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華工業esg

面對2050碳中和的時代,我國紡織業和上游化工業,都將面臨嚴峻挑戰,卻也是一個積極轉型、成長的機會,李長榮化工為了達到ESG規範,耗費18個月,製作完成李長榮化工公司ESG報告書,成為兩岸三地化工類企業,第一家遵循ESG規範的廠商。

台灣永續供應協會(TASS)理事長賴樹鑫,11日主持今年首次舉辦的「循環紡織國際論壇」時指出,在我國佔有重要地位的紡織產業,因成本因素而外移,但面對淨零排放的時代,則是無可迴避,必須要從回收,分類、再生、創新模式,形成共創循環平台,才能面對2030年紡織減碳的嚴峻挑戰。

李長榮化工營運長李啟志表示,李長榮化工從2019年4月開始,便根據SASB和GRI準則,揭露李長榮公司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資訊,並在18個月後,完成李長榮化工ESG報告書,率先成為兩岸三地第一家簽署支持「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倡議的材料企業。

李啟志並與紡織業者分享,李長榮為了達到永續發展,邁向碳中和時代,根據ESG藍圖,進行EPP發泡材料、生質琥珀酸、電子級異丙醇等綠色化學品的開發歷程和實蹟,希望跨業的異業結合,共同邁向淨零排放時代。

台灣第一家加入RE100的紡織業者、菁華工業總經理黃衍祥指出,菁華工業除了從原料面、製造面、以及設計面,落實紡織循環經濟,在商業模式方面,也打造Triff銷售平台,採取D2C模式,擴大推廣永續材質服飾。

黃衍祥表示,菁華也透過Revio技術,實現T2T循環經濟營運策略,將工廠廢布廢絮、工廠次級貨或成衣降級品、以及舊衣回收,再製、重生為紗線,減少掩埋和焚燒對環境的衝擊、以及減少對石化原料的依賴。

作為一家盡責的機能性織品製造商,菁華工業Kingwhale以亞太地區首家紡織業者之姿加入RE100全球再生能源倡議,承諾2040年100%使用可再生電力。

菁華工業是一家垂直整合型企業,以其機能針織技術和刷毛產品聞名,業務範疇涵蓋纖維、紡紗、布料生產到成衣製造的整個一條龍過程。此外,菁華工業長期關注永續發展議題,在製造過程中應用專利技術,盡可能降低能源耗量,減少廢棄物及資源使用。

由國際非營利組織The Climate Group領導的RE100,目標是「大規模加速轉型零碳電力」,因此召集了大型且具有影響力的企業,例如菁華工業,致力於採取積極措施以應對氣候變遷。

菁華工業全面使用綠電的承諾於2020年12月9日透過RE100 Twitter正式發布:「我們最新的台灣會員是織品製造商──菁華工業!他們今天加入RE100,承諾在2040年前100%採購可再生電力。我們希望更多企業跟隨他們的領導,加入RE100。」

作為bluesign®系統的合作夥伴和OEKO-TEX® Standard 100認證的公司,菁華工業已經在環境管理層面被視為產業領頭羊。其L.I.T.®低衝擊技術因為減少廢棄物和提高製程效能而備受讚譽。這項創新的紗線技術改造了聚酯纖維的分子結構,使染色工序可以減少60%用水、15%染料,加熱和冷卻所需的電能也降低22%。

此外,菁華工業已和日益能源科技(SPE)結盟,積極在桃園大園廠建置太陽能發電設施。另外,透過台灣綠電應用協會(TAGET)的輔導,菁華工業在越南的成衣廠也已購買綠電憑證,朝碳中合目標努力邁進。

菁華工業總裁黃衍祥(James Huang)表示:「加入RE100倡議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合理的步驟。」「我們了解製造織品非常耗用自然資源,這是我們極為重視永續的原因。多年來,菁華工業為紡織業樹立了榜樣,證明減少廢棄物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時,仍然可以創造優質的產品。我希望大家也能跟隨我們的腳步,共同加入實現100%可再生電力承諾的行列。」

資料來源:

https://www.textileworld.com/textile-world/2020/12/kingwhale-becomes-first-asia-pacific-textile-manufacturer-to-join-the-re100-initiative-and-commit-to-100-renewable-electricity/,

https://e-info.org.tw/node/228498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台北紡織展邁入第21屆 今日開幕

發佈日期:2017.10.16

新聞出處: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即時報導

菁華工業esg
台灣紡織界的年度盛事-台北紡織展(2017 TITAS)邁入第21屆,本屆展覽之核心主軸將延續「智慧紡織」、「永續環保」及「機能應用」等三大項。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台南紡織董事長侯博明,紡拓會董事長也是宜進董事長詹正田等人都相當重視這個展覽,並且在現場說明,讓大家更了解台灣紡織業的競爭力。

依據英國WTiN紡織專業機構預測,2017年全球Hi Tech高科技創新紡織品市場商機為1,660億美元,並以4.6%的年均複合成長率增長,預計至2027年,上看2,600億美元。茲就高科技創新紡織品的各項應用領域分析,以智慧型紡織品及智慧衣、永續環保紡織品,以及戶外及運動用、醫療用、工業用、建築與地工用等機能紡織品為主要重點。

美國康乃爾大學將智慧型紡織品與智慧衣視為紡織業創新革命下之產品,而遵循《巴黎協定》國際公約結合環保與再生,並以循環經濟概念出發的永續環保紡織品,以及結合戶外、運動、時尚,並跨足不同應用領域的機能性紡織品,均是本屆展出之高科技創新紡織品的亮點。

台北紡織展持續屹立於國際創新紡織品展之重要地位,不但吸引國際品牌買家和專業買主前來,更成功行銷台灣之高科技創新紡織品。

本屆台北紡織展的台灣指標性參展商包括,遠東新世紀、力麗企業、力鵬企業、南緯實業、儒鴻企業、旭榮集團、福盈科技、鼎基先進材料、臺灣永光化學、菁華工業、三洋紡織、富順纖維、宜進集團,以及工業技術研究院、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南台灣紡織研發聯盟、台灣優質內衣聯盟、產紡協會及紡紗、人造纖維製造、毛紡織、絲織、織布、針織、絲綢印染、棉布印染、製衣、毛衣、織襪、手套、毛巾、不織布、帽子等20個研究機構與公協會之會員廠商。

菁華工業esg
面對碳中和時代,紡織業和上游化工業都面臨嚴峻挑戰,但也是積極轉型、成長機會。圖/本報資料照片

面對2050碳中和的時代,紡織業和上游化工業都面臨嚴峻挑戰,但也是一個積極轉型、成長的機會。李長榮化工為了達到ESG規範,耗費18個月,製作完成李長榮化工公司ESG報告書,成為兩岸三地化工類企業,第一家遵循ESG規範的廠商。

台灣永續供應協會(TASS)理事長賴樹鑫11日主持2021年首次舉辦的「循環紡織國際論壇」時指出,在我國占有重要地位的紡織產業,因成本因素而外移,但面對淨零排放的時代則是無可迴避,必須要從回收,分類、再生、創新模式,形成共創循環平台,才能面對2030年紡織減碳的嚴峻挑戰。

李長榮化工營運長李啟志表示,公司從2019年4月開始,便根據SASB和GRI準則,揭露李長榮公司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資訊,並在18個月後,完成李長榮化工ESG報告書,率先成為兩岸三地第一家簽署支持「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倡議的材料企業。

台灣第一家加入RE100的紡織業者、菁華工業總經理黃衍祥指出,公司除了從原料面、製造面、以及設計面,落實紡織循環經濟,在商業模式方面,也打造Triff銷售平台,採取D2C模式,擴大推廣永續材質服飾。

黃衍祥表示,菁華也透過Revio技術,實現T2T循環經濟營運策略,將工廠廢布廢絮、工廠次級貨或成衣降級品、以及舊衣回收,再製、重生為紗線,減少掩埋和焚燒對環境的衝擊、以及減少對石化原料的依賴。

面對2050碳中和的時代,我國紡織業和上游化工業,都將面臨嚴峻挑戰,卻也是一個積極轉型、成長的機會,李長榮化工為了達到ESG規範,耗費18個月,製作完成李長榮化工公司ESG報告書,成為兩岸三地化工類企業,第一家遵循ESG規範的廠商。

台灣永續供應協會(TASS)理事長賴樹鑫,11日主持今年首次舉辦的「循環紡織國際論壇」時指出,在我國佔有重要地位的紡織產業,因成本因素而外移,但面對淨零排放的時代,則是無可迴避,必須要從回收,分類、再生、創新模式,形成共創循環平台,才能面對2030年紡織減碳的嚴峻挑戰。

李長榮化工營運長李啟志表示,李長榮化工從2019年4月開始,便根據SASB和GRI準則,揭露李長榮公司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資訊,並在18個月後,完成李長榮化工ESG報告書,率先成為兩岸三地第一家簽署支持「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倡議的材料企業。

李啟志並與紡織業者分享,李長榮為了達到永續發展,邁向碳中和時代,根據ESG藍圖,進行EPP發泡材料、生質琥珀酸、電子級異丙醇等綠色化學品的開發歷程和實蹟,希望跨業的異業結合,共同邁向淨零排放時代。

台灣第一家加入RE100的紡織業者、菁華工業總經理黃衍祥指出,菁華工業除了從原料面、製造面、以及設計面,落實紡織循環經濟,在商業模式方面,也打造Triff銷售平台,採取D2C模式,擴大推廣永續材質服飾。

黃衍祥表示,菁華也透過Revio技術,實現T2T循環經濟營運策略,將工廠廢布廢絮、工廠次級貨或成衣降級品、以及舊衣回收,再製、重生為紗線,減少掩埋和焚燒對環境的衝擊、以及減少對石化原料的依賴。

快訊

WTT/擊退中國大陸梁儼苧 林昀儒男單挺進決賽 21:26

高雄三民區7千多戶晚間無預警停電 台電說話了 21:00

udn 產經 名人TALKS

黃志芳/未來的供應鏈是什麼顏色?(下)

長年以來,因為台灣的特殊國際處境,讓我們無法參加重要的國際環保組織,從早年的京都議定書到後來的巴黎協議,間接的也讓我們的企業對這一議題不夠敏感,沒能與國際同步。

三年前,我到土耳其舉辦台灣產業推廣活動時,拜訪了土國最大的家電集團Arcelik公司,它的事業範圍除家電外還橫跨很多領域。在簡報時,集團的高層向我強調,到二○三○年整個集團會達到碳中和的目標,除全力節能減碳,不足的部分再買碳權補足。

一家土耳其公司有此願景,讓我非常佩服。可以想像,將來該公司的白色家電在歐洲的電器通路展示時,上面會掛上一個牌子,註明這是從一家碳中和的公司生產的產品,會讓它在眾多品牌中對消費者更有吸引力。

雖然如此,但國內企業也不乏有相同願景的公司,目前台灣已有七家公司像台積電、台達電、大江生醫、歐萊德等加入了RE100,致力於二○五○年之前要達到百分之一百使用綠電的目標。「RE100」是由氣候組織(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DP)共同成立的企業及非營利機構自願性協同組織,加入的成員必須公開承諾在全球達成百分之一百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及時程。

其中美妝品牌歐萊德在其創辦人葛望平的努力下,在二○二○年就已提前達到公司組織和全產品碳中和的目標,是全球第一家達到碳中和的美妝廠。而最近加入的菁華工業是從原料到成衣的垂直整合的傳產紡織業,在年輕世代經營者黃衍祥的努力下,成為亞洲第一家加入RE100的紡織廠,他們的遠見與魄力令人大為讚賞。

企業界有志之士也看到了這一趨勢,在最近成立了「台灣綠電應用協會」,由友嘉集團朱志洋總裁擔任理事長,全力遊說企業界加速綠電的導入。外貿協會將和綠電運用協會合作,一起努力推廣。台灣的大企業近年來對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已有警覺,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股價和企業形象,但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對這一趨勢看來是還沒反應過來。企業不論大小,綠色是他們未來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這次的疫情,台灣不但防疫有成,經濟成長更傲視國際,這是因為我們經歷過SARS的慘痛教訓,所以能在多方面超前部署,讓企業在穩定的環境中全力衝剌,半導體及資通訊業更成為護衛世界的群雄。面對未來綠色供應鏈時代的來臨,政府與民間應一起努力,積極部署,迎向未來綠色供應鏈的時代。

綠電 家電 願景

許嘉棟/前瞻性貨幣政策難訂

美國聯準會自今年三月啟動升息,迄七月底止,連續升息四次,累積升幅達二點二五個百分點。不少人於八月間看到美國的通膨率已略有...

2022-09-15 00:00

彭金隆/壽險公司清償能力的廬山真面目

壽險業前半年淨值蒸發一點四兆元嚇到一票人,七月淨值傳出回升四千億而八月又再下砍二千億,劇烈波動應驗日前我在經濟日報「壽險...

2022-09-14 05:14

詹文男/建構數位化政府 應歸零思考

現在資訊網路科技發達,很多時候庶民不用出門就可以辦很多事,哪像從前人工時代,雖說是簡單的申辦,花起工來既費時又費力。朋友...

2022-09-13 05:08

尹啟銘/「ECFA會不會終止」該問蔡總統

最近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問大陸,帶回來陸方表示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不會終止的訊息,我不禁感到一陣好笑,ECFA會不會...

2022-09-08 00:00

胡一天/區塊鏈網絡國家掀論戰

隨著美國政治的兩極分化愈演愈烈,各種準備內戰的挑釁言論在網絡空間散播,向來喜歡對當今全球政經體系進行各種「末日情境」推演...

2022-09-07 00:11

盧希鵬/管理複雜世界,需要簡單規則

這一波的數位轉型都是網路科技,要讓工業時代的公司結構(中心化的他組織),轉型成網路時代的公司結構(去中心化的自組織)。自...

2022-09-06 04:40

0 則留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