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 雜誌 對 臺灣 當時 的 鐵路 建設 有 以下 描述 目前 已 修築 完成 的 鐵路 路線 包括 一 從 基隆 經 臺北 新竹 到 中港 今 竹 南 二 從

國三歷史下第二次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下ㄧ題

  • 查單字:關

7.某雜誌對臺灣當時的鐵路建設有以下描述:「目前已修築完成的鐵路,路線包括:一、從基隆經臺北、新竹到中 港(今竹南),二、從大稻埕、臺北到淡水,三、從嘉義經臺南到打狗等。至於中港到嘉義間,由於需跨越多條河流,工程尤其困難,但預計在幾年後,就可以貫通臺灣南北。」雜誌的描寫,其時間點最可能在下列哪一時期?
(A)日本統治時期
(B)鄭氏統治時期
(C)清朝統治時期
(D)荷蘭統治時期。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

國三歷史下第二次- 107 年 - 2018高雄市市立大樹國中九年級107 下學期歷史第二次段考(期中考)康軒#85707

答案:A
難度: 非常簡單

  • 討論
  • 某 雜誌 對 臺灣 當時 的 鐵路 建設 有 以下 描述 目前 已 修築 完成 的 鐵路 路線 包括 一 從 基隆 經 臺北 新竹 到 中港 今 竹 南 二 從
    私人筆記( 0 )

最佳解!

某 雜誌 對 臺灣 當時 的 鐵路 建設 有 以下 描述 目前 已 修築 完成 的 鐵路 路線 包括 一 從 基隆 經 臺北 新竹 到 中港 今 竹 南 二 從

- 國三下 (2020/11/06)

清治時期台灣第一條鐵路是由劉銘傳擔任台灣...

(內容隱藏中)

查看隱藏文字

你可以購買他人私人筆記。

  • 查單字:關

懸賞詳解

X

國三歷史下第二次

6.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西元1914年,結束於1917年11月德國 與協約國家達成停戰協議。請問:下列哪一項中國史事不是 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A...

50 x
某 雜誌 對 臺灣 當時 的 鐵路 建設 有 以下 描述 目前 已 修築 完成 的 鐵路 路線 包括 一 從 基隆 經 臺北 新竹 到 中港 今 竹 南 二 從

前往解題

懸賞詳解

X

國三歷史下第二次

17.一次大戰後,義大利面臨經濟破產危機,造成社會動盪,此時義大利成立了某政治黨派,提出反共、恢復古羅馬光榮等主張,獲得民眾支持,並在西�...

50 x
某 雜誌 對 臺灣 當時 的 鐵路 建設 有 以下 描述 目前 已 修築 完成 的 鐵路 路線 包括 一 從 基隆 經 臺北 新竹 到 中港 今 竹 南 二 從

前往解題

問題詳情

28. 某雜誌對臺灣當時的鐵路建設有以下描述:「目前已修築完成的鐵路,路線包括:一、從基隆經臺北、新竹到中港(今竹南),二、從大稻埕、臺北到淡水,三、從嘉義經臺南到打狗等。至於中港到嘉義間,由於需跨越多條河流,工程尤其困難,但預計在幾年後,就可以貫通臺灣南北。」雜誌的描寫,其時間點最可能在下列哪一時期? 
(A)荷蘭統治時期
(B)鄭氏統治時期
(C)清朝統治時期
(D)日本統治時期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21401
統計:A(10),B(33),C(203),D(268),E(0)

用户評論

【用戶】Tracy Huang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日治時期(1908)完成台灣西部縱貫鐵路

【用戶】appjanice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日治時期做了很多的公共設施

縱貫線鐵路

臺灣第一條鐵路。北起基隆南迄高雄,貫穿臺灣西部,1891年(光緒17年)基隆至臺北段通車,1908年全線通車,全長約404公里。另在中部地區由苗栗竹南至彰化濱海地區另闢海線,1922年(大正11年)通車,全長約88公里。
1886年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以商務與防禦為由,兩次奏請朝廷修建鐵路,1887年獲准所請,集資動工。1891年,基隆至臺北段竣工,劉銘傳調離臺灣,繼任巡撫邵友濂繼續推動築路工程,於1893年將鐵路延伸至新竹。由基隆至臺北及臺北至新竹兩段,合計全長約106公里,為清代第一條通車營運的鐵路。
1895年(明治28年)日人治臺後,初期僅整修清領時期留下的鐵路,至1898年,臺灣總督府開始籌畫西部縱貫線鐵路。1899年動工,以基隆、高雄為基點,採南北工程同時施工的方式。原清領時期修築的基隆至新竹段,因施工品質較差及部分坡度太大,不符日益增加的運輸所需,且常發生事故,日人遂將之拆除,重新修築,路線也重新規畫,現存於基隆至八堵間長約235公尺的獅球嶺隧道,是清時鐵路經過的隧道,已成歷史古蹟。
日人所築的縱貫線鐵路,歷時10年後,南北兩段終於接軌,並於1908年4月20日全線通車,全線採用1,067公釐寬的軌道。為了慶祝縱貫線完成通車,在臺中舉辦「汽車博覽會」(日文汽車指火車),並於臺中公園建雙亭以為誌慶。
由於苗栗至臺中一段近山區,坡度較陡峭,影響列車的貨運量及速度,為疏解日增的貨運需求,於是規畫苗栗竹南至彰化濱海地區沿線地勢平坦的「海線」,1919年開工,1922年完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設立鐵路管理委員會(今臺灣鐵路管理局),陸續對縱貫線做了幾項重大的改善與增建工程,以增加運輸能量與縮短行車時間,包括:(一)戰後初期,整修戰爭期間受損設施,並逐年抽換全線輕重不一的鋼軌,以利大型機關車行駛;(二)日治時期只有部分路段有雙軌,為了增加行車班次,1967年開始分段進行全線雙軌化工程;(三)為了增加運輸時效,1970年代積極推動縱貫線鐵路電氣化,並列為十大建設之一。
縱貫線自日治時期完工之後,一直是臺灣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幹線,臺灣主要大都市均位於縱貫線沿線,對於南北物流與人流產生極大貢獻。1970年代末期之後,由於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陸續興建完成,分割客貨運輸量,使縱貫線的重要性和運量均有日漸減少的現象,甚至產生營運虧損。2007年通車的高速鐵路對縱貫線的長途客運衝擊尤大。臺灣鐵路管理局於是提出「捷運化」策略,在大都市間分段實施短程「區間車」,班次頻繁且站站均停,宛如捷運,與高速鐵路或高速公路區隔,提供短程通勤者需求。
撰稿者:薛益忠
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
參考資料:
1 戴震宇。2002。《臺灣的鐵道》。臺灣地理百科13。臺北:遠足文化。
2 洪致文。1992。《臺灣鐵道傳奇》。臺北:時報文化。
3 陳延厚編。1981。《中國鐵路創建百年》。臺北:臺灣鐵路管理局。
4 楊鎮榮。1990。《鐵路史事:魚藤坪、深澳線》。新竹:交大鐵道研究會。
5 蘇昭旭總編輯,吳柏青主編。2001。《鐵道旅行》,1-4期。臺北:人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