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滑鼠墊差別

前言

本篇文章滑鼠墊非常多張,平常也要忙會持續更新,一開始其實是想著,現在的滑鼠墊品質如何,而且許多滑鼠墊真的越做越好越漂亮,開始有收集慾望。

滑鼠墊只做簡單的使用心得、感想,讓觀看者能夠簡單的知道這張滑鼠墊如何。如果到非常想介紹會再開一篇開箱文,以便觀看。

由於使用許多滑鼠墊,且不希望因為用字委婉造成巴友誤解,所以我基本上感覺怎麼樣,就是直白地說。

目前暫不打算添購滑鼠墊,正努力規劃將一些摩擦力等等數據化還有提供表面、背部微距拍攝供網友參考。

藍色字為廠商寄給我測試的樣品,主要是由於我會盡可能公平公正誠實的去測試每一張滑鼠墊,所以這部分也不隱瞞,與我自己購買最大的不同大概是沒辦法說出CP值上的感覺。

參考

滑鼠墊的速度、壽命我覺得可以直接參考這個網站,更容易去明白他的速度大概在哪邊,壽命我沒辦法測試,但這個網站集合許多人的使用經驗統計,較能知道使用壽命在哪裡,網站沒有的我會在另外說。
Mousepad Master Sheet by Hoya

(所以我不會太特別提速度、控制,而是更注重整張滑鼠墊的綜合感覺)

是一個GOOGLE試算表,點進去應該就能明白怎麼看。

基本上以hoya的表格為基底製作,同時又能讓大家能兩邊參考,所以不能差太多。

後方附註數字為-啟動性/速度。

第一章-表為儀器測試,與實際手感有一定差距。

第二張-會補一張手感上使用的。

第三張-為硬度值。

(舊)使用滑鼠:G PRO 無線(簡稱GPW)

靈敏度:DPI :800   CSGO、APEX:1.05  

(新)滑鼠:G PRO X Superlight 無線(簡稱GPXS或GPX) + 虎符冰腳
靈敏度:DPI:800 CSGO、APEX:1.5

目前緩慢全部重新測一遍,皆以此為準。

個人使用習慣:抓握,且手腕無接觸滑鼠墊。

*補充:鼠腳材質會影響速度,鼠腳大小不會影響,但如果鼠腳很小有可能會陷入滑鼠墊中影響速度。

鼠腳

鼠腳、重量等等的也會影響在滑鼠墊上的表現、手感,所以我個人會平整性、受潮影響,之後才是表面和防滑。

原廠鼠腳:較虎符冰腳粗糙、慢。
虎符-冰:目前選擇虎符冰腳測試,主要較平滑,比較能感受滑鼠墊表面,在所有滑鼠墊上能有較均衡的測試。

虎符-強化:在某些鼠墊上會比較快,滑起來粗糙。

虎符-一般(兩套):商家說速度上較為接近原廠的,但實際上我覺得原廠的還比較好用,但是一包兩雙,非常適合休閒玩家購買。

選擇上:基本上虎符冰能適應、搭配的墊子較多,原廠和強化可能較少。

所以像是一塊較滑的鼠腳配上快速墊可能覺得太快,其實不一定要換滑鼠墊,也可以嘗試使用較慢的鼠腳。或是墊子手感差一點點也許換了就好了,像是我個人雷電喜歡原廠鼠腳,零喜歡虎符強化之類的。

速度墊、控制墊快慢選擇參考

主要還是看使用習慣愛好、滑鼠重量等等,所以這僅供參考。

我個人是靈敏度較快時(cm/360=34.64,CS、APEX:1.5),會喜歡使用較快的墊子。

感覺有點像是,由於靈敏度較快,雖然你畫面視角很快,但實際上你滑鼠停止不需要太強的抓地力,因為移動距離其實很短,而且很不喜歡啟動性差的滑鼠墊,因為需要很細節的微調來瞄準。

靈敏度較慢時(cm/360=69.27 APEX、CSGO:0.75),喜歡較慢的墊子。

因為移動滑鼠距離很大,常常需要大幅度甩動手臂,這時候就需要制動性強的墊子幫我煞住滑鼠,反而較快、控制沒這麼強的墊子,會讓我感覺需要多花力氣去停止。

靈敏度

由於上面提到靈敏度,故這邊提一下靈敏度的知識,以及我個人的經驗、理解。

靈敏度通常如果沒有特別說,大部份都會默認windows設定為6/11,增強指標準確性關閉。

滑鼠靈敏度=DPI / CPI 。(補充:不同滑鼠相同DPI實際移動距離不一定一樣,但大致上相同。)

在某些FPS遊戲中,如果遊戲內靈敏度過高,實際上會造成「跳像素」。

EDPI= 滑鼠靈敏度(DPI)x遊戲內靈敏度(sensitivity)。

而根據EDPI我們可以得知,以CS:GO為例,400x5=2000。

而這時候如果在CS:GO中測試,其實會發現在最小的移動距離中,遊戲中的像素會有被跳過的情況,而將DPI調高為800,遊戲設置為2.5,問題則會被降低或正常,且移動速度相同(EDPI=2000)。

Cm/360是甚麼?

為畫面旋轉360度所需滑鼠移動公分。數值越低越快。

那麼應該多少DPI比較好?

越高越好一定是不可能的,基本上現在會建議直接選DPI 800至3200 DPI,400的倍數,400的倍數是由於有些滑鼠是硬體修改通常會為400倍數,所以400倍數較為方便,其實也有影片測試DPI高低對於滑鼠移動等等的反應測試,不過我覺得那個影響不明顯,主要還是通用性(包誇桌面等原因)。

那麼為什麼最高建議到3200DPI?

首先我會建議遊戲EDPI不超過2000(同樣以CS:GO為例,CS:GO與APEX靈敏度計算相同),因為根據我的統計,FPS職業選手普遍不超過EDPI 2000,也就是Cm/360=20.78,而其中表現較優異的大部份在EDPI 1440以下Cm/360=28.86,其實這還不是我建議的主要原因,主要最大原因還是在於過高的靈敏度容易造成手腕過度使用引起腕隧道症候群,所以我依據FPS選手大致上統計出一個建議靈敏度(FPS選手較其他遊戲很少由於腕隧道症候群退役的)。而不超過3200DPI也是因為太高代表遊戲內就要設置越低不是很理想。

那麼應該使用低靈敏度嗎?

是沒有必要,瞄的準玩的順就可以了。以前有玩過其他靈敏度,不會說使用其他靈敏度就打比較好,只是說在像是800x0.75(edpi=600)這樣的低靈敏度中,會更注意到走位、查點、預瞄等等,進而改善。

靈敏度更換

在csgo職業選手中有始終不更換的,偶爾小幅度變化的,大幅度變化的也還是有。

個人會覺得這個可能類似網球、羽球職業選手,有時候某個拍子用不慣可能會換換手感,但最重要的他們不會使用會造成傷害的拍子。所以總之,不要造成傷害就好。但我會建議固定靈敏度,避免自己從靈敏度上找問題。

手腕流手臂流

這其實只是算是一個俗稱,可以看看niko(他EDPI約600)和boombl4(他比niko慢點),其實瞄準還是在於最前面手指,然後帶動手腕接著手臂。只是由於肌肉記憶的訓練、習慣看起來都手臂再動,所以才有所謂的手臂流。(總之就是神經系統與反射動作、肌肉協調等等)。

更換鼠腳注意

電競滑鼠墊差別

1、通常新鼠腳都需要將舊的清除乾淨,這邊清除乾淨要注意的地方是一些沒有螺絲孔的地方,記得摳摳看有沒有殘膠還貼在上面沒注意到(有些有兩層,而且黑的),不然會影響工作感應高度。

2、在貼上鼠貼前可以反向稍微凹一下中間(圖2),避免如(圖1)中間凸起,若凸起也會影響工作感應高度(會掉幀)。如果正確貼上會是平整的(圖3),不會像圖中紅線從側邊看有個弧線。

術語、分級

啟動性:最大靜摩擦力

速度等動摩擦力。(受摩擦係數重力影響)
制動性:讓滑鼠從運動中停下所需的力。

表面材質粗、系、潮濕影響:基本上可以說是摩擦係數的影響,滑鼠墊因潮濕變澀,說的也是摩擦係數變高

材質軟硬:影響手往下施加重力(下向的垂直力)所影響的程度。另外小鼠貼(腳)有時也會因為滑鼠墊軟,而影響(陷下去),滑鼠貼大小並不影響速度,是由材質影響。
調製:這個指的是下壓(重力增加)造成的摩擦增加感(摩擦係數增加)曲線(隨重力增加摩擦增加)。在遊玩遊戲的時候,基本上會有幾種方式造成改變:1、平常移動2、單擊一邊滑鼠鍵3、雙擊左右滑鼠鍵。
追蹤:也就是所謂的跟槍。

定位:也就是甩槍、精確性。

修正、微調:指的是當你準心沒有定位到敵人時,再重新定位的過程。

瞄準:基本上就是追蹤、定位和修正等綜合(協調)。
掉禎:這邊指的不是遊戲FPS降低,而是感應器不相容。

工作感應高度(LOD):指的是滑鼠離開滑鼠墊無感應的距離,通常會掉禎有可能是工作感應高度問題。
以上物理知識有錯歡迎糾正,我盡可能解釋的清楚。

潮濕:我會使用一張純水紙巾弄濕來直接測試。並非指手腕接觸滑鼠墊的感受,單指滑鼠移動。)

完全不影響-通常表現在硬墊等等材質上。

沒有感受到影響-潮濕影響在約10%以下,也許有但使用上感受不出來。

基本不受潮濕影響-可能是一些特殊的表面,防潑水、潮濕反而變滑之類的。

稍微受潮濕影響-潮濕後稍微影響手感,但沒有嚴重到要吹風機。

會受潮濕影響-潮濕後影響手感,需使用吹風機等等吹乾。

*註:有些滑鼠墊是因為卡灰塵並非潮濕影響,兩者有時感受會有點像,但卡灰塵用個滾筒等等就會發現順了。

滑鼠墊硬至軟分級

0-1-2-3-4-5

0基本上指的是玻璃墊之類的那種全硬的。

1-5基本上在布墊上表示,1為接近硬墊那種,5為一般家用黃色海綿那種軟度。

(之後補圖表示)

滑鼠墊防滑分級:

極強、強、中、弱、超弱

極強:劍匠這種會黏住的。

強:一般使用上不會移動,從邊緣推也不會移動。

:一般使用上不會移動。但從邊緣推會移動。簡單說中以上就合格

稍弱:一般使用上會微微移動。

超弱:一般使用上超容易移動。

以上正在更新至每張滑鼠墊,數據整理中有些誤差等等請見諒。

防滑分享

在測試完防滑後,如果滑鼠墊防滑很差,我會使用3M雙面膠帶(不易殘膠),剪一個適當大小貼在滑鼠墊四個角落。

滑鼠墊

Artisan 劍匠系列

劍匠的滑鼠墊底部防滑做的非常好,並且能隨喜好選擇軟度,具體軟度還可以再參考我做的表格進行對比,不知道選mid或軟基本沒錯。

.ZERO 零(特軟)舊款,似乎有更新但據說手感沒變

是劍匠最慢的滑鼠墊(但跟市售比可能還是偏快),缺點是容易卡毛,我卡毛都直接用黏毛器,速度雖快但控制良好。

註:這張滑鼠墊,我幾乎所有買特軟的朋友打apex都很順,但玩csgo都覺得很怪,但買軟的朋友沒有這問題,不知道為什麼,我個人也有點。

.ZERO 零(軟)新款有中字

右邊為舊版對比圖,有零字為新款。

表面:細面(官稱-加撚紗特有的硬布)

速度:中等MID

硬度:偏軟(4/5)。

底部:極強等級。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劍匠中最慢的墊子,實際用起來也是追蹤沒有其他墊子亮眼但也不弱,定位表現亮眼,缺點是會卡毛,但新版改善很多,跟舊版比起來移動速度稍微慢了一點點。

SHIDENKAI 紫電改 (特軟)

玻璃塗層的滑鼠墊,是劍匠最快的滑鼠墊,玩APEX很爽,且我購買的是特軟,所以能透過下壓獲得一點控制,但也需要一段時間習慣。非常好玩的滑鼠墊,夏天很冰涼,但需要注意壽命,用久能發現有細小玻璃珠在表面。玩CSGO定位較為吃力。

(稍微有點嬌生慣養,表面有微小玻璃塗層,材質特殊,也不太建議水洗,優先使用乾的餐紙巾擦拭,黏毛器(不要太黏)和純水紙巾看情況使用。

RAIDEN  雷電(特軟)

我自己用起來感覺就是,沒這麼滑的紫電改,手感有點接近。但耐用度高。與其他布墊相比他真的非常細,注意水洗後可能要垂直晾乾,避免留下水痕。

HIEN 飛燕 (特軟)

有顆粒感的一張滑鼠墊,速度其實感覺跟疾風、乙上落差不到很大,但也有可能是我特軟的關係。

HIEN 飛燕(軟)新款有中字

待補圖

表面:面。

速度:偏快Quick

硬度:中等(3/5)。

底部:極強等級。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在追蹤上表現優異,定位還好,使用起來就真的非常非常爽,是我在使用後很久沒用會念念不忘的一張墊子。

是我覺得在CSGO、APEX都非常好用的滑鼠墊。所以要我推劍匠,我會推這張,這張比零稍快,但有良好的準確性,並且不會像零卡毛,且XY軸滑度差不多。盲狙推這張,硬度可選軟。

HAYATE OTSU 疾風乙(軟)新款有中字

待補圖

表面:細面偏粗。

速度:偏快Quick

硬度:中等(3/5)。

底部:極強等級。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目前使用上感覺劍匠中的王者,就像是飛燕定位能力增強版,細面偏粗的表面非常有趣,在追蹤上表現優異定位也是,只是爽度上飛燕可能真的比較爽,並不是說降低了追蹤上的表現,而去強化定位,只是在於追蹤上的手感改變了,但確實增加了定位性能。盲選預算充足的人來說這張真的很棒。

NINJA FX HAYATE KOU 疾風甲(特軟)

其實我感覺就是較為細面的疾風乙,疾風乙的定位較好,這張較為滑順。如果只玩APEX,和疾風乙選我更喜歡用這張玩APEX。

飛燕和疾風乙、甲,在我使用手感上更像是手感的不同,速度上沒有差特別多,XY軸也由於是特軟的關係,所以其實差別不明顯。也就是說飛燕感覺最粗,然後是疾風乙,再來是疾風甲。這三張個人可能會推疾風乙,覺得最適中。

HyperX、Hp 系列

.HP-MP 7035    便宜好用

表面:粗面亂紋,較Pulsefire Mat粗。

速度:中等偏慢(control)

硬度:中等偏硬(2/5)

底部:稍弱等級防滑,會輕微移動。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目前CP值冠軍-稍微軟的硬度使有紋理點的桌布也能平整。瞄準簡單說及格之上。尺寸不是很剛好是我喜歡的,但75*35能夠使用了,如果想要以我自己喜歡的48*40也可以買90*40回來自己裁,反正這張就便宜隨便搞,不知道買甚麼也買這張,反正他就是便宜不錯用。

HyperX - Pulsefire Mat

表面:表面為粗面亂紋,與HP-MP那張看起來可能會有點相似,但摸起來比較粗,材質不同。

速度:中等偏慢(control)(控制、中偏慢)位置,並且較HP-MP慢
硬度:偏硬(1/5)。

底部:稍弱等級防滑,會輕微移動。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由於是捲起來包裝的,需要一段時間鋪平。這張墊子摸起來非常粗糙且刺激肌膚,類似摸到麻繩,會接觸表面的朋友可能要注意舒適度。在測試中,在定位以及追蹤表現上非常穩定,這點真的滿意外的,並且在短時間內就習慣了。另外有推出超大尺寸。

Logitech 羅技系列

.G840(G640)

許多職業選手所使用的滑鼠墊,壽命非常短只有2~4個月。一直非常不想購買來測試,但是我覺得還是必須體驗一次。

表面:表面為細面編織,表面有塗層增加滑順。

速度:中等(medium)(為中等最慢的墊子之一,隨塗層流逝緩速變慢。)
硬度:中等(3/5)。較軟的底部和表面中有一片特殊材質稍微增加了硬度。

底部:等級防滑,雖然底部是傳統防滑,但由於柔軟的原因,防滑性很好。

潮濕:暫時無法測量,平時房間濕度70,開冷氣46,為感覺到變化。

總評:使用上非常穩,搭配原裝GPX滑鼠原廠鼠腳也是穩,但我覺得差了點,微調時感覺比較差,使用虎符冰感覺上比較順暢、滑順。所以我滿好奇固定使用這張滑鼠墊的職業選手鼠腳有沒有更換的。

簡單說就是一張很穩的滑鼠墊,所以職業選手由贊助商贊助的話,使用這張非常合理,只要固定時間更換就能保持手感不變,覺得不夠滑順改鼠腳就好,所以使用後真的不意外職業選手使用者這麼多。

另外G840與G640一樣,所以我買G840直接良好尺寸從中間畫線剪一半使用。畢竟不耐用。

很穩定,但真的很貴之外還不耐用。

Lethal Gaming Gear 系列

約22年初在國外開始有討論度的電競品牌。

表面:細面編織。

速度:中等(medium
硬度:偏軟(4/5)。

底部:極等級防滑,底部跟劍匠一樣,會稍微像是有點黏住。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很意外的一張滑鼠墊由台灣製造,使用起來幾乎跟G640一樣,可以從表面材質發現連編織都非常相似,差異點在於軟度上的不同,而LLG的Xsoft薄度為3.5mm真的很薄,但是由於底部品質很好、軟,所以桌子的紋路不影響平整性。使用上與G640一樣追蹤與定位都非常穩,差異是這張比較軟,所以在下壓時變慢的感覺較大,依照個人使用習慣不同,我個人會明顯感到遠距離、微調很強,近距離需要時間習慣。結論,這張就像是壽命加長版的G640,非常穩定。

ZOWIE 卓威系列

時代的眼淚,防滑是我所有滑鼠墊最差的。

GSR

除非你想要很強的控制能力,且房間又不會潮濕,桌子表面非常光滑,否則不推薦購買。

GSR-SE

塗層版GSR,壽命統計約一年,CSGO等射擊遊戲很好用,但依然有潮濕問題,不過沒有GSR嚴重,但這個售價現在不值得購買,往下有替代選擇,捏一點往上能買劍匠。

GTF-X

被忽略,我覺得最有潛力的滑鼠墊,這張滑鼠墊的硬度與表面速度控制我覺得調配得很好,且購買時是平面盒裝,隨開即用,但就爛在防滑。

RAZER 雷蛇系列

.Gigantus V2

中等的速度,容易上手。

.Gigantus

較V2微慢的速度與良好的控制。

簡單說這兩張,V2滑起來比較快一點點。更細節有開箱文。

虎符 系列

圖面好看的滑鼠墊,其中有幾張使用起來很棒,且尺寸非常剛好,但也有幾張使用頗怪就是。另外官方買會送鼠貼(目前暫時沒有)。

.虎符 青隨 II 厚墊

微塗層,比QCK heavy快一點點,但底部較軟,所以控制沒變差,滿好用的一張墊,打CSGO、APEX均不錯用。塗層壽命未知。

.虎符 青隨 II PRO 厚墊

泥墊?麂皮絨混合布質鼠墊。滑起來有一種粉粉的感覺,官方宣稱是比青隨2移動快,但我使用起來就是一張偏澀的墊子,整體使用起來調和的滿好的速度、軟度等等。我體感速度比QCK還要慢或差不多,但手感不同。

虎符 惡霸

有點像是以前的雷蛇的某控制版滑鼠墊,表面是粗面的,但是是一種往內的網狀,使用起來個人給滿高的評價。CSGO好用,APEX後來測試也沒問題,都很好用。

虎符 宗師-錦

這張就是細面版的惡霸,我覺得沒有惡霸好用,整張調配感覺怪怪的,感覺有點像對滑鼠施加壓力時,控制感沒有變強,另外粉紅色款稍微有點偏黃,實體沒有照片好看。底部與其他虎符不同是整張平的無紋路,看似與ZOWIE滑鼠墊底部相似,但防滑卻很神奇的不錯,可能用料不同。

虎符 火雲

跟X-ray ac+表面幾乎一樣,不同的感覺在於軟度(可能只是我偏好軟墊)。

虎符 凌雲

當時使用GSR-SE無痛更換這張,很好用,是我很喜歡的一張滑鼠墊。由於很軟,下壓時滑鼠摩擦係數變化較大。

虎符 霓虹

不錯的滑行速度,但XY軸相差很大,X軸較快。會受潮濕影響,吹風機吹一吹有比較滑順。

註:上面這三張說像GSR的(霓虹、青隨玄、龍騰)甚至有其中一張編織感覺跟GSR一樣,我猜測可能當時這三張是在參考GSR所製作。

虎符滑鼠墊的速度大概就青隨II PRO比較澀,其他偏中等至快。虎符目前盲選推惡霸和青隨2。

steelseries 賽睿系列

SS QCK heavey 厚墊

SS QCK+

heavey基本上就是QCK+的加厚版,制動性在以前稍微比QCK+強,因為軟又厚的關係。但現在新版變硬了,這部份沒有以前明顯,另外也有鎖編版,看個人喜好購買即可。如果你預算不購買劍匠,又想買一張有許多職業選手使用的滑鼠墊,QCK是你的好選擇。

.Corsair 海盜船 MM200 PRO 厚墊

很澀的滑鼠墊,在統計表上就能看到它是屬於很慢的滑鼠墊,有時候體感幾乎像是潮濕的GSR了。除非你真的愛很澀的滑鼠墊,不然沒有必要選這張。

.Corsair 海盜船 MM350 Champion 厚墊

就用起來還行的滑鼠墊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包裝盒太小,攤開後會有沒辦法用平的痕跡(像波浪一樣),當初買的第一張嚴重到影響手感,換貨後第二張一樣有,但不這麼影響手感。

Yuki Aim 系列

表面:表面為粗面亂紋與GTF-X和Fnatic DASH相似。

速度:中等(medium)較GTF-X與Fnatic DASH慢

硬度:偏硬(2/5)約與GSR相似,沒有明顯軟的感覺。

底部:中等級防滑,採用類似劍匠與寒的蜂巢狀防滑。(防滑效果:劍匠>寒>Yuki>其他,基本上就是

不會像劍匠誇張到會黏住的感覺,但已經在我桌子上不會因玩遊戲而動了,比其他Y(八)字防滑佳。)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濕紙巾擦拭過感覺沒差)。

總評:這張墊子速度中等,由於硬度中等偏硬的關係,在跟槍的時候異常順手,點發還可以,但跟槍較優,整體來說調配的很順手的,是中速墊中滿特別的。另外這張與Fnatic DASH一樣是MIT的。

表面:為細面纖維,表面如圖編織非常的細

速度:慢(slow)相較雪移動起來較慢。(跟早期滑鼠墊一樣,速度墊其實是控制墊。)

硬度:同雪,偏硬(2/5)約與GSR相似,沒有明顯軟的感覺。

底部:同雪,採用類似劍匠與寒的蜂巢狀防滑。

潮濕:基本不受潮濕影響,反而很濕還會變快,但一下就乾了。(我用濕紙巾用濕然後就變滑了!?)

總評:這張手感像是雪的慢速+細面版(實際上的控制版),在平常使用時有種稍微吸住滑鼠的感覺(微澀感),整體上由於較慢,使用久會有種吃力感,如果真的喜歡慢速墊這張沒問題,他不會像MM200澀到爆炸,慢得很穩定。另外須注意就是容易髒?編織線上有黑色的點,不是灰塵或微粒,是卡在線上,有用東西摳過(圖裡面微暗和LOGO右上小黑點)。

大寒 系列

是一家很優秀的滑鼠墊家,底部防滑非常強,中間硬度也開始有客製化選擇,表面很多參考劍匠,但又有所不同,包裝雖然簡單但是是平裝開箱即用。而在這樣的表現下價格超漂亮......。

(之後會再與劍匠對比第二次測試更新評價,其實已經進行過兩次了,但還是覺得需要和劍匠交互測試一下,但我劍匠不再手邊,所以之後再測試。)

表面:

速度:速度快(fast)使用起來很平滑,與紫電改的手感不同,制動性有比較強(速度也比較慢,廠商還附了蠟油)
硬度:偏硬(2/5)。

底部:極強防滑,類似劍匠蜂巢狀防滑,會稍微黏住。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表面上能看到一些玻璃小株,但分布較少,所以速度也較紫電改慢,但控制較強。

大寒 藍血 Soft

表面:粗面表面,稍微有點像劍匠疾風系列。

速度:偏快(Quick)。
硬度:偏硬(2/5)。

底部:極強防滑,類似劍匠蜂巢狀防滑,會稍微黏住。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使用起來速度偏快控制力有,我使用的是官方的Soft,不同於h20 SOFT的硬度,藍血Soft比較硬。

大寒 h20 Soft

表面:絨布細面編織,摸起來就如字面上有種毛皮感,很細很舒服。

速度:偏慢(ControI)
硬度:中等(3/5)。

底部:極強防滑,一種凹進去的菱形狀防滑,會稍微黏住。

潮濕:基本不受潮濕影響,微防潑水(如圖),如果有感覺可能有水附著在表面,擦乾即可。

總評:這張廠商調配的我馬上就習慣了,不管跟槍點射細微修正都沒問題。這張的速度、硬度與防滑甚至價錢皆表現得不錯,是入門的好選擇。

大寒 gc70 Soft

表面:類尼龍超細編織,與劍匠雷電相似。

速度:偏快(Quick)
硬度:偏軟(4/5)。

底部:極強防滑,類似劍匠蜂巢狀防滑,會稍微黏住。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表面跟雷電很像很舒服,但應該與劍匠疾風系列速度比較接近。雖然很軟,但下壓時速度只有些微變慢。

Infinity Speed 探索者系列

以優秀的速度墊為主,甚至開方自己的鼠腳、滑鼠墊袋,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開箱文

InfinitySpeed龍神玻璃鼠標墊 傳家寶二代 細面

可訂製圖案,想買一張特別專屬訂製的滑鼠墊,又能一直永久用下去當傳家寶,這滑鼠墊是真的可以,且現在會幫背面做防護,整體滿不錯的,甚至最近有喜歡的圖還會想再回購,當收藏真的很爽,很漂亮,使用上需要習慣玻璃墊的硬,還能透過打蠟改變手感,滿好玩的,實用也沒問題。個人推薦買細面就好,粗面很挑感應器。

InfinitySpeed 樹脂傳說二代 赤碧天祿

很滑的硬墊(比龍神玻璃墊滑),會用到不知道跟使用墊板區別有沒有很大......輕輕一滑就可以把滑鼠推出滑鼠墊,是目前我用過最滑的。

InfinitySpeed IES系列防水雙塗層鼠標墊電競技超大防汗速度布(狻猊 微絨質)

底部一樣是>>痕的橡膠底材但防滑性能很弱,在我桌子上是玩一場APEX不可能不移動的。
表面材質微絨質布料摸起來粗粗的、精準度也一般,軟度速度均中等,總體而言除非喜歡他圖案,不然不推薦。

InfinitySpeed 龍神玻璃鼠標墊 傳家寶二代 PRO版

表面:玻璃細面稍微看到一點紋理,光滑舒服。

速度:最快速(Very Fast)

硬度:硬(0/5)。非布墊。

背部:光滑表面無紋理,附贈3M防滑圓點。

潮濕:防水。如果因為流汗造成手臂移動問題可使用袖套。有附贈冰袖。

總評:表面比上一代更加平滑,之前還需要磐開才會較滑順,PRO版完全不需要。與之前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下壓時速度變化非常少,幾乎沒有感覺變慢,本身的紋理使滑鼠移動雖然很快但不致於無法控制,但也由於特性與布墊差別很大,習慣時間可能要比較長。

InfinitySpeed 樹脂傳說二代 PRO版 藍 厚墊

表面:稍微有點粗的表面(圖),但手放在上面不會不舒服。

速度:最快速Very Fast。比一般版快一點點點。
硬度:硬
(0/5),中間層PRO比一般版軟且厚。

底部:

潮濕:防水。

總評:在下壓時會稍微變慢,但一指與兩指下壓區別不大。羅技、其他一些滑鼠會有工作感應高度問題(掉禎)此時使用官方的鼠腳就能解決,我個人使用GPX配通用小圓點就沒有掉禎的感覺。而PRO版由於硬度較一般版軟且厚理論上會增加下壓變慢的感覺,但表面層很硬使用上無明顯感受。但PRO用料稍有不同,個人使用起來手感比一般版好。

.InfinitySpeed 遊蛟厚墊

表面:纖維細面表面

速度:中等MID
硬度:偏硬的布墊

底部:稍弱等級防滑,使用上會稍微移動。

潮濕:幾乎不影響

我在這部分測試非常久,在之前使用濕紙巾加濕並沒有感覺到變慢,但在某日颱風天拿出來使用感覺手感不太對,但我房間基本上又都有開冷氣,吹風機吹一吹也沒有變化,以為是記錯了。後續測試發現潮濕時反而移動會較為平滑(可能快一點點),乾燥時比較粗糙,滿特別的,兩種感覺都沒有感覺影響操作,只是手感有點不同。

總評:穩定的墊子,適合CSGO也適合APEX。X軸與Y軸移動不同,X軸較快一點。

在下壓影響的速度較少,瞄準上算穩定,但大幅度甩動需較長時間習慣,算是他們家特點吧。

X-Raypad 系列

AC為國外知名系列,其中以AC+黑白AC II最為推薦。

速度上基本上為:AC II Sakura >AC II > AC+ ROB(wave) > AC+

Sakura與ROB等有圖案的皆使用非塗層熱昇華,速度上較原版快。

包裝皆為盒裝捲起,但連Cordura尼龍面料都能隨開即用,這點很厲害。

.X-Raypad AC+ ROB

當時有一陣子一直討論這張滑鼠墊,甚至CSGO選手Twistzz、EliGE與device都使用過,但實際上我使用是覺得還好,但確實表面很特別。虎符的火雲表面基本一樣,可以參考。

表面:粗面阿蒙森織物(官稱-Amundsen fabric)+非塗層熱昇華表面(官稱-Hot press & “ink Sublimation”)。

速度:中等MID

硬度:中等(3/5)。

防滑:中等級防滑。

潮濕:稍微受潮濕影響,加濕後有感覺變慢,但不到需使用吹風機的感覺。

總評:基本上就是AC+ ROB(有圖案的) 升級版,不同的地方在於中間層變得較軟、厚,且防滑更好,啟動性與速度和舊款一樣,但軟度的增加下壓時手感較不同,與ROB相比個人個喜歡這款的手感。

表面:粗面阿蒙森織物(官稱-Amundsen fabric)+非塗層熱昇華表面(官稱-Hot press & “ink Sublimation”)。

速度:中等MID

硬度:中等偏硬(2/5)。

防滑:中等級防滑。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第一次使用時就覺得非常舒服,啟動性非常好。實戰中使用虎符冰腳讓我明顯感覺太快,我改回原廠鼠腳(比較慢)好非常多,所以我想我可能會更喜歡沒有熱昇華的黑白版本。

表面:粗面硬化阿蒙森織物(官稱-Hardened Amundsen fabric),有添加某種亮粉。

速度:中等MID

硬度:2/5。

防滑:中等級防滑。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移動上有種舒服的回彈感,在使用前剛使用玩G640兩張移動速度極相似,但這張是粗面,我在使用G640時是配原廠腳貼,這張使用時是使用虎符冰,滑動起來兩張會滿相似的,但這張比較軟,啟動性和制動性皆不同,算是好用特別的滑鼠墊,稍有顧慮的可能是亮粉掉光不知道會不會影響滑度,也就是壽命不知道多長。

表面:粗面Cordura尼龍面料,防水。

速度:偏快(Quick)

硬度:1/5。

防滑:中等級防滑。

潮濕:防水。

總評:很好用,在偏快的速度下,下壓會增加滿大的摩擦,所以下壓時的控制良好,而XY軸X明顯移動比較快,這點需要習慣。本身Cordura尼龍面料防水又耐用,手放在上面也很舒服,非常適合汗手者使用。而與其他Cordura面料相同,也或許是羅技HERO感應器通病,我在使用GPX+虎符冰腳時能明顯感覺到掉甄,使用原廠鼠腳後一開始以為沒問題,但後面發現Y軸會掉甄。官方推薦使用1600DPI,但沒用,基本上工作感應高度問題。

表面:細面編織布

速度:偏慢(ControI)。

硬度:1/5。

防滑:中等級防滑(我覺得剛好中等,這張是48*40,如果比較小張防滑我估計會比較弱)

潮濕:稍微受潮濕影響,加濕後感覺下壓移動時阻力變小變快,平時移動又稍微變慢,奇怪的感覺。

總評:第一感覺有點薄,會因為桌面凹凸影響平整。虎符霓虹與這張很像,但這張不像霓虹XY軸差異很大,不過使用起來下壓摩擦力有點高,需要長時間習慣。

表面:細面編織布(官稱-Speed glide fabric surface,一種滑動拋光織物紋理)

速度:中等MID

硬度:1/5。

防滑:偏弱等級(我收到的尺寸較小,背面與Minerva基本一樣,所以大張防滑應該可以)

潮濕:沒有感受到影響。

總評:跟Minerva一樣薄,會因為桌面凹凸影響平整,但下壓的影響沒有MIRERVA高,我認為基本上就是Minerva升級款,這張我比較喜歡

X-Raypad選購簡單說明

基本上該家AC系列很有名,且AC+提供許多變異版,你能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優先推薦AC系列。

其次是EQ系列在不失瞄準的情況下增加了點趣味性、特別的手感,我覺得很好玩,也很酷炫。

汗手且非羅技滑鼠槍神是好選擇,羅技滑鼠待之後有用小圓點鼠腳再來測試看看。

雷神個人是覺得必須先滿足你桌面非常平滑,在考慮,Minerva跟雷神相似而雷神又還有其他變異款能選擇故不推薦

其他

.技嘉 AMP500

超止滑密實矽膠基底滑鼠墊,個人建議想買特價時購買就好,很滑很硬的滑鼠墊,但卻因為表面紋路有不錯的控制,非常薄所以能在底下墊別的滑鼠墊等等改變軟度,但原廠的配置我個人覺得就很優了。另外這張有上國外推薦。開箱文。

Fnatic Dash

完全因為戰隊購買的滑鼠墊,而且還有一個原因讓我很想買,因為他是Made in Taiwan然後我卻在台灣找不到地方買,於是就亞馬遜代購,而且還只能代購!!使用感想:跟GTF-X很接近(速度、控制上的些微不同),但防滑比較好。沒事不須購買因為,買真的是Fnatic信仰+Taiwan製。

.FALLEN 墮落天使

因為知名選手Fallen買的,在買之前就有聽說底面很爛,但當作收藏還是買了,畢竟圖面很帥,買來結果底座爛到有坑洞,所以還換貨。簡單說是一款只有圖好看的滑鼠墊,非收藏不建議購買。

因科特操控與速度兼顧全新面料電競遊戲專用鼠標墊

速度約與Razer Gigantus v2相近,使用上表面有點像AQ+,整體使用上我會給比AQ+與虎符 火雲高的評分,我個人個喜歡這張墊子,軟度上偏軟,底部的防滑也很好,放在桌上沒有移動過。簡單說驚喜外的好用滑鼠墊!

.Topmore 達莫 GMP-200

這張墊子很神奇,向下用力時感覺比平常移動還要快,手感就完全跟其他滑鼠墊是反過來的,由於這個關係會造成我肌肉記憶改變超大,這張等哪天想不開我在測試一次。

.dacky Shield 布質鼠墊

表面防潑水保護,底部不知道為什麼做甚麼曲線交錯斑馬紋防滑設計,結果也沒一般Y字防滑好。鼠墊偏硬,用久還不難用就一般的滑鼠墊,中等速度中等控制,沒太特別,不難用也不貴。

.Cooler Master MP510

快速墊,"據說"使用久了會變軟增加控制性,然後變得很好用。新款MP511我沒買,但看網路評價似乎有好有壞。總之是一張耐操的滑鼠墊(可能很磨鼠腳)。前面之所以說據說是因為"這張滑鼠墊與HERO感應器不相容"所以我沒辦法使用。另外購買時超級難鋪平,這點在MP511也沒有改善,基本上我用了超多方法最後才鋪平(泡水、熨斗燙等等)。

.VIPER GAMING

我只能說是我買的幾張大張品質最好的,基本上沒甚麼問體,使用起來就是傳統布墊。

.Hongjin 鳳凰鳥超大滑鼠墊

在蝦皮買的最便宜的滑鼠墊,收到後體質非常差,並且不平整,滑起來坑坑巴巴。

.ATAKE 滑鼠墊

使用起來一般,但有個很大問題。"不平整"這家廠商滑鼠墊不平整就算了,

連網購的圖都不平整......。

Digifast 迅華 TGM300競速款

1、底部是一般常見的>>形橡膠防滑,但材質止滑效果很好,我桌子滿吃止滑的,這款基本上沒怎麼動過、偏移。

2、表面據官方說是一種特殊防潑水玻璃塗層,防水是有,但防塵這我就不太懂怎麼判別,就一般灰塵還是會落在上面,但很好清理,輕輕撥就掉了。
3、表面非常特別,官方說是一種玻璃塗層,確實會從各種角度看到一些亮亮的點,摸起來有一種像塑膠墊然後有點油膩?的手感,滿舒服的,紋理很細。中間層其實算是偏硬一點點的,手指只能按下去一點,但能捲起來攜帶。

4、滑起來的速度大約在那邊疾風乙(圖表quick中間),手感很奇特有種油油的手感,類似拿水性鋼珠筆變成油性原子筆的感覺,但不討厭習慣了滿舒服的,定位停止也沒問題,真的很意外的一張滑鼠墊。
5、耐久度、中間質料不太確定外,這款滑鼠墊意外的好用,推薦給喜歡偏硬墊、塑膠墊的朋有使用。


整篇文章慢慢開始第二次施工。

1、之後會新增幾張滑鼠墊並大概整理一次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