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出處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出處

求學時,曾經在佛學課本上看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說話「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當時,老師講解很精彩,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亦銘記於心。隨著歷練漸多、學習佛法的日子久了,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此語出於《指月錄》卷二十八的故事,「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祗是山,見水祗是水。」這位青原惟信禪師指出了自己經歷過三個境界的轉變,第一層境界的山水雖與第三層境界的山水一樣,然而第三層境界卻是經過久長的修行而得。

此語雖出於禪宗經典,然我認為與唯識宗的「三自性」之說有異曲同工之意,希望與眾同修分享心得。一般人用肉眼看到的、其他感官接觸的事事物物,都認為自己所見的是「實在的甚麼事物」。這個境況實與「遍計所執性」所描述的凡夫的煩惱執著根源相似。根據羅時憲宗師所著的《唯識方隅》,「若法無實體,亦無實作用……如黑夜見繩而執為蛇,於五蘊和合的假體而執為實我等是」,「山」、「水」非獨立存在的實體,猶如「我」亦非一個獨立、自我主宰的個體。然而,凡人都認為眼見到的山,便是真有一座山在眼前,迷戀此山之景色,執意地嘗試不同方法擁有此山。一旦計較此山誰屬、誰占,「分別心」起了,「迷妄心」便令人煩惱起。從出生到進大學、畢業後投入社會,我深刻體會到成長各階段所執著的「山、水」,認為「我」必須去擁有「某項成就」、「某張證書」、「某個起薪點」等等,忽略了過程中的付出與實踐的意義,著眼於最後結果的成敗,不如意便陷於失落之困、成功便強迫自己再追逐。直到再聞習佛法,適才省思過去的強烈妄執,好好體會「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第二層的「山水」境界,乃與「依他起性」之意大同小異。若以世間專業學者考究山河大地、千川萬澤之來源,其形成的論理實不勝枚舉。「山」、「水」呈現於我們眼前,展示了一個整體「假有的色法」(物質)),然山水乃由極多微細的元素所組合而成。按羅公《唯識方隅》,「然依眾緣和合而有相、用顯現,即此相、用之上而假說為某法之自性……此自性由眾緣所決定,無實自體,無實自體,故是幻有。」如果我們明白到各種事物的呈現,乃是眾多條件組合而存在的,「山」、「水」仍有其功用,山水之美景讓俗事繁瑣之人能稍作放輕鬆、達心曠神怡之效。然則,「山」、「水」非永恆不變之存在,亦非實在之獨立個體。影響「山」、「水」存在或變異取決於其他環境、氣候有關條件之變化,一旦眾緣變,此「山水」亦再非彼「山水」。若能以此心態看待萬物,理解世間之事物乃「眾緣和合」而成的「假有之物」,「無我」、「無常」同理,執著與煩惱之心便會減弱。如是,用此理套於上述各成就之追逐,過程乃為重要的一環,因為眾緣不斷的變換與「生滅」,我們學習如何把握當中的好條件與改善不利的限制,即使面對最後的成敗,亦以平常心看待,這才是人生修行的意義。

最後的一層乃「見山祗是山,見水祗是水」,此乃聖者之心境,亦與「圓成實性」相通。此境界雖說都是見「山水」,還是「山水」,但是不再是凡夫所認為的實在之「山水」,而是聖者證得「空性」後而見之「山水」,即是「真如空性」所呈現的「性用」。宇宙的真理──「真如空性」是遍布一切,按《唯識方隅》解為「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故說為實,即是實有」。我們凡夫所見的「山水」,在聖者的眼裏是「真如空性」的呈現,乃是本質的性用,故「見山、見水」也只是見「真如空性」。雖然達至境界需要極高的修行,但是我們願意把第一層的妄執放下,以新的視角看待萬物乃眾緣和合而假有存在,已是學佛的一大進步。

在如此繁囂世間,如何尋找到調伏內心不安、煩惱的良方?佛陀教授我們「戒、定、慧三學」,使世人能夠從「見山」而妄執實在的「山」的迷痴,到「見山」乃是「真如空性」的智慧。雖然聖者境界非常遙遠、艱難,但是只要我們跟隨佛陀的教誨,遵從其教化,也可以慢慢達成「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再成就「見山祗是山,見水祗是水」的聖人境界。

聖嚴法師說明: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它是在用功時的一種情況,正如《論語》中所說的: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也就是當行者工夫成片時,只有專心在所觀所修的方法上,

此時只有方法,沒有外境,所以看到山不知是山,

看到水不知是水,因他的心裡除了方法之外,

已無暇對外境起了別觀察作用。這是向內觀照的

工夫做得非常深沉的情形下,才會發生的。

當禪境到達內外統一的程度時,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動的,

但並不是真的見性,

還只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不動。

不動心並不等於智慧心。所以定不等於慧。

但在離執以後的清淨心,也是永恆不動的,

那便是見性悟道的心了。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當修行到一定程度時,漸漸減少兩元的對立,對一切外境不再起分別與執著,知道萬物都是暫時的形象,只是眾生肉眼所觀之六塵現象,而非真正的實像。因此有「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感觸,但這還是偏於一邊,最究竟的境界還是【隨緣不變 不變隨緣】,所以最終又是回到「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但已非最初執著山、水的分別心了。

如一心菩薩所發表

針對星星菩薩的提問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個問題,

聖嚴法師的說明深入淺出讓人易懂,

聖嚴法師也說,經歷過「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禪修功夫,

還要放下執著心與分別心,回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智慧

月亮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以修行的層次來分析:

第一種情況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情形

是還沒有修行的時候。

第二種情況是太用功了,忘記外在的環境。

為什麼?

因為自己的身心與外邊的環境統一,

前念與後念統一,沒有念頭的起伏,

所見到的看起來完全一樣,

因此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第三種情況可能是他不用功了,又意識到外在環境了;

但也可能是真的開悟了  ──  如今不再執著山水,

不像在開悟前對山水有所執著,有所不捨。

分享《 禪 的 世 界 》

禪的修行方法有三階段:

第一階段,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譬如念佛、拜佛、持咒或打坐,從妄念紛飛到集中於一。

第二階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由參話頭開始,使產生疑團,再破疑團,即從一到無。

第三階段,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既不執著「一」、「多」,更把「無」也放下,

回歸於現實的世界,和一般人生活一樣,

以智慧心、清淨心,在人間廣度眾生。

禪修應該先在價值觀念上,有所體認和釐清,

才會有真正的成效,否則只是做做表面工夫,

如果內在心靈上沒有感受,所學得的禪修觀念蕩然無存,

原有的問題還是會再發生。

推動禪修是一個全面性的工作,需要大家長期來共同推動,

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倒要有百年樹人的心理準備,

想要推動禪修也不是只有在禪修時,或親近師父時才做,

否則風氣過後,又沒有了,終究還是應該靠大家長時間

共同努力的修行: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意思《指月錄》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還懷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新鮮,對一切事物都用一種童真的眼光來看待,萬事萬物在我們的眼裡都還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對許多事情懵懵 懂懂,卻固執地相信所見到就是最真實的,相信世界是按設定的規則不斷運轉,並對這些規則有種信徒般的崇拜,最終在現實里處處碰壁,從而對現實與世界產生了懷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 紅塵之中有太多的誘惑,在虛偽的面具後隱藏著太多的潛規則,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一切如霧裡看花,似真似幻,似真還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 我們在現實裡迷失了方向,隨之而來的是迷惑、徬徨、痛苦與掙扎,有的人就此沉淪在迷失的世界裡,我們開始用心地去體會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與現實的思考,山不再是單純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單純意義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這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一境界。 人生的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認識到「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要放棄 的是什麼,這時,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只是這山這水,看在眼裡,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了。

===================

禪語中「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譬喻說就如人的思考會經過三個不同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見山是山,就是你以為看到了山,可是事實上未必,就如同一般人認為知道了答案,但他所看的只是表面,也許事實跟他所了解的有很大的差距。

必須經歷過見山不是山的階段,就是經過困惑、懷疑,好像對又好像不對的階段,要仔細推敲,思考,心中似乎已找到答案,卻又不敢肯定的過程。

最後是見山是山,就是禪宗所謂的直指人心,事物本來很簡單,只要看到問題的關鍵、核心。一切就迎刃而解,但這是必須經歷觀察、閱讀、思考的過程,才能進入到直指人心的層次。

==================

語出《指月錄》卷二十八。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這故事是這麼說的…
青原惟信禪師曾對門人說:
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後來參禪悟道,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這是何解?

這是指人的三種境界…

所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這是指一般人的境界, 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並不知覺你所看到的事物,
其中有多少是真的?
多少是錯的或虛的?

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是追求知識者的境界,懷疑批判, 就如胡適說的:
做學問須於無疑處存疑,剝開事物的表象,去探究其本質。

最後「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這是悟道者的境界,經過懷疑、批判、辯證後,透徹瞭解事物的本質。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