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诗书背诗永远只背精华部分,是很多现代人的习惯。毕竟背上几个千古名句,能让自己显得更有文化,然而这样做的风险其实也不小,一不小心就会望文生义。

一鼓作气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比如罗隐有个千古名句叫“今朝有酒今朝醉”,看上去洒脱得很,让人也想跟着醉一把,但很多人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明日愁来明日愁”,这才是他写这诗的原因。再比如李贺的千古名句“雄鸡一声天下白”,看上去也是霸气得很,但它的上一句“我有迷魂招不得”才是其一生的写照,字字都是泪。

而本期笔者要和大家介绍这句也是家喻户晓,它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话出自《左传·庄公十年》的一篇《曹刿论战》,作者是左丘明,写的是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见解。因为年年入选中学课本,所以大家都这段话也都是比较熟悉的。

一鼓作气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鲁庄公十年春天,鲁国和齐国在长勺之战,齐国军队敲响战鼓,曹刿不让鲁庄公进攻,直到对方击了3次鼓他才说可以了。齐军大败逃走后,鲁庄公打算马上追,曹刿又表示不行,他下马车看了齐军车马留在地上的痕迹才表示可以追了。

最后齐军损失惨重,鲁庄公问曹刿当时他是怎么想的,他便说出了“一鼓作气”这段话,意思是:“击鼓一次是能鼓舞士气的,但击了两次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等到了第三次大家就没有什么勇气了。”很多人读到这就觉得这是曹刿长勺之战最牛的地方,但却不知道其实这篇文章的重点其实不在这,后一句才是重点,字字发人深省,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一鼓作气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后一句其实有两个更重要的致胜原因,第一个“彼竭我盈,故克之”,意思是对方的勇气和士气没有了,但我们的士气正盛,所以才能打败对方。事实上,如果对方没了士气后,我方不做好提高士气的准备,也是没用的。试想两军交锋时,对方三次击鼓将帅都不回应,若不与兵士们打好招呼,他们难免会觉得将帅都怕了,这种情况下我方又哪来的士气呢?若是不了解这一点,生搬硬套曹刿的理论,并不一定能胜利。

一鼓作气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第二点“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这是在追齐军时曹刿的想法,体现了他万事谨慎、事事细心观察的性格,这才是他最终能大获全胜的最重要原因。因为对方并不是因为实力不济才败,仅仅是因为一时士气低落而已,但落败后他们就成了穷途末路的处境,此时他们是极有可能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的。曹刿观察了车马逃跑的痕迹,发现他们已经乱了阵脚,才确定他们是真的无心再战了。

一鼓作气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很多人在将很多古人的思想精华运用到生活中时,发现往往行不通,然后就开始怀疑老祖宗们说的是不是真的有道理,其实有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细细领会全文的意思,断章取义造成的。当年左丘明写这篇史文,目的是让我们全面了解长勺之战的情况,并不是让咱们只记得其中一个千古名句,不对全文认真理解就生搬硬套,大家说是吗?欢迎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出自春秋左丘明的《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赏析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拜见。他的同乡说:“都是得高官厚禄的人在商量这事,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去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呢?”庄公说 :“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拿它来分给一些臣子。”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的。”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凭着一片至诚,告诉神。”曹刿回答说:“这点儿小诚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庄公说:“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善于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要打仗,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鲁国齐国的军队在长勺作战。庄公打算击鼓命令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进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准备驱车追去。曹刿说:“不行。”于是向下观察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军,说:“可以了。”就追击齐国军队。

战胜了齐国军队后,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不容易估计的,怕有伏兵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这个成语中的“鼓”指敲战鼓;“作”振作;“气”勇气。在原文中它是指作战时第一次敲鼓最能激起士兵们的锐气,多敲几次鼓锐气也就慢慢减弱了。现在我们经常用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一鼓作气”来形容作事时要鼓起劲头,勇往直前。

一鼓作气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左丘明

一鼓作气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44篇诗文 ► 1277条名句

一鼓作气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初中语文课本《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让曹刿驰名天下。

因为这场战争的胜利,曹刿被誉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名垂千古。

他担得起这个褒誉吗?其实,他的成功,不过来自于破坏规则。

-01-

曹刿,鲁国一介平民,听说齐国要来讨伐,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要进宫觐见鲁庄公。

入宫后,曹刿毫不怯场,一番高深言论,深深地折服了鲁庄公。于是,和齐国的长勺之战,他如愿以偿被鲁庄公带了去。

到了战场,鲁庄公听到齐师的鼓声,正要应和擂鼓,曹刿按住他的手:“不可。”鲁庄公问为啥呀,曹刿神秘一笑,待会儿再告诉你,鲁庄公点了点头,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感觉很厉害,那就听你的吧。

等齐人擂了三次鼓,曹刿擞擞衣领:“可以了。”

于是,鲁庄公迷糊且坚定地指挥军队进攻。战果很不错,齐师败绩。

鲁庄公很兴奋,要乘胜追击,曹刿摇了摇头,鲁庄公便很乖地停止了追赶的步伐。

曹刿从战车下来,往路上仔细看了又看,然后登上战车,一手扶着车前横木,一手在额上搭了个凉棚,眯眼远望。如此一番之后,说:“可以了。”

鲁庄公一听曹刿发话,立马追击,又成功了。

战争胜利结束,鲁庄公回归正常模式,问曹刿是如何取胜的。

曹刿不再卖关子,开始卖智慧:“战斗,靠的是士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齐国士气低落,我军士气高涨,所以能战胜他们。追击时,恐怕齐师设有埋伏,不能急。我下车查看他们的车轮痕迹已经乱了,远望他们的旗子已经倒了,所以才敢放心追赶。”

这一番言论,让曹刿在鲁庄公的心中的形象,无限拔高。此后,鲁国的战事,都交由他指挥,但是,曹刿再不复长勺之战的辉煌。

-02-

曹刿的一番论战,在我们今日看来,不,就是自春秋之后,都很具参考性和启发性。

但他所在的年代是春秋时期,在当时,他的那种作战方式,不过就是破坏规则。

春秋的战争,很有规矩的,嗯,照我们今人的眼光,很像过家家。

战争前,双方互派使者,约定作战的时间地点,一般是在农闲时候,两国交界处进行。

然后,双方在约定时间,赶到约定地点,列好战阵,有时候一方看对方军队太多、军纪严明,估摸着自己可能打不过,就带着队伍回去了……去了……了……

如果都决定要打这一战,一方擂鼓,另一方擂鼓回应,然后“啊啊啊,冲啊……”、“哪哪哪,冲哪……”,开始战斗。

若一方有一两成的士兵溃散了,就举白旗投降,对方收到他们已经服气的信号,也鸣金收兵,绝不再打。

《孙子兵法》第一句话是:“兵者,诡道也。”春秋时期的战争,一点都不诡,很有君子风度。

战争中第一次使用兵法,是公元前714年,郑国和北戎交战,郑公子突建议,先设下埋伏,然后用一些士兵去引诱敌人,等他们追过来的时候,前后夹击,将戎军包了饺子。

这里使用兵法,是因为戎人不懂中原规矩,所以只能乱打,中原诸侯之间的战争,是打不出这种花来的。

第二次使用战法,就是齐鲁的长勺之战了,齐国没打赢鲁国,不是因为他们笨,不知道动脑子,而是从来都没有这种操作,我们都擂三次鼓了,你们不回应,约定俗成的,你们就是不打了嘛,我们当然不会再傻傻地鼓足士气,等待战争啊。

靠破坏规则取胜,能占一时便宜。齐国吃过一次亏,就够长记性了,所以,之后的齐鲁交战,曹刿再也没能赢过。

春秋后期的战争,越来越残酷。虽说这是历史必然性,但世道变坏,是从曹刿开始的。

毛主席评论的“蠢猪式的仁义道德”的宋襄公,就是规则破坏后,却坚守仁义,不能适应时代潮流的受害者。

在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坚决不肯对楚军半渡而击,然后被楚军打得丢盔弃甲,宋国的称霸之梦,从此破灭。大家都不讲规矩了,你还一直用古代圣贤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确实很愚蠢。

一鼓作气 再 而 衰 三 而 竭

-03-

说回曹刿,他敢为天下先,不仅破坏战争规则,还破坏盟会规则。

在鲁国三战三败于齐国后,鲁国献地求和。作为战争总指挥官的曹刿,也出席了这次盟约仪式。

仪式顺利地进行着,歌舞袅袅,乐管齐鸣,两国领导人达成盟誓,在盟坛上亲切握手,气氛和谐而美好。

忽然,一道人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倏地奔到齐桓公身后。这个人,就是常败将军曹刿,他客串刺客,用匕首挟持了齐桓公。

坛上坛下一片目瞪口呆,真是活久见,曹将军总是有惊人之举。

齐桓公很懵逼,在性命威胁下,无奈答应了退还鲁国土地的要求。

盟会,基本便是信用,曹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破坏了盟会的规则。

一百多年后的孔子讲过一句话:“要盟也,神不听。”被要挟而发的承诺盟誓,神仙也不承认的。

齐桓公性命得以保全之后,很自然的,就想反悔。

但他的丞相管仲,却敏锐地发现了这是个好机会,他拉住齐桓公,语气很是兴奋:“主公啊,您别反悔,这是一个创品牌的好机会啊。用几块地,告诉天下人:哪怕是在被要挟情况下做的承诺,您也会坚决遵守。著信义于天下,多么划得来的事呀。”

于是,曹刿以自己的勇猛,为齐国称霸做了一次神助攻,从此,齐桓公就是“信义”的代名词,诸侯对他是心服口服。在曹刿的帮助下,齐桓公坐稳了春秋第一霸主的宝座。

几百年后,蔺相如在秦赵渑池会盟上,逼秦王为赵王击缶,毛遂自荐的那个毛遂,逼楚王同意出兵救赵,唐雎强行说服秦昭王不加兵于魏国,都是以曹刿为榜样。

所以,后来国家派遣使者时,都只能派晏婴这种很短小、一看就没有战斗力的人,以免被误会是想去搞刺杀的。

敢为人先,本是一种值得赞誉的首创精神。但以这种破坏规则的方式,成为领先者,不过是目光短浅的小聪明,赢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

但鲁庄公和曹刿之间的君臣之谊,是值得称颂,令人羡慕的。

曹刿以一介草民之身,得以成为鲁国战事总指挥官,完全来自于鲁庄公对他毫不保留的信任。即便之后一直失败,鲁庄公也没有动摇对他的信心(这是一条道走到黑啊)。

而曹刿,也投桃报李,战争时,他贡献自己全部的军事智慧(智慧不够也不能怪他)。在盟会上,他不顾自身性命,出手不凡,以要挟为手段,为鲁国拿回失去的土地。他身上,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

英雄论以成败,他们失败了呀,君臣相得没能谱成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还蛮可惜的。

http://weixin.qq.com/r/lCrWzu3EB7B4ramt93_G (二维码自动识别)

公众号:素手调羹读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