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进 党党徽

民主进步党

民 进 党党徽
名称民主进步党党旗
启用日期1986年9月28日建党启用
形式绿底白十字,中间镶以绿色台湾图案
设计者欧秀雄

民主进步党党旗是台湾政党民主进步党的代表旗帜,设计者为艺术家欧秀雄(笔名“官不为”)。《民主进步党党章》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党党旗定为绿底白十字,中间镶以绿色台湾图案。”1986年民进党成立后即沿用为党旗至今。

目录

  • 1 党旗设计
  • 2 党徽
  • 3 相关条目
  • 4 参考资料
  • 5 外部链接

党旗设计[编辑]

当时民进党的前身党外公政会讨论组党事宜时,与会者认为应该要有一面旗帜。1985年底,姚嘉文之妻周清玉想到欧秀雄除了会声乐之外也是画家,于是到欧秀雄家要他当场画一面旗子,供“1985年党外选举后援会”使用。欧秀雄也不负所托,现场就画了两面旗;其中一面绿色底白色米字旗,中央有个绿色台湾,而另一面是绿色十字旗,象征台湾背着民主的十字架。

周清玉回去跟组党十人小组讨论会。会中,省议员游锡堃表示绿色底白色米字旗,“觉得台湾好像要四分五裂了。”欧秀雄提出第二个版本:绿色十字旗,而绿色十字旗则因台湾人大多非基督徒有难引起认同的顾虑。后来又有人提议将它当成十字路口,就完成“一个十字、各自表述”。1986年8月15日,党外公政会与编联会联合在台北市举办“行宪与组党说明会”,并举办“升党外旗帜仪式”。9月28日民进党成立后,即沿用为党旗至今。

2009年3月24日,召开民进党第十三届第四次全台各县市暨劳工党部主委会议。金门县党部主委陈沧江、澎湖县党部主委陈慧玲共同提案,要求党中央将金门、澎湖、马祖等三大外岛的地图纳入党旗之中,获一致支持。该提议与金马放弃论相关。陈沧江表示,党主席蔡英文当场裁示同意,并要求主管单位立即研究,尽快设计在党旗上加上金门、澎湖、马祖的地图[1]。

党徽[编辑]

民进党党徽的设计与党旗相近,仅将原本长方形的旗帜型态改变成圆形。

    相关条目[编辑]

    • 民主进步党

    参考资料[编辑]

    1. ^ 中央社记者:倪国炎. 民進黨旗將增金馬澎地圖 金門縣黨部欣慰. 大纪元网站. 2009-03-25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8) (繁体中文).

    外部链接[编辑]

    • 民主进步党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绿色年代影像馆 - 民主进步党党旗的由来
    • 民进党党旗的设计者——欧秀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新台湾新闻周刊 第444期 - 满腔热情官不为 欧秀雄一心期许台湾建国

    民主进步党

    播报 编辑 锁定 上传视频

    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 [1]  ,英语:“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于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宣布成立。以民主进步党为首的绿营,与以中国国民党为首的蓝营并列为中国台湾两大政治势力。

    2020年1月11日下午4时,2020年台湾当局领导人选举投票结束。当晚出炉的计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赖清德当选台湾当局正、副领导人,得票817万余张,得票率为57.1% [2]  。

    现任民主进步党主席为蔡英文。

    中文名 民主进步党 外文名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简    称 民进党 属    性 中国台湾省政党 成立日期 1986年9月28日 [1] 现任主席 蔡英文 [3] 

    目录

    1. 1 发展历程
    2. 2 政党主张
    3. 3 政党架构
    1. 4 政党派系
    2. 5 政党现况
    3. 6 相关事件
    1. 7 现任领导
    2. 8 历任领导

    民主进步党党徽

    民主进步党是由一群党外人士于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宣布成立的。民进党自成立起,不断通过鼓吹“住民自决”等各种“台独”倾向的决议,至1991年民进党通过“台独党纲”,该党彻底沦为“台独党”。成立初期的民进党热衷于街头运动,一度在岛内被冠以“暴力党”的称号。后来民进党越来越强调“体制内斗争”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台湾各项公职选举。 民进党在1992年底第二届“立法委员”选举中赢得近三分之一席次。

    1997年的县市长选举后取得了全台大部分县市的执政权。

    2000年至2008年民进党领导人陈水扁、吕秀莲获得“总统”选举的胜利,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

    2008年5月20日再度成为在野党 [1]  。

    在民进党进入第2次在野时期后,新上任的党主席蔡英文开始处理陈水扁弊案造成的影响,并推出小额捐款等新的开源管道;在2次“陈江会”期间,民进党发动抗议行动;而由于上任后的马英九政府,经历八八水灾、H1N1疫苗、ECFA、美国牛肉进口等议题与事件的处理无力失当,再加上于2008年民意代表选举后,诸多国民党民代因贿选而被宣判当选无效,因此民进党在4波的民代补选中逐渐夺回少数立法院席次;在2009年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中夺回宜兰县,各县市长得票率和国民党不相上下;2010年台当局“直辖市”公职人员选举中,虽未增加席次,但得票率超越中国国民党。

    2016年1月16日举行的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推出的正、副参选人蔡英文、陈建仁当选,2016年5月20日民进党再度执政。

    2019年1月6日,民进党主席补选的投票结束,总投票数为34230票,卓荣泰获24699票,以72.6%的得票率获胜,代理主席林右昌宣布,卓荣泰顺利当选民进党党主席。民进党中执会将于1月9日正式公告当选名单,而当选人将于1月23日上任。 [3] 

    2020年5月20日下午,蔡英文接任第十七届民进党党主席。 [4] 

    民进党的党章虽然开明宗义地表明,民进党是一个追求“民主”和“进步”的政党,然而民进党的党纲则素有“台独党纲”之称。其实,民进党的党纲经过多次修订,不断地朝“缓和”方向变化,但目前仍不脱“台独”色彩。近年来,民进党又通过一系列决议文,来掩饰、修正党纲中赤裸裸的“台独”主张。除了“台独”内容外,民进党的党纲还主张建立“民主自由的法政秩序”、推行成长均衡的经济财政政策、建立“公平开放的福利社会”、培养“创新进步的教育文化”,以及推行“和平独立”的“国防外交”政策等 [1]  。

    民进党的全台代表大会为该党最高权力机构,每一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召集一次,必要时也可经中执委决定或全台5个以上县市党部书面提议召开。“全代会”的主要职责是修订党章,议定党纲,听取并审查中执委的报告,选举或罢免中执委委员等。而中执委作为常设的最高权力中枢,设置委员31人,并由除党主席(党主席为当然委员)外的30人互选出10人为常务执行委员。党主席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任期2年,可连选连任1次。此外,民进党还设置一个由11名委员(委员由“全代会”选举产生)组成的中央评议委员会,其主要职权是对党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民进党中央党部下设”国际事务部”、“中国事务部”、组织推广部、文化宣传部、社会发展部、妇女发展部、青年发展部等7个部,财务委员会、政策委员会等2个会,以及一个民意调查中心和一所“台湾民主学校”。民进党在各县市都设有地方党部,负责地方党务工作 [1]  。

    派系政治在民进党内表现得特别明显。从党外时期开始,就有“公政会”和“编联会”两股势力在较劲。民进党成立后,党内又形成“美丽岛系”和“新潮流系”两大派系。1996年3月“领导人”大选失利后,“美丽岛系”逐渐没落瓦解。现在民进党内的主要派系有:“正义连线”,是陈水扁1992年初创立的,领军人物除陈水扁外,还有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沈富雄等人;“福利国连线”,谢长廷、张俊雄都属该派系;“新动力办公室”,许荣淑为龙头;“台独联盟”,是海外“台独联盟”1991年返台后集体加入民进党而形成的派系,目前负责人是李应元。(以上四个派系于去年组成一个松散的新组织,称为“主流联盟”);“新潮流”系,该系以纪律严明而被称为党内“一支正步走的军队”,龙头人物有吴乃仁、邱义仁、“立法委员”洪其昌等人;“新世纪办公室”,以民进党大老张俊宏为首。民进党的派系斗争,主要表现在政治路线之争和党内资源的争夺 [1]  。

    •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年份

    选举人

    得票数(张)

    得票率

    当选与否

    1996年

    彭明敏、谢长廷

    2,274,586

    21.10%

    落选

    2000年

    陈水扁、吕秀莲

    4,977,737

    39.30%

    当选

    2004年

    陈水扁、吕秀莲

    6,471,970

    50.11%

    当选

    2008年

    谢长廷、苏贞昌

    5,445,200

    41.55%

    落选 [5] 

    2012年

    蔡英文、苏嘉全

    6,093,578

    45.6%

    落选 [6] 

    2016年

    蔡英文、陈建仁

    6,894,744

    56.1%

    当选 [7] 

    2020年

    蔡英文、赖清德

    817万余

    57.1%

    当选 [2] 

    • 民意代表选举


    得票率

    当选席次/总席次(个)

    席次百分比

    1986年第一届(增额)

    25.16%

    12席/73席

    <16%

    1989年第一届(增额)

    28.29%

    21席/101席

    <21%

    1992年第二届

    36.09%

    50席/161席

    31%

    1995年第三届

    33.17%

    54席/164席

    33%

    1998年第四届

    29.56%

    70席/225席

    31%

    2001年第五届

    33.38%

    87席/225席

    39%

    2004年第六届

    35.72%

    89席/225席

    40%

    2008年第七届

    区域得票率38.17%政党得票率36.91%

    27席/113席(区域当选席次13席,不分区当选席次14席)

    24%

    2012年第八届 [8] 


    40席/113席


    2016年第九届 [7] 


    68席/113席


    2020年


    61席/113席 [2] 


    • 国民党公布曝民进党暴力画面

    国民党党发言人、文传会副主委陈淑容强调,是为促进未来台当局立法机构议事步入正轨,才会推这支CF。陈淑容表示民进党是一个为了刻意阻挡当局施政,为反对而反对的政党。

    她指出,民进党在议场内暴力相向,霸占主席台,一再的制造冲突对抗,不惜流血,甚至打人、咬人、丢人、抓人,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就是为了阻挡当局推动各项政策,但民进党籍县市长才是最先提出乡镇市长与代表可以新台币领4万5千元,民进党却骂国民党想绑椿、自肥,因此民进党里子面子全要,是为反对而反对 [9]  。

    • 海协副会长访台时被民进党议员率众暴力攻击

    2008年10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身份,赴台南参加两岸新闻学术交流活动,他在当地参访孔庙时,遭到民进党台南市议员王定宇率人暴力攻击。岛内各界及舆论对这一暴力事件纷纷予以谴责。国台办、海协会分别表态,谴责野蛮的暴力行为。

    据台湾媒体报道,张铭清在参访台南孔庙时,民进党台南市议员王定宇率人到场围攻,张铭清被推倒在地。张铭清进入车子准备离开时,有一名极端分子跳上车顶踩踏,旁边还有人用旗杆击打车体,现场场面十分混乱 [10]  。

    民进党继台南推打张铭清、台北围攻陈云林住所、管碧玲掌掴洪秀柱之后,又出现民进党民代邱议莹掌掴李庆华、党团锁门“自囚”、“场内抗争场外包围”反对“集会游行法”等行径,不论是在台当局立法机构议事还是街头运动,民进党都打人有理、闹事合法,不但不愿道歉,还要骂被打者“不是人”,是什么原因让民进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崇尚暴力,是非不分?首先缘于民进党内中间理性力量的丧失 [11]  。

    民进支持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基本盘”,就是铁杆的“台独分子”,约占选民总数的30%,另一类是不喜欢国民党,希望民进党进行改革的中间选民,最高时超过20%,在掌权初期,民进党一度拥有近半选民支持。但8年来民进党接连操作意识形态、撕裂族群,贪腐弊案又层出不穷,让中间选民非常失望,经过民代、县市长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可以看出,民进党再度退回到支持率不到30%的政治谷底,显示民进党已经失去多数中间选民支持,民进党内部再没有制衡激进“台独”路线的力量,剩余的支持者仍旧是那些仇视大陆、痛恨国民党的“台独”分子,他们不惜一切手段实现自己的“台独”梦想,包括使用暴力,因而暴力抗争再度成为民进党的基本路线。

    其次缘于“台独”势力的集体焦虑。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失败后,不但失去了政权,无法掌握行政资源,在台当局立法机构也仅有不到1/4的席位,不足以影响任何“法案”的通过,在地方上,更是只有6个县市掌权,“台独”力量遭受重创,加上马英九上台后,两岸交流不断深入,民进党不论支持还是反对,都无法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和岛内民意的变化,大陆又不断出台惠台政策,尤其是加大做中南部民众工作的力度,“台独”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面临不断流失的危险,有危机感却又无法改变现状,就产生了集体焦虑,反应在政治上,就是不断发动暴力来宣泄不满,这也正好反应了“台独”已经进入穷途末路,“台独”势力在做的困兽犹斗与垂死挣扎。

    第三在于国民党的容忍与退让。国民党对于民进党暴力的逆来顺受,不是自今日始,而是早在七八十年代的“党外”时期就已经开始。原因之一是国民党背负的“外省人原罪”,即血腥镇压“228”事件给本省人带来的伤痕,伤害之深使之年年为此纪念、谢罪和道歉,国民党生怕再度对台湾造成新的伤害,因而宁愿选择忍让;原因之二在于国民党的政治人物大多技术官僚出身,不习惯斗争与对立,“和事佬”、“和稀泥”者使施暴更有恃无恐,遭受多次羞辱的台当局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在多方逼问下,迟迟不敢动用“警察权”,就是生怕引发更大冲突;三是国民党并不团结,王金平曾指出,不能将肇事者绳之以法,是因为没有法律依据,每次推动都受到民进党的强力阻挠,国民党立法机构党团不展现强势作为,跟以前否决马英九提名的台当局监察机构人事一样,就是因为国民党派系林立,勾心斗角的结果,这也是马英九要兼任国民党主席的由来。

    另外,在于政客明显的“抢镜”心态。台湾政治是选举政治,选民的多寡与政治人物知名度息息相关,因而一些政客为了提高曝光率,频频抢镜头,表演越劲爆、动作越粗野就越能吸引眼球,因而每逢选举,脱衣助选、裸体拉票、怪异扮相遍层出不穷。而在中南部死忠“台独”分子眼中,越仇视大陆、越教训国民党,越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而泛绿的政客更对暴力方式情有独钟,在台立法机构质询时都声音尽量大、骂人足够狠,以“出位”的演出博得极端选民的支持,声言要“洗钱”的民代余天、推打张铭清的台南市议员王定宇还因此被视为英雄,政治行情看涨,可见这种“抢镜”行为的在民进党价值 [11]  。

    党主席:蔡英文(2020年5月20日起)

    • 历任党主席

    任届

    姓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第一届

    江鹏坚 [12] 

    1986年11月28日

    1987年12月20日

    第二届

    姚嘉文 [12] 

    1987年12月20日

    1988年10月30日

    第三、第四届

    黄信介 [12] 

    1988年10月30日

    1992年1月20日

    第五届

    许信良 [12] 

    1992年1月20日

    1993年12月4日

    第六届

    施明德 [12] 

    1994年7月18日

    1996年3月23日


    张俊宏

    1996年3月23日

    1996年7月18日

    第七届

    许信良 [12] 

    1996年7月18日

    1998年7月18日

    第八届

    林义雄 [12] 

    1998年7月18日

    2000年4月20日

    第九届

    谢长廷 [12] 

    2000年7月 [13] 

    2002年7月21日

    第十届

    陈水扁 [12] 

    2002年7月21日

    2004年12月11日

    代理

    柯建铭 [14] 

    2004年12月11日

    2005年1月15日


    苏贞昌

    2005年1月15日

    2005年底 [15] 


    吕秀莲

    2005年12月3日

    2006年1月15日


    游锡堃 [16] 

    2006年1月15日

    2007年9月27日

    第十一届

    陈水扁 [12] 

    2007年10月15日

    2008年1月12日


    谢长廷

    2008年1月12日

    2008年5月21日 [13] 

    第十二届

    蔡英文

    2008年5月20日


    第十三届

    蔡英文

    2010年5月23日 [17] 



    苏贞昌 [18] 

    2012年5月


    第十五届

    蔡英文 [18] 

    2014年5月 [19] 

    2018年11月24日 [20] 

    代理

    林右昌

    2018年11月28日 [21] 

    2019年1月23日 [3] 

    第十六届

    卓荣泰

    2019年1月23日 [3] 

    2020年5月20日 [4] 

    第十七届

    蔡英文 [4] 

    2020年5月20日 [4] 


    参考资料
    • 1    民主进步党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2020-04-05]
    • 2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揭晓   .新华网[引用日期2020-04-05]
    • 3    补选结果揭晓 卓荣泰当选民进党主席   .海外网[引用日期2019-01-06]
    • 4    蔡英文回锅接任民进党主席,民进党内新人事敲定   .凤凰网.2020-05-21[引用日期2020-05-23]
    • 5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 马英九萧万长获胜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2020-04-05]
    • 6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揭晓 马英九过半得票率当选   .中新网[引用日期2020-04-05]
    • 7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揭晓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2018-05-21]
    • 8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 马英九获连任   .中国网.2012-01-15[引用日期2020-04-14]
    • 9    国民党公布,曝民进党画面  
    • 10    民进党党员对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的行为(人民网)  
    • 11    民进党 (人民网资料)  
    • 12    民进党历任党主席   .中国网[引用日期2020-04-06]
    • 13    谢长廷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2020-04-07]
    • 14    柯建铭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2020-04-07]
    • 15    苏贞昌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2020-04-07]
    • 16    游锡堃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2020-04-07]
    • 17    蔡英文连任民进党主席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2020-04-07]
    • 18    民进党历次党主席更替与两岸路线变化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2020-04-07]
    • 19    蔡英文高票当选民进党第15届党主席   .人民网[引用日期2020-04-07]
    • 20    蔡英文宣布辞去民进党党主席职务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8-11-24]
    • 21    林右昌担任民进党代理党主席   .新华网[引用日期2020-04-07]
    展开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