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RAW餐廳。(圖/赫士盟提供)

記者黃士原/台北報導

《台北台中米其林指南2020》星級餐廳出爐,共有30家餐廳摘星,其中有4家餐廳都位於台北市大直的「樂群三路」,其中RAW、祥雲龍吟與態芮二星餐廳更是就在彼此的樓上樓下與隔壁,教父牛排也在他們不遠處,也是台北市米其林星星最密集的一條路。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祥雲龍吟用餐區。(圖/赫士盟提供)

今年續拿二星的祥雲龍吟、RAW都屬於赫士盟餐飲集團,祥雲龍吟是跟日本三星餐廳龍吟主廚山本征治合作,而RAW則是與名廚江振誠合作,餐廳位置分別就位於赫士盟餐飲集團大直總部的1樓與5樓。另一家二星餐廳Taïrroir態芮就在隔壁的EAT-T大樓6樓,如果不考慮訂位及預算,只要上樓下樓走到隔壁,馬上就可以收集到6個米其林星星。

至於教父牛排,也同樣位於大直的樂群三路上,走個10分鐘就到,一條路集結了4家米其林星級餐廳、總計7顆星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教父牛排。(圖/記者黃士原攝)

祥雲龍吟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301號
電話:02 8501 5808

RAW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301號
電話:02-8501-5800

Tarroir態芮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99號
電話:02 8501 5500

教父牛排Danny’s Steakhouse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58號
電話:02 8501 1838

【你可能也想看】

►頤宮連3屆奪三星!2020年米其林指南30家完整名單出爐
 

►米其林解析/台中4家、台北4家新摘星!logy「充滿創造力」升二星
 

►俺達の肉屋主廚鍾佳憲榮獲米其林「年輕主廚大獎」!
 

整整一年了,等待了一年終於靠著女友的金手指訂到全台灣最難訂的餐廳,RAW。

有多難訂?RAW只接受網路訂位,當天中午12:00開放接下來60天內的訂位。筆者點進去從來沒看過有空位過,填了好幾次候補名單從來沒有補上過。

填完表格後會收訂金才是真的訂到。14天前取消可退費。

訂位網址請點我

有多高級,RAW在去年2018年獲得米其林1星的殊榮,隨之第二年馬上升上2星,而餐廳的老闆正是台灣史上最年輕拿到米其林三星的江振誠。星光閃閃的組合,但聽說RAW想放棄米其林的資格,畢竟要拿星星壓力非常大。

店舖資訊

RAW

地址:10491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301號

營業時間:11:30~14:30,18:00~22:00

公休日:週一二

電話:02-8501-5800

我們訂位的時間是週日晚上六點整,這麼難訂的餐廳絕對要提早到,餐廳的門口算蠻低調的。但仔細一看,門內的服務生其實早就準備好接客,並會在十分鐘前開始確認訂位大名與人數。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正門的後面整是鼎鼎大名的吧台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門內鐵門完全升起後服務生開始一一代為,一進入餐廳印入眼簾的便是這獨一無二的吧檯,還帶著淡淡的原木香,後來詢問之下才發現這些原木每天都會上精油保養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其實餐廳內部並不大,桌距也不遠。每張桌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原木製成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每個位置都有一個碗墊,老實說看起來並沒有太多的高級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帶位時服務生很貼心,若脫下的外套不想掛椅背,會有專屬的衣櫃放置

菜單和使用的刀叉則在靠在肚子的抽屜裡,將抽屜拉到最底才會看到紙巾,非常不符合人體工學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在問需要一般的水或是氣泡水後,接著服務生會開始介紹酒水以及菜單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服務生訓練有素,每一項都介紹的非常仔細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菜單的部分會有中英文版,而菜單會隨著季節而變化,這次用餐餐廳推出的是2019秋季菜單,是以台灣傳統醬料為主體,搭配歐式餐點,一共八道創意料理。菜單看的方式為一列一道菜,一共八道

第一道開胃菜,是皮蛋豆腐(PDTF) 。豆腐吃起來如同蒸蛋般的滑嫩,上頭灑上高野豆腐粉,奢華的魚子醬。而醬料的部分則是使用1921年的瑞春醬油。吃起來就好像在吃鹹布丁,味道清爽開胃。從不吃豆腐的女友很神奇的把它吃完了!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第二道則是使用1888年的黑豆釀製經由抹上栗子,上頭搭上鮮味十足的海膽。從來沒有想過如此的搭配,栗子的脆配上海膽的軟嫩。栗子的甜加上海膽的鮮,層次非常豐富。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澎湖生蠔原來也可以那麼高級吃得那麼有創意,此道菜共四個生蠔。按照顏色綠、白、紅、黃的順序吃,綠色有海藻的香氣、白色就像是西米露一班、紅色則是洛神花的煙燻調味、最後則是用客家桔醬襯托生蠔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除了菜單上的八道菜外,我們另外加點了店內招牌的麵包,外層酥脆內部蓬鬆。若是怕吃不飽的一定要點。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第四道則是送上松本茸以及鴨肝,下層則用菇類和蛋黃熬製的醬汁。最後撒上用1909年丸莊醬油醃製的豬肝粉。有者台灣味的歐式料理。單吃松本茸以及鴨肝略嫌生了點。但配上下方的醬汁入口解去了野味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第五道一根活生生的三峽道地竹筍上菜,配著鐵鑄鍋的醬汁。第一次入口覺得稍嫌普通,就是到竹筍配起士醬。但仔細一嚐,起士中還有一股花生的香味,甚至還有花生的顆粒。原來除了使用瑞士的起士外,還加入了福源花生醬、德記油行(1881)的花生油。身為花生控的我一口接一口!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接著是個人認為最好吃的一道,最下層式烤得酥脆的壽司米,中間有清爽的玉米甜玉米,最上面是滿滿的蟹黃。吃法可以像西式吃披薩,或是將滿滿的料夾起當蔥油餅吃。滿滿的蟹黃真的很滿足。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上主餐前是口味較清淡的鱘龍魚以及菊苣加上豆豉,這道菜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菊苣,像苦瓜般半苦半甘的確中和掉前幾道菜帶來的油膩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期待已久的主餐終於上菜,外層是半熟的胭脂鴨包著用「源發號」(1899年)的蔭油滷過,外層淋上滾燙的熱湯,吃法就像吃台式甜不辣一樣。一口鴨肉一口湯,創意十足,但老實說個人認為作為主餐的角色略為失色。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最後也是期待的甜點,首先是醬油口味的冰淇淋。東成白曝油加上赤崁糖,甜味帶點鹹,彷彿在吃焦糖口味冰淇淋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香蕉配上釋迦的冰淇淋配上濃縮咖啡。上層點上麻油、可可油、咖啡油、香草油。吃起來超有層次,且驚喜連連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最後的最後是桃膠軟糖,為連續幾道充滿創意的菜色寫下句點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這份RAW 2019的秋季料理,大玩醬料與台式料理,紛紛挑戰我們的味覺啊~從未想過這樣的組合如此搭配順口,原來這麼難訂的餐廳的餐點是如此用心。除了餐點用心外,應我們的要求,服務生還簡單帶我們介紹餐廳裝潢以及廚房,服務上也是高等級的享受。

最後也祝福想吃這家餐廳的你,也能順利訂到!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

台北 市 中山 區 樂 群 三 路 301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