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 規 曹 隨

萧规曹随比喻后面的人依循前面的人所订定的规章,制定行事。

目录

  • 1 典故
  • 2 异说
  • 3 参考文献
  • 4 相关条目
  • 5 参考文献

典故[编辑]

萧何与曹参两人少年担任秦朝小官吏时,便已是好友,后来西汉建国,萧何身为宰相,曹参身为大将,地位不凡的两人却反而有了嫌隙。萧何担任相国时,参考前朝文献制订典章及制度。萧死前,推荐曹参继任。曹参上任后,认为萧何订下的法令已很完备,所以继续沿用而不作改动。

曹参就任汉相国期间,整日饮酒食肉,政治上清静无为,继续执行萧何留下的政策,不予变动。 汉惠帝认为自己被曹参轻视,于是命其子御史大夫曹窋劝谏,曹参把曹窋鞭笞了两百下并赶出门外,汉惠帝于是亲自责问曹参。

曹参摘帽,向皇帝俯首谢罪:“陛下您认为,您与先帝相比,谁较为英明神武?”皇帝回道:“我怎敢与先帝比?”曹参又问:“我跟萧何比,谁较贤能?”皇帝说道:“您好像不太比得上他。”曹参接著说:“陛下说得对,且高祖跟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都健全具备。陛下只要垂拱而治,我们这些官吏坚守岗位,遵守他们的法令而不犯过失,不是很适当吗?”

时人歌颂:“萧何制定法律,调和整齐如一;曹参继任相国,遵法而不犯过失。施载清净无为的政策,人民因而安宁统一。”史称“萧规曹随”。

异说[编辑]

据前汉书记载,曹参与萧何于沛县时为挚友,但萧何担任相国时反生嫌隙。[1]不过曹参为汉相国时,却对萧何担任相国时之制度一无变更。现今中文使用中,世人所熟知的“萧规曹随”有率由旧章、依样葫芦、一成不变、沿袭旧规等等意涵,然而曹参为汉相国时,却不是此成语所指称之无所事事,反而是选拔贤才、注重吏治,各官吏均选任老成持重之人,若有好名之人,即使其去职。可见“萧规曹随”的传统见解对曹参为汉相国的治术略有误解。[2]曹参担任相国时,对于下属有极小过错,反而为其隐忍不公开。[3]

参考文献[编辑]

原典内容如下: 司马迁著《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扬雄著《法言》·〈渊骞第十一〉:“萧也规,曹也随。”

相关条目[编辑]

  • 萧何
  • 汉惠帝
  • 曹参

参考文献[编辑]

  • 成语:萧规曹随 华文成语辞典

  1. ^ “始参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宰相,有隙。”前汉书‧萧何曹参传第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始择郡国吏长大,讷于文辞,谨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辄斥去之。”前汉书‧萧何曹参传第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前漢書‧蕭何曹參傳第九. [201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5).

汉朝历史

秦末与西楚

大泽乡起义 · 秦末民变 · 义帝反秦 · 定陶之战 · 巨鹿之战 · 破釜沉舟 · 新安杀降 · 入关灭秦 · 约法三章 · 鸿门宴 · 戏亭分封 · 暗渡陈仓 · 楚汉战争(定三秦之战、安邑之战、彭城之战、荥阳之战、成皋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阳夏固陵之战、陈下之战、垓下之战)

西汉

白马之盟 · 郡国制 · 布衣将相 · 汉承秦制 · 白登之围 · 和亲匈奴 · 消灭异姓王风潮 · 吕后称制 · 萧规曹随 · 诛吕安刘 · 七国之乱 · 下邑之战 · 上郡之战 · 文景之治 · 乐府、汉赋 · 汉武盛世 · 武帝建元 · 张骞通西域 · 丝绸之路 · 夜郎自大 · 征服西南夷 · 灭滇国 · 汉匈战争 · 马邑之谋 · 汉武帝币制改革 · 盐铁国营 · 刺史制度 · 察举制 · 酎金失侯(推恩令、附益法) · 独尊儒术 · 漠北之战 · 灭卫氏朝鲜 · 南平百越 · 灭南越 · 灭东越 · 东瓯内迁 · 苏武牧羊 · 汗血马之战 · 司马迁写史记 · 武帝求仙 · 巫蛊之祸 · 浚稽山之战 · 李广利降匈奴 · 轮台诏 · 霍光辅政 · 昭宣之治 · 赵充国平西羌 · 石渠阁会议 · 盐铁论 · 郅支之战 · 西域都护府 · 竟宁出塞 · 外戚干政 · 王莽代汉

新朝与更始帝

王莽改制 · 赤眉、绿林起义(绿林起义 · 赤眉起义) · 昆阳之战 · 刘𬙂之死 · 刘玄称帝(绿林军) · 刘盆子称帝(赤眉军) · 隗嚣割据 · 公孙述称帝

东汉

东汉统一战争(统一河北、统一关东、平陇西、灭蜀) · 云台二十八将 · 尚书台 · 王景治黄河 · 取消都试 · 光武中兴 · 二征夫人起义 · 造纸术改进 · 匈奴内讧 · 佛教内传 · 白马寺 · 明章之治 · 白虎观会议 · 窦宪北伐 · 燕然勒石 · 永元之隆 · 班超再通西域 · 甘英出使大秦 · 邓氏称制 · 阎显干政 · 西域长史府 · 孙程之变 · 张衡观天 · 九江之乱 · 梁冀专权 · 太学清议 · 党锢之祸 · 鸿都门学 · 东汉与羌的战争 · 东汉与鲜卑的战争 · 鲜卑兴起 · 黄巾之乱 · 五斗米道 · 凉州之乱 · 诛灭十常侍 · 董卓进京 · 讨伐董卓之战 · 群雄割据 · 阳城之战 · 孙刘襄阳之战 · 界桥之战 · 龙凑之战 · 巨马水之战 · 李傕、郭汜之乱 · 匡亭之战 · 陶谦讨伐战 · 濮阳之战 · 定陶之战 · 曲阿之战 · 孙策平江东之战 · 曹操迎天子 · 奉天子以令不臣 · 募民屯田 · 建安文学 · 宛城之战 · 袁术称帝(袁术讨伐战) · 张绣讨伐战 · 吕布讨伐战 · 易京之战 · 曹操征伐徐州之战(刘备讨伐战) · 白马之战 · 延津之战 · 官渡之战 · 乌巢之战 · 仓亭之战 · 博望坡之战 · 黎阳之战 · 夏口之战 · 邺城攻略战 · 南皮之战 · 壶关之战 · 曹操北征乌桓 · 江夏之战 · 长坂坡之战 · 赤壁之战 · 孙曹夷陵之战 · 南郡攻略战 · 潼关之战 · 南匈奴解体 · 第一次濡须口之战 · 冀城之战 · 卤城之战 · 皖城之战 · 益州之战 · 张鲁讨伐战 · 逍遥津之战 · 第二次濡须口之战 · 定军山之战 · 汉中之战 · 襄樊之战(关羽北伐) · 麦城之战 · 曹丕代汉

专门史

历史 · 政治 · 军事 · 外交(与罗马的关系) · 经济 · 文化 · 科技(农业) · 君主 · 区划

中国历史事件

传疑时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东周(春秋 → 战国) → 秦朝 → 汉朝 → 三国 → 晋朝/十六国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宋朝/辽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