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香 饮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A+医学百科 >> 藿香饮

目录

  • 1 《活幼心书》卷下:藿香饮
  • 2 《不知医必要》卷三:藿香饮
  • 3 中药方专题
    • 3.1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
    • 3.2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
    • 3.3 附:中药材大全
    • 3.4 相关页面

《活幼心书》卷下:藿香饮

【处方】 人参(去芦)1两,半夏(炮裂)1两,赤茯苓(去皮)1两,甘草(炙)1两,苍术(米泔水浸1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用火炒至微黄色)2两,陈皮(去白)7钱半,藿香(去皮)7钱半,厚朴(去粗皮,锉碎,每1斤用生姜1斤,薄片切,烂杵,拌匀,酿1宿,慢火炒干用)1两半。

【功效与作用】 理虚化痰,正气除邪。主脾胃不和,饮食少进。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煎7分,空心温服。或入烧盐同煎。

【摘录】 《活幼心书》卷下

《不知医必要》卷三:藿香饮

【处方】 党参(去芦,饭蒸)1钱,藿香1钱,陈皮5分。

【功效与作用】 小儿腹痛。

【用法用量】 加生姜1小片,水煎服。

【摘录】 《不知医必要》卷三

中药方专题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 A: 安宫牛黄丸 阿魏化痞膏 安神丸 安肾丸 艾汤 安神定志丸 艾醋汤 艾附暖宫丸 安神补心丸 阿魏丸 安神膏 艾叶粥 安冲汤
  • B: 补中益气汤 白芥子 白汤 白虎汤 八珍汤 白蔹 八味丸 冰硼散 保和丸 白药 薄荷汤 八仙过海 补阳还五汤 八正散
  • C: 赤水玄珠 承气汤 柴胡疏肝散 穿心莲片 沉香化滞丸 刺五加浸膏 柴胡桂枝汤 柴胡汤 锉散 柴胡桂枝干姜汤 除湿汤
  • D: 胆南星 导赤散 颠茄流浸膏 大承气汤 独参汤 大补阴丸 当归补血汤 大柴胡汤 点药 导痰汤 点眼药 地黄丸 当归散
  • E: 二陈汤 二妙散 二仙汤 二至丸 二妙丸 鹅膏 耳聋左慈丸 二陈汤加味 二陈丸 鹅黄散 阿胶散 二十五味珍珠丸 阿胶汤
  • F: 防风通圣散 复方丹参片 附子理中汤 痱子粉 复元活血汤 防己黄芪汤 发表散 肥儿丸 复方丹参滴丸 附子理中丸 附子汤
  • G: 感冒退热颗粒 桂枝汤 归脾汤 龟龄集 归脾丸 甘草汤 感冒清热颗粒 公丁香 甘草流浸膏 葛根汤 桂枝茯苓丸 甘草水
  • H: 活血散 滑石粉 黄连解毒汤 黄连膏 黄芩汤 藿香正气散 化症回生片 黄汤 黄连阿胶汤 红粉 胡麻油 海金砂 黑膏药
  • J: 解毒剂 金不换 解毒散 金丹 解散 鸡蛋黄 金黄散 粳米粥 接骨丹 加味逍遥散 荆防败毒散 解毒汤 金铃子散 桔梗汤
  • K: 苦参汤 控涎丹 坎离砂 开郁散 开胃散 苦参丸 苦参煎 枯痔液 苦酒汤 咳血方 枯痔散 抗癌汤 开郁种玉汤 开关散
  • L: 六味地黄丸 龙胆泻肝汤 理中汤 六神丸 六君子汤 鹿角霜 绿豆汤 凉膈散 炉甘石洗剂 雷丸 六一散 龙胆泻肝汤加减
  • M: 麻黄汤 麦门冬汤 麦味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 牡蛎散 妙香散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梅花点舌丹 麻仁润肠丸 礞石滚痰丸
  • N: 牛黄解毒丸 牛黄清心丸 牛黄散 牛黄上清丸 暖肝煎 牛黄丸 脑立清丸 内疏黄连汤 女金丹 牛黄降压丸 牛黄镇惊丸
  • O: 藕羹 藕汁膏 藕汁饮 呕吐散
  • P: 平胃散 枇杷清肺饮 枇杷膏 排石汤 枇杷叶膏 蒲黄散 排气饮 蒲公英粥 蒲灰散 枇杷叶露 排脓散 排石颗粒 平补镇心丹
  • Q: 清胃散 千柏鼻炎片 清营汤 杞菊地黄丸 七厘散 清瘟败毒饮 青黛散 清暑益气汤 清燥救肺汤 羌活胜湿汤 七制香附丸
  • R: 如意金黄散 人参汤 人参养荣汤 润肠丸 肉桂粉 人参固本丸 人参健脾丸 润肌膏 人参养荣丸 人参败毒散 人参酒 人参粥
  • S: 四物汤 四君子汤 生脉散 四逆汤 参苏丸 十全大补汤 苏合香丸 肾气丸 参附汤 疏风散 参苓白术散 生肌散 参灵丸
  • T: 天王补心丹 桃仁承气汤 痛泻要方 调胃承气汤 涤痰汤 托里消毒散 通窍活血汤 通脉四逆汤 天麻丸 通宣理肺丸 透脓散
  • W: 威灵仙 五苓散 五味消毒饮 温胆汤 乌梅丸 乌鸡白凤丸 五积散 胃苓汤 吴茱萸汤 五福化毒丸 乌鸡汤 温经汤 乌梅汤
  • X: 消肿散 小柴胡汤 犀角地黄汤 逍遥散 消风散 泻白散 泻心汤 血府逐瘀汤 小青龙汤 锡类散 西瓜霜 小承气汤 小米粥
  • Y: 盐汤 银翘散 玉屏风散 右归丸 茵陈蒿汤 一贯煎 养阴清肺汤 异功散 越鞠丸 益元散 玉女煎 药线 阳和汤 羊肉汤
  • Z: 止痛药 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汤 左归丸 真武汤 至宝丹 枣汤 竹叶石膏汤 朱砂安神丸 左金丸 左归饮 炙甘草汤 增液汤

附:中药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

  • 中药百科、中医百科、药品、中成药

本草图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中药相关电子书

  • 方药古籍
  •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 《中药学》

出自A+医学百科 “藿香饮”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8%97%BF%E9%A6%99%E9%A5%AE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藿香饮”的留言:
香 香 饮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2个分类: 中药 | 方剂

盛夏喝饮料,味蕾尝尽了香精和碳酸。

你可想尝尝这宋代的香饮子?

本文摘自拾文化旗下茶艺文化平台

茶CUP

香 香 饮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传统节日最多的朝代,不但开创了“天棋节”这样的新节日,而且是逢节必休,依然有“黄金周”如元旦、寒食、冬至各7天假,圣节、上元、中元、夏至、腊月各三天假,合计每年假期有一百二十多天。

东京汴梁著名景点虹桥

香 香 饮

假如能穿越回到宋代,漫步在汴梁城中,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最诱人的还是古人吃啥、喝啥,今天我们主要看看宋人喝点什么?茶酒先不提,我们来说说宋人的饮料。

宋代的饮品店

欣赏《清明上河图》时,如果你仔细留意的话就看到多处卖饮子的摊位。在虹桥桥头,脚店对面有一饮子摊,上罩两把遮阳大伞,上面吊着“饮子”小招牌,旁边有三位挑担的人,正在买饮子。

另一处“久住王员外家”门前有一家或两家“饮子摊”,各撑一把遮阳伞,一个卖“饮子”,一个卖“香饮子”。可见饮子在宋代时期的流行程度。

香 香 饮

虹桥桥头饮子摊

香 香 饮

“久住王员外家”门前香饮子

饮子何物?顾名思义,饮子就是饮料。

时人又称之为“汤”或“汤饮”,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保健饮料,多用草药、香料、天然花果加工成的饮料,口味甜美。

我国历史上的饮料,流传至今的大抵是茶酒二种,茶有禅意,酒带豪气,饮子则处于两者之间,既有茶的清雅益性,又有酒的怡畅爽口,或许更像奶茶。

和茶、酒一样,汤饮也成为宋人交际的媒介。客人进门落座要上茶、入席了要上酒、送客人走要上汤饮,这是宋人礼客的习惯。

用于送客的“去客汤”能够醒酒、保健,客人离别时,主人奉上这种汤饮,既是对客人的关爱,也是一种暖心的礼节。

当时的饮品品类不比现在的饮品店少,《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记载的饮子就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药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

这种“药木瓜”是一个复方,碾成细末,每用半钱,加盐,沸汤点服,当是热饮。砂糖冰雪凉水,则是冷饮,加“冰雪”更凉;“凉水”则是加新汲井水,其原料多半是用平时预制的膏滋来冲化。

宋人对饮子的制作,可以说,比我们目前熟悉的饮料要更为制作精致、讲究,多以各色香料、香花、香果作为配料。

《事林广记》记载的汤品饮子

干木汤 / 服之止渴快气除湿

干木 【去穰凈四两】 粉甘草 【炙二两半】 茴香 【炒】 白檀 【各□两】 沉香 【半两】 缩砂仁 干生姜 【各二两】 白豆蔻仁 【半两】 巳上为末每用半钱加塩沸汤点服

木犀汤

候白木犀花半开者拣成丛着蕋折之用白梅二搥碎一在上一在下花在中心次第装在瓶中用生蜜注灌之如欲用一盏取花枝梅一安在盏中当面冲点而香酸馥鼻梅用淡豉煮一沸漉出日艮干花蜜同浸

香糖渴水

上等松糖一斤水一盏半霍香叶半钱甘松一块生姜十大片同煎以姜热为度滤净瓷器盛入射香一块菉豆许大白檀末半两夏月雪内朕用之极香羙

香花熟水

取夏月但有香毒之花摘半开者冷熟水浸一宿蜜封次日早去花以汤浸香水用之

沉香熟水

元用净瓦一片灶中烧微红安平地上焙香一小片以瓶盖定约香气尽速倾衮汤入瓶中密封盖檀香冲香之类亦依此法为之

豆蔻熟水

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每次用七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

紫苏熟水

紫苏叶不计湏用帋隔焙不得番候香先炮一次急倾了再泡留之食用大能分气只宜热用冷即伤人

有些饮子汤品的做法,通常是先将花果盐腌,晒干,烘焙,碾成细粉,然后装入器皿密封储存;招待客人时,再取出若干冲泡成饮料,有点像今日的速溶咖啡。

大宋朝的这个镜头很有趣,人人喝这种由中草药、香料、天然花果加工成的饮料,滋味回转、怡养心神,满口皆香。

现在也有紫苏饮,做法简单,取紫苏叶3-5张,洗净放入杯内,开水冲泡,加白糖,却没有了古人的精致讲究。

香 香 饮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