009-08-05 00:43:38

拯救中国大众

真理从来不属于某个个人或是某个组织,真理就是真理。当国内主流经济学家没有独立人格的时候,陈志武教授研究了真相,告诉了我们真相,我们的国家怎么了,一个没有在国家有关部门注册的来历不明的。 看cc久的人只能变傻,赤裸裸的愚民政策,教育不开启民智,告诉我们...  (展开)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狮虎 2018-11-28 21:53:19 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版

如何向未来的自己借钱?如何把“死”的资源“搞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何向未来的自己借钱?如何把“死”的资源“搞活”? 20181128《财富的逻辑1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5星 1. 读完深感震撼,中国这四十年的成就到底归因于什么?表面上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实是借助了当今的国际秩序和中国的人力资本(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可怜农民和农民工...  (展开)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秦川不知 2013-12-15 18:23:32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精要

《自序》 为什么财富创造能力变迁这么大? 首先是“深度”。这体现在单位时间所能产生的东西上…… 其次是“广度”。一方面是市场地理范围跨地区……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的“东西量”上升,而市场地理范围的拓展使人类创造的东西的“价值量”上升。(比如产品可以往更需要它的地...  (展开)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也就一般般 2010-04-15 00:23:08

陈志武读书笔记2

改革开放165年 农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都有提高,然而教育与医疗消费也大大提高,所以农民实际支付能力实际是降低了的,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教育工作者和医务工作中属于高级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他们的收入增长理应更快,今后社会的趋势...  (展开)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木.林.森 2010-02-02 19:38:18

理性的制度机制和金融创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地大物博的财富观已经过时,物资丰富只能给一国提供优质的先天条件,但这些并不是先决条件。自然天赋有可能是“祸”而不是“福”。 第一种解释:当一个人的天赋资源过剩时,他就会缺乏创新、增长的动力,特别是意外财富则更容易使人变懒。 第二种解释:运输技术与能力的进...  (展开)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大碗 2009-03-24 12:57:32

看了以后会害怕

这本书简单明白的讲述了制度和财富的关系,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30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斐然,掩盖了太多东西,纵容了太多东西。我想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上爆发。我不知道会是哪一个时间点,我但我知道谁会被牺牲,会被怎样的牺牲。不禁有点儿害怕。 做点儿...  (展开)

> 更多书评 95篇

  • 按有用程度
  • 按页码先后
  • 最新笔记
  • 为什么 中国 人 勤劳 而 不 富有

    Azeril (明朝即長路 惜取此時心)

    Az:政府政策对内的不智与狠毒 对外的天真和狭隘 实在无语。至于制度改革 行政权力干预 市场自由 所有权明晰化及保障的问题……很认同本书这样的看待中国过去与当下的不同视角 作者的论述也很有逻辑。 通俗的经济学阐述,却让我不由冒汗,政治教科书果然是对经济领域也窜改得过分。阅读因此也成为了反向思考过去的教育和教科书问题的一个起点。 摘录 择取了大致二十个观点 部分文字有整理过 所以并非都是原文。 @历史与财富 制度...

    2012-11-15 00:14:20   16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