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断反应维基百科

藥物戒斷
醫學專科精神病學

藥物戒斷(英語:Drug withdrawal,也稱為藥物戒斷症候群(drug withdrawal syndrome),或是物質戒斷症候群(substance withdrawal syndrome)) [1]是在突然停止或是減少攝取治療用藥品或是娛樂性藥物時所出現的一組醫學徵象。 人們先會發展出一種物質依賴的狀況,之後才會發生戒斷症狀。這種依賴或為身體依賴、或是心理依賴,甚至是兩者兼具。物質依賴是在攝取一種或多種物質,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發展出來。

依賴性有劑量相對反應關係,而戒斷症狀隨所攝取的物質類型而異。例如,長期使用抗抑鬱藥物與使用鴉片類藥物(如海洛因)相比,同樣是停用之後,會導致相當不同的反應,鴉片類藥物的戒斷症狀包括焦慮、盜汗、嘔吐、以及腹瀉。酒精戒斷症狀包括易怒、疲勞、顫抖、盜汗、和噁心。而尼古丁的戒斷症狀是易怒、疲勞、失眠、頭痛、和注意力無法集中。許多處方藥和合法的非處方藥也會在個人停止服用時發生戒斷症狀,即使是個人遵照醫生的指示服用,也可能會有此種狀況發生。

給藥途徑,無論是靜脈注射、肌肉注射、口服給藥或是其他方式,也會在戒斷症狀的嚴重程度上發揮作用。戒斷有不同的階段;一般來說,一個人會開始感覺難過(崩潰,可用crash或是comedown表達 ),進展為更難過,這情況維持一段時間後,症狀開始消失。然而,某些藥物(巴比妥類藥物、苯二氮䓬類藥物、酒精飲料、糖皮質激素)的戒斷症狀可能會發生致命的後果。雖然鴉片劑(和一些其他藥物)的戒斷症狀很少會致命,但會因為胎兒戒斷症狀而導致流產。英文中把突然停止使用某種物質和隨之而來的生理表現稱為cold turkey

當使用藥物,而讓人們忽略長期營養不良、疾病、慢性疼痛、感染(透過靜脈注射攝取藥物者中很常見)或是睡眠不足的情況,戒斷症狀可能會更為嚴重,這些情況是伴隨藥物濫用而產生的結果。一旦停止用藥,前述情況可能會重新顯現,而與戒斷症狀混雜在一起。

對體內平衡的影響[编辑]

體內平衡是人體維持大腦以及整個身體中某種程度化學平衡的能力。例如,因寒冷而顫抖的功能可產生熱量,使人體溫度保持在攝氏37°(或是華氏98.6°)左右。藥物使用和戒斷會在許多方面影響到體內平衡。當人體系統中有藥物存在的時候,人體內部系統會透過不同的反調節方法來創造一種新的體內平衡狀態。[2]所使用的方法包含調整身體的神經遞質、激素和其他物質的水準,以應對那些添加到身體的藥物。[3]

物質[编辑]

「成癮及生理、心理依賴」的相關術語詞彙表[4][5][6][7]
  • 成瘾:腦部失調的情形,特徵是會強迫性的接觸犒赏刺激,不去考慮其帶來的負面結果。
  • 成瘾行为:具有犒赏性及正向增強效應的行為
  • 成瘾药物:具有犒赏性及正向增強效應的藥物
  • 依赖性:之前曾頻繁接觸刺激源(例如藥物攝取),中斷接觸後出現戒斷症狀的情形
  • 药物敏化逆耐药性:在固定藥物劑量的情形下重複給藥,而相同劑量的藥物效果增強的情形
  • 藥物戒斷:在重複藥物使用後停藥,出現的症狀
  • 生理依赖:出現持續生理戒斷症狀(例如疲勞及震顫性譫妄)的依赖性
  • 心理依赖:出現情緒或是精神戒斷症狀(例如煩躁及失乐)的依赖性
  • 增强刺激:特定類型的刺激,接觸後會增加再接觸此刺激的可能性
  • 犒赏刺激:特定類型的刺激,大腦會認為此刺激是正向的,會想再進行的
  • 敏化作用:重複接受某一刺激後產生的刺激增強性反應
  • 物質使用疾患 :使用特定物質,而且造成臨床上或是功能上的損傷或是困境的情形
  • 藥物耐受性:重複接受某一藥物後產生的藥物降低性反應

戒斷症候群的例子(加上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版(ICD-10)編號)有:

  • F10.3 酒精戒斷症候群(可導致震顫性譫妄)
  • F11.3 鴉片類藥物戒斷(參見鴉片類藥物使用疾患 ),包括美沙酮戒斷[8]
  • F12.3 大麻戒斷(參見大麻的影響
  • F13.3 苯二氮䓬類藥物戒斷症候群
  • F14.3 古柯鹼戒斷(參見古柯鹼依賴
  • F15.3 咖啡因戒斷
  • F17.3 尼古丁戒斷

症狀[编辑]

戒斷症狀隨人使用的藥物而異。

渴望[编辑]

在戒斷時期中,渴望是種對產生戒斷的物質所生出的心理衝動。而這種物質可為酒精,或是某種藥物,但不僅限於此。

停用不同的成癮藥物,渴望存在持續的時間差異很大。例如戒菸,大約需要6-12個月後才會顯著緩解,但即使是戒菸多年後,也可能會短暫出現渴望的感覺。

看到相關對象,或是經歷與藥物或使用藥物相關的時刻,都可能會觸發渴望,這種現像被稱為急性戒斷後症候群,對於某些藥物,這種渴望可能會在使用者的餘生中繼續存在。[9]對於酒精戒斷症候群, 情況會在幾個月內逐漸改善,對於嚴重者,則要過好幾年才會逐漸好轉。[10][11]

處方藥[编辑]

如上所述,許多處方藥不應在未經醫生建議和監督的情況下突然停用,[12]特別是如果藥物會產生依賴性,或者是這些受到治療的病症具有潛在危險,而一旦停藥可能會復發,如糖尿病、哮喘、心臟病和許多心理或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抑鬱症、高血壓、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症)。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症患者停止服用抗精神病藥後,需要監測,以預防急性戒斷症狀發生,或是病症復發。[13]

例如停用抗憂鬱藥可能會導致停用抗憂鬱藥症候群的發生。然而,在醫生的仔細監控下,良好的用藥排序以及停藥,可把成本降低、簡化開藥方案、降低不良藥物反應和多重用藥的風險、把藥物集中用在發揮最大功效之處,並防止因著力在成本而導致藥物使用不足的情況。[14]

由澳大利亞八校聯盟醫事人員與藥劑師開發出的失智症患者共病健康狀況藥物適當性遵循準則(MATCH-D),[15]特別提醒失智症患者在停藥後較有可能出現不良反應,而他們無法提出翔實的報告,因此必須對這類患者給予仔細的監測。[16]

抗高血壓藥[编辑]

最新的證據並未顯示,停止使用治療老年人高血壓或預防心臟病的藥物,與繼續使用者作比較,在全因死亡率和心臟病發作的發生率有影響。[17]前述研究是採用品質不佳的資料,結論說停止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可能屬於安全。然而,老年人不應該在沒諮詢醫事人員就停止藥物治療。[17]

參見[编辑]

  • 藥物排毒
  • 藥物耐受性
  • 宿醉
  • 新生兒戒斷症狀
  • 反彈效應(藥物)
  • 急性戒斷後症候群(PAWS),目前尚為一種假設性的症狀,是種持續性傷害,發生在和酒精、苯二氮䓬類藥物、抗抑鬱藥等物質相關的戒斷症狀之後。對中文版未翻譯的部分,可參照英文版。

參考文獻[编辑]

  1. ^ MeSH Browser. meshb.nlm.nih.gov. [7 February 2020].
  2. ^ Koob GF. Drug addiction: the yin and yang of hedonic homeostasis. Neuron. May 1996, 16 (5): 893–6. PMID 8630244. S2CID 7053540. doi:10.1016/S0896-6273(00)80109-9
    戒断反应维基百科
    .
  3. ^ What Causes Drug Withdrawal? | Laguna Treatment Hospital. Laguna Treatment Hospital. [2018-10-12] (美国英语).
  4. ^ Nestler, Eric J.; Malenka, Robert C. Chapter 15: Reinforcement and Addictive Disorders. Molecular neuropharmacology : a foundation for clinical neuroscience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 2009: 364–375. ISBN 978-0-07-164119-7. OCLC 273018757.
  5. ^ Nestler, Eric J. Cellular basis of memory for addiction.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2013-12, 15 (4): 431–443. ISSN 1294-8322. PMC 3898681
    戒断反应维基百科
    . PMID 24459410. doi:10.31887/DCNS.2013.15.4/enestler.
  6. ^ Glossary. 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2021-04-29].
  7. ^ Volkow, Nora D.; Koob, George F.; McLellan, A. Thomas. Longo, Dan L. , 编. Neurobiologic Advances from the Brain Disease Model of Addic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01-28, 374 (4): 363–371. ISSN 0028-4793. PMC 6135257
    戒断反应维基百科
    . PMID 26816013. doi:10.1056/NEJMra1511480 (英语).
  8. ^ Opiate and opioid withdrawal. Medline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2019-11-20] (英语).
  9. ^ Page 84 in: Pathways of addiction: opportunities in drug abuse research By Committee on Opportunities in Drug Abuse Research, Committee On Oppo Institute Of Medicine Published by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6 ISBN 0-309-05533-4, 978-0-309-05533-8 310 pages
  10. ^ Roberts AJ; Heyser CJ; Cole M; Griffin P; Koob GF. Excessive ethanol drinking following a history of dependence: animal model of allostasis (PD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June 2000, 22 (6): 581–594. PMID 10788758. S2CID 24384085. doi:10.1016/S0893-133X(99)00167-0.
  11. ^ De Soto CB; O'Donnell WE; De Soto JL. Long-term recovery in alcoholics. Alcohol Clin Exp Res. October 1989, 13 (5): 693–697. PMID 2688470. doi:10.1111/j.1530-0277.1989.tb00406.x.
  12. ^ Peter Lehmann (编). Coming off Psychiatric Drugs. Germany: Peter Lehmann Publishing. 2002. ISBN 978-1-891408-98-4.
  13. ^ Joint Formulary Committee, BMJ (编). 4.2.1. British National Formulary 57. United Kingdom: Royal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March 2009: 192. ISBN 978-0-85369-845-6. Withdrawal of antipsychotic drugs after long-term therapy should always be gradual and closely monitored to avoid the risk of acute withdrawal syndromes or rapid relapse.
  14. ^ Alexander GC, Sayla MA, Holmes HM, Sachs GA. Prioritizing and stopping prescription medicines. CMAJ. April 2006, 174 (8): 1083–4. PMC 1421477
    戒断反应维基百科
    . PMID 16606954. doi:10.1503/cmaj.050837.
  15. ^ MATCH-D Medication Appropriateness Tool for Comorbid Health conditions during Dementia. www.match-d.com.au. [2019-06-01].
  16. ^ Page AT, Potter K, Clifford R, McLachlan AJ, Etherton-Beer C. Medication appropriateness tool for co-morbid health conditions in dementia: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 panel.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 October 2016, 46 (10): 1189–1197. PMC 5129475
    戒断反应维基百科
    . PMID 27527376. doi:10.1111/imj.13215.
  17. ^ 17.0 17.1 Reeve E, Jordan V, Thompson W, Sawan M, Todd A, Gammie TM, et al. Withdrawal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in older people.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June 2020, 6: CD012572. PMC 7387859
    戒断反应维基百科
    . PMID 32519776. doi:10.1002/14651858.cd012572.pub2.

外部連結[编辑]

分類

戒断反应维基百科

  • ICD-10: F10 .3-F19 .3
  • 9-CM: 292.0
  • MeSH: D013375

外部資源

  • eMedicine: article/819502

娛樂性用藥

主要娛樂性
藥物

中樞神經
抑制劑

  • 巴比妥类药物
  • 苯二氮䓬类
  • 氨基甲酸酯
  • 乙醇
    • 啤酒
    • 葡萄酒
  • 加巴喷丁
  • Γ-羟基丁酸(GHB)
  • 吸入劑
    • 醫療
      • 一氧化二氮
    • 危險溶剂
      • 黏合剂
      • 汽油
      • 指甲油
      • 稀釋液
    • 其他
      • 氟利昂
  • 卡瓦胡椒
  • Nonbenzodiazepine
  • 喹唑啉酮

鴉片類
藥物

  • 丁基原啡因
  • 可待因
  • 二氫去氧嗎啡
  • 右丙氧芬
  • 芬太尼
  • 海洛因
  • 氢可酮
  • 氫嗎啡酮
  • 美沙酮
  • 美麗帽柱木
  • 嗎啡
    • 鸦片
  • 可待因酮
    • /对乙酰氨基酚

中樞神經
興奮劑

  • 苯丙胺
  • 檳榔鹼
    • 槟榔属
  • 蒌叶
  • 咖啡因
    • 咖啡
    • 能量饮料
  • 卡西酮
    • 巧茶
  • 可卡因
    • 古柯
    • 霹雳可卡因
  • 麻黃鹼
    • 麻黄
  • 亞甲基二氧吡咯戊酮(MDPV)
  • 甲氧麻黄酮
  • 甲基苯丙胺
  • 甲基培尼皮質醇
  • 哌甲酯
  • 莫达非尼
  • 尼古丁
    • 煙草
  • 可可碱
    • 可可豆
    • 巧克力

放心藥

  • MDA
  • MDMA
  • 2C-* 類藥物
  • 阿法-甲基色胺
  • 6-APB

致幻剂

迷幻药物

  • 蟾毒色胺
    • Psychoactive蟾蜍
    • Vilca
    • Yopo
  • 二甲基色胺(DMT)
    • 死藤水
  • LSA
  • 麥角酸二乙酰胺(LSD-25)
  • 麦司卡林
    • Echinopsis peruviana
    • 烏羽玉
    • 聖佩德羅仙人掌
  • 裸盖菇素 / 脱磷酸裸盖菇素
    • 迷幻蘑菇

游离药品

  • 右美沙芬(DXM)
  • 海罂粟碱
  • 吸入劑
    • 一氧化二氮
    • 亚硝酸酯
    • Rush Poppers
    • 亚硝酸异戊酯
  • 氯胺酮
  • MXE
  • 蠅蕈素
    • 毒蠅傘
  • 苯環己哌啶(PCP)
  • 丹酚A
    • 墨西哥鼠尾草

致谵妄药

  • 阿托品及東莨菪鹼
    • 颠茄
    • 曼陀罗属
    • 天仙子
    • 茄参
  • 茶苯海明
  • 苯海拉明

大麻素

  • JWH-018
  • 四氢大麻酚
    • 大麻
    • 哈希什
    • 大麻脂

增夢劑

  • Calea zacatechichi
  • Silene capensis

用藥文化

大麻文化

  • 420
  • 大麻栽培
  • 吸食大麻
  • 麻醉毒品店
  • 美國大麻合法史
  • 大麻合法化
  • 大麻政策計畫
  • 医用大麻
  • 全國大麻法律改革組織
  • 宗教或精神用大麻
  • Stoner電影

咖啡文化

  • 咖啡時間
  • 咖啡店
  • 拿鐵藝術
  • 茶馆

飲酒文化

  • 調酒師
  • 啤酒
  • 啤酒节
  • 暴飲
  • 乙醚
  • 酒令
  • 祝酒歌
  • 歡樂時光
  • 酒壺
  • 夜總會
  • 英式酒吧
  • Pub crawl
  • 侍酒師
  • 酒吧
  • 車尾趴
  • 品酒

迷幻文化

  • Psychonautics
  • 迷幻藝術
  • 迷幻药物
  • 迷幻時期
  • 迷幻經驗
  • 迷幻文學
  • 迷幻音乐
  • 迷幻療法

吸煙文化

  • 香煙卡片
  • 吸煙時尚
  • Cloud-chasing
  • Loosie
  • Smokeasy
  • 戀菸癖
  • 吸菸

其他

  • 俱樂部藥物
    • 可卡因
    • 安眠酮
    • MDMA
    • 一氧化二氮
    • Poppers
  • 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
  • 舞蹈派對
  • 藥物用具
  • 藥物旅遊
  • 宗教致幻劑
  • 嬉皮士
  • 益智药
  • Party and play
  • 多重藥物使用
  • 銳舞
  • 宗教與藥物
  • 自我用藥
  • 性與藥物
  • Whoonga

製藥與交易

製藥

  • 哥倫比亞古柯生產
  • 藥物前體
  • 阿富汗鴉片生產
  • 滾動實驗室

藥物交易

  • 非法藥物交易
  • 哥倫比亞非法藥物交易
  • 黑暗市場

用藥議題

  • 物質濫用
  • 約會強暴藥物
  • 醉酒駕駛
  • 大麻的影響
  • 成瘾
  • 物質依賴
    • 物質濫用防治
    • 鴉片替代治療
    • 戒毒
    • 負責任的藥物使用
  • 藥物相關犯罪
  • 胎兒酒精譜系障礙
  • 大麻的長期影響
  • 神經毒性
  • 藥物過量
  • 二手煙
    • 香煙或其他物質

用藥合法性

國際

  • 《麻醉品单一公约》
  • 《精神药物公约》
  •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 歐洲聯盟狡詐家藥物決策委員會

國家

  • 毒品禁制政策
    • 除罪化
    • 毒品
    • 減少藥物供應
  • 藥物政策改革
    • 減少藥物需求
    • 藥物政策聯盟
    • 減少傷害
    • 執法者反禁令
    • 執法者行動夥伴
    • 用藥自由化
      • 拉丁美洲
    • 學生理性用藥政策
    • 藥物改革政策基金會

各國用藥
政策

  • 澳洲
  • 加拿大
  • 歐洲
    • 德國
    • 荷蘭
    • 葡萄牙
    • 斯洛伐克
    • 瑞典
    • 瑞士
  • 印度
  • 蘇聯
  • 美國
    • 向毒品說不
    • 國家毒品管制政策辦公室
    • 校園藥物政策
    • 各州
      • 加州
      • 科羅拉多州
      • 馬里蘭州
      • 維吉尼亞州

其他

  • 贊成及反對藥物禁止的論述
  • 販毒死刑
  • 認知自由
  • 狡詐家藥物
  • 藥物法庭
  • 軟性毒品
  • 藥物所有權
  • 藥物有害程度
  • 藥物所有權
  • 興奮劑檢查
  • 藥物測試
  • 墨西哥毒品戰爭
  • 菲律賓毒品戰爭
  • 舉報人
  • 藥物濫用政治
  • 毒品戰爭
  • 零容忍政策

依各國
排列列表

  • 酒精合法性
    • 各国人均酒精消费量列表
  • 同化類固醇合法性
  • 大麻合法性
    • 每年用量
    • 終身用量
  • 各国人均烟草消费量列表
  • 古柯鹼合法性
    • 古柯鹼施用
  • 甲基安非他命合法性
  • 鴉片類施用
  • 迷幻蘑菇合法性
  • 迷幻鼠尾草合法性

參見:春药

增強症候群:成癮和物質依賴

成瘾

藥物

  • 乙醇 (食用酒精)
  • 苯丙胺
  • 古柯鹼成癮
  • 甲基苯丙胺
  • 哌甲酯
  • 尼古丁
  • 鴉片成癮

行為成癮

  • 財務
    • 賭博成癮
    • 购物狂
  • 多媒體
    • 電腦成癮
    • 网络成瘾症
    • 遊戲成癮
  • 美食成癮
  • 性愛相關
    • 網路性愛成癮
    • 性成瘾
    • 色情片成癮

細胞的機制(機轉)
粗體表示為關鍵致癮因子)

  • 转录因子
    • ΔFosB
    • c-Fos
    • Cdk5
    • CREB
    • dynorphin
    • GluR2
    • NF-κB
  • Epigenetic
    • G9a
    • G9a-like protein
    • HDAC1
    • HDAC2
    • HDAC3
    • HDAC4
    • HDAC5
    • HDAC9
    • HDAC10
    • SIRT1
    • SIRT2
    • ...

物質依賴

概念

  • 身体依赖
  • 精神依赖
  • 藥物戒斷

症候群

  • 酒精成癮
  • 安非他命成癮
  • 巴比妥类药物依赖(巴必妥酸鹽,一種鎮靜劑、安眠藥,俗稱紅中)
  • 苯二氮䓬类药物依赖性
  • 咖啡因成癮
  • 大麻素成癮
  • 古柯鹼成癮
  • 尼古丁成癮
  • 鴉片成癮

參見

  • 成癮症类目
  • 认知行为疗法
  • 多巴胺失調症候群
  • 將傷害降到最低
  • 正向激勵
  • 衝動控制
支持團體:
  • 成癮康復團體
  • 十二步骤小组名单
  • NoFap

规范控制
戒断反应维基百科

  • GND: 4206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