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傷口處理

小朋友傷口處理

處理傷口方法家長要學會,那麼小孩子割傷擦傷的時候,就可以正確處理,避免傷口因為感染或其他原因進一步惡化。最近內地就有一名女孩,因為家人不懂得處理傷口,誤用橡皮筋綁住紗布,造成悲劇。如果有輕微擦傷,應該如何處理傷口;什麼傷口不適合自行處理,應即刻就醫,這些關於傷口處理的疑問,本文會在下方解答。

用橡筋包紮太緊 3歲女童要截指

內地一名3歲女孩因意外無名指受傷,求診後醫生用一塊紗布將她的手指包紮起來,其嫲嫲卻認為紗布總是脫落,所以用橡皮筋把女童的手指包了起來,又在外面加繞了一條膠布,確保裡面的紗布不易脫落。怎料嫲嫲好心做壞事,女童的無名指因被捆得太緊而出現變黑、萎縮的情況,家人發現後大驚,再將她送院。醫生診斷出女孩手指出現敗血性壞死,儘管醫生嘗試圖保住部分手指,但因為病情嚴重,最後只能被迫截斷女童整隻無名指。

小朋友傷口處理
錯誤傷口處理方法,3歲女童要截指(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武漢協和醫院手外科主治醫生康禹指,錯誤的包紮方式阻礙手指尖的血流供應,導致女童無名指長期處於缺血狀態,因此壞死。他提醒家長,在家包紮時不要給孩子用膠布進行環狀包紮,特別是手指、腳趾等部位:「傷口包紮太緊導致手指尖血流不暢時,手指會有腫脹、麻木的感覺。但孩子往往由於神經的發育不完全,對疼痛的感知能力比較弱,加上疼痛往往不是持續性的,孩子常常不能向家長準確表達疼痛的感覺。」他建議,家長幫小孩包紮時,可以採用螺旋式或者交叉式的包紮方法,切忌纏得太緊。

正確處理傷口方法

處理傷口 步驟1.評估傷口情況

日常生活中小孩子容易不小心擦傷、割傷。當意外發生時,家長應保持鎮定,評估小孩的傷口嚴重性及出血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不是所有傷口都可以自己處理,例如很深的割傷,因為太深的傷口會增加受細菌感染機會;二來要注意傷口的出血量和位置,判斷是否有機會傷到關節、軟組織及大血管引致大量出血;三來要留意利器有否生銹,否則有機會造成破傷風。以上這些傷口都一定要去醫院求醫。

小朋友傷口處理
正確傷口處理方法,步驟1.評估傷口情況(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處理傷口 步驟2. 開始止血

傷口處沒有異物

沒有異物的出血傷口,可以採用「直接壓法」。在傷口上直接施加壓力,維持約5-15分鐘,以制止傷口繼續出血。然後水及溫和性肥皂清洗傷口週圍,並且包紮妥當,以免傷口受到細菌感染。

傷口處有異物

如需要的話,可用經酒精消毒過的鉗子 除去傷口內的污物,若止血無效或有異物藏於傷口深處,不要試圖取出異物,以免引致大量出血,應立即到急症室求醫。如果傷口污穢,尤其染有泥濘或鐵銹等污物,應儘快求醫,評估應否接受破傷風疫苗注射。

小朋友傷口處理
正確傷口處理方法,步驟2開始止血(圖片來源:shuuterstock)

處理傷口 步驟3. 事後護理傷口,並觀察傷口痊癒速度

大部份的小外傷,應保持傷口乾爽, 加速愈合。如果傷口容易弄濕或弄髒應用消毒紗布覆蓋傷口,並每日更換。傷口如果有感染跡象包括水狀滲出物、紅腫、發熱、腐爛、異味、出血或含膿等情況,或者傷口長期未能癒合,或者小孩感覺越來越疼,都應儘快求醫。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衛生署、華人社區健康資源中心

常見問題

如何正確處理傷口?

正確處理傷口有3個步驟

怎樣協助孩子傷口止血?

可以採用「直接壓法」

你最關注甚麼健康話題?

小朋友傷口處理

作者:楊為傑醫師

學齡前的孩子,特別是小男生,整天總是充滿活力的蹦蹦跳跳。多活動是好事,但是不可避免的身上總是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傷痕。除了在門診幫忙家長治療孩子的傷口外,也經常要處理我家好動兒子的各式傷口。今天就跟大家談談孩子傷口的處理原則,以及大家常見的疑問:要不要縫?傷口應該要保持乾燥嗎?怎麼照顧傷口以減少疼痛與疤痕?等等。

先說結論:

  1. 預防注射的「五合一疫苗」包含破傷風類毒素,接種時程為2、4、6、18個月齡。「四合一疫苗」也包含破傷風類毒素,接種時程為五歲大。因此,十歲以下有完成接種的孩子受傷時,不需要額外注射破傷風類毒素
  2. 優碘是清潔與消毒傷口的好物,家家都可以備個幾瓶。優碘並不會導致色素沈澱,請放心。
  3. 建議就醫處理之狀況:大面積、深達一公分、可見到脂肪/肌肉層、污穢的傷口、持續出血、影響孩子活動、有分泌物、咬傷。
  4. 傷口敷料好用。可以幫助傷口復原,減少疼痛與疤痕之產生。但是不是每種傷口都適合使用。傷口敷料之禁忌症:骯髒傷口、感染性傷口、滲出液很多之傷口、大型傷口、周邊皮膚狀況不佳之傷口。

受傷了,要打破傷風疫苗嗎?

不管在門診或急診,孩子受傷時,家長經常會問:「要不要打破傷風疫苗?」。其實破傷風類毒素疫苗是常規接種疫苗,「五合一疫苗」包含破傷風類毒素,接種時程為2、4、6、18個月齡。「四合一疫苗」也包含破傷風類毒素,接種時程為五歲大。五年內有注射過破傷風類毒素的人,不需要再重複接種

傷口要不要縫?

通常而言,傷口縫合的目的是為了:止血、加速癒合、保持美觀等等。當孩子的傷口 > 一公分,位於某些特殊部位,血流不止,形狀不規則時,都有可能要考慮縫合。在孩子身上,縫合最大的問題是:普遍都需要在麻醉下才能縫傷口,這也是許多家長最顧忌的地方。

其實,醫師比您還不想做這件事,因為風險相對高而且麻煩。若不是為了孩子好,醫師是不會輕易出手縫孩子的傷口。因此當您遇到醫師建議您縫合時,請仔細考慮這件事。

而骯髒的傷口是不可以縫的,畢竟把髒東西縫在組織裡面可不是什麼好事。

要不要給抗生素?

一般的淺層外傷,如果傷口乾淨並且已經處理乾淨,通常是不需要給予抗生素的。但是如果醫師看到傷口有紅腫、化膿等感染跡象,就會根據臨床狀況給予抗生素治療。

我們在門診其實還蠻常遇到孩子互咬,或咬大人導致受傷的情形。人類咬傷是需要謹慎處理的。人類的嘴巴很髒,充滿細菌。因此人類咬傷導致的傷口需要:徹底清潔、必要的清瘡、儘早給予抗生素治療。所以當您的孩子身上有咬傷時,務必就醫治療喔!

一般擦傷、撞傷、抓傷的處理

孩子不小心跌倒、撞到,或者是自己抓破皮等等,都是很家庭很常發生的狀況。這些簡單傷口,通常不需要就醫,在家裡自行處理就可以了。這邊跟大家分享傷口處理的幾個重要步驟:

  • 清潔傷口:用生理食鹽水、乾淨的飲用水、自來水清潔傷口
  • 用優碘消毒。優碘是好物,刺激性低、殺菌力好,這是醫院裡傷口處置的主力消毒液。我要再三地強調:優碘不會導致色素沈澱、優碘不會導致色素沈澱、優碘不會導致色素沈澱
  • 敷料覆蓋:慎選適當地覆蓋用物,可以保護傷口,減少孩子的疼痛,並且促進傷口復原。這點會在下一段進一步跟大家解釋。

人工敷料

如果大家有受傷換藥過,那麼一定體會過當撕開舊的紗布時,紗布跟傷口黏在一起的錐心之痛。人工敷料可以大幅度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經常有家長在門診跟我說:傷口結痂時會癢,所以孩子會一直去抓傷口,然後結痂就被抓掉又流血。重新結痂 –> 繼續抓  –> 繼續流血。一個傷口搞了好幾個禮拜都沒好…….,真的很困擾。

孩子擦傷或撞傷時會有幾個問題:

  1. 孩子好動,有時候還會自己抓傷口,導致傷口癒合困難
  2. 不容保持傷口的清潔
  3. 換藥時的疼痛讓孩子拒絕換藥

那該怎麼辦?

傳統上,這樣的傷口會「保持乾燥」然後等待結痂,待結痂脫落後,傷口就算癒合了。「傷口要保持乾燥」其實是傳統過時的觀念,可能是因為以前乾淨水源取得不易的關係。事實上,保持傷口適度的濕潤,可以加快傷口的復原速度達 1.5-2 倍。而且在濕潤的環境之下,會減少疼痛感,傷口也比較不會形成「痂皮」,也比較不會在將來產生疤痕組織。用人工敷料來照顧孩子的傷口,可謂一舉多得。

怎麼選敷料?

在醫院裡面,會有一大片的人工敷料可以買,然後再根據自己的需求,裁剪成合適的形狀。我們在加護病房時,都是請家長買一大片那種,我們在自己剪裁。但是這個方法不見得適合一般家庭使用,一來不好保存,二來麻煩。所以有事先剪裁好的人工敷料,那顯然是最好的。幾年前我有在日本買過,覺得蠻好用的。很慶幸最近台灣市場上也可以找到類似的產品了!很像 OK 蹦,但是好用得多!OK 蹦的邊緣容易進水,貼在關節處時也容易鬆脫。但是人工敷料相對來說,防水性更好,也比較不怕關節活動!有些家長在問我敷料的事情,我附上照片,但是隱去品牌名字。請大家各顯神通吧!(不要找我,我沒在賣唷,也不會開團喔 XD )

小朋友傷口處理

人工敷料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1. 傷口一定要是乾淨消毒過的
  2. 敷料的遮蓋的一定要夠大,敷料的邊緣至少要比傷口的邊緣多出一公分
  3. 人工敷料不需要天天更換,一開始傷口處的敷料會有點白白的,那是敷料吸收組織液的緣故,很正常
  4. 當組織液滲到敷料邊緣時,就應該要立即更換敷料
  5. 不可使用人工敷料的幾種情況:骯髒傷口、感染性傷口、滲出液很多之傷口、大型傷口、周邊皮膚狀況不佳之傷口等等。

結論

人工敷料對於照顧孩子的傷口,是很好的選項。以前我還得去日本才能找到比較便利使用、不需要自己剪裁的人工敷料產品。今年終於發現台灣市面上也有得買啦,令我相當開心。因此跟大家分享孩子傷口照顧的方法,希望可以減少大家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