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高症是病吗?

基本信息

外文名 acrophobia 别    名 畏高症 就诊科室 精神科 常见症状 眩晕,恶心,食欲不振

1.遗传因素

恐惧症具有较高的家族聚集性。

2.素质因素

患者病前性格多为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容易焦虑、恐惧、并有强迫倾向等。

3.生理因素

恐惧症患者的神经系统的警醒水平增高,这种人很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

4.心理社会因素

首次发病时可有某种精神刺激因素,资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动地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件事。

恐高的基本症状就是眩晕、恶心、食欲不振。眩晕会使身体失去平衡,这时站在高处的人就变得非常危险。

1.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2.以恐惧症为主要临床相,符合以下各点:

(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3)有反复或持续回避行为。

(4)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的症状。

恐高症是恐惧症之中的单纯恐惧症。如果对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不大,也不一定非得治疗。如果要治疗,有4种疗法效果比较好。

1.行为疗法

(1)系统脱敏疗法让患者学会通过系统脱敏法进行自我治疗。目的在于消除恐怖刺激物与恐怖反应的条件性联系,并对抗回避反应。

(2)暴露疗法又称满灌疗法。它是鼓励求治者直接接触引致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法。

(3)运动疗法人体负责控制平衡的要素——视觉、内耳和肌肉,通过活动才能正常运转,假如我们终日坐着不动,眼睛只盯着电脑等物体,人体的平衡功能就会衰退。

(4)冲击法对于“恐高症”的治疗方法有一种称为“冲击法”,比较有效。“冲击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启发矫正对象想象他正处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且该高度还在上升。

恐高症属于恐怖症的一种,只要坚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下述四点,是治疗恐高症的十二字原则。长时间:让患者站在能够引起恐怖情绪的高处,至少持续30~45分钟。尤其开始治疗时,要让患者坚持足够的时间使恐怖程度减少50%。逐渐地:不要一下子给患者定很高的目标,从容易的目标开始,逐渐转向困难目标。有规律:一次练习不足以消除恐惧心理。因此每个过程都需要重复好多次,直至恐惧的感觉完全消失为止。完全地:在进行锻炼时,要求患者集中精力,不要想别的事情。因为转移注意力虽然能够减轻恐惧心理,但不利于恐惧感的彻底消除。

2.药物治疗

严格的说并无一种消除恐惧情绪的药物,但抗焦虑药物和普萘洛尔等,对恐惧症躯体症状效果很好,能消除自主神经反应、减轻警醒水平。

儿童期起病者预后好,5年以后基本恢复或明显缓解。成人单一恐惧症预后较好,广泛性的恐惧症预后较差。

参考资料
  • 1    恐高症的症状及病因   .潇湘名医百家号.2020-12-23[引用日期2021-07-22]

恐高症是病吗?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8年4月22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恐高症是病吗?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醫學聲明

惧高症
醫學專科精神病學

懼高症,又稱恐高症畏高症,是恐懼症的一種,指對身處一定程度以上的高度感到恐懼,症狀為在高處時陷入恐慌,呼吸加速手足無措無法對週遭事物做正常反應而呆在高處下不來,除了視覺造成的效果,從高處落下的體驗(如雲霄飛車)也會引起懼高症的發作。

这样的情况下,人会感觉到腿部发软、呼吸加快、体液分泌变多、手脚大量出汗、头脑发晕、乏力等感觉和症状,但离开该视觉环境后,上述症状多数迅速减轻。主要分为从视觉和心理导致的不适症状,和从高空落下时身体和心理产生的不适症状两种。

少數人是站在距地面二層樓高的地方,向下望,就會產生恐懼心理。大多數人是在四層樓高或以上,才會產生恐懼心理。

恐高症是病吗?
这是一篇與心理学及精神疾病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首先 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讨论恐高症

恐高症在DSM体系诊断标准中被看作“特定恐惧 specific phobia”,特定恐惧与其他焦虑障碍的主要区别在于恐惧没有泛化特定恐惧障碍是一种由特定情境或特定事物所造成的不成比例,过度的恐惧并且显著影响到社会功能。

一些特定恐惧障碍的例子,比如:对蛇恐惧,飞行恐怖症,幽闭恐惧症,电梯恐怖症,声音恐怖症,吞咽恐惧,注射恐惧,恐血,恐高症…

由于大部分特定恐惧障碍,患者所恐惧担忧的特定物体和情境可以避免或发生概率较低,而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因此临床中相较于其他心理障碍,因特定恐惧主动求治的患者比例较小。

针对特定恐惧障碍的诊断标准DSM-5

● 由特定物体或情境引发的持续并且过度的害怕和担忧

● 个体接触或暴露在刺激源的情况下会引发持续高强度的焦虑,儿童容易以哭闹,冻结,抓紧看护人的方式表现

● 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恐惧情绪是不现实的却无法控制

●因为担忧和恐惧而产生的持续回避行为,且显著影响社会功能(交友,工作,上学和职业发展)

● 排除患者的症状由其他焦虑障碍诱发

在我临床工作经验中,谈论两起印象深刻的案例

一例电梯恐惧,55岁女性,起病于去往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产科看朋友的孩子,在电梯中,人多拥挤的狭小空间,出现急性焦虑,自此之后,对电梯等幽闭空间以及高层住宅产生持续恐惧,由于现代城市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电梯,以至于为了回避电梯,长期生活在家里自建的二层住宅,患者的电梯恐惧对其社会功能产生广泛影响。

第二例,患者因其对血液和注射恐惧,而无奈放弃成为医生的职业理想。

特定恐惧障碍常见的类型

​恐惧类型 刺激源 相关特征
动物 与动物相关(蛇、昆虫…) 通常起病于儿童期
自然环境 与环境相关(暴风雨、水、恐高) 通常起病于儿童期
血、注射、受伤 与注射、手术医疗相关的 家庭成员间遗传因素影响
情境 特定情境(公共交通,地铁、桥、电梯、飞行、开车、封闭空间…) 通常起病于幼儿期或青年期

特定恐惧障碍产生的原因

特定恐惧的成因遵循 「 Mowrer’s two-factor model 」Mowrer二因素理论

在理解该理论的基础之上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暴露治疗是针对特定恐惧最佳的治疗方式,暴露治疗也是受到最多实证研究支持的治疗方式

1、经典条件反射(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当个体对特定物体或情境产生恐惧后,伴随回避行为

2、操作性条件反射(趋利避害)

当个体的回避行为暂时缓解焦虑产生的负面情绪和躯体症状之后,回避行为被强化,焦虑持续

相当多的研究显示特定恐惧障碍的产生源于早期创伤性的体验和条件恐惧的形成。

特定恐惧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直接的创伤

特定恐惧障碍源于直接性的创伤体验(以狗咬伤为例)

1. 对于狗的恐惧,可能由于狗曾经咬伤过你,于是便将恐惧感与狗形成条件反射;

2. 当狗再一次出现时便会引起恐惧感,为了缓解恐惧和焦虑情绪,便有意的选择逃离和避免狗出现的情景,于是恐惧感就被暂时缓解,但这种可暂时缓解恐惧感的回避行为便被强化下来。

观察到的创伤或恐惧

特定恐惧障碍源于看到他人被暴力或危害的情景。

通过观察厌恶场景或刺激画面而学习到的恐惧情绪,比如漆黑的夜晚在洗手间不敢照镜子可能源于曾经观看过的恐怖片中的相似场景。例如杀鸡给猴看,午门斩首示众等

被教导的恐惧

特定恐惧障碍源于父母或他人的言语指导。

父母或老人在孩子幼儿时期的语言暗示和教导,比如父母经常性的警告孩子,狗很危险。

许多患者曾报道经历过直接创伤后,发展出特定恐惧障碍;Susan Mineka 的动物研究显示:那些观察到同类被蟒蛇吞吃过之后的新猴子,也发展出了对蛇的恐惧。

现有的研究显示,容易发展出特定恐惧的个体存在以下三方面易感性:

1、容易产生习得性恐惧

2、习得性恐惧不易脱敏,伴随持续的焦虑

3、对不确定的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消极预期,表现出强烈的恐惧

但并不是所有人暴露于创伤情境下都一定会发展出特定恐惧障碍,还需要考虑个体遗传差异,个性中的神经质特征,负性认知模式,这些因素形成了个体的差异性----从而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经历了创伤更容易发展出恐惧障碍。具体详情参考我之前的回答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 - WYPSY的回答 - 知乎

可能有些特定恐惧的患者会质疑,我并没有被蛇咬伤过,或因为高度而受过创伤,为什么也发展出特定恐惧,确实如此,临床中相当比例的特定恐惧的患者从未出现直接的创伤或观察过或被口头威胁过,也发展出特定恐惧。

这个部分可以通过 prepared learning 理论解释「 Evolution may have “prepared” our fear circuit to learn fear of certain stimuli very quickly and automatically; hence, this type of learning is called prepared learning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相较于花朵,大熊猫,兔子,人类对那些更容易威胁到生命和生存繁衍的动物和情境(蛇,狮子,闪电风暴)更易产生恐惧,这种进化机制帮助人类提早发现危险,更好的规避威胁,保障人类的繁衍。

治疗

目前暴露治疗是针对特定恐惧接受最多实证支持的干预方式,暴露治疗一般遵循逐级暴露,暴露治疗的过程,一般容易诱发较高水平的焦虑造成脱落,或患者在暴露治疗过程中采取安全行为影响暴露治疗效果,因此治疗前的心理教育尤为重要,尤其是让患者理解病因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治疗动机,暴露治疗从我个人治疗经验的角度,实际上通过行为的方式矫正患者的认知

关于焦虑障碍的回避行为短期有效,长期有害,只有直面内心的恐惧,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关于暴露治疗,详情参考

恐高症是什么意思?

高症,又稱恐高症和畏高症恐懼的一種,指對身處一定程度以上的高度感到恐懼,症狀為在處時陷入恐慌,呼吸加速手足無措無法對週遭事物做正常反應而呆在處下不來,除了視覺造成的效果,從處落下的體驗(如雲霄飛車)也會引起懼高症的發作。

为什么有的人会恐高?

害怕登高,更多是身体的正常生理反应,是大脑防御系统发出的自我保护信号。 这份恐惧是合理的,有助于我们生存的。 而且,恐惧情绪、反应等表现没有那么的强烈。 “恐高症”在精神医学里,被归类为焦虑障碍。

恐高症是天生的吗?

恐高是天生存在的? 根据进化心理学角度的解释,恐惧以及不适等感觉先天存在的。 这意味着人们能够在不直接接触到处环境的情况下差生恐高的心理。 然而,对于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处环境的人来说,产生恐高心理一种难以解释的现象。

恐高症怎么办?

那怎么治疗恐高症呢? 目前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以及药物治疗等。 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几乎可以用于治疗所有特定恐怖症,它是基本原则是让患者学习并掌握暴露在恐惧环境(例如处)中后重新控制情绪、终止恐慌反应的技巧,进而逐渐摆脱对特定事物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