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出路

想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就不能光說不練

陳柏叡在升大學之際,因為體認到個人能力不足,而開始思考如何精進,希望讓自己在四年後能有更精彩的人生,於是他選擇踏上創客(Maker)一途,在逢甲機電系求學期間,柏叡不只勤於參加創客競賽,更來到傳統產業跟隨老師傅學習,紮穩自己的實務底子,透過自身經驗分享,柏叡最想傳達給學弟妹的是創客精神:「當我們有想法就該努力去實踐,不要光說不做!」期盼大家未來能不受科系所框架,從多方嘗試中,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逢甲大學生活機能簡介

逢甲大學由於緊鄰逢甲夜市,常被同學戲稱是逢甲夜市附屬大學,校園周邊有著眾多商家,涵蓋各類餐廳、飲料店與日用品店,生活機能相當完善。在交通方面,校園附近有通往高鐵的快捷 160 號,每 20 分鐘一班,到高鐵的車程大概 30 到 40 分鐘,乘車費僅需 4 元,此外,台中市區公車設有搭乘十公里內免費的規定、Ubike 據點也很多,大眾運輸系統可謂十分便捷。

逢甲大學特色資源

逢甲大學也很鼓勵同學跨領域學習,不只開放跨系修課,更設有多元通識課程,如愛情心理學、性別教育與服務,柏叡特別推薦校內三大學習資源,第一是創客中心,同學不只能在此使用雷射切割機等各類手作工具,還可以向中心申請圓夢基金;第二是外語中心,中心內的 Language Corner 讓學生能在固定時段和外籍人士做語言交流,藉此提升自己的外語能力;第三是獎助學金,逢甲大學不只針對入學成績優異的同學提供了全額獎助學金,學期成績在全班前三名的人則能獲得精勤獎,而在「行動逢甲 APP」中也能看到各類獎助學金資訊,柏叡建議學弟妹們最好在學期初就多加查詢,以免錯失良機。

逢甲機電系到底在學什麼?

逢甲機電系是由機械、電腦輔助工程兩大專業組成,前者是工業發展背後的重要推手,所學簡言之就是設計機械裡任何需要運作的結構,值得注意的是,他校機電系系名裡的「電」多半是指「電子」,意味著是學習馬達和機構間的軟硬整合,但逢甲機電系系名的「電」是指「電腦輔助工程」,屬於軟體的學習,若將逢甲機電系與電機系作比較,電機系所學則偏重於馬達系統的部分。

逢甲機電系課程規劃

逢甲機電系大一、大二課程為基礎必修,例如微積分、工程數學、應用力學,柏叡提醒學弟妹務必認真學習,若第一次沒修過,會擋修到往後的必修,後果不堪設想。大三課程為熱流、固力、控制、製造四大領域選修,若以汽車為例,「熱流領域」是關於如何設計出良好的散熱系統,課程較會需要用到微積分、工程數學的概念;「固力領域」則是設法讓汽車結構能更輕巧、提升強度,詳細課程如振動力學、有限元素分析法;「控制領域」是關於如何設計汽車的引擎,讓汽車在加速時能更加平穩,課程如自動化控制、最佳化控制、模糊控制;而「製造領域」的重點為如何提升鑄造品質。同學到了大四後,將有很多能自主規劃的時間,有些人會選擇去實習,有些則是準備研究所考試,柏叡特別建議想考研究所的學弟妹在大三時更需認真修課。

逢甲機電系特色

「畢業後是要去當黑手嗎?你應該很會修理東西吧?」是許多人對逢甲機電系的錯誤認知,柏叡則解釋機電系的領域很廣,是高科技產業的幕後功臣,所學不只侷限於修理器械,同學也不見得所有器械都會修理。逢甲機電系除了培養學生四大領域專業,更透過計算機概論、程式相關課程來強化學生系統化思維與結構分析能力,系上每學期還會聘國外著名講者來分享經驗,不只是拓展學生國際觀,也是加強英文聽力。

逢甲機電系畢業出路

逢甲機電系不只與鑄造、鍛造、工具機等傳統產業合作有實習機會,同學也能選擇到半導體科技廠實習,在畢業發展上,機構工程師、機械工程師、生產設備工程師是最大宗的出路,柏叡特別提到,因為逢甲機電系已有50多年歷史,業界校友不可勝數,特別集中於中部機械廠。

印象深刻的課程

「機械設計」會要同學運用大一、大二所學(如動力學、材料力學)來完成專案,柏叡形容這會是讓學生必須廢寢忘食趕工的課程,過程雖然很累,但他覺得看到成品的當下,內心的成就感絕對是勝過一切的,他也藉此勉勵學弟妹:「沒有失敗經驗,哪來的成功呢?」

做個快樂的螺絲釘

在課業之餘,柏叡擔任了茶藝社社長以及系學會器材長,他在其中除了學到如何撰寫一份吸引人的企劃書,更從和夥伴協力辦活動的過程裡,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每個人不是不可或缺的螺絲釘,唯有大家都保持好的心態,才能把活動籌辦得盡善盡美。

創客經驗談

「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也一直失敗著,失敗的經驗非常寶貴,失敗都是邁向成功的基石!」柏叡在投入創客的過程中,也非一帆風順,當看見自己的不足時,他不曾退卻,反而感謝能有這樣的考驗,也讓自己提早記取教訓,往後能少走點冤枉路,而皇天不負苦心人,他與團隊在 2017台北創客嘉年華 IOT 競賽中拿下第一名佳績,其作品是從親人務農的經驗作爲原點,所開發出來的土壤偵測工具,有助於農家穩定作物收成量。 

最重要的是常保不怕失敗的勇氣

柏叡來到傳統產業實習後,才發覺老師傅們雖然技術精湛,但往往脾氣不太好,每當在氣頭上時不免會對大學生酸言酸語,可是為了讓自己能獲得更多學習機會,他選擇放下身段,虛心學習,故在講座最後,他勉勵學弟妹:「作為創客,必須要有不怕失敗的勇氣,才會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未來才將享有苦盡甘來的成就。」期許大家不要受一時的挫敗所打擊,而是要越挫越勇,先主動去改變自己,便能突破任何障礙。

【推薦觀看】理工科系比較:電機系 vs 資工系 vs 機械系 vs 材料系,所學出路差異與適合特質?

學系特色

為配合工業4.0新時代智慧機械相關領域的發展,從基礎學理的培育到專題實作,孕育具有機械專業及國際視野的跨領域人才。透過電腦輔助整合教學,除了強化基礎學科教育外,亦導入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及機電整合頂尖課程。將國際領先大廠如德國西門子、美商洛克威爾及台達機器手臂等前延知識融入教學環境。透過密切的產學合作與產業實習,以此孕育出能應用先進資訊技術的下世代機械工程師,強化學生的就業即戰力。


學科意涵

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主要是研究機械理論、數位控制及機電整合的相關知識,透由分析、設計、與實作的過程,訓練學生有關機械工程的基本知識,達到具備機電整合與應用的能力。並利用所具備的基礎能力,投入智慧機械、工業機器人、半導體設備等相關研究與產業之中,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創造自身的價值。


學習方法


逢甲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出路

創新教學:藉由自走車教學及競賽的洗禮,會發現機電系擁有無限的可能等待你們來發覺及探索。

版權: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逢甲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出路

實驗法:透過實驗操作驗證理論並進行探討。

版權: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逢甲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出路

手臂整合教學:透過導入工業機器人於教學之中,使得學生能夠貼近工業4.0的實地應用。

版權: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逢甲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出路

歸納法:透過大量的文獻收集與閱讀,並配合分析成果歸納出通則。

版權: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機械系和航太系與自控系的異同如下
航太系:本系所學和航太系有很大部分重疊。但是航太系專注在航空太空相關領域,本系則不只航太相關,更擴及包括各種機械、車輛、船舶、加工製造與自動化。
自控系:本系在自控領域和自控系有很大部分的相關,但是自控系更專注,電學也學得比較精深,本系則在力學和製造上更深入。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以為機械系就是做黑手。
其實機械系有紮實的數理訓練,所以任何工程行業,都需要機械培養的人才。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會被誤以為是做黑手或是只是繪圖,其實本系更重要的是基礎學理的物理概念。不僅兼顧軟硬體的配合,更會讓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對機械原理有更深的體會。將培養學生成為精密機械、智慧加工、機器人、設備、與機械機構設計等重要產業之創新創業與實務人才。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為了因應工業4.0的需求,目前逐步加強這方面的課程,並且引入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工業4.0軟體認證,學生可以在修課之後,同時考取西門子認證之證照。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工廠加工實務(ㄧ)
    • 工程圖學(一)
    • 大學國文(一)
    • 大一英文(一)
    • 計算機概論
    • 微積分(ㄧ)
    • 微積分(ㄧ)實習
    • 機電概論與工程倫理
    • 應用力學(ㄧ)
    • 工廠加工實務二)
    • 工程圖學(二)
    • 大學國文(二)
    • 大一英文(二)
    • 微積分(二)
    • 微積分(二)實習
    • 應用力學(二)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一)
    • 工程材料學(ㄧ)
    • 大二英文(一)
    • 材料力學(ㄧ)
    • 熱力學(ㄧ)
    • 機動學(ㄧ)
    • 機械畫
    • 工程數學(二)
    • 工程材料學(二)
    • 工程材料學實驗
    • 大二英文(二)
    • 材料力學(二)
    • 計算機程式
    • 電工學
    • 電腦輔助立體繪圖
    • 熱力學(二)
    • 機動學(二)
  • 大三必修
    • 流體力學
    • 控制系統(ㄧ)
    • 專題實作(ㄧ)
    • 機械製造(一)
    • 機械設計(ㄧ)
    • 機械工程實驗(一)
    • 大三英文
    • 專題實作(二)
    • 熱傳學
    • 機械製造(二)
    • 機械工程實驗(二)
  • 大四必修
    • 專題實作(三)\

專業選修課程

  • 機械固力
    • 本領域課程探討物體和機械受力,運動,以及變形的相關知識,必備技能與其應用
  • 工程熱流
    • 本領域探討物體和機械在溫度,受熱,能量,流動等相關知識,必備技能與其應用
  • 設計製造
    • 本領域探討機械設計與加工製造的相關知識,必備技能與其應用
  • 系統控制
    • 本領域探討機械控制,傳感,訊號與電子電路相關知識,必備技能與其應用


特色課程

逢甲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出路

專題實作

從產業實務出發-知識與技術整合

版權: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逢甲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出路

Arduino

本系透過Arduino相關零件,進行諸多與感測器檢測、電動車輛相關的實驗及課程

圖解:以Arduino融入工業4.0相關課程

版權: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逢甲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出路

材料力學

透過實驗課程的進行,配合團隊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能了解並看見課本中的力學公式的實際應用,並且培育團隊合作的精神。

圖解:材料力學實驗

版權: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設備工程師

    • 1.設備之維修及保養
      2.運轉設備故障排除
      3.維修與改善設備製程能力,提高良率
      4.新設備技術開發。
      而除具備相關機械設備知識基礎外,對於從事半導體、光電等產業人員,亦須對產品生產製程諸如蝕刻、薄膜、微影、黃光等製程有所了解。


  • 廠務工程師

    • 1.設備之維修及保養
      2.運轉設備故障排除與改善
      3.輸送設備與流體機械控管
      4.運轉效率提升並提高良率。
      而除具備相關機械設備知識基礎外,對於從事半導體、光電等產業人員,亦須對產品生產製程諸如蝕刻、薄膜、微影、黃光等製程有所了解。


  • 熱流/熱傳工程師

    • 針對元件、系統等進行
      散熱模組、冷卻系統設計與評估
      熱傳/熱流數學模型建立、模擬分析與測試
      熱傳/熱流實驗設計與效能測試評估及改善方案建議
      材料選用評估建議


  • 結構設計工程師

    • 針對元件、系統等進行
      機構設計與結構評估
      機構動態模擬分析
      機構應力、應變、疲勞破壞、模擬分析與檢測
      機構振動、噪音測試分析及改善
      材料與製程評估建議


  • 自動控制工程師

    • (1)工業生產、程序自動化、機械自動化等控制系統包括人機操作介面之研發設計。
      (2)安裝、測試、改良、維修、偵錯各種自動控制系統,以適應特定之應用。
      (3)自動控制系統穩定度控制、最佳控制、自動控制系統故障分析。



系友生涯發展


逢甲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出路

圖解:黃明太 學長(逢甲大學第21屆傑出校友)

版權: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黃明太 學長(1985年畢業)

逢甲大學機械工程系

現職:
高雄市市議員(第二選區)
經歷:
•長興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
•和勤精機股份有限公司總顧問
•平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顧問
•永紘工程有限公司總顧問
•三龍同心慈善會顧問團團長

逢甲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出路

圖解:高志銘 學長(逢甲大學第22屆傑出校友)

版權: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高志銘 學長(1987年畢業)

逢甲大學機械工程系

現職:
‧高慶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經歷:
‧高慶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裕大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常務董事
‧台中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常務董事
‧台中市醬類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台中市西屯扶輪社創社社員、理事、社長

逢甲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出路

圖解:蔡聖 學長(逢甲大學第22屆傑出校友)

版權: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蔡聖 學長(1985年畢)

逢甲大學機械工程系

現職:
福州協特來照明有限公司_董事長

多元能力

機械推理: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機械與電子設備的運作原理或方式,且能組裝、調整或修理。

科學能力:了解科學的原理原則及操作科學事務的能力。

計算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基礎的加減乘除運算,並快速且正確地推算與導出答案。

領導協調:能帶領大家執行任務或為相同目標而共同努力。

數學推理:了解數學概念、公式與推導邏輯,用以解決問題。

操作能力:用手或手指完成精細的任務,例如抓取、操作、雕琢或組合物品。

組織能力:能掌握細節、依規則有系統地安排事務或完成任務。

個人特質

合作性:與人合作,共同完成事情;能包容,勉力求全,願意妥協

堅毅性:專注投入,竭盡全力,有始有終,堅持到底,使命必達

勇悍性:有勇悍無懼的力量面對困難挑戰或未知情境,並努力解決困難

變通性:思考行事彈性活潑,喜歡變化、改變、創新,充滿想像力與新點子

親和性:熱心,溫和,和善,關懷同情他人,幫助他人,追求和諧,重視利他

探究性:願意突破現狀,接受新的及未知的挑戰、情境或學習內容

秩序性:喜愛周延規劃,做事按部就班有條理,事物整理的井然有序、不紊亂

深思性:思考深入,審慎嚴謹,考慮周詳。要收集完整資訊再做決定,盡力面面俱到。考量若不周詳寧可延遲


圖表來源為該校系之重視百分比,加總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