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 基 法 加班 時 數 上限

國內時事評論

2022.01.20

勞 基 法 加班 時 數 上限

勞 基 法 加班 時 數 上限

單月加班111個小時真的太誇張了啦,很可能因此發生職業災害耶

圖片來源:

Yahoo新聞(周刊王CTWANT)

入職一年才看薪資條 單月加班111小時…月薪不到5萬他氣炸

 2022-1-19 溫振甫

 勞動法令屬於公法、是強制規定,因此勞動條件並非勞資合意即可!!

受限於法律強制規定,若勞資雙方合意之約定違反勞動法之規定,按民法第71條
 

「法律行為,違反強制或禁止之規定者,無效。」
 

故新聞中勞工陳述:「單月加班111個小時」若為真,縱勞工亦同意加班,亦無礙雇主應已涉違法

為確保勞工工作與生活平衡,避免因過度工作而導致身心受損,故勞基法其實對於正常工作時間、每日加班時間與每月加班時間,皆有法律明文予以規範。

   延長工作時間 限制,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2項

「前項雇主延長勞工之工作時間連同正常工作時間,一日不得超過十二小時;延長之工作時間,一個月不得超過四十六小時

 簡言之,以正常工時制度(不適用變形工時、84-1條)為前提者:

國定假日出勤,不屬於延長工作時間,不納入46小時唷 

對照新聞內容的「單月加班111個小時」顯已逾越法規上限,又本件勞工係於「傳產公司擔任作業員」,故應無約定84-1之可能,且84-1條其實也有加班時數之限制,並非毫無上限,故發文者所說如為真實,則公司實已違法。

雖本件公司計算加班費部分應無違法,公司並未積欠勞工薪資。

但是!!縱使雇主有依法給加班費,卻仍無礙雇主「違法」使勞工超時加班,因此本件勞工除了可以「等到年底領到年終後再提離職。」外,更可以主張依法終止勞動契約: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六、雇主違反勞動契約或勞工法令,致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者。」

故此時勞工發動終止勞動契約,仍得據此主張雇主應發給資遣費尾牙取消、沒抽到大獎沒關係,自己爭取大獎。

實務中常常會有此類問題,勞資雙方合意、雇主也沒少給工資,例如:

超時加班

不投保勞、健保…等等

但無論如何,雇主違法係屬事實,勞工除了可以主張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6款外,倘勞工因此受有損害更可主張民法第184條要求雇主負損害賠償 責任,蓋勞基法即屬於保護勞工之法:

「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以本件勞工超長工作時間來說,倘若勞工因此產生過勞而導致職業災害,雇主除了需負擔職業災害補償外,更負民事賠償責任之可能。

倘若事業單位真的因為趕工需求,而不得不使勞工加班超過46小時,其實可採用

「但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延長之工作時間,一個月不得超過五十四小時,每三個月不得超過一百三十八小時。

  1. 突破單月46小時加班之限制

  2. 每月至多可達54小時

  3. 每三個月加班時數仍不得逾越138小時(即每三個月加班總額相同)

雇主於經營事業單位時,確實可能因實務需求而需要更多彈性,但不管如何,皆不應以「違法」為前提。

如覺得本會撰寫內文有益可推廣,載明原文出處文章網址後,即歡迎轉載

  • 變形工時
  • 職業災害
  • 加班費
  • 勞動契約
  • 工時

1.休息日工作之時間,必須全數計入第32條第2項所定延長工作時間總數(一個月延長工時總數不得超過46小時;107年3月1日後,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一個月延長工時總數不得超過54小時,每3個月不得超過138小時) 。但若休息日工作係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所致,其出勤時數不計入第32條第2項所定延長工作時間總數。

  例:當月平日加班已有36小時,休息日出勤最多只能為10小時。(休息日出勤10小時,連同原已加班之36小時,合計為46小時,始符合一個月46小時上限之規定。)

  2.例假與休息日並未限定只能排在週六及週日,其日期應在不違反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之前提下由勞雇雙方協議之。

  聯絡科室:勞動基準科(含勞動條件檢查組)承辦人
聯絡電話:1999「限臺北巿境內直撥,外縣巿請撥02-27208889」轉7015-7018、3325、3327、3349;02-23026355轉9

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工時」是勞檢時最容易被判定違規的項目之一,其中除了未依照規定給付加班費之外,超時加班、工時安排不符合一例一休也是大重點!今天就讓小編幫大家一次解惑 7 個跟加班相關常見問題,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延伸閱讀:最容易違反勞基法的5個地方!身為雇主、人資絕對要小心)

每日/每月加班時數上限是多少呢?


根據 勞基法第30條第1項 規定在非變形工時前提下,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

不過這是屬於「正常工時」的範圍,如果需要「延長工時(aka 加班)」的話,時數上限又是多少呢?

在雇主徵得勞工同意的前提下,每日工作時數不超過12小時,每月不超過46小時。

那如果預計的工時就是會超過怎麼辦?根據勞基法第32條,我們分兩個情況來看:

  1. 經工會 / 勞資會議同意:延長工作時間得採 3 個月總量管控,但 1 個月內不得超過 54 小時,每 3 個月不得超過 138 小時。如果員工人數超過 30 人,還要記得呈報給當地主管機關備查哦!
  2. 遇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之必要者,得將工作時間延長之。但應於延長開始後 24 小時內通知工會;無工會組織者,應報當地主管機關備查。延長之工作時間,雇主應於事後補給勞工以適當之休息。

另外有個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如果有以下幾種員工類型:

  1. 18 歲以下的勞工
  2. 殘疾勞工
  3. 從事繁重、危險工作者
  4. 懷孕自第 7 個月起(或特殊情況下的第 6 個月起),或需要照顧 12 個月以下嬰兒的女性勞工

這幾類員工不管是什麼情況,都不行調整加班時數上限哦!

休息日工作時間要算在計入每月的加班上限嗎?


先說個大前提,例假與休息日並未限定只能排在週六及週日,其日期應在不違反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之前提下,得由勞雇雙方協議之。

不論勞雇雙方所約定的休息日、例假日是在哪一天,休息日的工作時間都必須計入勞基法第32條第2項所定延長工作時間總數來計算。不過如果休息日工作係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所致,這部分的出勤時數就可以不計入第32條第2項所定延長工作時間總數。

勞 基 法 加班 時 數 上限

國定假日出勤原則上要算入延長工時,不過雇主也可以跟勞工協調與工作日對調。(攝影師:Riccardo)


但如果是國定假日出勤,勞雇雙方還是可以協調對調國定假日與工作日,如果雙方都同意對調,那麼就不屬於延長工作時間,也就不納入46小時唷! 

員工自主加班(未填加班申請單)要給加班費嗎? 


這部分雇主、人資們一定要特別注意,即使公司有規定加班要填申請單,但是在勞動事件法第38條規定施行之後,即使員工不申請加班,只要逾時簽退,這份出勤紀錄就有推定加班之效力,但如果公司可以提出關於「加班申請規定」的相關資料跟運作,那麼這部分就會變成是走民事了~

不過身為雇主或人資的角色,為了減低不必要的模糊空間,小編還是建議大家如果發現員工、同仁忘記打下班卡,最好還是提醒他一下哦!

另外,如果你也有規定某些員工,例如經理等中高階主管職人員,屬於管理職或責任制而不得申請加班或補休,不管是不是明文規定。由於員工身份依然是屬於勞基法的「勞工」,也就適用於勞基法當中加班(延長工時)的相關規定,要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這些處理出勤的方式都違法?符合勞基法的打卡規定這樣設定才對!)

加班可以換補休嗎?還是一定要給加班費?


加班不能「強制」員工加班換補休,但是根據勞動基準法第32-1條第1項規定:

「雇主依第32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使勞工延長工作時間,或使勞工於第36條所定休息日工作後,依勞工意願選擇補休並經雇主同意者,應依勞工工作之時數計算補休時數。」

也就是說雖然加班可以換成補休,但有個大前提是「依勞工意願選擇補休並經雇主同意」,如果勞工或雇主有任何一方不同意,就不得以換補休的形式來替代加班費哦!

員工休息時間在工作,算是加班嗎?‍

勞 基 法 加班 時 數 上限

午休時間工作算不算加班呢?建議雇主明確訂出規定哦!(攝影師:destiawan nur agustra)


首先,小編建議大家明確規範所謂的「休息時間」,因為雖然勞基法第35條有寫到:「勞工繼續工作四小時,至少應有三十分鐘之休息。」

不過因為這項條文後面還有個但書:「但實行輪班制或其工作有連續性或緊急性者,雇主得在工作時間內,另行調配其休息時間。」所以如果沒有明文規定休息時間,還是很容易被法院認定為工作時間哦!

那如果公司有規定「下班後 30 分鐘才開始起算加班」可以嗎?

根據過去的案例,大多數法院的不會直接認為此為違法,反而是會進一步確認員工在這 30 分鐘之內的休息狀況!如果員工在這段時間之內確實「不需要工作」,法院大部分都會予以尊重,不會把這 30 分鐘計入加班時數。

值日夜班、在家待命需要納入工時計算嗎?


以前「值班」不需要納入工時計算,不過 2022 年起只要是「適用勞基法的行業」,公司有值班需求,都不能再以「值班」名義只給勞工值班費或津貼。

只要員工的總工時包含值班時間,超過法定的正常工時(平日上班超過第 8 小時或連續上班超過第 6 天),一律都算是加班,雇主都需給予加班費或是跟員工協調換補休哦!

勞工教育訓練的時間算工時嗎? 


當公司有替員工舉辦教育訓練、提供相關進修的資源的時候,如果是讓員工自由參加,而且就算不參加雇主也不會予以不利待遇,或訓練內容的與工作沒有直接關連或不會阻礙工作進行,那麼教育訓練時間有可能不被計入工作時間!


幫你避開地雷,不違法就靠 Swingvy


不想要成為違反勞基法的公司很簡單,拋棄傳統打卡機、復古 Excel 薪資公式、散落的勞工名卡...等,如果你想要一套能輕鬆合法的人事管理方式的話,現在就開始讓 Swingvy 雲端人資系統 幫你統整管理這些重要人事資料吧!

勞 基 法 加班 時 數 上限

更多人資必讀懶人包

  • 勞動檢查懶人包|勞檢不要來~準備這些資料,包你順利過關!
  • 特休天數算法懶人包!特休怎麼算才對?一張圖讓搞懂曆年制、週年制特休計算公式
  • 職務加給是什麼?是否可以取消、要不要算進加班費?常被忽略的細節都在這
  • 勞動契約一定要簽嗎?注意這些違法地雷,內附勞動契約範本
  • 婚假天數有幾天?喪假、病假、產假...等勞基法中所有休假規範一次搞懂
  • 扣繳憑單是重點(2022 更新)!報稅月雇主人資要注意,別以為線上申報完就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