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pdf

  • 書籍資訊
  • 作者介紹
  • 本書目錄

書籍資訊

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pdf

探索毛澤東及其追隨者的非理性精神活動
追溯和比較文革中重要人物的政治行爲、特殊歷史現象
和中國皇權體制的關聯
文化基因常常並非是中國皇權專制正統,而是它的變異
對文革中浮現的一些特殊歷史現象,做橫截面式的分析

《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政治心理與文化基因的新闡釋》對文革的領袖人物毛澤東及其追隨者(包括林彪、江青、周恩來、康生、張春橋等人)的非理性的精神活動的進行了系統的探索。涉及到私人情慾、變態人格、政治幻想、精神病歷等等深層心靈歷程。全書分析展示了所有這些非理性和無意識的精神活動,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或改變了文革的歷史,展現前所未有的波譎雲詭和變幻莫測。

本書的另一研究重點,在於追溯和比較文革中重要人物的政治行爲、特殊的歷史現象和中國數千年來的皇權體制的「剪不斷、理還亂」的無意識積澱式的關聯。書中特別指出這些可以挖掘到的文化基因,常常並非是中國皇權專制正統,而是它的變異,而且還是在革命的意識形態下的最壞的變異。例如林彪的「接班人」悲劇中皇太子政治的怪圈,但是這一「接班人」制度還在革命的名義下變異出不少新的規則,諸如絕對不允許有「接班人」的潛在「第二權力中心」、最高皇權有隔代指定儲君的「接班人」的權力等等。這些新的變數還使皇權和儲君之間的一些個人性格等因素造成的矛盾激化為無法調和的衝突,最終造成了國家最高權力交接無序的危機。

本書還對文革中浮現的一些特殊的歷史現象,比如集體大屠殺、夫人參政、異端思潮和政治異議者的興起做橫截面式的分析。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並沒有畫地爲牢在政治心理學的單一的領域內,而是盡可能地海納百川、有容爲大。

《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政治心理與文化基因的新闡釋》是一本關於文革研究突破性的專著,對文革中一系列的重要人物和歷史事件的做出了全新的闡釋。

▎推薦
永毅中學時代做過紅衛兵,曾經是毛澤東的狂熱擁護者,在上海看過張春橋鬥陳丕顯,上山下鄉,走過文革後期,1980年鄧小平告別革命後,前往美國學習,而且留在美國工作居住,對美國式的民主和資本主義,有一般中國大陸學者所缺乏的理解,因此反省和研究文革十年,角度與前人有異,更能提出深刻的見解和議論。最近中國大陸蒙昩主義再次當道,杯葛對文革歷史的研究和出版,不願人民知道和瞭解文革真相。永毅得以在華人世界出版此一好書,是吾輩幸運。
陳永發╱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宋永毅是這個世界上最長期和最專注於毛澤東和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研究的學者之一。在這本新書中,他借鑒了西方政治心理學的方法,又從挖掘中國歷史文化底蘊的角度出發,對毛澤東及其時代提出了獨特的見解。
魏昂德 (Andrew G. Walder)╱美國史丹佛大學人文學院
丹妮絲.奧利麗和肯特社會學講座教授

方勵之說過,中國在毛時代公佈過各種計劃,但「從來沒有發布過黨內路線鬥爭計劃」。全國東南西北中,只有一個小小的中南海是根本無法預測的,更不要說去計劃,原因所在就是宋永毅新書的主題之一:毛澤東的思維和行動不能僅從理性和邏輯的層面的去理解,他的追隨者(林彪,江青,周恩來,康生,張春橋等)跟毛的配合也常常在非理性的心理層面上,也就是說文化基因層面上。這是一個嶄新的理解和闡釋文化大革命的新角度。此外,宋永毅的研究史料扎實、論述嚴謹,對希望全面深刻地了解文革的讀者,此書是必備之佳作。
林培瑞 (Perry Link)╱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多學科交叉講座教授

作者簡介

宋永毅
現任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圖書館教授。英文著作有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Bibliography, 1966-1996 (Harfard-Yenching Library, 1998)、Heterodox Thoughts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art I-II (M.E. Sharpe, 2001)、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Rowman & Littlefield, 2006)。中文著作有《文革五十年:毛澤東遺產和當代中國》(美國明鏡,2016)、《中外學者談文革》(香港中大出版社,2018)、《重審毛澤東的土地改革:中共建政初期的政治運動70周年的歷史回顧》(香港田園書屋,2019)等。主編《中國當代政治運動史數據庫》系列、包括《中國文化大革命數據庫》(2002-2021)、《中國反右運動數據庫》(2010-2021)、《中國大躍進:大饑荒數據庫》等四個大型數據庫,分別由香港中文大學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和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出版。曾獲得美國「21世紀國家圖書館員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學術勇氣獎」、美國華人圖書館員協會「傑出服務獎」等多項獎項。

作者簡介

序一 陳永發
序二 徐友漁
前言

第一章 情欲與人格:文化大革命和非理性的毛澤東
被掩蓋了的真相:政治現象背後的私生活因素
從多疑到妄想:對政變的恐懼與文革的演進
政治幻想:左右毛澤東主義的重要因素
結語

第二章 受害者和迫害者:劉少奇和他對文革的獨特貢獻
四清運動:劉少奇直接領導的文革預演
「文化革命」:從文化界的革命到政治大清洗
偽命題:「劉鄧資產階級反動路線」
結語

第三章 變異的皇太子政治:林彪和中共的接班人悲劇
糾結於禪讓和世襲之間
被始亂終棄的接班人們
一步之遙被阻的個人因素
接班人的接班人之爭
結語

第四章 皇權和相權:在權力和殺戮中浮沉的「紅色宰相」
在天下大亂中登上大權在握的宰相巔峰
是一代儒相還是一朝奴相?
皇權和相權共存中的體制和人格的畸變
結語

第五章 病態和報復:精神病理和江青的反常政治行為
一個曾為醫生下過正式診斷的心理疾病患者
偏執型人格、政治報復和「第一夫人情結」
從被迫害妄想到現實中的迫害狂
結語

第六章 製造悲劇歷史的悲劇人物:張春橋和「張春橋思想」
歷史定位:毛、張之間的互動和互需
「張春橋思想」:從「破除資產階級法權」到
「對資產階級全面專政」
革命吞噬兒女:製造悲劇歷史的悲劇人物
結語

第七章 從政治夫妻到夫妻政治:文革中的夫人參政現象
政治夫妻:非中國特色的中共政策
文革的發動:政治陰謀中的夫妻政治
「中央政治」:夫人參政的弊端和惡果
「四人幫」事件:被猜忌和拋棄的參政夫人
結語

第八章 國家行為和土改模式:文化大革命中的集體殺戮
群體滅絕罪和集體殺戮的幾種類型
國家機器行為:策劃、組織、參與、縱容
鎮反—武裝平叛:軍隊文革大屠殺的一種原型
土改模式:文革大屠殺的中國特色
人向獸的轉化:廣西文革中的吃人風潮
結語

第九章 從毛的擁護者到他的反對派:文化大革命中的異端思潮和公民異議
令人驚奇的發現:毛澤東培育了自己的反對派
地下讀書運動:異端思想的成熟與昇華
公民異議:在新中國的鐵屋子裡面勇敢吶喊的「狂人們」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 西藏,焚燒的雪域:中共統治下的藏民族
  • 唐代前期政治文化研究
  • 中共百億家族
  • 鷹凌亞太--從美國的再平衡戰略透視亞太軍演
  • 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鑰匙? ──瑞典社會民主主義模式評介
  • 資訊戰爭:入侵政府網站、竊取國家機密、假造新聞影響選局,網路已成為繼原子彈發明後最危險的完美武器
  • 24小時解放臺灣?:中共攻臺的N種可能與想定
  • 香港2020:治亂交替與危中之機
  • 釣魚臺列嶼問題:領土民族主義的魔力
  • 青天白日下的秘密:國安情報上校李天鐸非常揭密


文革过去55年了。有关文革的论著已经出版了很多很多。近日,台湾的联经出版公司推出宋永毅教授新著《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政治心理和文化基因的阐释》。宋永毅这本书探索了毛泽东以及刘少奇、林彪、周恩来、江青和张春桥等人的非理性的精神活动,以及这些非理性的和无意识的精神活动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了文革的历史。正如文革史家徐友渔在序言所说,宋永毅这本书“为深入理解和充分阐释文化大革命提供了极为新颖和富于启发性的视角”。可谓另辟蹊径,别开生面。

早先,我看过一本西方学者写的书《病夫治国》,两位作者,一位是法国著名记者皮埃尔・阿考斯,另一位是瑞士医学博士皮埃尔・朗契尼克。他们从医学、生理学、心理学角度来探究列宁、斯大林、丘吉尔、希特勒和罗斯福等人的个性世界与政治生活。这些大人物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甚至是不治之症。作者分析了他们的疾病是怎样影响了他们的政治生涯,影响了他们的政治决策,从而影响了国家的命运和历史的进程。

在中国的文革研究中,此前也有人从政治心理学的角度或文化基因的角度对文革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宋永毅博采众家之长,聚焦于最重要的几位中共领导人,充分运用已有的丰富史料并加以严谨的辨析考证,借助于当代政治心理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再加上作者本人作为文革深度参与者和50多年来对文革探索的孜孜不倦以及深切领悟,使得这本书无论在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细腻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说起文革期间中共领导人的心理问题,文革过来人都不生疏。例如去年过世的杨炳章博士在他的《从北大到哈佛》一书里就提到一段故事,这段故事宋永毅在他的书里也有述评。那是文革之初的1966年7月26日晚上,中央文革的头头们来到北京大学,在校园东操场举行万人大会,批判黑帮陆平。辩论张承先工作组,那也是江青第一次在群众集会上亮相露面。中央文革小组的头头们都发了言,江青也发了言。

让众人惊讶的是,江青居然在这样的大会上大讲毛泽东家里的私事,还上纲上线为路线斗争。她不但指控她和毛的女儿李讷在北大如何受迫害,还讲到毛的儿媳、毛岸青的妻子张少华。江青提高了音调说:“我从来不承认她是毛主席的儿媳,毛主席本人也不承认!岸青有病住院,她妈领着她女儿到医院,说是看岸青,就睡觉,造成事实——”。旁边的陈伯达走到江青面前耳语了一会儿,江青于是下台了,临下去前还尖着嗓子喊:“我是受他们害的,本来我没有病,我的心脏病就是被他们逼出来的!”

杨炳章写到:江青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语无伦次,越说越不像话,整个会场都吃惊。江青的疯癫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毛主席的夫人就是这个样子吗?第三天,杨炳章拉上姐姐杨勋到中南海,要见毛主席,毛当然没见到,江青亲自出来。杨炳章当场从笔记本撕下一页写了一封给毛的短信,当面交给江青请江青转交。信上写道:“不知主席是否听过前天北大东操场辩论会上的录音?江青同志不适合搞政治。”

一个人有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样的人手握大权,更可怕的是他们手握大权而没有制衡,最可怕的是他们甚至不准妄议,不准别人批评。

宋永毅这本书着力于研究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问题。我们在分析解读大人物的言行时,常常过于理性化,把他们都当成理念人和理性人,把他们的言行都解释成理念的产物,解释成理性的思考与选择的结果;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们也是人,而人是有脾气有毛病的。他们的有些言行其实就是心血来潮,就是一时兴起,有时就是任性,就是发脾气。有的人本来就有某种精神缺陷,在那种特殊的权力场中,缺少制约,恶性发作,纯属病态。当年我读李志绥那本回忆录就想到:像毛泽东,一个人被捧到红太阳的地位,二十几年如一日的接受亿万人民的欢呼歌颂顶礼膜拜,他的心理怎么还能正常?就是没毛病也得惯出毛病来,何况本来就有毛病。

文革已经过去50多年了,可是在今天,中国居然再次出现了对习近平的个人崇拜,居然再次出现了对伟光正的不准妄议。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种种分明是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发作,看到了种种分明是传统专制文化基因的泛滥。读宋永毅这本书,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在。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