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譯者序

書信與詩是她書寫的兩翼
董恆秀

書信在艾蜜莉.狄金生的生命扮演重要角色,書信之於她是一種「人間的喜悅」,她信喜的芽欣欣滋長,長了1049封。而這是保留下來我們看得到的,據信她應該寫有上萬封。寫信這項藝術,是她與人心靈溝通的重要文字橋梁,自是用心筆耕,通常先寫草稿後謄清再寄出(或沒有寄出),有時會附上她親手做的押花,更多時候是詩,或信本身就是一首詩。

信是她詩的準備與迴響,是她詩海裡一個一個的小島,在其詩海航行的讀者,可以登島或做跳島之旅,感覺她的星亮,她熱情的雕塑,她靜美的沙灘,當然也會看到她燒灼的痛苦,她神祕難解或不可解的黑夜,奔騰的海浪,以及簡潔俐落又耐咀嚼的沉熟。

寫信是她從小的喜好,現存的第一封信寫於十一歲給到外地念書的哥哥奧斯汀,向他報告家裡的母雞與小雞的狀況,密密麻麻完全沒分段。從少女時代到二十七歲決定致力寫詩這段期間,她寫給奧斯汀與要好女性朋友的信都很長,好像心裡有很多東西在燃燒,要把這些熱力噴發出去一般。

◆透過書信,走進「詩之隱士」的世界

湯馬士.江森(Thomas Johnson)在他編定的狄金生書信全集前言指出,艾蜜莉越發覺察到自己情感的赤裸,會讓人難為情,當家裡有人來訪,她避免出現,免得造成難堪,「我害怕,因此將自己隱藏起來」。她無法壓抑自己不以人最原本的坦率誠實講話,也就是「亞當與夏娃使用的語言」。

艾蜜莉曾在一封信裡說:「或許你們笑我!或許整個美國正在笑我!這我無法阻止!我的職責是去愛⋯⋯我的職責是歌唱。」若面對面講話赤身裸露的情感太強烈,那就寫信吧。書寫可以舒緩情感奔瀉的速度,寫信可以由自己掌控時間、通信人選與親密度,而情感依舊真實,聯繫依舊可持續,同時可以做自己,保有自己的真實—「做自己而不是做別人這件事,讓人永遠心懷感激」,艾蜜莉如是說。

隱居後僅穿白色衣裳的艾蜜莉,書信與詩是她書寫的兩翼;書信是詩的準備與泥土,信與詩竟然都以超過千首千封飛翔著。若說她的詩多數深奧難解,那麼她的書信更難,因為牽涉到特定的時空與文化背景,以及她與通信者共用的密語與共同經驗,可能只有當事人知道。不過閱讀她的書信真有到她家拜訪之感,特別是她的情書,彷彿進到客廳喝杯茶坐坐了!

詩像是幕前演出,書信的凝成與背景則像幕後,放在一起更能促進多元欣賞。

換言之,詩如果似彩色的海吟,那麼這些書信除了有助於艾蜜莉的彩色詩畫外,也呈現了雋永的素描樸真。

◆最接近詩人感情核心的「主人信件」

她留下來關乎情感的信、草稿信或謄好未寄出的信,其中三封極可能是寄給衛茲華斯牧師的所謂「主人信件」最受關注,因為最接近她情感世界的中心。這些信讓我們看到了她白衣下深藏的劇烈火山。

不過因為是沒有寄出的信,而且非常私密,因此許多地方困難解讀,我與賴傑威教授(Prof. George Lytle)多次書信與電話來回討論方有所處理,非常感謝他!他還跟我透露曾把這三封主人信件拿給一位年輕的女性心理諮商師看,她看了一下後回答說看不懂,而她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人。因此三封主人信件的譯文裡為了減去讀者閱讀的困擾,加了一些放在中括號裡的額外解釋或注釋。

常常自比雛菊、小老鼠,讓自己看起來毫不起眼又弱小的艾蜜莉,骨子裡是個不折不扣的叛逆者、道道地地打破規則的人,只是她從來不用張牙舞爪的方式,而是以幽默、誇張、諷刺、熊心豹膽、不按牌理出牌、表面安靜內裡張力十足的美學方式表現。而在她年僅十五歲時就對宗教有深刻的質疑,當她周圍的親友大都皈依,且以各種方式要她當基督的女兒時,她就是有辦法迴避,這主要是因為她無法對自己不誠實。她在抵擋的時候表現出極大的抗壓性,且從未失去幽默感,還說發現自己「是夏娃,亞當的妻子」!我選出兩封她十五歲時寫的信加以翻譯,讓讀者看看她怎麼說,同時也是補充主人信件關於宗教部分的背景。

◆影響深遠的知己與摯友

艾蜜莉十四歲時曾喜感地在一封給朋友的信裡預測自己「到了十七歲就會是安默斯特的靚女」!也的確從十七歲到二十二歲之間,她身邊出現了幾位俊帥秀異的男大學生,只差沒有她所想像的有一大群跟班隨她差遣。她與他們相處極為愉快,其中一位叫喬治.顧爾德(George Gould)幾乎與她論及婚嫁。這時期艾蜜莉也遇見一位影響她深遠的良師益友班傑明.牛頓(Benjamin F. Newton),他的早逝令艾蜜莉極為悲傷,終生對他不忘。

說到艾蜜莉的感情世界必定會提到的就是她的摯友,後來成為她嫂嫂的蘇珊(也就是蘇)。蘇在艾蜜莉的世界所扮演的,大概就像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裡的那位「黑暗女士」(Dark Lady),艾蜜莉寫熱烈的書信給她,但我們都看不到蘇的表情,蘇是真實的人,但卻如謎一般,讓人猜不透。

艾蜜莉與大世界最開始的接觸就是認識傑出報人山謬爾.包爾斯(Samuel Bowles)。他們兩人到底有沒有戀情,學者專家看法不一,不過艾蜜莉的確重視與包爾斯的友誼,寄給他的詩都是她的上乘之作。毫無例外的,就如她之前的男性友人一樣,包爾斯也是一位聰明的美男子。

◆中年之戀──最挑逗的情書

也許是四十七歲,或五十歲後,艾蜜莉談了一場愉快的戀愛,對象是當時麻州最德高望重的法官歐提斯.洛德(Otis Phillips Lord)。她寫給洛德的信,有學者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挑逗的情書。

我們看不到與她交往過的男性有任何回應她、描述她的隻字片語,這主要是薇妮皆依艾蜜莉的遺言交代將他們的信件燒毀了,僅文學名流希更生兩封素描艾蜜莉的信留下來。這兩封信的內容常被引用,也讓我們得以一窺三十九歲時的艾蜜莉一點模樣。

當艾蜜莉的筆尖在信紙上散步或旅行,深情婉約有之,或瀟灑塗鴉、曠古低吟,或深月照心、海邊孤光。不過這本書並未能呈現上述的全部情境,因此在正文後的附錄一摘譯她書信的部分佳句,或能稍稍彌補不足之處,並看到她更多的慧黠與幽默。附錄二則介紹艾蜜莉仍在世時即慧眼看出艾蜜莉是偉大詩人的小說家海倫.韓特.傑克森(Helen Hunt Jackson),這位如俠客的小說家曾在信裡跟艾蜜莉說:「妳是一位偉大詩人,不過妳之吝於發表,實在對不起妳同時代的人,當妳撒手塵寰時,將會因自己在世時的吝嗇而難過。」她與艾蜜莉的書信互動饒富趣味。

◆看見詩人更多的慧黠與幽默

艾蜜莉的書信上千封,我僅翻譯其中極少部分的書信當然很不夠,不過我想做的不是大量的書信翻譯,而是翻譯讓我們多少可以到她接待室、甚至客廳坐坐的數封情書與相關書信,如此對她或許會有更具體的感受。書中每章人物背景介紹的文獻不少是參考艾蜜莉.狄金生重要傳記作家哈貝格(Alfred Habegger)厚達七百多頁的得獎著作《我的戰爭已成歷史》(My Wars Are Laid Away In Books: The Life of Emily Dickinson)。我與哈貝格教授有數面之緣,對他印象深刻,非常感謝他寫出這樣一本精彩豐富詳實的艾蜜莉傳記。

翻譯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而且稍一閃神就可能發生錯誤,因此非常感謝我的摯友黃保齡在百忙之中為我校稿與提出建議和改正。也謝謝外子倪國榮給我靈感的語言,他是我每章寫完後的第一個讀者。另外書中選譯的書信編號是依據江森與希爾德羅.瓦德(TheodoraWard)編輯的三冊《艾蜜莉.狄金生書信》裡的編號。最後,書中的譯文與賞析恐有遺漏不足之處,尚祈讀者先進不吝指正。

【董恒秀專欄】《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艾蜜莉.狄金生的情書與其他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封面,Photo Credit:漫遊者文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寫信這項藝術,是艾蜜莉.狄金生與人心靈溝通的重要文字橋樑⋯通常先寫草稿後謄清再寄出(或沒有寄出),有時會附上她親手做的押花,更多時候是詩,或信本身就是一首詩。

書信在艾蜜莉.狄金生的生命扮演重要角色,書信之於她是一種「人間的喜悅」,她信喜的芽欣欣滋長,長了1049封。而這是保留下來我們看得到的,據信她應該寫有上萬封。寫信這項藝術,是她與人心靈溝通的重要文字橋樑,自是用心筆耕,通常先寫草稿後謄清再寄出(或沒有寄出),有時會附上她親手做的押花,更多時候是詩,或信本身就是一首詩。

信是她詩的準備與迴響,是她詩海裡一個一個的小島,在其詩海航行的讀者,可以登島或做跳島之旅,感覺她的星亮,她熱情的雕塑,她靜美的沙灘,當然也會看到她燒灼的痛苦,她神秘難解或不可解的黑夜,奔騰的海浪,以及簡潔俐落又耐咀嚼的沈熟。

寫信是她從小的喜好,現存的第一封信寫於11歲給到外地唸書的哥哥奧斯汀,向他報告家裡的母雞與小雞的狀況,密密麻麻完全沒分段。從少女時代到她27歲決定致力寫詩這一段時間寫給奧斯汀與要好女性朋友的信都很長,好像她心裡有很多東西在燃燒,要把這些熱力噴發出去一般。

江森(Thomas Johnson)在他編定的狄金生書信全集前言指出,艾蜜莉越發覺察到自己情感的赤裸,會讓人難為情,當家裡有人來訪,她避免出現,免得造成難堪,「我害怕,因此將自己隱藏起來。」她無法壓抑自己不以人最原本的坦率誠實講話,也就是「亞當與夏娃使用的語言。」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Photo Credit:Amherst College Archives & Special Collections

艾蜜莉曾在一封信裡說:「或許你們笑我!或許整個美國正在笑我!這我無法阻止!我的職責是去愛⋯⋯我的職責是歌唱。」若面對面講話赤身裸露的情感太強烈,那就寫信吧,書寫可以舒緩情感奔瀉的速度,寫信可以由自己掌控時間、通信人選與親密度,而情感依舊真實,聯繫依舊可持續。同時可以做自己,保有自己的真實——「做自己而不是做別人這件事,讓人永遠心懷感激」,艾蜜莉如是說。

隱居後僅穿白色衣裳的艾蜜莉,書信與詩是她書寫的兩翼;書信是詩的準備與泥土,信與詩竟然都以超過千首千封飛翔著。若說她的詩多數深奧難解,那麼她的書信更難,因為牽涉到特定的時空與文化背景,以及她與通信者共用的密語與共同經驗,可能只有當事人知道。不過閱讀她的書信真有到她家拜訪之感,特別是她的情書,彷彿進到客廳喝杯茶坐坐了!

詩像是幕前演出,書信的凝成與背景則像幕後,放在一起更能促進多元欣賞。換言之,詩如果似彩色的海吟,那麼這些書信除了有助於艾蜜莉的彩色詩畫外,也呈現了雋永的素描樸真。

她留下來關乎情感的信、草稿信或謄好未寄出的信,其中三封極可能是寄給衛茲華斯牧師的所謂「主人信件」最受關注,因為最接近她情感世界的中心。這些信讓我們看到了她白衣下深藏的劇烈火山。不過因為是沒有寄出的信,而且非常私密,因此許多地方困難解讀,我與Prof. George Lytle多次書信與電話來回討論方有所處理,非常感謝他!他還跟我透露曾把這三封主人信件拿給一位年輕的女性心理咨商師看,她看了一下後回答說看不懂,而她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人。因此為了讓讀者有較清楚了解,三封主人信件的譯文底下附了一些注解。

常常自比雛菊、小老鼠,讓自己看起來毫不起眼又弱小的艾蜜莉,骨子裡是個不折不扣的叛逆者,道道地地打破規則的人,只是她從來不用張牙舞爪的方式,而是以幽默、誇張、諷刺、熊心豹膽、不按牌理出牌、表面安靜內裡張力十足的美學方式表現。

而在她年僅15歲時就對宗教有深刻的質疑,當她周圍的親友大都皈依且以各種方式要她當基督的女兒時,她就是有辦法迴避,這主要是因為她無法對自己不誠實。她在抵擋的時候表現出極大的抗壓性,且從未失去幽默感,還說發現自己「是夏娃,亞當的妻子」!我選出兩封她15歲時寫的信加以翻譯,讓讀者看看她怎麼說,同時也是補充主人信件關於宗教部分的背景。

艾蜜莉14歲時曾喜感地在一封給朋友的信裡預測自己「到了17歲就會是安默斯特的靚女」!也的確從17歲到22歲之間她身邊出現了幾位俊帥秀異的男大學生,只差沒有她所想像的有一大群跟班隨她差遣。她與他們相處極為愉快,其中一位叫喬治.顧爾德幾乎與她論及婚嫁。這時期艾蜜莉也遇見一位影響她深遠的良師益友班傑明.牛頓,他的早逝令艾蜜莉極為為悲傷,終生對他不忘。

說到艾蜜莉的感情世界必定會提到的就是她的摯友,後來成為她嫂嫂的蘇珊(也就是蘇)。蘇在艾蜜莉的世界所扮演的大概就像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裡的那位「黑暗女士」(Dark Lady),艾蜜莉寫熱烈的書信給她,但我們都看不到蘇的表情,蘇是真實的人,但卻如謎一般,讓人猜不透。

艾蜜莉與大世界最開始的接觸就是認識傑出報人包爾斯。他們兩人到底有沒有戀情,學者專家看法不一,不過艾蜜莉的確重視與包爾斯的友誼,寄給他的詩都是她的上乘之作。毫無例外的,就如她之前的男性友人一樣,包爾斯也是一位聰明的美男子。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Photo Credit:Emily Dickinson facebook 專頁

也許是47歲,或50歲後,艾蜜莉談了一場愉快的戀愛,對象是當時麻州最德高望重的法官歐提斯.洛德。她寫給洛德的信,有學者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挑逗的情書。

我們看不到與她交往過的男性有任何回應她、描述她的隻字片語,這主要是他們的信件薇妮皆依艾蜜莉的遺言交代燒毀了,僅文學名流希更生兩封素描艾蜜莉的信留下來,這兩封信的內容常被引用,也讓我們得以一窺39歲時的艾蜜莉一點模樣。

當艾蜜莉的筆尖在信紙上散步或旅行,深情婉約有之,或瀟灑塗鴉、曠古低吟,或深月照心、海邊孤光。不過這本書並未能呈現上述的全部情境,因此在正文後的附錄一摘譯她書信的部分佳句,或能稍稍彌補不足之處,並看到她更多的慧詰與幽默。附錄二則介紹艾蜜莉仍在世時即慧眼看出艾蜜莉是一位偉大詩人的小說家海倫.杭特.傑克森,這位如俠客的小說家曾在信裡跟艾蜜莉說:「妳是一位偉大詩人,不過妳之吝於發表,實在對不起妳同時代的人,當妳撒手塵寰時,將會因自己在世時的吝嗇而難過。」她與艾蜜莉的書信互動饒富趣味。

收錄在艾蜜莉書信全集的信有1049封,我僅選了20封翻譯(在賞析裡與附錄裡所翻譯的書信未列入計算),那我選信的依據是什麼?主要考量的是她的情書,以及她寫給與她談得來的男性友人的信件。


猜你喜歡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Tags:

辦公室突擊!交出你的Photoshop祕技吧!麻瓜也會上手的設計指南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shop 是設計師必備的工具,我們來到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辦公室突擊四位設計師,看看他們平時都是怎麼應用 PS 製作出精彩的時事插畫、社群宣傳與節目吧!

不論是畫面生動又讓人秒懂的圖解插畫,還是清晰俐落的報導配圖,關鍵評論網的讀者們想必於這些視覺素材不陌生,你是否好奇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呢?這次我們請到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的編輯與設計師們,來跟大家分享他們各自拿手的 PS 技巧!讓設計麻瓜也能上手!

Cool3C 編輯討喜小姐:身為插畫家,我推薦 Photoshop!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第一位登場的是 Cool3C 內容部編輯討喜小姐!她平時畫插畫也負責影像合成的工作,從漫長的新聞事件到艱深的新科技產品,全都透過討喜小姐的畫筆「一圖看懂」。Photoshop 是愛畫畫的討喜從小就開始使用的繪圖軟體,因為爸爸工作的緣故,討喜小姐五年級就開始使用Photoshop,這也是她最早接觸的 Adobe 軟體,使用PS的時間甚至比Word更早!

PS 筆刷討喜最常用的功能,要創造出風格插畫,筆觸與材質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細節。在工具列裡面有非常多預設的筆刷樣式,「可以選擇你看得最順眼的,再進行筆刷設計的調整,調整過後插畫線條就會變得非常不一樣!」討喜邊說邊向我們示範了幾個他愛用的筆刷。

☞ 打開你的Photoshop,設定出專屬筆刷!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想要讓插畫更有風格的話,討喜小姐建議可以為你的畫作套用一些 PS 濾鏡效果,或者將照片調整成黑白之後,作為質感的肌理,直接在 Photoshop 裡與你的插畫疊圖,透過更改圖層的混合模式,就可讓插畫更有層次。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接下來討喜也教大家用 Photoshop 做出機器感十足的「像素字」。首先在 Photoshop 用文字工具輸入你要的文字內容,字體選用新細明體之後,將字體的「平滑度」改成無,再調整字的大小就可以輕鬆做出像素字,不論在海報設計或 banner 設計的時候都超實用!

☞ Photoshop 是你做社群宣傳的最佳幫手!

視覺設計部設計師 San:Photoshop 幫你把腦中的靈感具現化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表情總是酷酷的 San 是關鍵評論網的視覺設計師,負責網頁設計與許多報導配圖的製作。在 PM 提供專案需求後,San 會先蒐集一些與主題相關的視覺素材,像是情境照片加上牛皮紙張等來做質感搭配。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San 用一張報導的主視覺示範他平時的 PS 相片拼貼流程,「我先將照片中要使用的人物去背、抽色,在背後加上一個輪廓,讓他有種從紙張上剪下來的感覺」,再用另一種紙張做質感圖層,更改圖層屬性讓紙張的材質跟人物融合,最加入報導相關的物件、Logo、標題,為畫面打上陰影就完成了!

☞ 用 Photoshop 拼貼出吸睛的主視覺

社群行銷 Stellina:打開 Photoshop 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在關鍵評論網擔任社群行銷的 Stellina,另一個身份是一位插畫家,他常根據時事的來畫幽默的漫畫,發佈在 Instagram 和 Twitter 等社群平台,也經常跟編輯合作繪製資訊圖表。「我大概是 2016 年開始接觸 Photoshop,」Stellina 習慣用 Photoshop iPad 版為插畫上色,「它有一個像是電腦 option 鍵的功能,壓著就會變成橡皮擦,兩指手點一下就會還原。」他分享了幾個在平板上操作 PS 超好用的手勢。在不同載體之間,都能輕鬆使用Photoshop。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 iPad修圖與畫畫首選 Photoshop

內容部節目組 Sid:想把討厭的人變不見?推薦你使用 Photoshop!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最後登場的是內容部節目組的 Sid,他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內容視覺設定以及平面影像合成,像是國際大風吹、國際值日生等熱門節目,都是由他負責。冷面笑匠 Sid 說他常用自己的身體當成合成要素,「跟大家介紹一個非常方便的物件選取工具,稍微滑一下游標就會發現,我的身體已經被含括在這個選取的範圍了。」只需要幾秒 Photoshop 就能判斷圖片中的物件,讓我們用 PS 去背更輕鬆。

☞ 下載Photoshop,一秒去背輕鬆貼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擷取好手部的素材之後,Sid 將素材與既有的底圖結合,「利用遮色片搭配筆刷工具,既不會破壞原本影像,還可以做更多變化。」除此之外,Sid 還介紹了 Adobe 近期應用機器學習開發的功能 Nerual Filters,在濾鏡欄點擊 Nerual Filters 後開啟「彩色化」的選項,既可以在幾秒鐘內將黑白照片變成彩色照片囉。

看完設計師們的分享,是不是也想自己動手試試看呢?不管你是資深使用者,還是從未接觸過修圖軟體的設計麻瓜,習慣用電腦合成或用平板繪圖,Photoshop 都能滿足你所有的需求,現在就下載 Photoshop 感受魔法般的功能吧!


猜你喜歡

這 是 我 寫 給 世界 的 信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