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客戶脆弱性

Show

金管會持續推動銀行業公平合理對待高齡客戶措施

2022-03-29

 

依據國發會推估,我國將在民國114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超過20%。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為督導國內銀行業者更加重視高齡客戶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工作,爰參考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所發布的「公平對待弱勢客戶指引」(FG21/1 Guidance for firms on the fair treatment of vulnerable customers),以及過往對銀行與高齡客戶往來之監理實務情形,請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下稱銀行公會)訂定會員機構與高齡客戶往來之自律規範,以強化對高齡客戶金融消費權益之保護機制。
  銀行公會所研擬之「銀行業公平對待高齡客戶自律規範」(下稱自律規範)草案,業於本(3)月23日經金管會同意備查。自律規範所適用之高齡客戶,為現行老人福利法第2條規定之對象,即65歲以上之自然人。未來銀行業者依據自律規範,對於高齡客戶所應採取之公平對待措施包括:(1)採取合宜措施,以瞭解高齡客戶業務往來需求;(2)建立協助高齡客戶表達其需求之機制,包含可記錄及查詢該等客戶之需求;(3)建立高齡客戶申訴案件資料庫,定期審視高齡客戶申訴資料與處理情形;(4)提供高齡客戶投資型金融商品交易服務時,應有妥適之適合度評估機制;(5)採取高齡客戶能理解之溝通方式,說明相關資訊;(6)制定櫃台人員對高齡客戶異常金融交易行為之應對保護措施;及(7)建置員工服務高齡客戶之金融友善教育訓練計畫等。
  金管會表示自律規範對高齡族群的保護重點有三方面:
(一)    銀行業者對高齡客戶必須有更多的了解、觀察及諮詢(符合法令規定),以確實評估其金融需求。
(二)    在客服流程設計、商品開發過程方面,也應考慮高齡客戶之特殊需要,並納入友善性考量。
(三)    在商品推介、銷售環節,應藉由KYC、KYP及適合度分析等審慎評估程序之強化,以及建立相應之控管措施與風險管理機制,俾向高齡客戶推介適合當事人風險屬性及承受能力之金融商品或服務。金管會希望銀行要加強行員教育訓練,提升員工對高齡客戶脆弱性因素之認識,並結合現行關懷提問制度,訂定櫃台人員對高齡客戶異常金融交易行為之應對保護措施,以全方位提升對高齡客戶金融消費權益之保護。
  考量自律規範發布後,銀行內部規章及資訊系統仍須配合調整之時程,金管會採納銀行公會建議,給予銀行6個月緩衝期,即銀行應於本年9月底以前完成相關內部作業準備。另為督導銀行業者落實執行,金管會已要求銀行須配合訂定內部作業規定,列為內部查核項目。金管會亦請銀行公會適時向會員銀行辦理說明會,以落實執行自律規範。
  金管會將持續督促金融服務業落實公平待客原則,從金融消費者之權益出發,推動銀行業公平合理對待高齡客戶,提升客戶對銀行之信賴。

聯絡單位:銀行局信用合作社組 
聯絡電話:(02)8968-9705
如有任何疑問,請來信:本會民意信箱

  • 瀏覽人次: 16405
  • 更新日期: 2022-03-29

高齡客戶脆弱性

高齡客戶脆弱性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金融服務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當中,消費者在各種場合與情境下都會接受到金融服務。以保險為例,人生的各個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保險需求,但是一般人並非總是在各個階段或各個層面都能保持良好的生理或心理狀態,或是擁有足夠的金融概念及素養,具備熟悉或善用金融服務的能力,必定會在某段時期或某個時間點,判斷能力、敏銳度或認知會下降,所以目前國際上已經有著一股風潮及趨勢在醞釀中──如何公平去對待每位客戶,特別是脆弱客戶。

就像早期常在推廣的,希望金融服務能涵蓋到任何一個層面,即是所謂的普惠金融及普惠保險概念,但是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以及社會風險的增加,使得國際間投入愈來愈多的關注到「脆弱客戶」身上。

「脆弱客戶」不侷限於過去所稱的弱勢族群,雖然其中具代表性之一,就是被提到最多部分的就是高齡客戶,像是主管機關近來就常提倡反高齡剝削,以及祭出禁止對高齡者進行不當的銷售、勸誘等行為。

善待客戶要從真實理解客戶狀態開始

2021年英國所發布的《公平對待脆弱客戶指南》明白地指出,所謂的脆弱客戶不僅僅指因為衰老導致認知能力下降的高齡客戶,一般人也可能會因為突發的生活變故或事件而影響到對事情下正常的判斷,比如說親友過世、突然失業或遭遇重大災難等,延伸包含了一些本質上抗壓性、韌性較不足的族群,都會讓他們在金融交易上變成判斷力下降的脆弱客戶;此外,像是有些本來就對財務、數字類不敏銳的族群,亦歸類在脆弱客戶之列,亦是無關是否屬於社會上所定義的弱勢族群,例如收入較高、社會地位也高的醫生或律師等專業人士,也可能因為對金融財務不夠瞭解而列為脆弱客戶,高齡者只是近來最常被舉例討論的其中一類而已。

英國的金融監理官的脆弱客戶對待指引中,舉出一個實際案例:有位銀行客戶剛剛遇到親人過世,當他到銀行辦事的時候,銀行得知他的狀況,立刻請一位資深有豐富經驗的行員,將他帶領到一個單獨的空間,協助她處理各項業務。而這就是一個有善待脆弱客戶的案例。可以看出如何善待脆弱客戶的基本精神,就是要觀察並瞭解客戶、加強適當人員訓練、設計適當又彈性的服務與商品等。

我想對保險從業人員來說,應該也同樣面對到這樣一個監理的趨勢,在主管機關注意到高齡客戶之後,接下來應當會逐步對其他的脆弱客戶有更進一步的主張與規範。其實不僅是臺灣,如同前面提到,這是一股國際趨勢,英國曾做過一個統計,若依照前面舉例的那些標準來看,英國大約有一半的人都屬於脆弱客戶,尤其是在COVID-19蔓延的這2年,更多人會因為各種特殊原因而亂買金融商品,相對應的保險業務人員或保險公司,看到這樣的狀況應該有更深一層的省思。

過去業界常提到希望業務人員能夠成為專業的風險管理專家,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能辨識客戶的風險以及需求非常重要。同樣的,具備能夠辨識出脆弱客戶的能力自然也相當重要,保險公司理應對業務人員不管在內外訓練上都必須非常的嚴謹且深入。

比如說國外的保險公司曾安排員工與老年消費者有面對面的高頻率互動,讓員工實際感受對方是如何看待金融商品,會有哪些疏漏、又在乎些什麼,而這些資訊對未來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常以高齡者舉例是因為高齡族群比較容易定義,前面說過脆弱客戶不只是高齡者而已,同理可得,真正的「KYC」也不是只知道客戶的風險偏好或是財務狀況即可,而是要知道任何可能會影響客戶對於金融服務的判斷能力或認知能力的資訊。保險服務是很長期的,而客戶的狀態會隨著時間不斷在改變,對脆弱客戶的關懷與照顧,是長期服務中非常重要的因子,亦是所謂「公平待客」中最重要的核心。

為強化銀髮族保護,金管會今天公布銀行業公平對待高齡客戶7原則,並給予銀行業半年調整期;其中,金管會要求銀行業未來要建立高齡客戶申訴案件資料庫並定期檢視。

金管會請銀行公會訂定「銀行業公平對待高齡客戶自律規範」,並在今天公布銀行業與65歲以上高齡客戶往來的7大原則。考量銀行內部規章及資訊系統需要調整期,金管會給予銀行6個月緩衝期,銀行業必須在今年9月底以前完成內部準備作業。

7大原則中,第一項是要求銀行採取合宜措施,瞭解高齡客戶業務往來需求;其次,建立協助高齡客戶表達需求的機制;第三,建立高齡客戶申訴案件資料庫,定期審視高齡客戶申訴資料與處理情形;第四,提供高齡客戶投資型金融商品交易服務時,應有妥適的適合度評估機制。

第五,採取高齡客戶能理解的溝通方式,說明相關資訊;第六,制定櫃台人員對高齡客戶異常金融交易行為的應對保護措施;第七,建置員工服務高齡客戶的金融友善教育訓練計畫等。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自律規範對銀髮族保護有3重點,包含銀行業者對高齡客戶必須有更多的觀察;客服流程設計、商品開發過程應考慮高齡客戶特殊需要,納入友善性考量;銀行也應加強行員教育訓練,提升員工對高齡客戶脆弱性因素的認知。

外界關注,銀行未來建立高齡申訴資料庫後,是否會成為金管會公平待客評核的考量之一,童政彰說,建置申訴資料庫的意義,是銀行內部可將高齡申訴資料樣態化及類型化,採取措施避免同類型事件再發生。

他指出,若銀行可從申訴案件類型化後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就有達成建置資料庫的監理目的,不過若銀行針對相同類型態樣無法有效處理,最嚴重的情形就是內控失靈,屆時金管會仍會予以一定的監理處置。