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 草 種子

:::

燈籠草 Physalis angulata

科別:茄科(Solanacea)

屬別:酸漿屬(Physalis)

別名:苦蘵、炮仔草、掛金燈、博仔草、燈籠果、疔人仔草、燈籠酸醬

5,395

燈籠 草 種子

特寫1

燈籠 草 種子

果實1

性狀分類一/二年生草本 花色花的大小大約 0.6 至 0.8 公分
園藝分類觀果植物、藥用植物 花序聚繖花序 花期夏季、秋季
原產地熱帶美洲 花瓣數少瓣 葉形橢圓形

種子繁殖,繁殖速度慢。播種時利用淺播或交替溫度,如21℃下10小時,30°C下14小時,會有最佳之發芽結果。燈籠草為異花授粉。從開花至結果實,取得種子約需12週。

燈籠草全年可種植,喜溫暖潮濕、陽光充足及肥沃土壤之環境,亦可生長於半遮陰環境,但高溫下生長衰落。種植於適合環境下,開花前之株高可達80-100 公分,但逆境下株高僅25-30公分。

一年生草本,株高30-50公分。
莖:莖直立,多分枝。
葉:單葉,對生,闊卵形,長3-5公分,寬1-3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圓形,全緣或波狀緣,柄長1-3公分。
花:單花,腋生,下垂;花萼鐘形,5裂,裂片披針狀三角形,花冠淡黃色,闊鐘形,內具紫色斑點,5淺裂;雄蕊5枚,花藥黑紫色,著生於花冠筒。
果:漿果黃綠色,球形,被包在宿存花萼中;種子褐色,圓形。

分佈台灣全島低海拔之山野、田園、荒廢地、郊外潮濕地帶及道路兩旁。
燈籠草具清熱、解毒、利尿、消腫、行血、止痛、調經、鎮咳功能。

其他外部相關文章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0%

我喜歡:0%

很實用:40%

夠新奇:0%

普普啦:2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燈籠 草 種子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燈籠 草 種子

林*慧(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9/10/25

讚~~

  • 農業主題館
  • 農業知識家
  • 農業知識庫

  • 圖鑑知識
  • 植物圖鑑
  • 蝴蝶圖鑑
  • 農業害蟲圖鑑
  • 觀賞魚圖鑑

  • 圖書影音
  • 農業圖書
  • 影音專區

  • 農博萬象
  • 農學報導
  • 農業小百科
  • 都市農耕專區
  • 百年農業發展史
  • 學習推薦
  • 相關網站

  • 農漁生產地圖
  • 農業懶人包

  燈籠草屬茄科燈籠草屬,原產於熱帶美洲,台灣分布於全島平地至低海拔之農地、山野、田園、破壞地、荒廢地,另蘭嶼島也有分布,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30至50公分。

燈籠草的果實外觀似燈籠,因而得名,其花謝後花萼仍然宿存且增大成為卵球形,長可達3公分,直徑約1.5至2.5公分,狀如燈籠,用手擠壓,裡面的空氣爆開,會發出「啵」的聲音,所以又名炮仔草、博仔草。燈籠草的嫩葉可食用,但其味苦,所以另有一個名字叫「苦蘵(ㄓˊ)」,可將嫩葉用鹽水洗過消除苦味後再炒食或煮食;其成熟的果實(蒴果,不含宿萼)洗淨後也可生食。


燈籠草(苦蘵)小檔案

分類:茄科(Solanaceae)\燈籠草屬
學名:Physalis angulata L.
別名:燈籠草、蘵草、蘵、燈籠果、燈籠泡草、鬼燈籠、錦燈龍、掛金燈、燈籠酸醬、酸漿、炮仔草、博仔草、登郎草、蝶仔草、疔人仔草、皮弁草、天泡草、洛神珠、白厚朴、小苦耽
英文:Cut-leaf Ground Berry、Annual Ground Berry、Lance-leaf Ground Berry、Sennarihozuki
原產地:熱帶美洲
生長環境:台灣分布於全島平地至低海拔之農地、山野、田園、破壞地、荒廢地,蘭嶼島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一年生草本
株高:可達約30至50公分
根莖:莖肉質,分枝斜向或直立,疏被毛或近無毛,具稜,有綠莖及紫莖二品種
單葉,互生,寛卵形或橢圓形;基部圓形或兩邊不對稱的斜圓形,先端短尖或漸尖;葉緣常具不規則且大小不一的鋸齒或銳鋸齒
葉長約3至8公分,寬約2至6公分;葉柄長約2至5公分
葉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近無毛
葉脈羽狀,於背面明顯突起
兩性花,單生於葉腋,於枝條頂常呈聚繖花序狀
花具梗,長約4至5公分
花萼鐘形,基部截形,先端5中裂,裂片三角形,外表具毛;宿存,花謝後增大成為卵球形,形似燈籠,長可達3公分,直徑約1.5至2.5公分,包覆果實,外表具10稜或近圓形
花冠盃形,長約0.6至0.8公分,5淺裂,先端呈五角形,淡黃色,具緣毛,內側中下部常有紫黃色塊斑
雄蕊5枚,花藥縱裂
雌蕊花柱線形,柱頭頭狀;子房卵形,上位,2室
果實:漿果,球形,直徑約0.8至1公分,光滑無毛,被膨大的宿存萼片所包覆,漿果內具種子多數
花果期:夏至秋季


燈籠草又名苦蘵,原產於熱帶美洲,台灣分布於全島平地至低海拔之農地、山野、田園、破壞地、荒廢地,蘭嶼島也有分布。

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約30至50公分。

莖肉質,分枝斜向或直立。

莖疏被毛或近無毛,具稜,有綠莖及紫莖二品種。

葉為單葉,互生。

葉柄長約2至5公分;葉長約3至8公分,寬約2至6公分。

燈籠 草 種子

葉寛卵形或橢圓形;基部圓形或兩邊不對稱的斜圓形,先端短尖或漸尖;葉緣常具不規則且大小不一的鋸齒或銳鋸齒。

葉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近無毛。葉脈羽狀,於背面明顯突起。



花為兩性花,單生於葉腋,於枝條頂端常呈聚繖花序狀。

花具梗,長約4至5公分。

花萼鐘形,基部截形,先端5中裂,裂片三角形,外表具毛。

花萼宿存,花謝後增大成為卵球形,形似燈籠,長可達3公分,直徑約1.5至2.5公分,包覆果實,外表具10稜或近圓形。

花冠盃狀,長約0.6至0.8公分,5淺裂,先端呈五角形,淡黃色,具緣毛,內側中下部常有紫黃色塊斑。

雄蕊5枚,花藥縱裂。

雌蕊花柱線形,柱頭頭狀;子房卵形,上位,2室。

果實為漿果,被膨大的宿存萼片所包覆。

漿果球形,直徑約0.8至1公分,光滑無毛,內具種子多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