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 療法

增生 療法

什麼是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 (prolotherapy) 是把具有促進修復的物質注射到受傷的組織,達到啟動修復的目的。醫師需藉由理學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核磁共振)找出受傷的組織,在超音波影像的幫助下,將「增生劑」精準地送到受傷處。


增生劑有哪些選擇?

常見的增生劑包括高濃度葡萄糖自體血小板製劑 (platelet-rich plasma),隨著再生醫學的進步,研究顯示還有更多的增生劑可選擇,例如羊膜/絨毛膜移植物骨隨抽吸濃縮液


增生劑是怎樣啟動修復機轉?

目前醫療院所較普及的是前兩種:濃度葡萄糖、自體血小板製劑。高濃度葡萄糖可以在慢性受傷的組織處,引發發炎反應,「間接」引導生長因子前往受傷處;而自體血小板製劑(PRP) 本身含有大量的生長因子,可「直接」促進組織生長,往往比葡萄糖來的快速有效。


自體血小板製劑(PRP)如何萃取?

自體血小板製劑(PRP)取得的方式,是透過抽取自體血液,經離心機分離血球與血漿,再抽取富含血小板的血漿層施打到患部。


增生 療法

哪些疾病適合PRP增生療法?

  1. 慢性肌腱、韌帶病變及撕裂傷,如網球肘、足底筋膜病變/撕裂傷、肩旋轉肌袖損傷、十字韌帶損傷。
  2. 肌肉撕裂傷。
  3. 關節軟骨損傷,如膝蓋半月板、肩關節盂唇、手腕三角纖維軟骨或剝脫性骨軟骨炎。
  4. 周邊神經損傷如腕隧道症候群等神經壓迫。
  5. 脊椎椎間盤損傷、小面關節病變、腰椎滑脫及薦髂關節病變。

哪些人不適合PRP增生療法?

  1. 血小板功能不佳、數量低下
  2. 血行動力不穩定
  3. 敗血症
  4. 治療處局部感染

接受PRP增生療法要注意什麼?

PRP再生治療除了注射部位可能會腫痛一周左右外,並沒有什麼副作用,但要注意以下事項

  1. 注射前與後避免使用消炎藥,以免抑制發炎影響療效
  2. 有惡性腫瘤病史建議使用羊膜/絨毛膜移植物取代PRP治療
  3. 注射後三天內避免劇烈運動
  4. 注射後需持續復健療程及運動訓練,可使修復效果更佳

結語

PRP增生療法的適應症很多樣化,對於範圍大或是受傷位置多的病患,可搭配高濃度葡萄糖達到更全面的治療。接受增生療法前需先經由醫師評估整體動作、功能及結構穩定度,配合影像學檢查達到完整的評估;治療後須配合「運動訓練」讓受傷的組織恢復得更完整。

(撰文者:中山適康復健科診所 歐陽進翰院長)

增生 療法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1年11月12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增生疗法是透过注射来治疗慢性的肌肉骨骼问题[1]

目录

  • 1 增生疗法缘起
  • 2 增生治疗的机制
  • 3 参考资料
  • 4 外部链接

增生疗法缘起[编辑]

增生疗法医学在国际上发展大约由1930年代开始,由美国一位Dr Hackett在临床上治疗病人的经验中发现,韧带的受伤可能是肌肉骨骼疼痛的主要来源,因而发展出增生疗法(prolotherapy),可以促进各部位受伤韧带的修复,治疗好疼痛,恢复关节稳定度,促进退化性关节的修复,在临床上有非常好的疗效[2]。

Dr Hackett 之后,Dr Hemwall承续了增生疗法的发展,并且教导了许许多多的医师,也到墨西哥义诊,影响了后来成立的Hackett-Hemwall found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以及美国骨内科医学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rthopedic Medicine, AA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这两个学会成为世界上主要教学增生疗法的机构,并且在墨西哥位患者义诊并进行医师的训练[3]

增生治疗的机制[编辑]

注射增生剂,能启动身体修复功能,达到修复肌腱、韧带、关节软骨等软组织的目标。机制就跟常见的受伤恢复经验相同,也与肌力训练的流程相同。受伤后会出现局部肿胀并轻微发炎,只要没有合并感染的症状,疼痛肿胀同时也是自我修复功能被启动的征兆,一般来说疼痛肿胀等不舒服会在 4-6 周内消退,受损的组织也顺利愈合。[4]

参考资料[编辑]

  1. ^ Rabago, D; Nourani, B. Prolotherapy for Osteoarthritis and Tendinopathy: a Descriptive Review. Current Rheumatology Reports.
  2. ^ TAPRM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 [2021-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3. ^ TAPRM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 [2021-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4. ^ Aiden, Dr. 增生療法常見 Q&A (含 PRP 比較) » 何琨棟醫師 Dr. Aiden. [2021-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2)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