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面 對父母老 去

在婚前諮商時,即將結婚的新人常被提醒:「新房的床,躺著六個人──新婚夫婦、雙方父母。」每一個人都是帶著原生家庭的經驗進入婚姻之中,父母即使不在眼前,依然持續影響、甚至主導婚姻關係。父母,是子女永遠要面對的,即使有了配偶,要學習夫妻相處的新功課,與爹與娘相處的作業,還是得一直做、一直做,沒有結束的時候。

中年人的功課是學習做照顧者

家母長期需要照顧,她人生最後幾年,有二十四小時的主要照顧者。家父罹癌後,也有二十四小時的主要照顧者。但那位照顧者的表現,讓家母家父都吃了苦頭,也讓我們子女生氣,卻始終沒勇氣改變困境。

我多麼希望有更多真正關心且瞭解老人的全職照顧者,成為適合的人力。家父辭世後,我連續寫了《老年學概論》、《老人心理學》、《老年社會學》、《家庭與家人關係》,目前正在寫《老人照顧》。唯有堅實的知識為基礎,老人的照顧者才可能真正懂老人,懂得照顧老人。

寫書容易,照顧人比較難。

妻子去年三月因心房中膈缺損動了手術,住了幾天醫院。今年三月來場更大規模的,二日跌倒,左膝髕骨碎成三塊。愛妻不良於行,我是主要的照顧者,這是比做老師、寫文章、做廣播都要難的考驗。去醫院看病、去中醫診所復健、去藥房抓藥…,都是小事。買菜、做菜、跑銀行郵局…,也是小事。不過,很多小事湊在一起,要任勞任怨,要和顏悅色,絕非易事。

廣告

妻子的傷,其實是小的,傷筋動骨一百天,幾個月就會好,無數人的傷,難以痊癒。妻子試著問能否算是身心障礙者? 當然不是。全台灣已經有七十五萬失能、失智、身心障礙者,需要長時間的照顧。照顧,比正式的工作還要辛苦。上班,一週四十小時;照顧一晃眼就是四十小時。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平均每天照顧時間是十三點六小時。服務時間比照便利商店,全年無休。

更重要的,平均需照顧十年。我有好些朋友因為要照顧父母或配偶,早早退休,全台灣有上百萬的人因為要照顧父母或身障者,提早結束職業生涯。

在分享照顧歷程中自我療癒

因此,恭喜全家都健康的讀者,實在太幸運;羨慕全家都和樂的讀者,實在太珍貴。但我的烏鴉嘴提醒,萬中選一的美好時光可能隨時結束,生活重心因為一點事故或疾病,立即由彩色變成灰白,醫院與診所,不可能是彩色的。心境轉換為低沉,難以展歡顏。

「當你所愛的人病了」時,除了作為照顧者之外,該做什麼呢? 分享吧!岸見一郎在《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一書中示範了具體的作法。當他的父親母親在醫院接受治療時,他以寫作來進行自我療癒,治療因為父母的病而受創的心靈。其實,他自己也病了。透過動筆,他面對自己的有限,這是人生的必修課。

廣告

生病使我們知道自己多麼的有限,以往人生的主題是「我想、我要、我能」,都是肯定句。但因為家人和自己的病痛,生命的主題轉換為否定句,作者一再提到「我不想、我不要、我不能」,例如「我不能強逼父親實現我的願望」、「不要期待對方會說謝謝」、「不需要對父母激動」、「子女不能阻止父母想做的事」。每一個不,都有些無奈,都顯示自己的疲憊、乏力、困倦…。

放下對權力的執迷,承認人生的有限

岸見一郎深刻觀察到家庭裡的許多問題,尤其是與父母關係的癥結來自權力之爭。一方刻意要對方順從自己的意志時,必然會造成不愉快。他提醒:「覺得自己對而對方錯,便已陷入了親子間的角力。而解決權力鬥爭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放棄鬥爭。」他曾經希望父親母親按照他的要求來生活,認為該何時吃何時睡何時動,認為該吃什麼該如何走動,但要求愈多,衝突愈多。如此處境,做過照顧者都心知肚明。

煩像是病卻不是死亡,煩是低潮卻不是深淵,煩是失望但非絕望。煩,可以不那麼嚴重。只要我們多些知性,深刻認識病、痛、老、死。只要我們多些感性,懂得欣賞前人的分享。只要我們多些靈性,更深覺察父親、母親、配偶、自己,乃至生命的功課。

年前母親突然變得精神恍惚,嚇得她趕緊帶媽媽去看醫生,後來媽媽的狀況逐漸穩定,她一時半刻接受不了醫師的診斷,難以面對高齡70歲的老媽媽大腦已經退化的事實,與母親鬥嘴多年,她心目中母親是如此「精明」,怎麼可能跟失智扯上關係!

 

只記得過去重要的記憶,很難記得新的事情,逐漸失去判斷時間的能力,只記得該吃飯睡覺,身體愈來愈多毛病,難以忍受生理上的飢餓與疼痛,壓抑與忍耐力下降,常出口抱怨東抱怨西,這些都是老化的現象,如果身心老化的程度遠大於實際年齡,就會懷疑有失智的可能。

 

仔細想想,老化的現象其實就是認知功能退化到像孩子,但我們能包容小孩子記不得事情、不會判斷時間、只在乎吃東西、時間到就需要睡覺、有需求就提出來、難過就抱怨,可是當自己父母慢慢變成「老小孩」,卻讓我們難以接受,造成許多照顧與相處上的困難。

 

對小孩子來說,父母就像是山或海般的存在,他們堅強、似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父母的強大對有些人來說慈愛關懷的正向經驗,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是恐怖壓倒性的存在。當父母退化成老小孩,我們大概會有三種心理歷程:

 

1.全能父母的幻滅與失落

 

儘管我們已經步入中年,早已獨立,過往強大的父母還是存在心裡的角落成為我們的支持,而當精明的老媽媽變得迷糊,堅強的老父親變得虛弱,第一時間我們往往無法覺察父母形象幻滅帶給自己的失落。

 

表現出來的行為可能是高估父母的健康狀況,持續對父母有過高的要求和期待,難以同理父母的困難與疼痛,我們不想失去心中強大的父母,但是忽略了眼前的父母也是一個有血有肉需要關懷的「人」。

 

2.長大的責任與壓力

 

溫柔體貼的幼教老師在母親罹癌之後,一直抽不出時間陪媽媽去醫院,深入討論之後她才發現原來自己不想看到母親脆弱的樣子,對於即將到來的孤獨與責任感到恐懼。

 

很多時候我們腦海裡的想像比現實還恐怖,如果我們被嚇得選擇逃避,幻想反而無法消退,經過晤談裡的心理準備和演練,當她真正陪伴母親之後,才發現一切並沒有那麼絕望。

 

3.放不下的議題

 

對某些有著童年創傷的人來說,比別人多了一種難以消化的心理歷程,父母的老化等於宣告他們「等不到道歉」,親子間「已無望和解」,有時候這是一種災難化的想像,需要靠實際接觸來紓解。

 

更多時候,這可能是事實,影集「良醫墨菲」(the good doctor)裡的主角肖恩是一個高功能自閉患者,儘管憑著實力當上外科醫師,得到許多人的理解與肯定,卻無法得到自己父母的接納,臨終的老父親仍用「幼稚、任性」來形容他,人生的遺憾莫過於至親的人卻不如陌生人。

 

有創傷經驗或心理困擾的父母,他們的症狀與議題會隨著老化而加重,《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這本書裡描述了有依賴、潑冷水、自戀、控制、自毀、恐懼等特質或議題的父母,列舉許多子女照顧上的困境,建議一些好的做法,包括「增加同理」、「適當的界線」、「適切的協助」,是一本很好的心理書籍。

 

這三項建議聽起來簡單,在我的晤談經驗裡,許多成人子女,包括我自己,要做到都不容易。我們需要走過前面說到的三種心理歷程,接受全能父母的幻滅、承擔自己長大的責任、放下親子間的遺憾。

 

經過歷練與調整,那些適應得比較好的人,都有某些觀念上的改變,像是:

 

1.重新真實地認識父母,體認到父母也是人,有自己的缺點和侷限

 

精明的母親也會生病,脆弱時也會想尋求安全感,人性許多特質可以共存而不相斥。如此一來,才能同理父母的感受,不會過份高估或低估父母的健康與能力,給予適切的幫助。

 

2.接納父母的「選擇」,讓父母做自己

 

很多時候最大的痛苦來自於企圖「改善」父母,單親的兒子希望母親走出被丈夫外遇拋棄的陰影,姊代母職的長女希望母親有智慧不要盲目付出,把別人的成長議題背在自己身上,注定無法實現。

 

如果能體認到這點,把關注拉回自己身上,好好照顧自己,在父母面前做自己,也接受父母有他們自己的課題和選擇,那麼與父母相處起來,挫折感會少很多。

 

「老化」代表不斷地「失去」,要消化失去的感受是不容易的,我們都在老化這條路上,父母只是走在我們前面而已。我們常說小孩子可以帶給父母許多學習,其實陪伴年老父母的經驗也會帶給成年子女許多體悟。願你我能在歲月的流逝中,學會成全對方,完滿自己。

連同我們另外一半的父母,通常一般的家庭大概都會有兩雙父母要照顧。幸運的話,雙方父母健在又能夠自理生活是最棒的狀態,但畢竟是少數,四人之中總有人遭受病痛之苦,或是已經往生,所以幾乎每個家庭都有類似的狀況。

雖然嚴重一點的病情可以申請外勞或看護來協助照顧,但畢竟不是人人負擔的起。有很多家庭因為年邁生病的父母必須有一個人辭退工作,或是犧牲自己原本的生活來全心全力照顧父母,如果身為獨生子女的話,這個問題就變得更加的沉重。所以面對照顧年邁的父母,我們一定要心理準備,放下一些執念,調適自己的心情,接受一些新的觀念。

我的媽媽和公公婆婆在前幾年先後往生,現在只剩下爸爸一位老人家,所以我們兄弟姐妹特別珍惜跟父親相處的時間。從之前照顧三位長輩,在旁邊經歷了他們病痛的過程,我自己也學習了一些經驗。

我一直是跟公婆住在一起,公公是得帕金森症,臨終之前已經有一點失智,大小便失禁,一開始我有點頭痛,後來學會像小孩一樣哄著他,不把他當成大人來看,也就不會怪他經常做錯事或忘東忘西,對於他經常將浴室搞得有異味,也是學著接受並經常清洗,這樣的心情調適對負責照顧的人很重要,否則挫折感會很大。

母親則是在六十多歲就中風,中風半年多父親辭職照顧她,我一位未婚的妹妹也一直陪伴在身邊。我算是比較幸運的人,因為兄弟姐妹眾多,又都住在台北離父母家不算遠,所以我們經常回家探望父母,兄弟姐妹們都很孝順,大家都很願意分擔照顧父母的責任,相對的我也沒有犧牲太多自己的生活來承擔責任。

母親中風八年多來,後來是因為胃癌而走,後面幾年她變得非常多疑,有時有些幻想,譬如說幫傭偷她的錢,誰又在背後罵她,我們那時候沒有經驗,老是責怪她想太多,沒理會她,於是她更生氣挫折,覺得沒人理解她的苦。

後來我就改變策略,跟她一起同仇敵愾一鼻孔出氣,耐心聽她說以前的事,罵她想罵的人,她心情就變高興了,跟我有說有笑,說我比較懂她。後來我藉機幫她泡腳,剪腳趾甲,找機會跟她說話,小心按摩她的腳,她很享受這個時光,其實我也從中得到了宣洩愛她的一種方式。

唯一遺憾的是並沒有在她生前告知她的病情,以至於沒有問她還有什麼想做的事未完成,跟對我們的交代。但是考量到她的個性可能會因此而放棄生存,所以選擇不說。而比較無憾是,來得及用她喜歡的方式來表達我的愛。

我意識到生病的老人不能跟他講道理,他們不是變了,而是病了。因為生病才多疑,才會有不同於平常的表現。如果我們還是用以前那種仰望父母的角度和心情看他們,不僅在心情上有很大的落差,親子關係也會容易出現緊張。

父母老了之後會變得嘮叨抱怨,大約有兩個原因,一是身體上真的不太舒服,二是希望有人可以多關心他,想引起兒女的注意力。如果兒女了解這樣的心情,或許比較不會覺得不耐煩,願意多付出關心。

母親走後,父親感到更加孤單,所以我們兄弟姐妹都會輪流去看他,孫子們也都經常逗著他,他今年85,身體沒有以前硬朗,膝蓋也不行,但基本上他是一位樂觀的人,只是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趴趴走到處去吃美食。

他最大的興趣就是吃,以前考慮到他身材太胖,所以我們就禁止他吃太多,油炸的不給吃,熱量太高的也不給吃,兄弟姊妹們管東管西,你一言我一嘴,有一回他竟生氣的說,「我年紀這麼大了還不讓我吃喜歡的,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這句話打醒了我們,想想也有道理,後來就輪流帶他去不同的餐廳,他也變得高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