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 中 益 氣 湯

【製法用量】

黃耆1.5克(5分) 病甚、勞役熱甚者1錢

甘草炙1.5克(5分)

人參去蘆0.9克(3分) 有嗽去之

當歸身酒焙乾,或日乾0.6克(2分)

陳皮0.6克(2-3分)

升麻0.6克(2-3分)

柴胡0.6克(2-3分)

白朮0.9克(3分)

上藥㕮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功效】

益氣升陽舉陷,調補脾胃。

【主治】

  1. 中氣下陷之證之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久瀉久痢。
  2. 氣虛發熱證。發熱、自汗出、渴喜熱湯、少氣懶言、肢體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虛軟無力。

【方義】

李東垣制定此方治飲食勞倦,脾胃氣虛,內傷寒熱之證,亦是「甘溫除大熱」之創始者。方中重用黃耆,人參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白朮燥濕健脾;當歸養血補虛;陳皮理氣化滯,醒脾和胃,使補而不滯;升麻、柴胡升陽舉陷,以助參、耆,升提下陷之中氣;甘草、生薑、大棗調和脾胃。諸藥合用,使脾胃強健,中氣充足,清陽得升,氣陷得舉,則諸症漸癒。

本方治療氣虛發熱的理論依據,李東垣:「是熱也,非表傷寒邪皮毛間發熱也,乃腎間脾胃下流之濕氣悶塞其下,致陰火上衝,作蒸蒸燥熱。」又云:「既脾胃虛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內外傷辨惑論》卷中)治療這種發熱,「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

【辨證要點】

  1. 少氣懶言四肢乏力,飲食無味。
  2. 或時時發熱自汗。
  3. 或內臟下垂。
  4. 舌淡苔白。
  5. 脈虛弱。

【加減】

  1. 兼陽虛:加肉桂、附子、乾薑。
  2. 納呆:加山查、雞內金。
  3. 小便不利:加車前子、茯苓。
  4. 久瀉不止:加訶子、烏梅。
  5. 崩漏不止:加失笑散、炒地榆。
  6. 經期愆後:加益母草、赤芍、丹參、紅花。
  7. 頭痛:加川芎、蔓荊子。
  8. 肢體疼痛:加防風、羌活。
  9. 帶下多:加茯苓、車前子。
  10. 頭頂痛者,加藁本、細辛以疏風止痛;
  11. 咳嗽者,加五味子、麥冬以斂肺止咳;
  12. 兼氣滯者,加木香、枳殼以理氣解鬱。
  13. 虛人感冒,加蘇葉少許以增辛散之力。

【文獻別錄】

  1. 羅美《古今名醫方論》卷1:「凡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芪護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元氣不足,懶言氣喘,人參以補之;炙甘草之甘以瀉心火而除煩,補脾胃而生氣。此三味,除煩熱之聖藥也。佐白朮以健脾;當歸以和血;氣亂于胸,清濁相干,用陳皮以理之,且以散諸甘藥之滯;胃中清氣下沉,用升麻、柴胡氣之輕而味之薄者,引胃氣以上騰,復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長之令矣。補中之劑,得發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氣之劑,賴清氣之品而氣益倍,此用藥有相須之妙也。」

【注意禁忌】

陰虛發熱及內熱熾盛者忌。

【現代應用】

本方增強免疫力及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胃腸平滑肌的血循環,增強調節體溫的功能。用於子宮脫垂、胃下垂、內臟下垂、脫肛、疝氣、低血壓、病後調理、膀胱括約肌無力、重症肌無力、長期低熱、習慣性流產、肺結核,月經不調、便秘、頻尿、等屬脾胃氣虛、或中氣下陷者。

補中益氣湯(補養之劑)

總 結:補中昇陽

編 號:027

組 成:黃芪15、人蔘15、白朮10、灸甘草15、當歸10、陳皮6、升麻6、柴胡12、生薑9片、大棗6枚

歌訣:補中參草術歸陳,芪得升柴用更神

目錄

  • 1 主 治
  • 2 歸 經:
  • 3 出處
  • 4 主治
  • 5 方論
  • 6 實驗研究

主 治

:1.治煩勞內傷,身熱心煩,頭痛惡寒,懶言惡食,脈洪大而虛。

2.或喘或渴,或陽虛自汗,或氣虛不能攝血。

3.或瘧痢脾虛,久不能愈。

4.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之證。

加 減:1.血不足-加當歸。

2.精神短少-加人蔘、五味子。

3.肺熱咳嗽-去人蔘。

4.嗌干-加葛根。

5.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芎。

6.腦痛-加本、細辛。

7.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

8.有痰-加半夏、生薑。

9.胃寒氣滯-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10.腹脹-加白芍、甘草。

12.熱痛-加黃連。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濕勝-加蒼朮。

17.陰火-加黃柏、加熟地、山藥。

18.陰虛-去升柴,加熟地、山茱、山藥。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黃。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麥冬、五味,秋加麻黃、黃芩,冬加不去根節麻

黃,天寒加乾薑。

21.泄瀉-去當歸,加茯苓、蒼朮、益智。

歸 經:

足太陰陽明藥

方 義:1.肺者氣之本,黃芪-補肺固表為君。

2.脾者肺之本,人蔘、甘草-補脾益氣,和中瀉火為臣。

3.白朮燥濕強脾,當歸和血養陰為佐。

6.升麻-以昇陽明清氣;柴胡-以升少陽清氣==陽升則萬物生,清升則陰濁降。

6.加陳皮者-以通利其氣。

7.生薑-辛溫;大棗甘溫==用以和營,開腠理,致津液諸虛不足。

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

變化方:1.除當歸、白朮,加木香、蒼朮-名調中益氣湯,治脾胃不調,胸滿肢倦,食少短

氣,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2.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調中益氣湯,治氣虛多汗,余治同前。

3.加蒼朮倍分,半夏﹑黃芩各三分-名參術益胃湯,治內傷勞倦,燥熱短氣,口渴

無味,大便溏黃。

4.去白朮,加草蔻、神曲、半夏、黃柏-名昇陽順氣湯,治欱食勞倦所傷,滿悶短

氣,不思食,不知味,時惡寒。

5.加炒芩、神曲-名益胃昇陽湯,治婦人經水不調,或脫血後食少水瀉。

6.加黃柏、生地-名補中益氣加黃柏生地湯,治陰火乘陽發熱晝甚,自汗短氣,口

渴無味。

7.加白芍、細辛、川芎、蔓荊-名順氣和中湯,治清陽不升,頭痛惡風,脈弦微細。

8.加羌活、防風、細辛、川芎-名調榮養湯,治勞力傷寒,體熱,惡寒,微渴,汗

出,身痛,脈浮無力。

煎服法:姜三斤,棗二枚,煎。

出處

:《內外傷辨惑論》

補中益氣湯

【來源】出自金代名醫李東垣《脾胃論》卷中,

【組成】黃芪 甘草(炙)各1.5克 人蔘(去蘆)0.9克 當歸身0.6克(酒焙乾或晒乾) 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朮0.9克

【用法】上藥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功用】補中益氣,昇陽舉陷,

主治

脾胃氣虛,少氣懶言,四肢無力,睏倦少食,飲食乏味,不耐勞累,動則氣短;或氣虛發熱,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渴喜熱飲,其脈洪大,按之無力,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頭痛;或氣虛下陷,久瀉脫肛。現用於子宮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內臟下垂者。

【加減】病甚勞役、熱甚者,黃芪加至3克,咳嗽者,去人蔘;腹中痛者,加白芍藥1.5克、炙甘草1.5克;若惡熱喜寒而腹痛者;再加黃芩0.6~0.9克;惡寒冷痛,加桂心0.3~0.9克;頭痛,加蔓荊子0.6~0.9克;痛甚者加川芎0.6克;頂痛、腦痛,加藁本0.9~1.5克。

【禁忌】陰虛內熱者忌服。

方論

方中黃芪補中益氣、昇陽固表為君;人蔘、白朮、甘草甘溫益氣,補益脾胃為臣;陳皮調理氣機,當歸補血和營為佐;升麻、柴胡協同參、芪升舉清陽為使。綜合全方,一則補氣健脾,使後天生化有源,脾胃氣虛諸證自可痊癒;一則升提中氣,恢復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脫、下垂之證自復其位。

實驗研究

(1)對子宮、心肌、小腸等不同器官的藥理作用 《天津醫藥雜誌》1960(1):4~12,本方對在體或離體子宮及其周圍組織有選擇性興奮作用,尤其是加入益母草、枳殼等藥物時,其作用更為突出。小量補中益氣湯可以興奮心肌,過量則呈抑制作用。對小腸的作用較複雜,當蠕動亢進時呈現抑制作用,使之蠕動減慢,張力降低;腸管處於抑制狀態時,則使之蠕動增強。從而證實了本方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從實驗中還可看出,在有升麻、柴胡的製劑中,對動物的作用明顯。而去掉升、柴時,其作用減弱,說明此二藥能增強其它藥物之作用強度,尤以對腸蠕動作用更為明顯。(2)抗基因突變及抗腫瘤作用 《中成藥研究》1985(12):27,本方的抗基因突變和抗腫瘤作用,強於四君子湯。同時,本方還能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延長動物存活時間。提示在臨床上使用抗腫瘤化療藥物時,配合應用本方,可提高療效,降低化療藥物毒副反應。(3)王氏等用本方治療重症肌無力眼瞼下垂36例,58隻眼,結果治癒37隻眼,顯效20隻眼,有效1隻眼,有效率100%(實用中醫藥雜誌,1996,(4):11)。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補中益氣湯

編輯 鎖定

補中益氣湯,中醫方劑名。為補益劑,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之功效。主治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脱肛、子宮脱垂、久瀉久痢,崩漏等。臨牀常用於治療內臟下垂、慢性胃腸炎、慢性菌痢、脱肛、重症肌無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婦科之子宮脱垂、妊娠及產後癃閉、胎動不安、月經過多;眼科之眼臉下垂、麻痹性斜視等脾胃氣虛或中氣下陷者。

功    用 補中益氣,昇陽舉陷 主    治 脾虛氣陷證;氣虛發熱證 分    類 補益劑—補氣劑 出    處 《內外傷辨惑論》

目錄

  1. 1 歌訣
  2. 2 組成
  3. 3 用量
  4. 4 用法
  1. 5 功用
  2. 6 主治
  3. 7 方義
  4. 8 配伍特點
  1. 9 運用
  2. 10 加減化裁
  3. 11 禁忌
  4. 12 附註
  1. 附方 昇陽益胃湯
  2. 附方 升陷湯
  3. 附方 舉元煎
  4.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5. 13 重要文獻摘要

補中益氣芪術陳,升柴參草當歸身,虛勞內傷功獨擅,亦治陽虛外感因。 [1] 

黃芪15g、人蔘(黨蔘)15g、白朮10g、炙甘草15g、當歸10g、陳皮6g、升麻6g、柴胡12g、生薑9片、大棗6枚。

上藥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補中益氣,昇陽舉陷。

①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脱肛、子宮脱垂、久瀉久痢,崩漏等。

②氣虛發熱證。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

本證多由飲食勞倦,損傷脾胃氣虛,清陽下陷所致。脾胃為營衞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納運乏力,故見飲食減少,少氣懶言,大便稀溏;脾主升清,脾虛則清陽不升,中氣下陷,故見脱肛,子宮脱垂等;清陽陷於下焦,鬱遏不達則發熱;氣虛腠理不固,陰液外泄則自汗。方中黃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經,補中益氣,昇陽固表,故為君藥。配伍人蔘、炙甘草、白朮,補氣健脾為臣藥。當歸養血和營,協人蔘、黃芪補氣養血;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滯,共為佐藥。少量升麻、柴胡昇陽舉陷,協助君藥以升提下陷之中氣,共為佐使。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黃芪、升麻、柴胡為補氣昇陽的基本結構。

本方用於脾虛氣陷證,臨牀應用以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舌淡,脈虛,脱肛,子宮脱垂為辨證要點。

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頭痛者,加蔓荊子、川芎、藁本、細辛以疏風止痛;咳嗽者,加五味子、麥冬以斂肺止咳;兼氣滯者,加木香、枳殼以理氣解鬱。

陰虛發熱及內熱熾盛者忌用。

補中益氣湯附方 昇陽益胃湯

組成 黃芪、半夏、人蔘、甘草、獨活、防風、白芍、羌活、橘皮、茯苓、白朮、澤瀉、柴胡、黃連、生薑、大棗。

功用 益氣昇陽,清熱除濕。

主治 脾胃氣虛,濕鬱生熱證。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肢體重痛,口苦舌幹,飲食無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調。

補中益氣湯附方 升陷湯

組成 生黃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

功用 益氣升陷。

主治 下陷證。氣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或氣息將停,危在頃刻,脈沉遲微弱。

補中益氣湯附方 舉元煎

組成 人蔘、黃芪、炙甘草、升麻、白朮。

功用 益氣升提。

主治 氣虛下陷,血崩血脱,亡陽垂危證。

補中益氣湯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以上三方與補中益氣湯立意有相同之處,即重用補脾益氣藥物,配伍舉陷升提之品。其中昇陽益胃湯重用黃芪,並配伍人蔘、白朮、甘草補氣養胃;柴胡、防風、羌活、獨活升舉清陽,祛風除濕;半夏、陳皮、茯苓、澤瀉、黃連除濕清熱;白芍養血和營。適用於脾胃氣虛,清陽不升,濕鬱生熱之證。升陷湯重用黃芪配伍升麻、柴胡以昇陽舉陷;並以知母之涼潤,以制黃芪之温;桔梗載藥上行,用為嚮導,主治胸中大氣下陷之證。對脾肺虛極者,可酌加人蔘以加強益氣之力,或更加山茱萸以收斂氣分之耗散。舉元煎用參、芪、術、草益氣補中,攝血固脱,輔以升麻昇陽舉陷,適用於中氣下陷,血失統攝之血崩、血脱證。

① 《內外傷辨惑論》卷中:“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 [2] 

② 方論羅美《古今名醫方論》卷1:“凡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芪護皮毛而閉胰理,不令自汗;元氣不足,懶言氣喘,人蔘以補之;炙甘草之甘以瀉心火而除煩,補脾胃而生氣。此三味,除煩熱之聖藥也。佐白朮以健脾;當歸以和血;氣亂於胸,清濁相干,用陳皮以理之,且以散諸甘藥之滯;胃中清氣下沉,用升麻、柴胡氣之輕而味之薄者,引胃氣以上騰,復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長之令矣。補中之劑,得發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氣之劑,賴清氣之品而氣益倍,此用藥有相須之妙也。”

[3] 

參考資料
  • 1.    汪昂(清).《湯頭歌訣》: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 2.    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 3.    鄧中甲.《方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